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迁徙
内容
试读章节

“亲爱的儿子,跟你的父亲和解吧。现在你还太小,就再忍耐些日子吧!”

“亲爱的妈妈,他不是我的父亲!他本来就是用伪善装饰起来的拳头!你跟他共同过着垃圾一样的生活,简直是太荒唐啦!你那位当着你的面就和各种各样的女人约会去啦,可你却跟那样一个家伙结婚,晚上睡觉时听他的呼噜声,白天吃饭时忍受他讨厌的咀嚼声音,还要无时无刻看着他的脸色,为顾全他的面子而羞辱自己……”

“我已经习惯啦,儿子。我们是在教堂里结的婚,要想了断是罪过……”

“在自己妻子还活着的时候,就因为跟其他女人约会而遭他人诅咒,难道这不是罪恶吗?可以说这不是罪恶,是吗?”

“上帝会知道一切的,在地狱的审判中他要为自己的罪恶负责。不过我绝不会因为自己而惹上帝怪罪,孩子……我受得了……好啦,你不要喝酒,不要吸烟,不要赌博,上帝啊……这些都是罪孽,要记住!你不信神,但是要在心里多多思量……我还要继续为你祈祷……去了那地方要注意别着凉,在那里会很劳累的,远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愿上帝保佑你……”

飞机引擎发出吼叫似的沉闷声音。在遥远的方向,深阔葱茏的泰加林(原始森林)宛如一件翻展过来的巨大深色皮袄,而散落其间的湖泊像是皮袄上的一撮撮白色绒毛。

前额上长着灰色胎记的继父那肥胖冰冷的脸庞闪现在眼前。

“既然你不肯听从我的意见,那就走吧,是我教给你如何勤奋工作的。在五年时间里我养活你,给你衣服穿,给你饭吃!可你就是这样感激和报答我的,是吗?”

“不是五年,仅仅是两年。因为我已经独立工作一年多了。在你想方设法把我塞进去的孤儿院里我已经工作了两年,你难道忘了吗?但是我没忘!我记得住所有的事情!你不要挑我的毛病,我会偿还债务的,通过工作挣钱以后,我会偿还欠你的每一个铜子儿!”

尼古拉让额头贴在飞机舷窗上,悲伤的心情顷刻间为反感情绪所代替:工作以后赚了钱就寄还给他。还要说声:好啦,给你!然后就把母亲带走……

“不要这样对待人,尽管你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但我还是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爱着你,你要听我的话,听话!我只希望你好。所有的人都是贼,他们会欺骗你,剥削你。你是一个轻信的人-—一那不好,而且你还性格暴躁一一那也不好。你要学会平静地、无声无息地生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男子汉要能屈能伸,但需要反击的时刻一定不要客气!这,你都懂吗?聪明的人就是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生存下来的。只有这样……你没看见自己的母亲吗?一生都在跑跑颠颠为他人作嫁衣裳,现在看吧。她已经是一个形容枯槁疾病缠身的老太婆啦……”

“咳,年轻人!”有个人伸手轻轻地拉住了他的肩膀。

头戴圆形帽、身穿黑色皮袍、足蹬镶嵌玻璃饰品皮靴的高个子男子亲切地微笑着喊道:“你不会是那个来为我们当木匠的人吧?”

尼古拉早已习惯了他人把自己当做成年人,所以也就不感到奇怪。与年龄不相称的坚定而聪敏机智的灰褐色眼睛,强壮的身体,穿一件旧棉袍,脚下放着一个大木箱,这一切都无法不使人相信,他就是一个木匠。

“不,我不是木匠!”他摇着头,“我想放牧驯鹿!”当尼古拉回答时,陌生人皱着眉头问道:“驯鹿?你见过那种动物吗?”

“见过!”尼古拉确定地说。

陌生人兴奋起来:“是个男子汉!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他将手臂举过围紧红色围脖的脖颈喊道:“我们真的需要你这样的牧民!”

虽然那人继续说着话,尼古拉却没有去听,他只是愕然地望着他那不停张合的嘴巴,装样子地点头而已。

不久之后对方打起了瞌睡,尼古拉这才长吁一口气,把视线移向舷窗外的景色。山脚下的小河此刻已经遗留在遥远的东方。飞机飞翔在长着稀疏树木的山顶,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峰峦—一在那里,在那些山峦后面隐藏着什么?那里会是什么样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人们生活在那里?他问自己。

我不会是正在前往充满灾难的万劫不复之地吧?人类真的是一群恶贯满盈的歹徒,会把自己欺骗得晕头转向,最后劫掠剥削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吧……

在白色的山峰那边展现出目力无法逾越的坦荡的平原。是苔原,肯定是真正的苔原,尼古拉暗自猜测。他期待着在这片低矮雪窝里见到驯鹿群、狗拉雪橇或者至少是一些什么动物的蹄印等,不过环视四周,目力所及,辽阔的苔原和白茫茫的纯洁积雪回报给他的只是徒劳疲倦了双眼。

二十分钟之后,偶尔见到的稀疏树木经过一些坡地之后逐渐茂密起来,一条白练似的河流延向远方,夹河而生的茂密林莽陡然闪现在机翼下面。

强大的引擎有节奏地轰鸣着,飞机的身影像只蓝色蜻蜓,在很远的地面上迅速滑行。就在此刻,天宇与大地之间混沌之处,大海浩瀚的水面闪耀着光芒凸现在眼前。飞机降低高度,旅行者纷纷起身张望。飞机继续下降,尼古拉的心脏急促地跳动起来。飞机掠过交织着雪橇和滑雪板印痕的平地时,惊起一群沙鸡,而一个小小村落也就在这间隙里闯入视野。机翼开始摇摆,然后突然旋转飞向地面。

一座很小的广场上的一堆铁罐旁边传出人群喧闹的声音,距离他们不远处停着一辆套着黄骠马的雪橇。在它后面还停着一辆细长的雪橇,一群长着长毛的狗趴在雪地上。

旅行者整理行李匆忙走出机舱。舱外传来人们的惊叫声、大笑声和狗群的吼叫以及引擎的噗噗声音。

尼古拉最后一个走出机舱。

虽然有一部分人带着自己的客人走向村庄,但多数人却站在原地好奇地看着尼古拉。而尼古拉只好害臊地站在原地,在不知所措地环视围观者的同时,却阴差阳错地回忆起了继父那句话:“人们全都是贼,要么滑头……要么剥削……”

将尼古拉误认为是木匠的那个人,正在和另外一个戴着黑帽子、穿着短皮衣的高个子卡玛察达人说话的同时不停地回头看尼古拉。

“他们也许是在议论我。”尼古拉猜测着,他猜对了。

卡玛察达男人走近了他,不客气地握住了他的手,问候道:“您好!老弟!是到我们这里来牧鹿的吗?真是男子汉!”说到这里他的口气又夹杂了询问和劝解的意味:“不过呀,这可是个苦营生,没准你不到转身的功夫就跑掉啦!”他率真地笑了起来,接着又说:“我叫伊纳格特·斯切番诺维奇,集体农庄经济委员会主任。”他自我介绍后问道:“好了,那么您叫什么名字?”

尼古拉告诉他自己的名字。伊纳格特亲切地挽住他的胳膊上了路。

“姓罗德尼库沃?意思是有泉水的地方,好姓氏。在我们的基地内有叫玛拉吉托沃·诺古林的人,还有叫斯日巴罗沃(银子)的。现在有了罗德尼库沃。但是,英俊的年轻人,今天晚上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明天我让你见见我们的女主席,然后才能做出决定呢,我们是多么需要牧民啊!放牧的时候找不到人,可一提起鹿肉,所有人的胳膊都会伸得老长。”

尼古拉勉强跟上伊纳格特·斯切番诺维奇的步伐。又大又沉的木箱角动不动就插进积雪里,在路旁划出一道深深的沟痕。虽然尼古拉找不出拒绝与眼前这位好脾气的男子同住的理由,但是必须首先前往达丽娅·斯切番诺娃·伯利亚沃家罩,杷捎来的信件转交给她。

P1-3

序言

我所写的书籍,包括至今放置在读者案几之上的《大迁徙》,是为了献给最美丽富饶也是最残酷无情的故乡一——苏联远东地区的小说。小说中不是我有意选择了主人公,而是命运使然。因为我在写作《大迁徙》之前,已经开始了人生中的“大迁徙”。

我于1947年出生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木尔河畔的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城。六岁时遭遇的继父为我日后的迁徙创造了“良缘”。我们虽然从阿木尔河畔迁往太平洋沿岸地区,如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以及别洛戈尔斯克,但是我们依然不能久居于那里。在长期的穿梭迁徙之中,最后甚至到达垦荒时期的哈萨克斯坦。可不久之后继父决心回归远东,所以命运驱使我们前往雅库特,先期是阿尔丹,后来是印第格尔克,最终到达阿尔丹的阿尔特里。那时,十岁的我已经开始从事淘金工作。就在那一年,我第一次拿到的工资给母亲带来了莫大的喜悦。母亲用那笔钱为我买了领带、照相机和猎枪。后来我当了猎人,与那支枪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从印第格尔克搬迁到马加丹省的鄂霍次克海岸。这时家庭发生了变故,我和继父之间发生龃龉,所以虽然我还未成年,但还是选择离开家庭,加入了经营驯鹿养殖业和渔猎业的“列宁”集体农庄。在历时七年的放牧驯鹿、狩猎、渔猎的工作过程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创作诗歌、小说并发表在地方报纸《北方晨曦》上。当处女作发表时,我才十七岁。

服完兵役之后,我在马加丹参加工作,并掌握了建筑学方面的专业技术。在这期间,我在继续从事写作的同时,通过自学来提高自身修养。后来我从别洛戈尔斯克调到了位于乌苏里河畔的一座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森林村落里当了名猎人。在那里,我们将猎获的动物提供给动物园。很快,我就给远东著名的猎人伊纳特·塔罗莫霍沃当了学徒。在塔罗莫霍沃退休之后,我自己组织了狩猎队,共捕获十八只老虎。我们还采掘到很多名贵的植物——人参。就在此时,我开始书写有关驯鹿牧民生活的小说《大迁徙》,并于1982年由苏沃日莫尼克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获得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文学奖,全苏高尔基文学竞赛一等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协会卡·伯地文学奖。

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对于作者来讲既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其实我在担心,读者会在多大程度上接纳此作品,但是我依然激动地期待着,自己所要表达的一切能够拨动广大读者的心弦。

倘若拙作能够为读者的内心带来些许的激荡,我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那一份幸福了。

作者:阿·波罗

内容推荐

阿·波罗编著的《大迁徙》为俄罗斯文学作品,曾获全苏高尔基文学竞赛一等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家协会卡·伯地文学奖。《大迁徙》以主人公尼古拉离家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原始泰加林放牧驯鹿为主线,描绘了驯鹿迁徙之旅的壮观画面,展现了尼古拉面对生活困境所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他收获爱情后的那份甜蜜。全书同时表现了原始森林中鄂温克村庄朴实、粗犷的民风,鄂温克人艰苦的生存环境,及其面对困难所表现的顽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展示出牧人对大自然的崇拜、热爱和眷恋,讴歌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人类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编辑推荐

阿·波罗编著的《大迁徙》讲述了主人公尼古拉因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离家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原始泰加林放牧驯鹿期间所发生的故事。本书曾获全苏高尔基文学竞赛一等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家协会卡·伯地文学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迁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阿·波罗
译者 海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114016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