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丽的西沙群岛(3南海童话岛)/我的山野朋友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大自然文学作家刘先平于2011年四赴海南,历时数月,两赴西沙,在40多天中,走访了永兴岛、石岛、东岛、七连屿、中建岛、琛航岛、广金岛、金银岛、珊瑚岛……深深地被守岛官兵高尚的心灵、南海辽阔的海疆、奇异炫目的椰风海韵感动,惊奇海洋生命的丰富多彩……

《美丽的西沙群岛(3南海童话岛)》描述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海洋生物特性,并以满腔的激情,讴歌了驻岛官兵爱我海疆、守我海疆的感人故事。

内容推荐

《美丽的西沙群岛(3南海童话岛)》是刘先平“我的山野朋友”系列中的最新作品。

《美丽的西沙群岛》宣示了南海诸岛不仅是海上古丝绸之路,也是捍卫祖国边疆的海上长城。

该书着力描写了驻守西沙的战士是一支具有特殊素质的军队。他们在守卫祖国海疆的同时,还守卫着海洋生命。还可以读到很多战士们救护、保护海龟、鲣鸟、珊瑚的感人故事。

刘先平用饱酣的笔墨描写了驻守西沙的战士和渔民所坚守的信念——“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西沙精神。以阳光般的心态,来写祖国宝岛的美丽与迷人,海洋的神奇与斑斓,自然的瑰丽与和谐,西沙人的质朴与真诚,驻守西沙部队官兵的坚强与可爱。从《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认识了种种有特色的海洋与陆地的生物,认识了与西沙有关的人类的历史和自然的历史,认识了西沙有个性的人物、认识了西沙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的特殊风情。在作家的笔下,一切都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仿佛既有远在天边的令人神往,又有近在眼前的让人怦然心动的回味。读这样的作品,所引发的是我们爱国爱岛、爱朋友、爱生命、爱大自然的情感与胸怀。

“南海有飞鱼”、“谁在海底狩猎”、“凤尾螺”、“珊瑚世界”等篇章,读起来令人酣畅淋漓、惊心动魄。都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作者用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了海洋的美丽和富饶,同时也提出保护祖国的海洋资源刻不容缓。

目录

英雄岛

灵犬

鹦鹉螺的玄机

海上丝绸之路考古

月夜沙蟹

走进海鸟王国

寻找野牛

螃蟹上树

砗磲现身

爱生气的鱼

海底变色龙

红豆的故事

海博士王三奇

试读章节

盼了好几天的机会终于来了。

西沙海军医院要派医疗队前往琛航岛、金银岛、珊瑚岛等各个小岛,为岛上的战士做体检。

我们急忙来到永兴岛上的气象站。电子屏幕上的滚动预报说明出海没有问题。

我们吃了午饭就登上了炮艇。

郭副司令和孙院长率队出征。

一下子来了三位女兵,艇上的战士个个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我很感动,也很理解。

军营似乎天生是男人世界。担任炮艇值班任务的水兵,吃住都在艇上。西沙群岛除了永兴岛有女兵(那也是近十年才有的),其他小岛上都是清一色的男兵。

艇长说我们是长者,需要照顾,于是将我们安置在了他的舱房里。舱房虽然小,但很整洁,每一寸空间都得了充分利用。床是双人床。书架在桌子的上方,摆满了文学、艺术以及与海军有关的书籍。桌上放着电脑、航行日志。旁边是文件柜。柜顶有一支锃亮的萨克斯。炮艇开动时,那支萨克斯似乎还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声。

炮艇一出港,就感觉颠簸明显。我劝李老师回舱房,我留在甲板上,有了值得观赏的景色再喊她。

天空碧蓝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大海也是碧蓝的,蓝得深沉。阳光灼热,海风习习,好不惬意!

不久,风紧了一些,大海有了变化。海面上浪花朵朵,如蓝绸上银菊怒放。

一个大浪打来,水花蹿起老高,淋了我一身。

一直站在船头的艇长,过来劝我赶快进舱,说是万一被浪打落海里就麻烦了。

我指了指大海,意思是想再看看。

一位圆圆脸的战士,手指着右舷四点钟的方向。

黑黑的硕长鱼脊如长堤般拱出水面,又潜入海中,阔大的尾巴一闪。

“鲸!”

我正想回舱去喊李老师,圆脸的战士已抢先一步去了。

女兵们出来了,李老师也出来了。她们或紧紧抓住护栏,或被水兵扶着。

然而,大鲸鱼没有再次现身,直到一块椭圆形陆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那是晋卿岛,永乐大环礁上最南边的一个岛。晋卿岛礁盘很大,高出海面的仅是很小的一块,面积只有零点二平方千米。此岛是海龟的重要产卵地,西沙著名的海参场也在这里。

炮艇拐了个弯,前面的大礁盘上,一座绿色的大岛赫然在目。

艇长告诉我:“琛航岛到了。”  我问:“港口在哪里?”

他说:“马上就能看到了。”

港口就像一片内湖。它原来是珊瑚礁上的一座潟湖,后来筑了大堤与广金岛相连。

潟湖是指由沙洲或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出口很窄的海域。

眼前的潟湖,成了琛航岛的天然良港。正因为如此,它是永乐群岛的战略要地,是永兴岛连接其他小岛的枢纽。

椰林上空,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

我看了一下手表,已航行了三个多小时。估算下来,这里与永兴岛的距离大约为六十千米。

码头上海军战士列队,一色雪白的军服,显得无比英武。

是来欢迎郭副司令的?转而一想,不对。永兴岛上傍晚不穿军装时,你根本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即使着军装,司令、政委都是独来独往,从未见过警卫员或文书跟随。

码头上早已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我正想问今天是什么节日。迎面走来了郭副司令:“等会和我一起上去,一定要和每个战士都握手。”

“我……我们又不是首长……”

“岛上来的客人少,战士们十天半月也难见到一个陌生人。只要有船来,就是岛上的节日,来的就都是亲人!”

我心头一震,连忙整理衣衫,还用手指梳了梳乱麻一般的头发。

握着每个战士的手,道一声“辛苦了”,我感觉到了他们血脉中的激动。

琛航岛的名字,是一九。九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舰巡疆时,以琛航舰的舰名命名的。

在房间洗完了脸,集合哨响了。我们都换了干净的衣服,一起祭扫西沙海战烈士陵园。

战士们抬着花圈缓缓而行。所有上岛的人,包括炮艇上的水兵,都在队列中。

陵园在树林中。左边门上写着“永乐群岛自卫反击作战烈士陵园”。鲜花和绿树簇拥着高高的主碑。正面碑文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当年海战的概述。

十八位烈士的陵墓静静地卧在主碑的后面,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姓名、年龄。在主碑和园墙之间,挺立着十八棵郁郁葱葱的青松。

后来,我听在岛上服役十多年的小高说,岛上经历过好几次台风,很多大树都被吹倒了,但这十八棵青松一直岿然不动,还在和战友们一起继续守卫着祖国的海疆!

郭副司令担任主祭。默哀,行礼,鞭炮声响起。每个人都走上前去,洒酒,敬烟……

祭扫完毕回驻地,走到半路我又折了回去。两个战士正在陵园打扫卫生。我也默默地加入进去。回来的路上,他们告诉我,每天都有战士来这里打扫卫生。连队并未安排他们值班,他们都是自愿前来的。

关于三十多年前的那场自卫反击战,当年新华社作了如下报道:

南越西贡当局悍然出动部队侵犯我西沙群岛

我渔民、舰艇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西贡当局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我国人民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如果西贡当局一意孤行,不立即停止对我国领土的侵犯行径,必将自食其果。

P2-10

序言

呼唤生态道德——我想将大漠赠给每个人作为故乡

生态道德的缺失,造成了我们今天生存环境的危机。

感谢大自然!在山野三十多年的跋涉中,大自然给予了我最生动、深刻的生态道德教育,因而无论是描写在大熊猫、相思鸟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或是在野生动、植物世界探险的奇遇,都在努力宣扬生态道德的伟大,呼唤着生态道德在人们心间生根、发芽。

世界承受着环境危机的重压,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都在纷纷追究其原因,并积极寻找应对方略。环境危机实际上就是生态危机。

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中国为世界树立了榜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必然呼唤着生态法律的完善与生态道德的树立,进而从根本上消解环境危机,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法律和道德是一切文明的两大支柱,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几千年来,我们已有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法律、道德,却根本没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辞海》关于“道德”的释文是:“道德是一定社会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足以证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根本未纳入“道德”的范畴,缺失了生态道德;或者说生态道德在这之前,根本没有进入我们的观念。这是认识的失误。

“生态”一词的出现。至今只有二百来年的历史,而发现生态与人以及生存环境的紧密关联,在时间上则是更近的事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认识人与环境方面的重大失误,更加说明了树立生态道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生态道德的观念,就无法建设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生态道德的缺失,是造成今日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根本没有建立系统的行为规范,法律也严重滞后,对大自然进行了无情的掠夺。无视其它生命的权利。任意倾泻垃圾,没有预后评估与监测的科技滥用。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去平衡,人类因此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直到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人类才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和生态道德才得以突显。强调生态道德,在于强调、突出它比之于其它道德的鲜明特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急需建立对于自然、环境的行为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环境危机,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命题。

与制定、完善生态法律相比较而言,树立生态道德,有其更为艰巨的一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而道德是公民应具有的修养、品质,带有自觉或自我约束的性质。当然,对法律的遵守,也是修养和道德的表现。法律可以明令从哪一天开始执行或终止,但同样的方法却并不适用于道德。比如某一行为并不违背法律,却违背了道德。这大约也就是媒体纷纷设立“道德法庭”的原因。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树立,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任务,需要一个启蒙和培养的过程,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和努力。对一个人来说,它甚至是终生的使命。

三十多年对大自然的考察,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使我逐渐深刻地认识到树立生态道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十多年前我所描写的青山绿水,现在有不少已经面目全非。大片原始森林被砍伐了,很多小溪、小河都已退化或干涸。

记得一九八一年我第一次到西部去,云南的滇池,四川的岷江、大渡河、若尔盖湿地……美丽而壮阔的景象,使我心潮澎湃。如今,滇池早已被污染,湖水发臭。二○○七年十月,我再去川西,所经岷江、大渡河流域,到处在建水电站,层层筑坝蓄水。在一个山村水电站工地,村民忧心忡忡地说,大坝建成后,村前的小河将干涸,到哪去找,乞的水啊!这种只顾眼前的利益,对大自然无序、愚蠢的“改造”,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已有所显现。我国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泥炭层最深达九米,它在雨季吸水,干季溢水,一千克干泥炭可吸蓄八到十二千克的水。若尔盖是黄河上游的天然水库,蓄水量相当于三个葛洲坝。枯水季节,黄河水的百分之三十(一说百分之四十)是由这里补给的。但在上个世纪,人们挖沟沥水,采掘泥炭。现在湿地已大面积退化为草原,沙化、鼠害严重。最发人深思的是,在这里拍摄红军战士过草地的电视剧时,竟然无法找到足够深的沼泽,只好人工制造。黄河屡屡断流,当然就不足为奇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污染给整个生物链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影响。使人类的健康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中国五大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的代表,是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生命线。但只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多年,其中的太湖、巢湖,已是一湖臭水,根本无法饮用。其余湖泊也都面临着湖面缩小、污染等等生态问题。

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水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可我们忘记了感恩,忘记了对其它生命的尊重,妄自尊大,胡作非为。当人类面对大自然而道德缺失时,自然也会还之于十倍的惩罚!

我曾立志要为祖国秀丽的山河谱写壮美的诗篇,但只过了短短的二三十年,我所描写的山川河流不少都已成为“历史”,成为“老照片”。

我曾冒着种种危险,在野生动、植物世界探险。描写滇金丝猴、梅花鹿、黑叶猴或红树林、大树杜鹃,都是为了歌颂生命的美丽,但是总也避免不了描绘生命的悲壮——它们在人类的猎杀、压迫下苦苦挣扎。无论是每年要进行一次宏伟的生育大迁徙的藏羚羊,或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麝,或是山野中呼唤爱的黑麂……都无可避免地遭受着厄运。它们生存的空间,正被人类蚕食。

这使我无限忧伤、愤怒,更加努力地呼唤生态道德的树立,也更寄希望于孩子。

正是大自然当前的状态,激起了我决心在每篇作品之后写下后记,为过去,为未来,立此存照。

三十多年来。大自然以无比真挚、醇朴的热情,接纳了我这个跋涉者。我和大自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无论是山川河流、野生动、植物世界的生灵,都是我的朋友,因而这套书取名为“我的山野朋友”,以表达对它们的感谢、思念、问候和祝福。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应是生态道德最基本的范畴。

我们来自自然,与自然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人类的初期对自然是顶礼膜拜的。很多的部落,将动物的形象作为图腾。我们的祖先,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曾有过很多充满智慧的表述,比如天人合一之说,再比如盘古开天地的创世纪之说等等,至今仍是经典。从世界教育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对于自然的认识,讲述天体气象、山川河流、森林、环境和资源等等,一直是教育最基本、最经典的内容。以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作为人生的启蒙,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培植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恩,是生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这种优良的传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淡化或消失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建筑,活生生地切断了孩子们与自然的联系。现在城里的孩子不知稻、麦为何物,甚至连看到蚂蚁也会发出惊呼。缺失生态道德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自然失去了自然,更为可怕的是使孩子们远离了自然。

我希望用这些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还给孩子一个真实的大自然世界,接通与大自然相连的血脉,接受生态道德的洗礼、启蒙,启迪智慧,健康成长。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请千万不要忘记,大自然也是知识之源。正是在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人类的科学技术才得以不断发展,成就斐然。而即使到了今天,生命起源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最艰巨的命题。

道德是一个人的品质、修养和不朽的精神。道德力量的伟大,犹如日月星辰。我一直坚信,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治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我想将大漠赠给每个人作为故乡,使我们时时眷恋着母亲——大自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丽的西沙群岛(3南海童话岛)/我的山野朋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68510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19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