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制度做为一种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制度,折射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导向的有效方式。《以孝励人--孝与古代旌表制度》通过对旌表制度的源流与流变、旌表的方式与流程、旌表的事例与作用的论述,以使读者能够对古代孝与旌表制度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本书由韩帅著。
图书 | 以孝励人--孝与古代旌表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旌表制度做为一种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制度,折射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导向的有效方式。《以孝励人--孝与古代旌表制度》通过对旌表制度的源流与流变、旌表的方式与流程、旌表的事例与作用的论述,以使读者能够对古代孝与旌表制度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本书由韩帅著。 目录 第一章 悠悠千年话旌表 一 什么是“旌表” 二 旌表制度的起源 三 主要旌表哪些人 第二章 旌表孝行的方式 一 赐给孝子“光荣匾” 二 建立牌坊让孝子“上位” 三 为孝子竖起“纪念碑” 四 为孝子立起“纪念祠” 五 为孝子竖阙 六 图画孝子容貌广而告之 七 为孝子居住地改换名称 八 与精神奖励同时的物质奖励 第三章 旌孝的流程 一 乡民举荐,成为“积极分子” 二 各级政府的层层“考察” 三 受旌表的不同等级 四 对虚报分子的惩治 第四章 被旌孝子的孝行事迹 一 尽心侍奉类 二 勇救父母类 三 万里寻亲类 四 归葬家乡类 五 庐于墓侧类 六 为亲复仇类 七 毁身行孝类 第五章 孝子们的那些“神奇事” 一 从柳宗元《孝门铭》谈起 二 芝树有灵 三 感化鸟兽 四 水火有情 五 天神相助 第六章 旌孝的作用和影响 一 “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二 “有所观感”“荣宠家国” 三 “布衣编民”“得以名闻” 四 “里闾闻风,皆敦孝悌”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以孝励人--孝与古代旌表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367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2 |
CIP核字 | 2013249215 |
中图分类号 | B82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