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长的冬季/小木屋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劳拉一家人在放领地上安居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他们遭遇了一个长达七个月的冬天。这就是第六部《漫长冬季》。气温低达摄氏零下四十度,小镇与外界完全隔绝。劳拉一家食物吃完了,煤炭燃尽了。就在这危急时刻,镇上的阿曼乐和另一个男孩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小镇,带回食物,帮助全镇居民渡过生死难关。

内容推荐

美国著名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荣获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

以雅俗共赏的简明文字,细腻描写拓荒时期的生活,展示另一种“与狼共舞”的生活态度。

这部充满爱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用浅显的语言造就致命的感动,教会孩子勇于面对、乐观向上,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深刻影响美国几代人的成长,是美国孩子最喜爱阅读的百种图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趁大太阳好晒干草/001

第二章 到镇上去办事/012

第三章 第一年的收成/021

第四章 十月的暴风雪/031

第五章 暴风雪之后/039

第六章 小阳春/047

第七章 老印第安人的警告/052

第八章 搬到镇上/058

第九章 认识新同学/065

第十章 三天暴风雪/081

第十一章 爸去了沃尔加/088

第十二章 孤零零的感觉/097

第十三章 我们会挺过暴风雪/104

第十四章 阳光明媚的一天/111

第十五章 火车没来/118

第十六章 天气真好/126

第十七章 阿曼乐的麦种/136

第十八章 快乐的圣诞节/142

第十九章 有志者事竞成/158

第二十章 捕捉羚羊/167

第二十一章 寒气逼人的冬天/177

第二十二章 寒冷与黑暗/188

第二十三章 夹墙里的小麦种/202

第二十四章 真的不饿/211

第二十五章 生而自由独立/214

第二十六章 轮流歇口气/218

第二十七章 为了每天的面包/221

第二十八章 连续四天的暴风雪/237

第二十九章 小麦风波/246

第三十章 暴风雪打不倒我们/257

第三十一章 等待火车到来/261

第三十二章 圣诞礼物桶/269

第三十三章 五月的圣诞节/272

试读章节

割草机欢快的转动声,从放领地小屋南边那个老野牛打滚的水塘边远远传来,水塘附近长着茂密的青秆蒿草,爸正忙着把这些草割下来,用来晒成干草。

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照耀的大草原热浪翻滚。太阳快落下去了,不过天气依然像晌午时候那样火辣辣的,连风也是火辣辣的。爸还要割上几个小时才能停下来休息。

劳拉在大沼泽边的井里打了 桶水。她用清水不断地>中洗着陶壶,直到把陶壶冲洗得凉幽幽的。然后,她装上满满一陶壶水,把壶口塞紧,提着陶壶向干草场走去。

成群结队的小白蝶在小路上空飞舞,一只蜻蜒十分机敏地追捕着一只蚊虫,它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像薄纱一般透明。长着条纹的地鼠在草茬间蹦来蹦去,一眨眼的工夫,它们就钻进洞里去啦。突然之间,一个迅速移动的阴影映入劳拉眼帘,她抬头一看,竟然是一只老鹰的眼睛和利爪。不过,所有的小地鼠全都安全地躲进洞里去了。

看见劳拉提着陶壶走过来,爸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爸兴冲冲地从割草机上跳下来,喝了一大口凉水。“哇,好舒服啊!”爸说着又斜举着陶壶痛快地喝起来。等他喝好后,便把壶口塞好,放在地上,用割下来的草盖上壶。

“这么大的太阳,十艮不得种上几棵树来乘乘凉。”爸笑着说。其实,爸才不愿意这儿有树木呢。在大森林住的时候,每年夏天,爸在开垦地上都要挖掉好多小树。但是在达科他大草原,连一棵树也看不见,哪十白一株小树苗也找不着,更别提一片树荫了。

“不管怎么说,身上热乎乎的干起活儿来更有劲!”爸精神抖擞地说。他撅着嘴巴发出啧啧的吆喝声,催促马儿快快向前行。山姆和大卫拖着沉重的割草机慢腾腾地走着。割草机长长的钢齿刀片呼呼地转动,把长长的草割倒在地。爸坐在高高的铁板座位上,手扶着操纵杆,亲眼看着一片片野草倒在地上。

劳拉坐在草丛中,看着爸驾驶着割草机走了个来回。草原上热浪滚滚,闻起来就像烤面包的香味。黄褐色条纹的小地鼠从她身边匆匆逃过。小乌轻盈地飞过来,稳稳地停在弯曲的草秆上。一条长着条纹的袜带蛇游了过来,“咝”的一声穿过茂密的草丛。劳拉弯着身子坐着,把下巴搁在膝盖上。那条蛇突然抬起头来,仰望着她那高墙一般的印花布裙,劳拉一下觉得自己有如高山一般高不可攀。

蛇的眼睛圆溜溜的,像夜明珠一样闪闪发光,舌头飞快地闪动着,仿佛在喷射一股细细的热气。这条亮黄色的蛇看起来性情温和。劳拉知道袜带蛇是不会咬人的,这种蛇专吃田间害虫,对人类来说,有益无害。

这条蛇低低地伸长了脖子,因为没法从劳拉身上爬过去,它便来了一个90度的直角转弯,绕过劳拉游进草丛里去啦。

割草机的呼呼声越来越响,马儿慢慢地点着头,配合着它们的步伐走了过来。劳拉突然开口说话,她几乎凑在了大卫的鼻子下,这可把大卫吓了一大跳。

“停!”爸也吓了一跳,“劳拉!我还以为你已经走了呢!干吗像一只松鸡一样躲在草丛里啊?”

“爸,”劳拉说,“我为什么不能帮你割草呢?让我试一试吧,爸!求求你了,爸!”

爸摘下帽子,用手理了理汗涔涔的头发,头发一根根竖了起来,这样风就可以吹进发丝啦。“你还没长大,还不够强壮,小姑娘。”

“我快十四岁了,”劳拉说,“我可以帮你,爸。我知道我一定行。”

这台割草机已经花了一大笔钱,爸已经没钱来雇帮手了。他也没法跟别人换工,因为在这片放领地上只有几户农家,他们都忙着开垦自己的放领地。不过,爸的确需要人手来帮忙堆草。

“好吧,”爸说,“说不定你还真行呢,那就试一试吧。要是你真能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靠自己来割草和堆草了。”

劳拉看得出来,这种想法可以打消爸心中的顾虑,于是她飞快地跑到棚屋里把这消息告诉了妈。

“我想你也许能干这些活儿。”妈有点儿不相信地说。她不喜欢看见女人在田间干活儿,只有外国女人才会这样做。妈和她的女儿是美国人,根本用不着去干男人的活儿。不过,如果劳拉能帮忙割草和堆草的话,就可以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妈最终作出决定说,“好的,劳拉,你可以去帮忙。”

卡琳也急切地想去帮忙。“我可以给你们提水喝。我已经长大了,提得起水壶啦!”卡琳已经十岁了,不过,与她的实际年纪相比,她的个子显得还很小。P1-3

序言

走进温馨甜蜜的小木屋

大约在1930年的美国,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劳拉·英格斯·怀德写了一本名叫《拓荒女孩》的自传。她满怀希望地寄给出版社,结果却遭到出版社的拒绝。她的女儿罗丝是一位出色的新闻作家,建议她把自传改写成小说。此后,母女俩一起收集有关拓荒时代的资料,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在1932年,劳拉的第一本《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诞生了。

谁也没曾想到,小说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读者们的书信如雪片一般飞来,他们纷纷央求劳拉奶奶继续讲下去。这位老奶奶大受鼓舞,写作的热l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在连续十年间,她一共写了九部小说,构成了题为“小木屋”的系列作品。

现在,这九部小说已经成了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列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只有三位:一位是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位是写《戴高帽的猫》的苏斯博士,另一位就是劳拉。英格斯·怀德。

那么,劳拉·英格斯·怀德是如何讲述“小木屋”故事的呢?是什么让“小木屋”保持久经不衰的魅力的呢?

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部系列小说的历史背景。为了推进西部的拓疆运动,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宅地法案》,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十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在这一政策的号召和鼓励下,美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西部拓荒运动,大规模向两部移民。劳拉一家人就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开始了辗转的拓荒者的生活,年幼的劳拉也在这漫长的生活历程中成长起来。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从劳拉的出生地——威斯康星大森林写起。五岁的劳拉和爸、妈、姐姐玛丽、小妹妹卡琳生活在大森林的小木屋里,她以小女孩天真而好奇的眼光观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温馨甜蜜的世界中。

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小木屋”系列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劳拉一家人怀着对两部生活的无限向往,一路远行,在堪萨斯州大草原搭建起了小木屋。他们遭遇了狼群的袭击,印第安人的不断骚扰,突如其来的冷热病毒,来势汹汹的草原大火等。最终,由于印第安保留区拒绝向定居移民开放,劳拉一家人只好离开草原上的小木屋。

第三部《农庄男孩》,描述了劳拉的丈夫阿曼乐少年时代的故事。阿曼乐是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农庄男孩。他勤快、机智、灵活、调皮、好奇、正直。他一直渴望能拥有一匹小马,最终如愿以偿。

第四部《梅溪边》,讲述的是劳拉一家人来到明尼苏达州,在离小镇不远的梅溪边安居下来的生活故事。眼看他们就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一场扑天盖地的蝗虫风暴却让庄稼颗粒无收。爸只好去东部做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第五部《银湖岸边》写的是劳拉一家人在银湖岸边的生活经历。自从闹过蝗灾后,家里收成极差,玛丽患了猩红热后双目失明,家境异常艰难。于是,劳拉一家搬迁到达科他州的银湖岸边,爸历尽艰辛终于申请到放领地。

劳拉一家人在放领地上安居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他们遭遇了一个长达七个月的冬天。这就是第六部《漫长冬季》。气温低达摄氏零下四十度,小镇与外界完全隔绝。劳拉一家食物吃完了,煤炭燃尽了。就在这危急时刻,镇上的阿曼乐和另一个男孩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小镇,带回食物,帮助全镇居民渡过生死难关。

在第七部《草原小镇》中,劳拉已经是十五岁,她又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为了帮助玛丽能在盲人学校学习,劳拉刻苦努力,终于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得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

第八部《快乐的金色年代》讲述的是阿曼乐与劳拉的爱情故事。劳拉不得不独自…人去外地教书,日子过得十分艰苦。阿曼乐用真心打动了劳拉。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走到了一起。

最后一部《新婚四年》描写的是劳拉婚后四年的生活。婚后他们历经磨难,然而,这些不幸并没击倒劳拉和阿曼乐,他们始终以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携手开创幸福美好的明天。

19世纪的美国两部荒原,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世界。“小木屋”系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温情脉脉、爱心永驻的世界。在小说的世界里,我们沿着劳拉成长的足迹,追随着劳拉一家人迁徙的步伐,以一双充满童稚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沉醉于变幻多姿的大自然中,沉醉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沉醉于那些精雕细刻的故事情节中,沉醉于劳拉一家人优雅、积极、乐观的人生状态中。劳拉一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相亲相爱,姐妹间的手足情深,父母与孩子间融洽相处,劳拉与阿曼乐含蓄而深厚的情感,亲戚朋友间的互帮互助,甚至他们对狗、马、猫、牛等家畜也充满了柔情与眷恋,这一切的一切,劳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是那么叫人迷恋,又那么让人沉醉。

“小小屋”系列作品,可以说是劳拉前半生的自传,书中的主角劳拉在很人程度上就是真实的劳拉。幼年时的劳拉并没有多少机会接受学校教育,但是父母成为她人生中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的勤劳、仁爱、宽容、乐观、自信、热情、不屈不挠等优秀品质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下,在父母循循善诱下,劳拉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拓荒者,成为美国那个时代的社会中坚力量。

劳拉的个人成长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国那一代人的成长史。美国的西部拓荒运动,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记忆,而劳拉的这套小说正好唤醒了美国人的深沉回忆。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一代美国人的真实写照,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这部小说在美国久经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部小说中所描写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开拓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奋斗的开拓意识,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家庭成员间的融融亲情,邻里之间纯洁友善,书中所展示的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以优雅的姿态对待生活,以坚定的信念拥抱明天,等等,这些主题激起了全世界读者的共鸣,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读完这部小说,我们的眼前再次浮现出那一幅温馨而甜蜜的画面:小木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炉火正旺,一家人围坐在炉灶旁,爸拉着小提琴,大家随着悠扬的琴声唱起了快乐的歌……一年、两年、十年、百年,琴音绵绵,经久不衰。

该系列小说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教师刘华负责翻译、审译,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干玲,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何洹洹,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李华彪参与翻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长的冬季/小木屋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劳拉·英格斯·怀德
译者 刘华//李华彪
编者
绘者 郑歆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9711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7
15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