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面佳人(王琰小说集)/世界华人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双面佳人》是江苏籍华人作家王琰的小说集,该书分为五辑,分别是探讨爱情、尊严和社会等方面的中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的十个中短篇小说是作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时间跨度从1994到2004,整整十年。《双面佳人》描写妻子以双面身份周旋在丈夫和丈夫好友之间的离奇情感故事。作者意在通过小说把他们的烦恼和焦虑描写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

内容推荐

王琰编著的《双面佳人(王琰小说集)》是江苏籍华人作家王琰的小说集,作者用生动精炼的文笔,记录了作者在美生活的所思所感。该书分为五辑,分别是探讨爱情、尊严和社会等方面的中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的十个中短篇小说是作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时间跨度从1994到2004,整整十年。《双面佳人(王琰小说集)》描写妻子以双面身份周旋在丈夫和丈夫好友之间的离奇情感故事。《黄房子之恋》是一篇描写人物性格的悲剧。如果说《黄房子之恋》中的爱情悲剧是来自人的精神和肉体进行殊死博斗后的死寂,《晏语》和《你往何处去》两篇中的女主人公则仍在爱情的迷宫中寻觅。《老刘的哲学》、《红叶公寓里的中国女人》和《同是天涯沦落人》三篇探讨的则是人的尊严问题。短篇小说《白色谎言》和《女大当嫁》可以说是为留学海外的大龄女青年而写的。作者意在通过小说把他们的烦恼和焦虑描写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

目录

第一辑:爱之路

 女大当嫁

 你往何处去

 白色谎言

第二辑:沙漠和伊甸园

 双面佳人

第三辑:爱与死的鏖战

 证 据

第四辑:同是天涯沦落人

 红叶公寓里的中国女人

 情人节礼物

 刘博士的人生哲学

 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五辑:最后的爱情

 黄房子之恋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年,他二十七岁,形貌说不上帅气:中等身材,一张黄瓜脸,脸上唯一醒目的是两条几乎连成一线的浓眉——眉毛黑得像墨,谁见了心里要打咯噔,这条凶神恶煞的一字眉依乎不是善相。然再耐心瞅他一眼呢,就感觉出除眉毛外脸庞的全部文弱和清秀。这文弱和清秀,又因重眉压迫实非本意,天长日久便掺和进某种苦涩和拘挛。

有人曾开玩笑地对他说,古时候一位叫贾岛的苦吟诗人,脸型与你酷似。你不会写诗,看在搞了这么多年学问的份上,封你个号,苦吟博士怎么样?

他说,随你们怎么嚼,只是别在我面前博士买驴。我差一年才硕士毕业呢。说完径自发笑。他的笑声也很特别:短促、紧张,当人们还没明白他为何发笑,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见浓黑的眉毛在波动的空气中微颤,仿佛刚才的笑声仅是人们的错觉。于是,又有人觉出他的怪,然到底怪在何处?似乎除笑声有点莫名其妙外,并无行止乖悖之处。人们便对他的笑声和对他的眉毛一样,开始习以为常了。

他结婚了,事先保密得滴水不漏,直到有一天,要从留学生宿舍搬走,大家才发觉事情的蹊跷来。搬家那天,人们看到她。开始,以为是哪家的陪读夫人过来帮忙,只不过朝她,像对任何面生的中国人一样,多瞧上两眼。时间一长,有人产生怀疑:她虽不插手卸家具、打包之类活动,但仪态娴静,时刻不离他左右半步;偶尔对他轻声吩咐几句,他仿佛没听见,动作则明显带有遵从建议后转换的痕迹。人们开始起哄。他被逼急了,支支吾吾介绍说,是他的新婚老婆,刚从国内来。说话时,眼睛盯住足尖,上嘴唇一咧,喉头仅发出一口气似的浊音;尔后,抬眼平视大家,笑了一笑。大家看到他笑容,才吁口气,一致认为他是太紧张了。

她那年大约三十岁,见过她的人谁都没看出这一点。她接待客人时,动作脚步慢吞吞的,脸上挂一缕恬淡的笑;她的眼皮仿佛总低垂着,以至许多人告辞出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无法准确回忆她的音容笑貌。就在人们试图放弃对她相貌的追忆,那似乎漫不经心,朝人匆忽一瞥的眼神,又如暗海中跃出的一轮明月:柔媚、温婉,耐人寻味。

他们搬进了被留学生不屑地唤出“黄房子”的公寓。粉刷成桂圆黄的一排低矮公寓楼,与留学生宿舍同在一条马路上。也许是地势的不同造成了两处公寓的贵贱之差:留学生宿舍坐落马路上坡,上坡顺接另一条宽阔大道——照理,是个不惹人青睐的喧哗地段,然这一缺陷被四周苍翠阴森的树林弥补了,成为人们心中一块闹中取静的胜地;与此相对应,黄房子背时的命运大概从它选地开基那刻便已注定。地处下势不说,偏再往下深挖数米,黄房子所谓的一楼便成半地下室。再加周围草木稀疏,黄房子三个字,渐渐涵盖了价格低廉、环境糟糕等种种意义。

他俩的新房,偏偏选在半地下室的黄房子公寓。地下室,哪怕仅是半地下室,也与自然光线无缘。她在以后漫长的岁月时常产生一种被活埋的感觉。

两人单独在一起的第一个晚上,也许是他的紧张,加上她的腼腆,吓退了一帮准备闹洞房的好事之流。仅过来几位帮忙的,搬好家,茶也不沾一口,就笑嘻嘻地撤离了。

才傍晚六点多钟,室内已经昏冥一片,这暗,与从天窗口浓缩进来的光亮,形成鲜明对比。同事的自行车停在天窗附近,她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接着一阵钥匙碰撞声,窗口划过一道又一道白色弧线。她目视其中一位同事潇洒上车的整个过程,并且,一眼识别他脚上的运动鞋,正是国内流行的“狼”牌。

“你大哥最爱穿狼牌运动鞋。”听到他从厨房出来,她回过头,说。

他把手上端着的两杯热茶放在沙发附近的茶几上,两片微厚的嘴唇嗫嚅着,却不知要说什么。

她不由多凝视了他两眼,他——和大哥完全不同。大哥与她同岁,两人第一次约会时,大哥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排行老大,家里都叫我大哥。她嫣然一笑,叫了他第一声大哥。这一叫就是十年。

“大哥好吧?”他闪亮的眼神仿佛猜透了她的心思,开口问了两人独处以来的第一句话。她的脸颊有些发烫,抿住嘴唇,点了点头。灯光下,她一袭绛红色丝绒长袖,袖口和腰身卡得恰到好处,使她看上去比记忆中丰满、成熟了。再加服装颜色偏深,映衬得她的肌肤如雪般莹白。她的皮肤真白。他的心猛地一跳。

她在他的目光中莞尔一笑,扯一扯身上的衣服,道:“是我自己做的。出国前,和你大哥发疯一般采购衣料。他——鼓励我来重操服装旧业,开个时装店什么的。”她兴致勃勃地拉过一只堆在墙角的黑皮箱,瞬间,她给他呈现了一个缤纷的服装世界:这里有男士的西服料,做大衣的呢料,有女士喜欢的各色绫罗绸缎……他不懂衣料,只听她娓娓道来,对什么样的衣料该设计什么样的款式,什么样的款式又应符合什么样的身材等,她的声音高扬了,带着某种熟悉的热情——它,是属于亲戚朋友间才有的讲话语气。他被感染了,横亘两人间的某种尴尬和陌生也渐渐消失了。

早在十年前,他还是个高中生时,她就在他家说过类似的话。那时,驰骋生意场上的大哥,身边的女人走马灯似地换,谁也无法记清她是大哥的第几任女友。还记得第一次见她,他上高二,每天被功课压得天昏地暗。她从他房门前经过,脚步轻轻的,似乎是踮着足尖走路。

“小弟,”大哥的粗嗓门带着炫耀,说:“给你请来一位裁缝高手,今后啊,想穿什么衣服,只管跟她说去。”他从书桌前抬头,一回眸,正与她对视。从没见过那样一对清白、坦诚的眸子——它凝视他时,便把心底对他——这个即将跨入高等学府才子的仰慕,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了。

早习惯了同窗女生不可一世的骄傲,习惯了大哥以前女友们的放纵和粗俗,她的恬静和谦卑,使他莫名愉快。他身不由已地起身,她立刻慌悚地移开视线,对大哥温柔一笑,说:“可惜今天没带尺子。”

“没带尺子?不会用手?”大哥戏谑的口吻几近命令。她满脸绯红,低声反驳:“那是量不准的。”大哥立刻不屑道:“也只有你量不准。看看对门的菊大师傅,瞟一眼,心中就有数,那才叫真本事。”她被大哥这一说,无奈道:“那就试试吧,不过,穿了不合身可别怪我。”

至今仍能准确地回忆那指尖与他肩膀的温柔接触——它,是有别于母爱的另一种体验。他的肌肉绷得很紧,心里荡漾一种异样的感觉

P167-169

后记

一晃十五年了,从加拿大多雪的安大略省,到美国干燥闷热的音乐城纳希维尔,再到多雪的纽约东部,我走过许多城市,也扔掉过许多身外之物,箱子的份量还是一天比一天沉重,因为那里面装着我的小说稿。

学会用中文电脑写作已是2004年后的事了。在这之前均用笔和练习薄,无论初稿还是终稿,写了当作宝贝藏在箱子里,舍不得扔。这本小说集里的十个中短篇小说就是从那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时间跨度从1994到2004,整整十年。

创作《黄房子之恋》时,还在美国的纳希维尔市读会计。每天上完课,做好作业,就去图书馆写小说。一天,正躲在角落写得带劲,耳边忽然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声,开始压得很低,听不清;后来,一个声音明显激动,才分辨出是国语,便好奇地竖起耳朵“偷听”起来。从声音上判断,两位都是年轻的女留学生,其中一位大概刚失恋,语气愤慨中夹着痛苦。她说着说着哭了起来,边哭边无助地问:“像我这样的老姑娘还有谁会要娶?”这句话清晰地传进了我的耳膜,使我的心莫名一颤。自此,眼前便总是晃动着一张泪脸,于是,《黄房子之恋》还没写完,就有了《白色谎言》里惨遭男友抛弃的艾雅。这个短篇和后来的《女大当嫁》可以说是为留学海外的大龄女青年而写的。我只想通过小说把他们的烦恼和焦虑描写出来。女大当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对女留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黄房子之恋》是一篇描写人物性格的悲剧。故事大概是从一位朋友处听来的,其真实性已无关紧要。当我写下标题时,已被男女主人翁恋情中所包含的痛苦、无奈、以及辛酸等成份所震颤了。我把结尾处理成悲剧,因为悲剧更能反映人性的本质。如果说《黄房子之恋》中的爱情悲剧是来自人的精神和肉体进行殊死博斗后的死寂,《晏语》和《你往何处去》两篇中的女主人翁则仍在爱情的迷宫中寻觅。有了婚姻并不等于有爱情。她们幻想着,有那么一个男人,能为女人丧失理智。结果梦中情人没有等到,她们自己的理智倒丧失殆尽。她们也就成了自身悲剧的制造者。

《老刘的哲学》、《红叶公寓里的中国女人》和《同是天涯沦落人》三篇探讨的则是人的尊严问题。海明威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红叶公寓里的中国女人韩小媛被无端怀疑跟踪。她不安、愤怒,开始只想逃避;最后终于克服怯懦,让尊严昂起了头。“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又一次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感觉到了直抒胸臆的畅快。”《老刘的哲学》里的老刘可以为三斗米折腰,去捡垃圾,去卖旧货,却不愿意伸手向政府领取救济金。他说:“一个农民最大的财富,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就是那一身使用不尽的力气。只要我有力气,我愿意付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饿不死。救济金?我怕领了它从此骨头生锈,再也不肯劳动,每天只等着天上掉下一块大饼来。”这——就是老刘的生存哲学,它简单而又高贵,最终将为他赢得迟到的光荣……

有关小说的话题还有很多,因为,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我极大的思想和感情。十年一梦,整理这部书稿时,似又一次体验到了创作这些小说时的快乐和忧伤。英国作家毛姆曾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写道:“如果我对写作除了自娱以外还抱有其它目的,那我就是个双料的傻瓜了。”的确,虽然小说集被压在箱底整整十年,我却早已从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作家应得的报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面佳人(王琰小说集)/世界华人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王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15836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