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秘血手印/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对侦查破案或者法庭科学稍有涉猎者,鲜有不知李昌钰博士,我亦无需在此重复展示他所获得的无数荣誉和耀眼光环。李昌钰和托马斯·W.奥尼尔编著的《神秘血手印》一书汇集了他亲自参与调查的五起案件。一般说来,刑事案件的情节越是曲折反复、血腥暴力,涉案者知名度越高,对案件的描述煽动性越强,则越能吸引大众读者的目光。这五起案件集中了引人瞩目的所有“元素”,耐心的读者必定有深刻的体会。有些案例已经经由各种途径为中国读者所知晓,但是就事实情节的翔实程度、所讨论问题的广泛性而言,通过本书重新审视这些案例仍有必要。专业人员的眼光可能更为挑剔,希望在“猎奇”之余,还有新的收获。本书“碰巧”也能满足这一要求,书中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法庭科学专业知识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价值。

内容推荐

李昌钰和托马斯·W.奥尼尔编著的《神秘血手印》通过介绍五起非常具有代表性、对推进美国的司法进程起到重要作用的家庭暴力导致的谋杀案的侦破过程,表现了法庭科学对案件侦破的积极作用。每起案件都展现了法庭科学特定领域以及法庭科学工作与刑事司法系统其他领域的衔接。通过这些案例,我们看到了随着犯罪学与法庭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学科都被应用于犯罪的侦破。

《神秘血手印》尽管是一部法庭科学领域专著,但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从案发到审判的全过程,增强了读者对本书的兴趣,使不同的受众群都能从本书中找寻到自己感兴趣之处。

目录

总序

代序

前言

第一章 马西森谋杀案

第二章 碎木机谋杀案

第三章 O.J.辛普森案

第四章 谢尔曼案

第五章 麦克阿瑟案

后记

注释

译后记

试读章节

肯尼思·马西森开始对医护人员、警察及其他陆续抵达现场的人说话,他显得非常情绪化。他解释称,是家庭纠纷促使伊冯娜·马西森作出了疯狂举动并导致了她的死亡。他的妻子跳入茫茫黑夜,而他被迫掉转车头,不顾一切地搜寻妻子。他在这个漆黑雨夜作出的这种反应,使他意外撞上了伊冯娜·马西森,所造成的伤害致其死亡。

肯尼思·马西森说,他在掉转车头逆行时处于极度慌乱状态,还把车开进了泥泞的沟渠里和路堤上。之后他看见妻子躺在公路一条车道的下方,并且马上意识到她受了重伤。与其所受过的警察急救培训(标准程序是:尽可能不要移动颈部、头部或背部可能受伤的被害人)相反的是,马西森抱起妻子,试图从车后排重新上车,但发现后门锁住了。于是他又从驾驶位上了车,很顺利。他的陈述与目击证人所言极不相符,而根据目击证人的说法,这辆车驾驶位一侧平对着路堤和灌木丛,形成四十五度斜角。马西森说,他接下来试图把车开出沟渠,然后去寻求帮助,但没有成功。这位经验丰富的警察之后试图将妻子从前排移到后座,但也没办到。他说,他随即把妻子身体移出车外,将她放在地上,打开车后门,再从后门把她移人车内。马西森说,在试图再次发动汽车以驱车寻求帮助之前,他在伊冯娜·马西森身上缠了一条十五英尺长的黄色犯罪现场警戒线,目的在于固定她的身体。据马西森所言,他还是没能成功回到公路上,只得回到车后排,最后人们看见他在那儿哭泣,不停摇晃怀里的妻子。

马西森告诉侦查人员,星期五早些时候,他和妻子驾车赶往普纳的岳父母家,把自己公司里的建筑材料送一些给他们。在迎着暴风雨往家赶的路上,他们决定暂避一时,在火山地(Volcano)地区住一晚。之后事情就变成这样了。

伊冯娜·马西森的尸体当晚被送到希洛医疗中心,很快就完成了尸检。根据肯尼思·马西森的要求,他妻子的遗体随即被火化。尸检由希洛医疗中心的首席病理学家查尔斯·莱因霍尔德(CharlesReinhold)博士执行。伊冯娜·马西森身上伤口众多,其中包括颌部的严重破损、左手两根手指折断以及头部和胳膊的多处创伤,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被击打痕迹。莱因霍尔德博士也注意到她两只胳膊上的多处擦伤,极有可能是绳子造成的,但与急救员们绑在她胳膊上的医用绳索留下的痕迹有着明显区别。根据警方报告提供的信息和伊冯娜·马西森身上发现的创伤,伊冯娜·马西森的死因被排除是意外事故。

劳里·拉克尔(Laurie Raquel)是马西森夫妇在希洛的邻居,她看见这对夫妇在一个月以前曾爆发过一次暴风骤雨似的冲突。这次可怕“战斗”也是发生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夫妻俩甚至闹到了屋外,大部分争吵都是在拉克尔家门口上演的。伊冯娜·马西森死后的几个星期里,他们的邻居陆续被希洛警方侦查人员问话,但没人问劳里·拉克尔。她后来对其他人说,甚至在马西森夫妇吵架那晚她报警之后,“事件发生过程中或之后,都没有人来”。

我们似乎高兴得有些太早了。仅仅提到一点就够了:1993年1月,希洛警方完成了对1992年11月27日所发生之事的侦查工作,并将结论提交检察官办事处。他们的建议是:对于伊冯娜·马西森的死,应以三级过失杀人罪——这是像违章驾驶一样的轻罪——起诉。P7-8

序言

在美国,人们常说,破不了的案子,找Dr.Lee就对了,很多小朋友的志愿都提到:“我长大后要当Dr.Lee。”迄今我已获得八百多个荣誉奖项,参与侦破八千多起国际的重大刑事案件。人们推崇我为“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科学神探”等等,媒体说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华人,其实真正的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爬坡,我一辈子实际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1964年,我和太太初到美国,全部家当只有一个木箱和五十美元。为了谋生,我做过服务生、当过记者、做过武术教练,每天只能睡到四个小时。直到现在,我每天还是工作十六到二十个小时,每个礼拜七天。辛勤的努力,让我在两年内完成了四年大学的所有课程,也破纪录,在短短一年完成博士学位。毕业同年(1975年)即获得康州纽海文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短短三年又破纪录晋升为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次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刑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又使以来警界职位最高的华人。

过去几十年以来,我曾撰述出版四十多本刑事科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侦破的许多案件在世界各国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节目,许多法庭的专家证词和陈述被列为国际刑事科学界和警界的经典教学案例。世界各国都希望我将处理过的重大案件撰写成书,与世人分享。此次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利虎先生之邀请,策划出版“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丛书,将全面性、有系统的介绍我在美国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侦破的重大刑事案件。从事刑事鉴识五十多年后,我从八千多件重大刑案的侦查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务经验,希望将这些案件和经验整理成书,陆续出版,作为自己在刑事科学界的经验传承,供世人参考,期能抛砖引玉。更希望这套丛书对华人地区的刑事科学及司法制度的观念有所帮助,则甚幸矣!

藉此机会,我要谢谢目前在美国及世界各国警界的朋友,尤其要感谢曾与我共同在刑案现场和实验室工作的伙伴,鉴识工作是团队的工作,没有他们,我也不可能与读者分享这些故事。

我的求学时代,家中贫困,全赖母亲兄姊的勤俭刻苦,呵护备至,方能专心向学。

兄弟姐妹艰苦与共,共同成长,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太太宋妙娟女士几十年来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照顾家庭,备极辛苦,使我毫无后顾之忧,而能专心工作,自应附志,以表谢意。

李昌钰

2011年9月1日

序于美国康乃狄克州家中

后记

对侦查破案或者法庭科学稍有涉猎者,鲜有不知李昌钰博士,我亦无需在此重复展示他所获得的无数荣誉和耀眼光环。《神秘血手印》一书汇集了他亲自参与调查的五起案件。一般说来,刑事案件的情节越是曲折反复、血腥暴力,涉案者知名度越高,对案件的描述煽动性越强,则越能吸引大众读者的目光。这五起案件集中了引人瞩目的所有“元素”,耐心的读者必定有深刻的体会。有些案例已经经由各种途径为中国读者所知晓,但是就事实情节的翔实程度、所讨论问题的广泛性而言,通过本书重新审视这些案例仍有必要。专业人员的眼光可能更为挑剔,希望在“猎奇”之余,还有新的收获。本书“碰巧”也能满足这一要求,书中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法庭科学专业知识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价值。

不过,作为译者,我不想刻意去强调本书在法庭科学知识普及方面的出色表现,因为对于任何一名专职从事侦查学教学研究的高校教师,书中所涉猎的专业知识都已成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我更想说的是,从马西森谋杀案等案件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昌钰博士为寻求真相所付出的杰出贡献,但更能发现他对团队成员、办案人员乃至对手的毫不吝啬的赞誉之词。我相信,这是他的肺腑之言,而不仅仅是谦逊之词。尽管某个人的某个判断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但现代的事实调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随着犯罪的智能化,在追寻每一起案件真相的道路上将留下许许多多锲而不舍的调查人员的坚实印记。而且,如果我们考虑到各种侦查数据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全体侦查人员为数据库建设所付出的努力,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几乎每一起案件的侦查背后,都有所有侦查人员的默默付出。所以,尽管被人们称作“当代福尔摩斯”,但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相信,李昌钰博士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团队的引领者,而这丝毫无损他独特的魅力。

本书是利用2011年春节期间翻译完成的,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节日期间忙前忙后,使我得以专心致志。同时也要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利虎老师的信任,本书翻译过程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他的支持和鼓励。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杨群同学在初稿译出后帮我校对了部分书稿,在此一并致谢!

刘为军

2011年秋于木樨地

书评(媒体评论)

李昌钰博士的《神秘血手印》一书是世界优秀刑事专家的必读书。通过这五起著名的谋杀案,李博士将带领我们进入通往正义的调查之旅。

——小约翰尼·L.科克伦

与李昌钰共事的经历使我确信,李昌钰是一名优秀的侦探。而读完《神秘血手印》后,我也确信,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疑案文学作家——但只阐述事实,从不虚构。

——艾伦·德肖维茨,法学教授,著有《呼喊的火焰:乱世里的公民自由》

李博士是个天才,是现代版的夏洛克·福尔摩斯,而且幽默感十足。

——巴里·C.舍克,纽约耶希华大学本杰明·卡多佐法学院教授

李博士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富有天份的犯罪学家和法庭科学家!他是夏洛克·福尔摩斯、陈查理(Charlie Chan)和昆西(Quincy)博士的合体!对犯罪侦查人员来说,能够与他共同进行犯罪现场调查,是非同寻常的经历!

——杰克·所罗门,康涅狄格州警察局长协会主席、康涅狄格州伊斯顿警察局局长

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赶紧去买!李博士身上集中了夏洛克·福尔摩斯、陈查理、马普尔(Marple)小姐、赫尔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和《犯罪现场调查》(CSI)的所有元素。(陈查理、昆西、马普尔和赫尔克里·波洛均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侦探小说主人公)

——林达·B.肯尼,新泽西州红岸市律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秘血手印/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李昌钰//托马斯·W.奥尼尔
译者 刘为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40606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71.24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