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慧引领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的一生都在改变自身不满足的现实,追求奋斗目标的实现;一生都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与其自身的关系。

黄人权编著的《智慧引领人生》提供了大量原创性的人生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读书的心得,对哲理的心思,如《论读书》《论环球旅游》《论中外古今智慧人物》等,篇篇具有哲理。

内容推荐

《智慧引领人生》提供了大量原创性的人生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读书的心得,对哲理的心思,如《论读书》《论环球旅游》《论中外古今智慧人物》等,篇篇具有哲理。语言生动,知识丰富,是悦读之书。作者的文学创作一是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阅读的类别较杂,所以知识量大;二是在丰富社会阅历上,二者结合相互促进,产生了让人读罢能够深思的美文。这些文章适合青少年阅读,有励志作用;也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智慧引领人生》由黄人权编著。

目录

第一篇 论人生智慧

 感叹人生三万天/3

 谈读书的学问/8

 要善于总结经验/14

 细心是一种能力/18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21

 人类何时能全面消灭苦难/25

 掌握道德的基本常识/27

 治国是门高深的学问/31

 应把旅游视为人生大事/34

 改掉我们丑陋的国民性/37

 你是否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40

 努力做一个有眼色的人/43

 要掌握说话的学问/45

 决策重要却很艰难/48

 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50

 办事情要多想好办法/53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8

 怎样才能赚到钱/62

 决定企业发展兴衰的要素/65

 怎样能教育出优秀的儿女/70

 完美人生的构成要件/74

第二篇 道德新说

 道德的基本常识/79

 道德的基础问题/90

 道德的基本规律/94

 道德改造的对象/101

 道德方法论/110

 道德的相关概念/113

 道德的相关问题/123

 其他道德问题/130

第三篇 论治国

 资政纲要/135

第四篇 理论随笔

 理论随笔/145

第五篇 简剖中国封建历史上的12位巨人概述/169

 千古一帝——秦始皇/172

 大汉高皇——刘邦/175

 一代雄主——汉武帝/178

 仁慈君主——杨坚/180

 帝王楷模——唐太宗/183

 千载圣人——孔子/185

 道家始祖——老子/189

 千载亚圣——孟子/191

 清贫哲人——庄子/193

 兵学泰斗——孙武/195

 文治皇帝——赵匡胤/198

 一代天骄——朱元璋/201

后记/203

试读章节

感叹人生三万天关于人生

几千年来,无数人曾发出过诸如“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坎坷”之类的人生感叹。尤其是当自己的亲朋好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变得无声无息,又很快成为永诀而仅可怀念的对象,会使人在痛苦的同时,产生更多更为深刻的人生感悟。然而,这也正是“上帝”对人类最为公平之处:不管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贵还是卑微,是健康还是体弱,是貌美还是丑陋,是聪明还是愚笨,是伟大还是渺小,其最终都必将走向死亡。人生就是如此:从泥土中来,最终还要到泥土中去;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最终要在亲人朋友的哭声中结束!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上一共出现过多少人类生命已经无法统计,但今天全世界拥有的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70亿。有句老话叫作“黄泉路上无老少”,指的是死亡现象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寿命最短的是一出生就夭折,寿命最长的能高达127岁(我国目前最长寿者)。目前,人类正常寿终的时间多数集中在70岁到90岁之间。死亡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具体可分为老死、病死、意外死亡和自杀身亡四种主要形式。其中,意外死亡可分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非法损害、极刑等情形。

人生境况虽各不相同,却具有三个共同特点:第一,人生都是单行道,只能前行而无返程。所有人的每天都是24个小时,分分秒秒,转瞬即逝。第二,时间无处不在,但人生只有一次且生命多不过百年。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寿命达到百岁的人口数量仍不超过全部人口的万分之一。第三,死亡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无论是自然死亡、意外死亡还是自杀身亡,特别是意外死亡,确切的时间更是难以预测。

如果把一生的岁月划分为成长期(1岁到17岁)、青年期(18岁到34岁)、中年期(35岁到54岁)、初老期(55岁到64岁)、中老期(65岁到74岁)、晚年期(75岁到84岁)、高寿期(指85岁以上,但绝大部分人未能享有此阶段)七个阶段,那么18岁到26岁之间的短暂八年,是人在身体和容貌上达到一生中最佳的巅峰时期。这一阶段就如同鲜花盛开的那段美好时节,是人一生的“黄金八年”。现代专家认为,寿命突破八十五岁才算是长寿,计算一下,活到三万天也只不过是八十二岁,而活到四万天,也就是活至一百一十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人生的价值与成功

人与人的区别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差异。人一生的成就是由先天和后天两方面要素共同决定的,忽视了哪一方面都是偏颇的。

树立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奋斗目标,是人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后天因素。而现实中,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有人不珍惜时间和人生,生活得浑浑噩噩;有人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整天忙碌得像只无头的苍蝇;有人过于注重追求名利而流于庸俗;有人单为自己活着而不愿对家庭、对集体和社会尽好义务;有人把人生理想设立得过于虚浮,虚无缥缈的人生梦想同样会导致不良的奋斗结果;有人处理不好为事业奋斗和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短期幸福和长期幸福的关系,等等。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希望成为人们所否认的人。希望成为高官、富豪、学者、道德高尚者和社会名流,而不希望成为废人、乞丐、痴呆者、罪犯和高残者。但成功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有人说是“多长本事多赚钱,创造条件多改善(生活)”;有人说是“生前成功幸福,死前了无遗憾”;有人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生时能够富贵幸福,身后能够万古流芳”!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其人生追求也就不同。很多人为了解决自己和家庭的温饱而忙碌奔波,自然也就不会考虑怎样成名成家。有的人资产数亿,不满足国内旅游则可以轻松地到国外观光。有的人在物质上已经较为满足,便开始热心于参政议政。但是无论哪一个生活在正常社会状态下的人,都应该深刻思考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其无非包括五个主要方面:“温饱、平安、健康、家庭的健全和睦、活得充实且有尊严”。

“快快乐乐每一天”,“创造事业和幸福的双丰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即是福”,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人生智慧。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将生活方式与正常人生目标本末倒置?为了赚钱而不考虑身体健康,结果造成英年早病或早逝;只知赚钱而不懂得生活,导致“自己在天堂,儿女在公堂”的悲惨结局;受到事业或情感方面的打击不能自控进而影响了身心健康,最终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不择手段追求名利,最终被法律惩处而影响自己和家庭的长远幸福;只求目前的短暂欢乐,最终失去了长久幸福的资本……

“人生在世,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道路常常艰难曲折,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要习惯把遭遇的所有挫折和不幸都视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凄美风景,视为一场必须上演的悲情戏剧。通常,一个人的目标越是高远,实现它就要遭受越多的挫折和打击。只有充满奋斗激情,坚定信念,心中的圣火不灭,才能让梦想逐渐转变为现实!

至于“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是困扰了无数人的人生难题。人生无非两件大事:劳动创造和享受生活。理想而又现实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劳动要创造高效益,生活要追求高质量;要努力拉长人生的长度,要努力提高人生的质量。绝大部分人到年老时都会有所遗憾:有人后悔没有选择理想的职业,有人后悔没有选择到理想的配偶,有人后悔没有对父母尽孝,有人后悔没有教育出理想的子女,有人后悔没有到曾梦想的地方旅游,有人后悔没有对社会多做贡献,等等。P3-5

序言

人活着就应该干点事情的!

在这繁杂无比的世界上,很多人在为谋生与财富忙碌着,很多人在为成名成家忙碌着,很多人在为权力忙碌着,很多人在为增长知识忙碌着,很多人在为情感忙碌着,很多人在为信仰忙碌着,还有很多人同时在为实现多种目标而忙碌着……不一而同。其实,这都没有错,只要你能够坚持做到不损人(损公)利己。

通常,一个人办事情干事业若想要取得成功,自身须具备四个主要条件:天赋与力量、意志品质、智慧、机遇。人类普遍追求的四个主要目标是:利、权、名、知。这虽为我的一家之言,相信能够与世上的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唱高调,只会干扰世人以理性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世界。

“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要善于站在观察事物的制高点来透视世间万象。笔者之所以直截了当地说出这些近乎真理的道理,就是要人们不需再为这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人生问题而喋喋不休地争论下去,以免浪费我们宝贵的时光。

人的“天赋”是有区别的:有人一出生就是一辆“宝马”,有人一出生就是一辆“现代”,有人一出生只是一辆车中“QQ”。有人说,人的差别在娘胎里就已经显现,而实际上,应该说时间还可以更提前,提前到它的原始细胞阶段,提前到它的主人所具备的自身素质阶段。从农村里可以看到的一些现象,有些家族经常出现青年才俊,而有的家族却始终没有“破天荒”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力量”是人们干事情要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尽管在历史上的战争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但没有看到几岁幼童打败大力士的情形。一个人自身的力量主要包括人力(体力、智力、人脉力量)、财力、物力等多方面内容。在体育竞技场上,力量的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如举重之类比赛,这基本上没有什么侥幸取胜的要素。又如网球、足球等比赛项目,虽然也需要技术和判断力的较量,但更多的情况是选手败在体能上。每一个国家想取得治理的成功,首要工作就是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发展国家实力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自身素质。可以说,力量是我们取得万事成功的首要条件。

“意志品质”就是指人的个性、性格、意志力等诸多决定人的力量发挥方面的多种主观要素。身为领导者,应该拥有民主的作风、坦荡的胸怀、独立思考的习惯、办事果断的个性以及顽强的自制力等。历史上有很多军事将领,他一度在军事实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有着高明的决策团队和战略决策,但最终反而输给了对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原因就是他们的主帅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而最终错失取胜的良机,如历史上的袁绍等人。有很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常人所难以取得的成功,如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等人物。这是因为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一个人既有天赋而又能刻苦,才容易成功;单有天赋而不努力,仍然难以取胜!

“智慧”要素的作用表现则更为广泛。三国时期,诸葛亮、司马懿、曹操等人物的集团斗争在靠武力的同时主要靠的是智慧。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之所以能打败国民党的军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集体智慧上占了很大的优势。在今天我国“考试决定命运”的时代,一个人若有出众的智力水平,就可以谋得好的职业,取得好的工资收入,拥有高档次的生活条件,这比在战场上斗智斗勇要显得安全稳妥得多。智慧可成就一个人很多事情,相反,愚蠢和无知则能败坏人很多事情!

“机遇”,可以理解为机会和际遇,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干一件事情时所面临的有利时空条件和态势。也有人把机遇理解为命运的重要组成和主要表现形式。“命运”这是个很多人忽视、很多人费解、很多人对此表示无奈的课题。实际上,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人是有命运的,否则,唯物主义者又怎么会提出“革命”这个词汇。命运指的是一个人生命的轨迹,是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际遇总和,是一个人生命的长度、质量、幸福程度、社会关系数量与质量等诸方面的状况。多数情况下,人若想成功,需要综合各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只要其中一个要素缺失就足以导致失败。我们要坚决反对各种“宿命论”的错误观点,因为没有谁是单靠听信命运而不去奋斗却能取得成功!

关于四个主要目标:“利”是指以金钱为主要代表的能够体现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了金钱就可以获取优越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权”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拥有的职位和权力。多数的社会发展时期,人如果权力达到一定程度,名望和经济待遇会同时具备。“名”是指人的名气和名望等,名人的书画或用过的平常物品也会因其名气的提升而身价百倍。通常是各行各业中的成就卓越者能获得一定的名望。政界、演艺界、体育界、文化界、科学界是容易产生名人的重点领域,常会出现“群星灿烂”的景象。新闻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更多立志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成名成家创造了很多机会。追求名誉、名声和名气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有现象。“知”指的是知识和学问。很多志趣高雅的人不屑于追求金钱、权力、名誉,而只执著于追求丰富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只愿追求对某一思想学说或某门宗教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正确的信仰能使人激情燃烧,而错误的信仰则会使正常人变得疯狂!

当然,这“四大追求”是世人中的绝大多数所追求的人生幸福要件;家庭的健全和和睦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要件;社会关系的和谐相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要件。仔细究来,“平安、健康、顺利、幸福”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四大生活终极目标,可将之简称为“安康顺福”。

“平安”就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是国家没有战乱,社会没有治安问题,个人处于无灾无祸的理想自由状态;“健康”是指人没有身心方面的疾病,在身体素质上能具备长寿的潜质;“顺利”是指对亲情、爱情和友情追求的顺利,对各种社会关系处理的顺利,对事业目标追求的顺利;“幸福”就是指生活能够快快乐乐,对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愿望实现状态的满足。我们既要尊重和相信古今理论大师对世界问题的客观看法,又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进行自由思考。要知道偏见有时比无知离真理的距离更遥远!理顺人类在重大人生问题的思路,才能使我们每个人在漫长而又复杂的人生路上不至于迷茫。

笔者在撰写此书时,曾想将本书命名为《人生大智慧论》,但觉得书名起得过于宏大,难免言过其实,在费了一番心思后,才将其正式命名为《智慧引领人生》,也希望此书能成为对现代人类具有人生参考价值的书籍之一。其中对《道德新说》和《资政纲要》这两篇采取了问答式写法,旨在对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给以较为明晰的阐述。第五篇《简剖中国封建历史上的12位巨人》,笔者遴选出我国封建历史上12位大人物,对其进行深刻剖解,以增强广大读者对人生问题的感悟。全书内容涉及到很多揭露社会弊端和人性丑恶方面的内容,但没有具体的针对性,请读者不必对号入座。

为撰写此书,笔者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可称得上是“为取材而博览群书,为成文而反复锤炼。”我衷心希望此书能够给那些执著于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人带去重要的理论帮助,也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拥有一个幸福且精彩的高品质人生!为庆贺该书稿能够顺利成书,特作拙诗以示纪念:

感叹人生

感叹人生三万天,多少苦乐与甜酸。

人生何境为美满,幸福顺利和康安。

后记

人是神圣的生命,人是地球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从混沌到黎明,历史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在这浩瀚的世界上,出现过多少宏伟的人生,涌现出多少豪杰的壮举。而究其起源,每个人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在这个小小的寰球上,人仅仅是一个微小的细胞,但却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有所目标,有所追求,有所创新,这就是人。人既是生命演变的产物,又是地球的改造者。自从有了人,世界的面貌才开始焕然一新,才开始生机盎然。

出之于泥土,也将归之于泥土;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会在众人的哭声中结束,这就是人一生的简单轨迹。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人向往着幸福并能够通过努力去实现幸福。人是一种物质,一种特殊的物质,他不仅能够支配其本身,而且能够支配其他物质的运动。复杂而高级的支配力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

广义的人产生于远古,而完整意义上的人却出现在人类产生语言和思维能力以后。此时的人不仅开始具有了生物属性,还具有了理智属性和社会属性。没有人,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存在,也就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不需要出现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道德是人类的特产,但它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道德是人类的产品,但它又能规范人类的行为。

人的一生都在改变自身不满足的现实,追求奋斗目标的实现;一生都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与其自身的关系。改造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社会秩序达到理想的和平状态;改造大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使其达到理想的富足状态。和平与富足是人类社会正常状况下追求的两大目标,这二者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人类需要实现的最为终极的社会发展目标。

科技使人聪慧而致富,道德使人教化而致和。告别野蛮、摒弃愚昧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五千多年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在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社会文明进步水平与其发展历史的漫长性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人类对生产和科技的忽视,也表现在人类社会内部的过多不必要的残斗上。野蛮相残使人类社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从而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人类的社会合作关系的非和谐化发展,不仅是由于一些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合理,也与道德、人生、幸福等社会科学理论的不科学以及对德育等问题的忽视有很大关系。为了使人类更加文明高尚,我们有必要努力加强对道德等方面理论的探究。

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更需要与时俱进。社会的私有化发展,经济个体的日益增多,社会利益矛盾越来越激烈,不公平竞争更容易大量出现。这需要对相关的法律和道德及时进行完善,社会秩序的建设才会更加规范。

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指导我国封建时代国民的主要思想体系形成了四种主流文化(或称四种经典人生哲学)。第一种:教育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人世而不是出世的观点,如强调“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要求人们通过德才的发展来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提倡道德或其他积极的人生哲学,让人们为建立自己、他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秩序而努力。当然,它也不反对对功名的追求,不反对人们为建功立业而积极进取。这种思想的代表学派如儒家思想。第二种:教育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切要顺其自然。是半人世的观点。要求人们“进”则要量力而行,“退”则要甘于寂寞、享受简单美好的生活。强调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希望人们在烦恼的尘世上开辟出一块宁静的心灵净土。这种思想的代表学派如老庄的道家思想等。第三种:是彻底的出世哲学,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喜欢把正常人的世界和正常人称为俗世和俗人,教导人们按照自己创立的教义教规进行必要的修炼,以求来世有好的报应。其代表思想有佛教和基督教等。第四种:可称之为“王道”哲学。它是入世的观点,但它没有什么道德意识,追求的手段往往不择手段。通常认为,“我是强大的,我的是我的,你的也(可以)是我的”,“我是强大的,所有我说的就是对的,错误的也是对的”。这类错误思想倾向使得社会长期处于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恶劣局面。历史上我国的法家思想和后世很多消极人生哲学(骗子哲学、强盗哲学、霸王哲学)是其代表思想类型。当然,狭义的法家是指我国历史上韩非子等人的学说,其中的多数主张在当时是合理的。前三种思想可以成为人们的信仰,而第四种思想仅能成为追求现实利益的人们所信奉的处世哲学。笔者可将这四种思想学派大略概括为“儒道释法”四大派别。有人说,一个人应该在“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绝望时佛家”。其实,让人能够笃信一种思想信仰的背景条件是复杂的,不能偏颇地以自己的眼光去妄议他们。

作为一位中国公民,一生可以不读“四大名著”,但不可以不读“五大圣书”(即五位“圣人”的五部代表性著作)。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只有有理有益才能流传久远,它的生命力在于其真理性能够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并能够经得住时间的久远考验。但是,应该知道的一点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理论建设也必将是永无止境的。

打造优质人生、建设完美社会,应成为公民与政府的共同奋斗的目标,同时,这也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社会课题。相信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会有更多的人来加强伦理、幸福等方面社会知识内容的探究,从而使相关理论更为科学,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人生理论,从而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文明高尚。

感谢我们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这个时代产生的无数优秀理论研究者,感谢他们撰写的一大批精品力作,否则作为书丛中的一只“小蜜蜂”根本无法采集到那么多优秀的知识“花粉”;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的辛劳,没有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创新,也不可能使这本著作问世。倘若说作者还有些才气的话,那只能说“才气一刻苦力+创新力”。自己算不上是什么理论家和思想家,难以做到“集大成”的理论高度,只想作为一位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通理论研究者,为大家提供几粒“智慧酵母”,帮助读者参悟人生、启发智慧。

相信,只要我们认清人生规律,严格按照人生规律办事,平安、健康、顺利、幸福必将会久远地属于你我他。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开创出一个智慧人生、成功人生、幸福人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最终消灭和告别苦难,创造更多更为持久的幸福,从而收获一个理想而精彩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慧引领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人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74094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192082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6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