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由是一种状态(学者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何兆武,著名学者、翻译家。西南联大毕业。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著有《上学记》等。

《自由是一种状态(学者随笔)》精选何兆武代表性散文随笔,内容有怀人忆往、暮年观道、史学哲思、中西文化以及经典译介等,较为全面地展现作者的人生历程、学术思想与精神世界等。

内容推荐

何兆武,1921年出生,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系。1956年到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以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自由是一种状态(学者随笔)》精选作者代表性散文随笔,全书分五辑,内容包括怀念王景鹤学长、缅怀向达先生、回忆谢国桢先生片断、张充和女士的墨迹两通、也谈“清华学派”、自由是一种状态、不为自己定位的精神漫游者、往事不单为追忆……

《自由是一种状态(学者随笔)》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发行。

目录

第一辑  自由芳华

 怀念王景鹤学长

 缅怀向达先生

 回忆谢国桢先生片断

 张充和女士的墨迹两通

 也谈“清华学派”

 自由是一种状态

 不为自己定位的精神漫游者

 往事不单为追忆

第二辑 暮年观道

 滚泥巴、书生、大红门

 有关二战的反思

 文化:共性和个性

 也谈对学衡派的认识与评价

 知识的进步与德性的进步

 关于诺贝尔奖情结

 从一本书联想到的

第三辑 史学哲思

 历史的两重性

 对历史学的反思

 谈口述历史

 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

 《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自序

 从思想史到历史哲学

第四辑 中西之间

 《徐光启传》前言

 徐光启与西方来华传教士

 冲击和反响——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思

 “中学”与“西学”——从李陵说起

 “中学”、“西学”与历史文化传统

 必然与偶然——回忆钱宝琮先生的一次谈话

 中学、西学与近代化~~在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一次

 讲话

 西方哲学概述

第五辑 经典译介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及其他

 帕斯卡尔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译序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再版译序

 评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

 记《中国思想发展史》阿拉伯文译本的出版

后 记

试读章节

第一辑 自由芳华

怀念王景鹤学长

王景鹤学长晚岁患膀胱癌,先是采用化疗,反应甚大,后来由医院搬回家中,改用中医保守疗法,曾一度好转。但不久癌细胞即扩散,终于在1997年8月19日于首都师范大学寓所逝世,享年七十有八。

景鹤学长于1919年生于安徽宿县,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至后方,1939年毕业于陕西城固之北平师范大学附中,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在昆明各中学任教。l946年秋去台北建国中学任教,当时我也在该校任教,老友重逢,倍觉亲切。有一次他曾向我谈及,他很想去解放区,但又考虑到解放区往往是彻夜行军转移,他自己体弱多病,恐怕不能胜任。但是到了1949年,他终于冒险闯关返回大陆,在北京第四中学任教。肃反运动中,因有此段在台湾的背景,所以被当作反革命审查。此后被调入北京26中(原汇文中学)任教,以教学成绩优异,曾在教学十周年获奖。1956年被调入新成立的北京师范学院(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任高等数学分析教授兼数学分析教研室主任,直迄退休。

景鹤学长内秀外朴,聪颖而无华,对人生和社会都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洞见,而又每每出之以诙谐和自嘲。他的风格令人(至少是令我)联想到歌德的忘年友人Merck,他也像Merck那么地洞明世事,对~切都看得那么透彻,以至于一切现实生活中的追求和向往,都显得似乎是多余的乃至无谓的。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异常艰苦,他可以双足穿着两只不同的破鞋去上课,又终因有一次被女同学发现后不免报之以善意的微笑,才有点尴尬地终于换了下来。还有一次他因为衣着褴褛,被校警误认为是乞丐混进了校园。也有一些小事,足以说明他的聪颖。有一次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看电影,那是一部侦探片,看后我们都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原委是怎么回事,唯独他看懂了并向我们讲说了故事的原委,才使得我们恍然大悟。

景鹤学长对文学和哲学都有深厚的修养。作为物理系的学生,他选修了冯文潜老师的“西洋哲学史”一课。他写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受到冯先生的表扬,一时传为佳话。我当时喜欢Maurois的作品,推荐给他看。后来在思想改造运动中他还检讨自己的思想受到过Maurois的影响。他曾以廉价购得C.Garnett夫人译的《屠格涅夫全集》,视若瑰宝。我从他那里借来看过屠格涅夫晚年的一些中、短篇,才知道这位理性主义作家心灵深处还有那么多幽微奥秘的阴影,使人读后似乎对人性的奥秘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在思想改造运动中,他还提到自己也曾有过扬才露己的想法和表现,但是自从遇到同学友人王浩后,他的才气就转入了地下活动。这一点应该是实情。

五六十年代,他和章琦学长和我三人每相过从,“文革”期间我们三个人都因此受到批判和斗争。这是可以想象的。不过运动之后,彼此见面都绝口不谈在“文革”中的遭遇,大概是出于留恋青年时代美好的岁月和友情,不愿意“对泣春天类楚囚”吧!

得知他病危时,我曾分别通知当年几位老同学,期间唯有汪曾祺兄不曾给我答复。这有点出于我的意外,因为他们两人不但交好,而且他极为欣赏汪兄的作品,曾多次向我推荐过。不久我得知,原来汪曾祺兄刚好在王景鹤逝世前数日,即已先他而去了。谨让我们为两位先行的学长祝福。

缅怀向达先生

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向达先生与世长辞至今已经四十有二年了。他的遗著现在尚没有《全集》出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有单行本行世,而《唐代俗讲考》及其他作品则颇不易得。我们盼望能见到《全集》早日面世以贡献于学术界和广大的读者群。今年11月24日是向先生去世的四十二周年纪念日,史学界的一些同仁准备出一个纪念册以缅怀向先生的学术贡献和他的高风亮节。作为六十多年以前向先生班上的一个学生,我也被邀写几句话缅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向先生字觉明,笔名方回,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少年时就学于长沙的明德中学;明德中学是湖南最好的学校,自清末以来曾涌现过大量学术上和政治上的精英(如民国元勋黄兴就是其中之一)。向先生毕业后考入南京高师(即后来的东南大学、中央大学,解放后的南京大学)攻读理科。据向先生自己有一次谈到,当时正值五四运动高潮澎湃之际,向先生也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有一次竟致耽误了正课,受到老师的责难,向先生不服气,相与抗争,并且一怒之下退出了理科的行列,改行学习文史,从此奠定了向先生毕生的专业方向。P1-3

后记

十多年前,我曾应三联书店之邀,搜集了当年的若干篇文章,印为一本小书,题名为《苇草集》。去岁承母校校友会的关怀,嘱我把近年来的杂文继续汇为一集,由他们安排出版。自己近年老衰,颓唐日甚,已不可能写什么文章,只写过一些零星的应时随笔,只不过“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而已。既然只是一些零星片断的杂感,谈不到任何思想和学术。书中错误与不妥之处,倘蒙读者指正,拜嘉无极。本书得以问世,全承友人汤莉女士的辛勤搜集与整理,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谨志

2010年春北京清华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由是一种状态(学者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兆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49529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