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理论与公共言说/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术文库
内容
目录

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

花拳绣腿式的后殖民批评

遮蔽了政治的身份政治

在道德废墟上崛起的消费主义美学

我看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论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文学理论:建构主义还是本质主义?——兼答支宇、吴炫、张旭春先生

阿伦特式的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启示

作为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学

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

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的建构

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艳照门”事件的文化反思

“和谐”“盛世”说“山寨”

粉丝文化研究:阅读一接受理论的新拓展

余秋雨的不忏悔与“80后”的不懂“文革”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美学

革命的祛魅:“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

雷锋形象的建构、重构与解构

作家的边缘立场与批判功能——兼论文学创作中历史与道德的几种关系模式

学术名著岂能如此翻译?——阿伦特《人的条件》中译本指谬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中译本指谬

“七十年代”的碎片化、审美化与去政治化——评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

内容推荐

《文学理论与公共言说》是陶东风近年来在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论文合集。文集论域广泛,试图以公共性为核心打通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学科壁垒,或者把文学理论当作一种言说公共问题的途径,或者从公共性角度言说文学理论。文集体现出作者作为有造诣的专业学者和有公共关怀的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与双重言说,对文学理论的前沿问题和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重大现实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文学理论与公共言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

编辑推荐

陶东风编著的《文学理论与公共言说》是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术文库之一。本书内容包括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花拳绣腿式的后殖民批评、遮蔽了政治的身份政治、在道德废墟上崛起的消费主义美学、我看现代与后现代之争、论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文学理论:建构主义还是本质主义?——兼答支宇、吴炫、张旭春先生、阿伦特式的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启示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理论与公共言说/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东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0141
开本 16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3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53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