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湖畔再徜徉(走读西湖)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湖是这样的所在,你会因为找不到最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她——而陷入幸福的彷徨。西湖是囊括所有的:春夏秋冬,曰月星光;柳风桂雨,晨钟暮鼓;悲欢离合,长歌短吟;英雄美女,高僧士子:行侠游客,浪子孤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王旭烽编著的《湖畔再徜徉(走读西湖)》收录了《子久别业 《富春山居图》》、《法相古樟 长耳朵和尚呆过的地方》、《东南佛国 湖上香火》、《都 宅 用丝织出来的西湖梦》、《飞来峰佛 从何处来》……

内容推荐

《湖畔再徜徉(走读西湖)》由王旭烽编著。

《湖畔再徜徉(走读西湖)》简介:

杭州,岂是那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你在湖畔徜徉,游湖带了城,游城又带着了湖。在那样的重叠之中,你一次次地游历,就会爱上这座城市。灵隐、凤凰寺、孔庙、虎跑、玉皇山、龙井……这些镶嵌在湖畔的珍朱,是要你做个有心人,一粒粒去捡起来,串起来,再挂在脖子上的。它们让你听到这个城市的心弦的跳动,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灵魂的呼吸。

西湖是一座书院,我们是书院的学子,我们在湖上走读,在湖畔徜徉。

目录

子久别业 《富春山居图》

法相古樟 长耳朵和尚呆过的地方

东南佛国 湖上香火

都 宅 用丝织出来的西湖梦

飞来峰佛 从何处来

三生石 欲话因缘恐断肠

凤凰寺 阿老丁的遗风

孔 庙 石刻的历史

湖上问茶 《茶之旅》

相 府 最后的清吟

胡雪岩故居 元宝巷的红顶商人

相国井 李泌和杭州

司徒雷登故居 上帝在西湖

观 潮 素车白马过钱塘

玉皇山 皇城根儿

吴 山 天风吹来

之谦亭 古茂沉雄嘎嘎独造

牡丹亭 世间只有情难诉

虎 跑 梦之泉

黄龙洞 昔有道

杭州花事 陌上花开

试读章节

《富春山居图》

我们永远将面对着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神秘现象。

比如元代,一般以为是个在文化上倒退的历史时期。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并非如此,元曲、元杂剧不去说,就拿最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文人画来说吧,它正是在元代进入了辉煌的历史时期。确切地说,中国文人画,正是于这个时代在中国画坛上占领统治地位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元四家”,这四家中除了倪瓒之外,黄公望、王蒙和吴镇都是浙江人。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他的画,可以代表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子久别业,实际上也就是黄子久居住的地方。关于这个大师级的人物,倒真是可以有一说的。

他的名字就很有来历,听说他的父亲直到九十岁才生了他,抱着这个初生的婴儿,百感交集,叹日:“黄公望子久矣。”结果,这六个字里的五个,就都成了他的名和字。

关于黄公望是哪里人,有过很多考证。有人以为他是浙江人,也有人以为他是江苏人,还有人以为他就是浙江富阳人。不过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黄公望画了《富春山居图》这样有关杭州山水的传世之作,而且他还曾经在杭州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年轻的时候,黄公望也是当过官吏的,在浙西廉访司充当的是书吏,后来跑到北京中央部门去了,在御史台下属的察院里当一个小吏,却因为“经理田粮事”入了狱,那年他四十七岁,出狱时则快到半百了。

在狱中,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杨载的,写了一首诗给他,说:“世故无涯方扰扰,人生如梦竟昏昏。”也就是要他出狱之后换一种超脱的活法。正是这一次入狱,改变了他的一生。出狱之后,他就再也不为吏了,开始了他入道隐居和云游的生涯。

巧合的是,两位美术大师同年选择了入道,倪瓒是玄窗读禅,黄公望则是玄窗读画。他的隐居地之一,正是杭州南山赤山埠的筲箕泉。

称此地为泉,是因为元代时这个地方泉水的确很多。而称其为筲箕,则是因为这个地方三面环山,呈一个凹形,像一只筲箕。里面的石头又生得古怪森峭,北面的山像只兔子,就叫做兔儿山;南面的山看得见月亮落下去,就叫月沉山。筲箕的口子就对着赤山,赤山其实是一点不赤的,满目葱茏,叫碧山还差不多。黄公望当年有个朋友叫郑洪,送他一首诗叫《题黄子久画》,上面写道:“筲箕泉上青松树,犹复当年白版扉。”这样一块古松参天、泉水丰溢的坡地,给黄公望这样人生坎坷、看破红尘、寄情山水、遁入玄门的中年人隐居,的确是很适合的。

黄公望人住在杭州,往来于三吴之间,那时他就常常到富春江畔去,也在富阳一带的山中隐居。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的初衷,是赠送给无用禅师的,他用了七年时间,才完成了这幅高31.8厘米、长860J~米的艺术长卷,时间大约在1353年间。那年他已经八十五岁了。

或许是完成这幅传世之作,他认为人世间的事情已经完成,第二年就去世了。而这幅传世之作在无用禅师圆寂后不久,也就开始辗转流传了,关于它流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明代成化之前,此画在大画家沈周的手里,到弘治年问,已经到了苏州一个姓樊的人家中了。又过了八十多年,此画到了无锡的谈思重家。又过了二十六年,终于到了松江的大书画家董其昌手里。然而此后不久,画又到了宜兴的吴之矩家,吴又把画传给了他的儿子吴洪裕。这吴家父子两人,把此画藏在云起楼的富春轩中,收藏了有那么六七十年吧。1650年,吴洪裕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因为太喜欢这幅画,竟然要此画为他火葬。也真是上天保佑,他躺着,正命人点火烧画呢,其侄子吴静安赶到了,连忙从火中取出刚刚点燃的画。

画已经被烧成了两段,幸运的是基本上还没有破坏原作。

《富春山居图》变成了两段,那小段的留在吴静安手里,后来为吴寄谷收藏。到1669年之时,让给了一个在扬州做官的姓王的人,以后七转八转,又不知转过多少人的手,直到1938年,终于到了近代上海大画家吴湖帆的手里。1956年10月,上海搞了一个画展,把这一小段给展了出来,另起了个名字叫《剩山图》。

这段画,今天就保存在西湖边的浙江省博物馆里,称得上是镇馆之宝。

至于那吴静安抢救下来的一丈八尺余长的大段呢,说起来也是一段故事。原来它先是到了丹阳的张范我家,后来又到了江苏泰兴的季家,又到了王家,然后转入大收藏家安岐手里。安家败落之后,才又转入了清宫。谁知到了乾隆皇帝手里,不但没有当宝贝,还看走了眼,把先前收的伪本当了真迹,反把这真迹当了伪本,称其为“无用本”。朝中不是没有识货的人,但没人敢说真话,所以直到今天,此画上还有乾隆皇帝失误的御识。嘉庆年间,这个案才被翻了过来,“无用本”才真正被定为真迹。

世间的宝贝,大多有离奇坎坷之命运。清室推翻,此画到了故宫博物院,没想到1949年前夕,又被运到了台湾,从此国画分成两半,和我们这个民族一样,直到今天,还没有能够彻底统一起来。

前些年,我看过一部关于此画的专题片,电视工作者们用电视手段,把海峡两岸的这两段画在屏幕上接了起来,那真是一个令人无限感慨的画面啊。《富春山居图》,什么时候你能够完整地回到诞生了你的故园呢?子久草堂虚壁以待,等着您合璧呢。P7-10

序言

西湖是这样的所在,你会因为找不到最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她——而陷入幸福的彷徨。西湖是囊括所有的:春夏秋冬,曰月星光;柳风桂雨,晨钟暮鼓;悲欢离合,长歌短吟;英雄美女,高僧士子:行侠游客,浪子孤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西湖太丰富了,层面太多了,她的确仿佛又是太密集了,步移景动,处处都得细细道来,让你觉得西湖数不胜数,不知从何说起。

齐全的和谐归于一身,完整的美均匀着通体,西湖接近伊甸园。面对造化的最高形式,你将能如何?你唯有静默啊……

西湖便在静默中饱满,她就是那种在遥远的地方突然想起会热泪盈眶的美——那是深卧与佯睡在你心底的爱情,突然一跃而起,冲撞你的胸膛,使你呼吸停止,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西湖是你的爱人,你对她的爱意的表达,因为小心翼翼而断断续续,你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你担心会把她的灵魂从你的口中吐出,你唯恐她会散发在空气中,离你而去。

你能够从皮肤中触及她,从空气中呼吸她,浪迹天涯时她折进你的行囊,到他乡时她弥漫开来,浸润覆盖在陌生的逆旅,慰你无边的乡愁。

西湖是一所书院,你是西湖的学子,你在湖上走读。西湖是这样的词汇,她穿透你的所有岁月,红颜年少在长堤下散落初恋,人到中年在湖上整理思想,白发苍苍在月下享受归宿。

西湖又是一派大境界——张苍水临终眺望湖上,一声断喝:“好山色!”叹尽湖光。

而你,想到西湖,心头一热,块垒顿消。你想:无论如何,我已经有西湖了。

西湖像所有的家园一样,人们通过告别而与她重逢。你只要离开她一步,就会百感交集地发现,她是世上最动人的地方。背弃她,是人生最大的失误;离开她,更是命运最大的遗憾。

许多年前你离开过她,因此得了严重的怀乡病:你想念杨公堤曲院风荷大门口深秋时的一大片梧桐树的黄金落叶,它们铺开时颇有异国风情;你想念从玉泉路往上走时冬夜里月光下枝杈横伸的三角落叶枫——它们像一张张伸向天空的树妖的手掌;你想念曾经海棠盛开的苏堤,你在那里流下过多情而可笑的眼泪;你想念孤山鲁迅像对面沿湖的椅子,椅旁的湖水中撒下过你敬爱的老师的骨灰;你想念湖畔灵峰未开发前的野趣,朋友们在清泉旁点着篝火煮茗;你想念湖上的小船,有一次泛舟湖上时一个朋友掉到湖里去了……

你想念九里松,重病时的父亲在那里住院,你和母亲常常怀着深深的忧郁挽臂在松下走过;你想念植物园,十月一日,举家出动,在茶花树下摆开大吃一场的架势;你想念岳坟,童年时一个外宾抱着你在岳飞墓前拍照留念;你想念翁家山,你在那里采过茶,睡在那些早已废弃的庙宇里;你想念九溪,一位男同学约你春游,没有发生爱情,甚至友谊也淡忘,但九溪却深深留在心中;你想念三潭印月,父亲带着满口缺牙的你与哥哥在九曲桥上留影,如今父亲长逝,但三潭印月依旧……

你想念绕湖的芬芳,春天一到,她们闹得满城花枝招展,不是红杏也出墙;你想念雨巷,想念从前曾经有过的油纸伞,想念戴望舒和他的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想念早已逝去的青石板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不是悠长的。

你也想念湖边那些豪华的宾馆,你想念望湖饭店和香格里拉饭店大厅里的壁挂,想念透过雨玻璃望出去的山朦胧水朦胧;当然,你想念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和龙井虾仁;在你最想念的那一切中,还包括梅家坞的一小片茶园、植物园的一株白紫藤和镜湖厅茶座间的那株大香樟,以及它的那些纷纷扬扬的伤春的落叶。

还有某些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活着的,以及长逝的——他们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你想念他们,有时在上班的路上,有时在回家的途中,有时在夜半的梦里,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把你的心思碾碎了,是西湖把你重新收拾,再生灵魂……

人间万象,有人生命艰苦,一旦归化西湖,便也知足;有人生命壮烈,湖边绚烂之极,终究归于宁静。杭州是人性的方舟,西湖是众生的家园。

郁达夫有一枚闲章:家在富春江上。你步其精神,亦有一章:家在西子湖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湖畔再徜徉(走读西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400954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