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蔡明7姿16式
内容
编辑推荐

这个光头男人,一口京腔,浑身大牌,一个生意人,不爱待在办公室,每年四处乱跑,什么都搞,鸡飞狗跳。

石康提炼了他最激情、最懵懂、最乌托邦的一段儿,起名陆涛,放进《奋斗》。可他这二十年的奋斗,比陆涛要曲折精彩得多——至少,他不是富二代。

十年间,他抹掉了中国家居审美与巴黎、米兰的时差,致力于为国人创造最美的居住空间。

谁才架得起皇城根老玩主的范儿?当代柳下惠是怎样炼成的?时尚的灵魂重几克?哪类奢侈品在中国吃不开?谁写诗给艺妓多过给老婆?……

蔡明携《蔡明7姿16式》,完美跨界时尚、文化、设计,讲述最精致的生活哲学。

内容推荐

听一个没有阔老爸买断不良资产的穷小子的发家史、赚钱经;看一位闷骚型男从街头叫卖拧水墩布到玩转时尚娱乐圈的精彩嬗变!

这本《蔡明7姿16式》由蔡明著,热门电视剧《奋斗》主角原型浮出水面,自曝陆涛简历中消失的那段“奋斗”。

“我不是陆涛。”设计鬼才蔡明,科宝博洛尼家装家居集团创始人、CEO,首度公开与石康合作背后的故事,讲述自己从理科生变身时尚贩卖者十年间的奇闻轶事。

《蔡明7姿16式》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目录

前言:7姿16式的世界

Ⅰ 《奋斗》前传

 陆涛简历中消失的那段“奋斗”

 时尚对理科生不封顶

 乌托邦一般的奋斗试验田

Ⅱ 蔡明看蔡明

 生活方式贩卖者

 职业看展人的不务正业之旅

 一只怀古画眉鸟

 “爱马士”的文明与野性

 当代柳下惠是怎样炼成的

 利己者生,利他者久

 从“博士”到“微博士”

Ⅲ 生活的艺术

 红英:大篷车里的流浪女子

 于丹:先锋又现代的古典情怀

 老萨与小萨:托斯卡纳阳光下

 张又旭:皇城根老玩主的贵族范儿

 里帕里尼:享受与职业的热恋

 叶锦添:新东方主义大巫师

 方文山:没脱下汉服就穿越了的柳永

Ⅳ 时尚的灵魂重几克

 时尚破坏说

 哪类奢侈品在中国吃不开

 大牌与艺术的跨界暧昧

 用生命供养时尚圈的天才们

 品位的诱惑

Ⅴ 清凉品设计

 跳出设计聊设计

 野蛮增长后的设计崛起

 雷人的符号

 中国设计差在哪儿

 过度矫情与简约魅力

Ⅵ 古今风月

 谁写诗给艺伎多过给老婆

 审丑审美审

 被“看”死的魏晋第一美男

 没劲的城市

 把灵魂卖给国际化的迪拜

 缠绵悱恻的音乐与建筑

Ⅶ 附录:7姿16式,你在哪里?

试读章节

陆涛简历中消失的那段“奋斗”

一次同学聚会,我和石康这对初中死党十多年后重逢。可一见面,我就成了他艰里“靠坑蒙拐骗,有了点几钱的土包子”。一顿饭吃完,我又变成他笔下陆涛的原型。不适电视上陆涛的备斗史,远比我的一帆风顺。至少,他还是个富二代。

几年前,我去参加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我1981年上的首师大附中,石康是我同班同学。那次聚会时.他是知名作家。我是不知名企业家,但我是开着宝马去的。他文学青年的劲儿一下就上来了,后来我去清华演讲的时候,嘉宾石康还念明过这事儿:“同学聚会时,我才知道蔡明做老板了。你知道我们文人虽穷,但特看不起这些臭有钱的。我当时就把蔡明妖魔化了,觉得他不就是靠坑蒙拐骗,成了有点儿钱的土鳖么。”

我们俩上学时特铁,老一块儿看弗洛伊德、萨特、北岛、舒婷。想着他们曾经在白洋淀,几个人划着船,喝着当地特别便宜的红薯酒,朗诵着气魄非凡的诗句,胸中就不禁春暖花开。

石康上学那会儿还不是作家,但更飘逸——是诗人。他熟读过去十几年间,朦胧诗派各个作品,信手写来,就是一首长诗。那会儿我朗诵好,声情并茂,嗓音辨识度高,所以一有班级文艺活动,就是石康写诗我来念。一个创作一个登台,黄金搭档。其实我也写诗,就是写得不好,跟他的10万字长诗一比就是小儿科。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但精神生活特别高昂。同龄人,或者大一—点的工人,全写诗÷十个人走在路上,一块板儿砖砸下,八个都是诗人。

深厚的历史基础,证明我俩脾性还是相投的。于是吃完饭我俩开始侃大山,渐渐就剖开现象看本质,什么宝马就都无所谓了,因为发现对方没怎么变。侃的顺序是倒叙,先聊现在干什么啊?然后是这之前呢?大学毕业后呢?再就到了上学那会儿。说起那时一块儿读朦胧诗,一块儿看萨特、弗洛伊德,觉得仿佛就在眼前。越说越兴奋,站起来就大声朗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石康借着唱诗的兴头,跟我说他有一个梦想——能聊梦想,说明基本不只拿我当个臭有钱的了——就是建立一个艺术的鸟托邦。像50年代的纽约SOHO,一群艺术家坐在那儿的废旧工厂、荒废院子里,一指:这,就是我们的家园。然后开始搬家、创作,作画、做雕塑、做行为艺术、做人。渐渐画廊涌人,然后是秀场、咖啡厅、餐厅,再吸引先锋品牌在里面开设店面,最终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艺术乌托邦。不管太阳升起落下,生命都在不停歌唱。

我一拍大腿:这也是我的梦想啊!

我跟石康说,这几年一半为了工作一半为了寻找美,我去全世界看各种艺术展,参加各种狂欢节、时尚秀。我觉得中国少一个艺术区,一个让人心潮澎湃、处处充满灵感创意的火花又极具商业生命力的艺术区。我在高碑店租了一块地,50年,和大批艺术家、建筑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一起,准备把这里建成一个独一无二二的艺术区,现已开工。我希望它能给所有租户无尽的创意灵感,挑战所有游客的想象力极限。

这个话题,从同学聚会,一直聊到之后再一一起吃饭喝酒。最后,石康给我起了个名字:陆涛,把我们所有的梦想和故事,写成了《奋斗》。

我看了看电视剧,先关心夏琳和米莱是哪儿来的灵感。发现其实不是由我八卦改编的后,踏实了。然后看陆涛,他身上设计师的脑子,建艺术区的梦想,都是我,但富二代,可就跟我一点儿不搭边了。我爸和我一起创业前是钻研业务、思想活跃、基本没钱的首钢工程师,不是携十几亿美元回国砸房地产的大款。我这二十年的奋斗,比陆涛要曲折多了。

1991年,我从北航毕业。专业足自动化。按大多数人印象我该去工厂车间,摆弄生产线,接我爸工程帅的班。但我太不安分了,初中和石康不好好学数学语文,专做文学少年不说,大一时是北航霹雳舞比赛冠军,大二开始抱着吉他坐女生宿舍下面的草坪上唱歌。改革开放后第一场外国摇滚乐队的演唱会开在北展,我从家里骑了俩小时自行车过去,但发现票太贵,买不起,就在场子外边迎风而立,又合着风声,听了场馆里边飘出的地动山摇俩小时。

毕业后虽然还是分配进中科院力学所干了一年,但一是心不安分,:二足工资太少,总觉得这样下去,生活财务自由的梦想遥不可及。

所以,创业吧。

在现在人看来,改革开放后的十年,是最好的时代。摆一地摊儿,每天赚100块钱—一我当时在中科院一月的工资也就100多。但那也是最坏的时代,成功的人活下来了,说那时有胆就能赚钱。他们身后是无数失败了、没发出任何声音的人。在商业环境、理念、方法都几乎从零起步的中国,那就是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代。P10-12

序言

——石康

没有蔡明,就没有《奋斗》这部戏。

大约八年前一次初中同学聚会卜,见到蔡明,他是当时我们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开宝马车的,用当时的北京话讲,叫土款,名字虽然不好听,但一点都不妨碍老同学们对他的好奇,我也很好奇。当然,当时我已见过很多喜欢在饭桌上指点江山的有钱人,只是那些人不会对我讲实话,不会告诉我他们的钱是如何赚来的,一句话,我跟他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但蔡明不一样,他是我的初中同学,我们曾拥有同样的爱好:诗歌、摇滚、霹雳舞等,所以我凑到他身边,问他有钱了想做些什么。他说,想在北京边儿卜做一个乌托邦似的城市,那里的各种展览与演出不分昼夜,那里永远是上午十点钟,那里是一个创意集市,为各种有想法的人牵线搭桥。他说他已在北京东边租下三百亩地准备开干,那里有很多树林、河、老厂房。

我听得目瞪口呆,这不就是中国的左岸、SOH0嘛,那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谁不想在那样一个又自由又有激情的地方度过青春呢?事实上,若是问我发财之后会做些什么,也只能是这件事。但现在,就在一个北京普通的街头饭馆中,一个与我年龄同样大的同学说他正在做这件事,真是叫我兴奋不已,我说:“那我就写一个戏,讲一讲你是如何建成一个创意城市的。”

这就是我写《奋斗》的开始,最终我写完了它。

那个创意城市最终也没有被蔡明建成,事实上,它没有被任何一个中国人建成。

这也是《奋斗》第二季始终无法写完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中国创造而不是制造,但创意在中国,仍是一个很遥远的梦,虽然有些中国人离这个梦很近,比如,蔡明。

我每过几天就会看一看蔡明的新浪博客,只是为了关心当今时尚界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我很意外地发现,作为一名中国的企业家,蔡明手中的时尚信息竟然比我所认识的时尚杂志的编辑还要多,并且准确。

我知道,蔡明很关注设计,他不仅亲自设计,还购买设计,组织大团队进行设计。他用他的努力告诉大家一件事,即,在中国,除了山寨,依靠创意,也有机会成功。这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蔡明选择了创意,选择了做品牌,因为他知道,从山寨里不可能产生有生命力的品牌。

某天,我在蔡明巨大的办公室里,看到堆积如…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布料,上面印有各种花纹,蔡明就在那些布料里挑来挑去,为他未来的产品做选择。他知道那些布料的产地、织法,知道那花纹的来历。当然他还知道更多东西,他说起欧洲的时尚品牌来犹如我谈论文学。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不自已去欧洲了,因为我知道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因为看不懂,或是也许终于可以看懂了,也陔回国了。我把这件事留给蔡明,若有机会,我要跟他一起去欧洲转一转,他年年去,坚持了近二十年。他了解的欧洲文化别人无法替代,一块布料,一种装饰风格,一种颜色的使用,我想听他讲一讲那些他了解的东两的历史。桌倚、器具、橱窗、时装、室内室外空间,这些都是距离人很近的人造产品,人们使用它们,认为这一个好,那一个不够好,这是为什么?我知道蔡明心中有很多答案,这些答案其实就是最细致最具体的文化。

蔡明不停地了解各种义化,是因为他需要做一种有创意的生意。他的生意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如果你有六十或六百平米的房子,那么交给他,告诉他你想要的生活,他便可以用最少成本实现你的想法,这就是他的生意,他用他的设计圾产品,向大众提供适合自已的生活方式。现在,他开始淡他自己,他的想法,他所淡到的一切都是他的设计与产品的根据。

书评(媒体评论)

人们力所能及地为自己的生活选择最好用的东西,住房,家居用品等等,让它们帮助自己以一种更理想的方式而生活,人们与他们选择的东西存在一种细致、微妙而矛盾的关系,然而这关系却与人们最直接,最亲密,蔡明对这一点极有兴趣,他的工作便是创造性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生活方式。

——石康

蔡明本身就是一个极度混搭的鬼才,商人与哲人、先锋与怀古、浪漫与精算,这些特质在蔡明身上激烈冲突、和平共处。矛盾的他经历过的离奇故事,只能在这里发生着,编都编不出。蔡明书如其人,领先于世界一个身位,让你总是充满惊喜,感慨这世上为何会有人如此生活、如此胡闹、如此创造。

——于丹

蔡明是个不安分的人,他被视为家居圈里的时尚人,也被时尚圈里选为家居口的时尚达人,实在因为他一直都在变换各种新潮POSE。看了他十年,他还在变,这本书记录的历程是一位民营企业家试图脱胎换骨的过程。你可以不认同,但值得去了解,因为中国正处在一个脱胎换骨的年代。

——殷智贤

初次在“九朝会”认识蔡明兄时,他给予我的第一印象是,穿着有着无从仿效的品味,谈吐从容,就像个隐身在商贾间的士大夫,用文化的思维在经营事业。他个人的气质识别度极高,涉猎的事物也太广泛了。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只是将他所关注的事物中截取出一部分而已,但分量却已足够我们细嚼慢咽地品尝蔡明兄对于美学议题独特的论述与看法。

——方文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蔡明7姿16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84008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