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索地球的奥秘/经典奥秘科学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地球,人类的母亲,可我们真的了解她吗?

发现万物神奇,探索宇宙奥秘。

你所不知道的谜题,都能在由李敏编写的这本《探索地球的奥秘》里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探索地球的奥秘》从科学的角度全景剖析地球的奥秘,带你走进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世界。

《探索地球的奥秘》是经典奥秘科学书系之一,由李敏编写。

目录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1

1.地球是怎样产生的/2

2.地球的年龄有多大/7

3.地球还能存在多久/11

4.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4

5.地球的重量是多少/20

6.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22

7.地球转动之谜/24

8.地磁场的形成和逆转/26

9.地壳时刻在变化着/29

10.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冰期/33

11.地球是会变暖还是会变冷/34

12.经纬度的故事/36

13.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38

14.格林尼治时间的产生及作用/41

揭开地球的面纱/44

1.七大洲名称的由来/45

2.四大洋名称的由来/47

3.地球上哪来的这么多水/50

4.海洋的面积为什么比陆地大/52

5.海水为什么会含盐/54

6.海水是什么颜色的/55

7.海水为什么会时涨时落/57

8.古老的海和年轻的海/58

9.大海深处宝藏多/61

10.岛屿是怎么形成的/62

11.海底峡谷的形成未有定论/64

12.发现“南方大陆”的故事/66

13.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山脉/69

14.沙漠的形成、分类和特点/74

15.沙漠奇观/77

16.你了解沼泽吗/78

17.为什么会发生泥石流/80

18.可怕的洪水/82

19.探秘火山喷发/83

20.地震的奥秘/86

21.极光是如何产生的/87

22.地球上的河流/89

23.河流之最/91

24.高原知多少/94

25.湖泊的知识/95

26.神奇的泉/98

27.瀑布是怎样形成的/101

28.神秘的大峡谷/102

29.“厄尔尼诺”现象/103

30.“拉尼娜”现象/105

地球上的未解之谜/107

1.神秘的大坑/108

2.大西洲是否曾经存在过/110

3.话说百慕大三角区/112

4.金字塔之谜新说/118

5.是否存在一个地下世界/120

保护地球在行动/122

1.地球拉响了警报/123

2.丹尼斯·海斯和“世界地球日”/126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129

4.温室效应/131

5.湿地是“地球之肾”/133

6.森林是“地球之肺”/136

7.低碳和低碳生活/137

8.警惕逼近的“隐形杀手”/138

9.鼓励“返璞归真”/142

10.积极实行“无车日”/144

11.应对“后石油时代”/145

12.未来的新能源/147

试读章节

众所周知,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它在八大行星中处在第三位。可是,由于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所以备受关注。也许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实事求是地讲,几十万年过去了,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虽然在不断地加深,但是对它的出身和来历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有许多的谜还需要人类继续去研究和探索!

关于地球的形成,东西方有着不同的神话和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这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地球形成的看法。

话说在远古的时候,还没有天和地,整个宇宙就像一个鸡蛋,里面黑黝黝的一团混沌,一点儿气也不透。有一个叫盘古的人在这个鸡蛋里整整睡了一万八千年后突然醒了,他发现周围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见,觉得非常憋闷。于是,他拿起一把利斧,朝着面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就听“轰”的一声巨响,“大鸡蛋”破裂了。只见里面那些轻的、透明的东西徐徐上升,慢慢地扩散开来,变成了蔚蓝的天空;而那些重的、混沌的东西,却快速地沉降下去,积聚在一起后,变成了大地。

为了不让天和地合拢在一块,盘古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他的身子也每天长高一丈。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却由于过度劳累,一头倒下去再没有起来。盘古死了,他身上的一切化作了万物——呼出的气变成了云雾,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周身流动的血液变成了奔腾咆哮的江河和海洋,身体分别变成了起伏的高山和平原……万物在天地的怀抱中繁衍生息。

“上帝创造了地球”

这是在西方流传比较广泛的传说,在基督教的《圣经》里边就有关于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的记载。

这段记载中是这样说的:

当上帝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时,发现世界是一片空荡虚无的空间,于是他首先把世界分为了天和地,然后大声地命令道:“光啊!赶快出来!”就见黑暗中射出一道强烈的光芒,地球从此有了白天和黑夜。

第二天,上帝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创造出了空气。

第三天,上帝寻思着地面的水不能东一块、西一片的,应当将它们聚在一起,结果就有了海洋和陆地的分别。同时在这一天里,上帝还创造出了可以在陆地上结果实的植物。

第四天,上帝认为天上要有一个发光的物体,把发出的光普照在大地上。于是,他就让天空出现了两个大的光体,分别在白天和晚上露面,白天露面的叫太阳,晚上露面的叫月亮。为了使太阳和月亮不寂寞,上帝还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星星散布在空中陪伴着它们。

第五天,上帝看到空中和水中冷冷清清的,于是创造出来了在空中飞翔的鸟和在水中生活的鱼。

第六天,上帝觉得大地应当充满生机,于是创造出了各种昆虫、野兽和牲畜。接着,他又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了人,让人来管理这世上的一切。

到了第七天,上帝巡视了一下自己这六天来的劳动成果,感到非常满意。此时,他觉得身体有些疲劳,于是就把第七天定为圣日,也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礼拜天,上帝要休息了。

当然,这些传说纯粹是臆想,毫无科学根据。

星云假说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在现代的人们看来已是不容置疑的了。然而在很早以前,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公元前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集古代天文学之大成,首先把地球从天穹中分了出来,建立了一个按规律运动的天体系统,但是他却错误地把地球作为宇宙的中心。到了16世纪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纠正了托勒密的错误,提出了太阳中心说。随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分析了他的导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资料,计算出地球等行星的运动轨道。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学说,解释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原因。

进入18世纪以后,地球起源的科学假说诞生了。从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碰撞灾变学说,到德国哲学家康德创立的星云假说——科学代替了蒙昧的神话和传说。特别是星云假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但比较圆满地解释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的产生过程以及它们的一系列重要的特征,而且在哲学观点上也使人们耳目一新。

按照康德的星云假说,地球是这样形成的:太阳系的家庭成员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以及数十万颗小行星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家长,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在形成之前是由无数的物质颗粒组成的星云,它们最初分布于很大的空间内,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颗粒聚集到一起形成团块,较大的团块成为引力中心。引力中心不断吸引四周的微粒和小团块,最后聚集成太阳。一部分微粒在向中心降落的过程中相互碰撞、偏转,进而围绕中心做圆周运动。这些微粒又各自形成小的引力中心,最后聚集成行星,其中一颗就是地球。

恩格斯对于康德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星云假说对当时“僵化的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是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的进步”,“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

二百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恩格斯对于星云假说的评价是正确的。它的基本观点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虽然尚存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它还是得到了众多科学家们的认同,而且他们还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着力解决星云假说存在的问题。

1796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发表了《宇宙体系论》一书,解释了太阳系是如何由一团气体星云而形成的问题,为完善星云假说的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星云假说又有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叫法。

1944年,德国物理学家魏扎克的研究成果发展了星云假说。

20世纪60年代,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和德国天文学家沙兹曼两人合作,从电磁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假说。

1974年,我国天文学家戴文赛发布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星云假说研究方面的一个突破,标志着我国对太阳系起源的研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观测天体的工具已经由17世纪时放大30倍的望远镜,逐渐发展到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空间探测器,从而获得了比过去更为丰富的观测资料,随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地球起源的观点,比如有的人认为地球是从太阳中甩出来的,有的人认为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孪生伴星变成碎块后产生的等。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假说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都没能像星云假说那样为众人所接受。

P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索地球的奥秘/经典奥秘科学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2475
开本 16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83-4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6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