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今日花开又一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最最亲爱的全球老头、顶顶可爱的全职主妇张家二姐”,看他们在人间书写怎样的传奇!

97岁文坛名家马识途题写书名,学者王湜华书写贺诗。

《今日花开又一年》共分四卷,包括:周有光、张允和的两人世界;周有光记忆深处;张允和记忆深处以及周有光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内容推荐

《今日花开又一年》中大部分内容是富有生活情趣的美文。

《今日花开又一年》共分四卷。

第一卷“两人世界”中,周有光、张允和都来写两人的往事与情感,有重复,有穿插,不一样的笔调,却跳着和谐的双人舞。有交错,有互补,这里找不到了,那里又出现了,使阅读平添许多乐趣。看吧,这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一个幽默风趣,博学多才;一个诗意盎然,浪漫温情。他们欢欢乐乐在一起,风风雨雨更要在一起。

第二卷“周有光记忆深处”,读者会领略到周老的许多趣事妙语。

第三卷“张允和记忆深处”,让我们随着张允和朴素而绮丽的笔触,从她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到大家闺秀到现代女性到教育工作者到家庭妇女,一直到她八九十岁具有童真色彩的晚年,由此领略她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

第四卷“周有光回顾语言学界往事”,再加上第二卷中周老所写《我和语文现代化》。这些文章涉及不少专业内容,读起来可能就不大休闲了。好在周老向来重视知识的普及,他的文字总能深入浅出,只要认真阅读,定当受益匪浅。

本书的“附录”部分,既有周有光、张允和事略及“家人的话”,又有余英时、于友、王浞华、曾蔷诸先生(女士)关于周、张二人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周有光和张允和。除了他们的生活趣闻外,还能领略到他们的思想。

目录

序言

编辑余记

第一卷:两人世界

我们俩

妻子张允和

张允和的乐观人生

残酷的自然规律——《浪花集》后记

温柔的防浪石堤

“流水式”的恋爱

结婚前后

绕地球一周

“傻瓜电脑”的趣事

八十六岁学电脑

第二卷:周有光记忆深处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百岁新稿》自序

坐独轮车上大学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有书无斋记

大雁粪雨

跟林汉达先生一同看守高梁地的时候

地球缩小了,胸襟要开阔

干校归来

窗外的大树风光

失落了的欢欣

怀念敬爱的张寿镛校长

我和语文现代化

第三卷:张允和记忆深处

亲爱的父亲

我的母亲

本来没有我

红双喜

大弟新娘俏

王觉悟闹学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落花时节

女大学生三部曲

难途有寄

洒到人间都是爱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

看不见的背影

庆庆的一天

安安的一天

半个字的电报

喜的是《水》,忧的也是水

小丑

小白兔

昆曲一江南的枫叶

悼念笛师李荣圻

江湖上的奇妙船队

不须曲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

曲谜传友情

人得多情人不老

黄山归来寿莹环大姐

过南园乌鹊桥故居(四首)

长安喜遇咏莲

哭二弟

范用吃醋

允和日记

第四卷:周有光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卢戆章:切音字运动的开创者

蔡元培:现代新教育的开创者

瞿秋白:中文拉丁化的创导人

黎锦熙:语文现代化的先驱

黎锦熙先生和语文现代化

胡愈之引导一代青年

叶籁士:左翼语文运动的倡导者

吴玉章和拉丁化运动

倪海曙:拉丁化运动的旗手

胡乔木:智慧的巨星

村野辰雄:日语罗马字的旗手

魏建功:台湾普及国语的开创者

陈望道:革命教育家

罗常培: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家

王力:龙虫并雕的语言学家

吕叔湘:语法学大师

林汉达:大众化的教育家

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创办人

刘尊棋:《中国日报》的创办人

张志公:实用语法学家

曾世英:现代地图学的开创者

郑权伯:水利学大师

章乃器:胆识过人的银行家

附录:

周有光先生事略

张允和女士事略

家人的话

《周有光百岁口述》序

读周有光《朝闻道集》笔记

新潮老头与白发才女

我的爷爷奶奶

试读章节

妻子张允和

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前几年美国耶鲁大学的金安平女士撰写了一本《合肥四姊妹》。张家作为一个大家,开始于我老伴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张树声是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的,“张家”与“李家”相并列。李鸿章因母亲去世,清朝大官允许回家守孝三个月。李鸿章回乡丁忧的时候,职务就是由张树声代理的。张树声的官做得很大,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下一代人也做了很大的官,到第三代张允和的父亲张武龄,生于清朝末年,受了新思想的影响。他知道家里有钱、有地位,但总这样下去不行,就决定离开安徽,到苏州兴办新式教育。1921年他在苏州办乐益女子学校,很成功。他跟蔡元培、蒋梦麟等当时许多有名的教育家结成朋友,帮助他把学校办好。他不接受外界捐款,别人想办法找捐款,他恰恰相反,有捐款也不要。当时有一个笑话,他的本家嘲笑他:“这个人笨得要死,钱不花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花在别人的儿女身上。”其实,他在当时比较先进、开明,他的财产专门用来办教育,他对下一代主张,自己的钱只给儿女教育。

我的老伴兄弟姐妹一共十个,四个女的——“张家四姐妹”受到了当时比较好的教育。不仅是新的大学教育,传统国学的基础也比较好。叶圣陶在我岳父的学校教过书,他讲过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九如巷原来在全城的中心,住房跟学校是通的。解放后,苏州政府把原来的房子拆掉,在这个地方建了高楼,成了政府办公的地方。张家住的房子归了公家,现在张允和还有一个弟弟住在那里,原来的房子还剩下从前所谓的“下房”,现在就修理修理住了。苏州城中心的一个公园,九如巷在那儿旁边,找到公园就找到九如巷。从前,很近就到公园、图书馆。苏卅I在我们青年时代河流很多,现在都填掉,变成了路,不好。

有趣味的是,我们家家道中落,她们家家道上升,都跟太平天国有关系。我的曾祖父原来在外地做官,后来回到常州,很有钱,办纱厂、布厂、当铺。“长毛”来了,清朝没有一个抵抗“长毛”的计划,本地军队结合起来抵抗,城里不能跟外面来往了,城里的经费都是我的曾祖父给的。“长毛”打不进来,就走了,打下南京成立太平天国,隔了两年又来打常州,就打下来了,我的曾祖父投水而死。太平天国灭亡以后,清朝就封他一个官——世袭云骑尉。世袭云骑尉是死了以后要给子孙世袭很多钱。我的祖父在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在外面,打完就回来,不用做官,每年可以领到很多钱。一直到民国,才没有了。原来的当铺、工场地皮还在,房子大部分被太平军烧掉了,剩下的几年卖一处,花几年,再卖一处,花几年。当时家的架子还很大,我的父亲是教书的,要维持这么大一个家庭当然不行。我父亲后来自己办一个国学馆,收入不是很多,维持一个小家庭可以,维持一个大家庭当然不行。这样子,就穷下来,所以到了我读大学时是最穷的时候,连读大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

我们两家在苏州,我的妹妹周俊人在乐益女子中学读书。张允和是我妹妹的同学,常常来看我的妹妹,到我家来玩,这样我们就认识了。放假,我们家的兄弟姐妹,她们家的兄弟姐妹常常在一起玩。苏州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从阊门到虎丘,近的到虎丘,远的到东山,有很多路,还有河流,可以坐船,可以骑车,可以骑驴,骑驴到虎丘很好玩的,又没有危险。这样子一步一步,没有冲击式的恋爱过程。

我们年轻朋友放假可以在他们学校里面玩,打球很方便,地方比较适中。他们家的风气非常开通,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朋友,上一代有上一代的朋友,在当时是很自由开通的风气,一点没有拘束的样子。我不是一个人去,就是几个人去。

张家四姐妹小时候学昆曲。当时昆曲是最高雅的娱乐,因为过年过节赌钱、喝酒,张武龄不喜欢这一套,觉得还不如让小孩子学昆曲。小孩子开始觉得好玩,后来越来越喜欢昆曲,昆曲的文学引人入胜。昆曲是诗词语言,写得非常好,这对古文进步很有关系。张允和会唱、会演昆曲。后来俞平伯搞《红楼梦》研究被批判,我们1956年从上海来北京,俞平伯建议我们成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爱好者在一起,在旧社会讲起来是比较高尚的娱乐,增加生活的意义。起初俞平伯做社长,后来“文化大革命”不许搞了,“文革”结束后,俞平伯不肯做社长了,就推张允和做社长。昆曲研习社今天还存在,社长是张允和的学生欧阳启明,她是欧阳中石的女儿。欧阳启明很倒霉,中学毕业了,资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不许进大学,她只好去修表,“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她由朋友介绍到日本去读了好几年书,回来后在首都师范大学教书。我也算昆曲会的会员,我是不积极的,可是每一次开会我都到,张允和是积极参加研究工作、演出、编辑。我去陪她。

张家姐妹兄弟小时候在家里办一份家庭杂志叫做《水》,亲戚朋友自己看着玩的。这个杂志后来停了,隔了许多年,到了我老伴80多岁的时候想复刊,也是家里面玩的。复刊了,叶稚珊就在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讲这个事情,她说这是天下最小的刊物。她一写,大出版家范用就要看,一看觉得不得了,后来就出《浪花集》。《浪花集》是张允和和张兆和编的,还没有出版就去世了。事情也巧,我的老伴是93岁去世,张兆和比她小一岁,第二年也.是93岁去世了。我给书写了后记。P3-5

序言

张建安先生喜欢看我的书和文章,又喜欢看我的夫人张允和的书和文章。他在阅读之后,剪裁我们二人作品中的一些段落和篇章,巧妙地编织成这本轻松的休闲读物,题名《今日花开又一年》。这个书名,意味深长,促我反思。

休闲读物,可以随手丢开,闭目养神。可是,在不经意中看到某个章节的惊人记载,会使你跃忽而起,眼前浮起许多亲朋好友的不幸故事。

时代过去了。灾难也会随着时代过去吗?

张建安先生介绍我和张允和两人,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生活特色,而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生活非常平凡,既有平凡的幸运,也有平凡的灾难,可以代表即将逝去的一代知识分子中的平凡阶层。

“今日花开又一年”。

年年花开。愿今日的花,不是昨日的重复,而是昨日的升华!

2011年5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今日花开又一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有光//张允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30503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