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将于2010年9月在山东省平邑县召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本书选录了29篇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局面。
图书 | 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将于2010年9月在山东省平邑县召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本书选录了29篇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局面。 内容推荐 本书选录了29篇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局面。其中有些论文是对化石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些是对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方法的总结和评论,有些是对争议较大的课题进行的探讨。本书可作为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博物馆与文化馆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从事科研、科普与教学的参考资料。 目录 中国石炭-二叠纪脊椎动物研究回顾 赖氏龙类鸭咀龙(恐龙:鸟臀目)的演化和生物地理学历史 鸟类生活习性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 浅析三峡地区更新世动物群与古环境 蒙古野驴肢骨在不同性别中的变异 试论东北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自然环境的变迁 广西崇左泊岳山的早更新世偶蹄类 郧县人遗址大熊猫的重要发现与研究认识 大熊猫生境特征与种群演化 辽宁朝阳龙城马山洞的两种小哺乳动物 湖北建始杨家坡洞更新世哺乳动物群 新疆鄯善洋海地区青铜一铁器时代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观察 化石标本的虚拟与现实三维重建 黑曜岩石器加工兽骨的微痕研究 关于泥河湾盆地马圈沟旧石器时代考古问题 许家窑遗址问题及其探讨 忻州旧石器 大同杜庄发现旧石器 吉林省发现的细石器及其工艺技术研究 百色红火山遗址发掘简报 苏北鲁南晚更新世石器工业初论 海南省新发现的旧石器材料 旁观者看欧亚大陆“最早的”人工制品 虚拟3D化石标本博物馆 由Nature、Science论文统计分析侧看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发展态势 以科学发展观对待达尔文的学说 下颌体厚度测量方法的思考 中国全新世人群牙列长度的变异 山东莱阳白垩纪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7779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15.8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