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云的背影》《永恒的瞬间》是一部两卷本具有极高文献价值、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六十年历史文化变迁的影像图集。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摄影人的梦想和追求,也凸现出他们和边疆各民族兄弟姐妹长期相处的情谊。由杨汉清等编著的《永恒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朴实率真的音容笑貌和生活情趣,他们始终持有一颗拥抱自然、守望家园的心灵。这是一种别有魅力的生活境界。
图书 | 永恒的瞬间(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远云的背影》《永恒的瞬间》是一部两卷本具有极高文献价值、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六十年历史文化变迁的影像图集。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摄影人的梦想和追求,也凸现出他们和边疆各民族兄弟姐妹长期相处的情谊。由杨汉清等编著的《永恒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朴实率真的音容笑貌和生活情趣,他们始终持有一颗拥抱自然、守望家园的心灵。这是一种别有魅力的生活境界。 内容推荐 凝固一段民族历史的鲜活记忆,梳理一簇弥足珍贵的民族影像,无疑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刻录下了一段民族发展变迁的永恒的社会记忆。《远去的背影》和《永恒的瞬间》是中国目前集民族学者和摄影人之力,最为全面的一次荟萃云南25个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像实录。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和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宗教类型最齐全、民族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各民族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乐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中国少数民族独有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和风土习俗更好地镶嵌在人类文明进程的瞬间,在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提议下,中国政府先后派出有很多学者专家参与的民族访问团和视察组,深入西北、西南、中南、东北等地检查民族工作,调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1956年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参与调查的人数之多、调查的范围和内容之广泛、获得的成果之丰硕、产生的影响之深远,为世界仅有。由杨汉清等编著的《永恒的瞬间》遴选的图片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保存了那个年代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第一手资料,涵盖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 目录 序 总论 1.彝族 2.白族 3.哈尼族 4.壮族 5.傣族 6.苗族 7.僳僳族 8.回族 9.拉祜族 10.佤族 11.纳西族 12.瑶族 13.景颇族 14.藏族 15.布朗族 16.布依族 17.普米族 18.阿昌族 19.怒族 20.基诺族 21.德昂族 22.蒙古族 23.水族 24.满族 25.独龙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永恒的瞬间(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汤汉清//纳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2081123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39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3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93 |
宽 | 245 |
高 | 4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