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父母不可不知的青少年70个心理规律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汪辰编著的《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内容介绍:不懂得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承担着塑造孩子人格、性格、心理等重任。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却因为严重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孩子长期陷入种种心理纠纷中,以致于在家庭教育中经历了一些教子失误甚至失败。也就是说,从教子技能的角度看,许多父母虽然很富有责任感,却缺乏足够的教子技能。

内容推荐

由汪辰编著的《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总结了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父母提高作为家长的素质和修养,学会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目录

一 家长要有正确教子观念

 1.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2.克服“晕轮效应”,不以分数论英雄

 3.克服“定势思维”,关注孩子变化

 4.PAC角色,你扮演哪一种?

 5.学会整体思维,全面了解孩子

 6.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心理代偿”

 7.榜样力量巨大,身教重于言传

 8.不要失信于孩子

 9.理解教师“马太效应”的不公平

二 怎样督促孩子进步

 1.帮孩子树立目标,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孩子的“第一次”不可忽视

 3.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4.了解态度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态度

 5.让孩子“看到”目标

 6.动机过度发挥不好,让孩子轻松应对考试

 7.培养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8.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

 9.“激将法”对好强的孩子有效杲

 10.利用“预防针效应”,事前提醒孩子

 11.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坏习惯

 12.用心理暗示去影响孩子

 13.积极的期待可以让孩子发挥更大的潜能

 14.恰当运用奖励和惩罚

 15.不能只用物质奖励

 16.给孩子贴一个“好孩子”的标签

 17.避免横向对比,可以进行纵向对比

 18.利用“椰壳效应”批评孩子

 19.“心理制裁”怎样应用才有效

 20.批评孩子时要懂得“低声效应”

 21.孩子执迷不悟,就用“棒喝效应”

 22.频繁的批评会降低孩子的羞耻感

三 怎样使孩子更聪明

 1.专注才能高效,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兴趣是巨大动力,让孩子有兴趣地学习

 3.发现孩子的优势,为他的成功打下基础

 4.多种感官配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5.把孩子的学习跟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

 6.利用“心理张力”,调动孩子的兴趣

 7.“反馈”有利进步,多与孩子沟通

 8.把“玩”作为对孩子“做作业”的奖励

 9.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使他的思维活跃起来

 10.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定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1.孩子的左右脑都要开发

 12.避免孩子产生“心理疲劳”

 13.给孩子舒适的学习环境

 14.避免孩子产生“从众心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5.教孩子做选择,做决定

四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品德

 1.了解“棘轮效应”,教会孩子节俭

 2.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品质

 3.学坏比学好容易,谨防孩子放纵自己

 4.用好的“名人效应”影响孩子

 5.用好的“邻近效应”影响孩子

 6.使孩子由道德“他律”发展到“自律”

 7.懂得“互惠原理”的孩子才能交到朋友

 8.教孩子克服“自我辩护”的本能

 9.让孩子在扮演角色中学做人

 lO.给孩子过大的“权力”会惯坏他?

 11.帮孩子利用积极的“异性效应”

 12.利用体育运动克服孩子性格上的缺点

 13.用“厌恶”心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14.孩子为何会跟你对着干

五 怎样给孩子感情的温暖

 1.发挥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2.注意孩子的情绪波动

 3.避免孩子“皮肤饥饿”。给他足够的爱

 4.让孩子成为“自己人”,更容易对其进行教育

 5.避免“投射效应”,真正理解孩子

 6.避免“超限效应”,说教不宜过多

 7.说话要小心,避免“瀑布效应”

 8.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宣泄

 9.利用“调味品效应”跟孩子沟通

 lO.距离产生美,孩子需要空间

 11.把握孩子情绪,左右他的行为

 12.懂得“近因效应”,打个巴掌揉一揉

 13.不要忽视身体语言

 14.跟孩子谈话时坐在哪里?

 15.幽默带来快乐,也培养乐观

 16.爱的过度,只会适得其反

 17.了解自杀心理,发现不良苗头

试读章节

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现在个别家长对孩子“包”得过度,而疏于在大方向上的引导。这个问题在父亲或母亲身上都存在,与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传统意义上的“慈母严父”,呼唤的是家长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扮演不同角色。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自决权,尊重他们的隐私,在具体细节上大胆放手,通过适当的专家咨询和了解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定调,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家长,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作为家长,其职责理所当然是养育和教育子女。如果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不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许多人,在成为家长后,都感到家长的职责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确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为了精通这门学问,家长需要积极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知识,比如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收看家庭教育电视、广播节目,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现律,了解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包括观念、态度、知识、方法和本身思想品行修养等。具体来说,家长如果扮演好了以下几方面的角色,就算得上是成功的家长了。

(1)知识的启蒙者。所谓“知识”,不仅包括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知识,诸如社会交往、自我保护、独立生活、承受挫折、合理消费、正当休闲、心理保健、审美等。家长应该做这些方面知识的启蒙者。

(2)称职的指导者。当好家长角色,还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孩子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就不能算是称职的指导者。

(3)言行的示范者。要当好家长,家长的自我教育十分重要,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家长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也就是说,家长的模范和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4)心理保健师。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环境。家长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创设和睦温馨的家庭心理氛围,而且还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努力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矫治心理异常,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需求助于心理治疗专家。

(5)知心朋友。家长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爱,还要热心支持,并尽力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要对孩子的生活细心照料,耐心指导;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认真观察、精心分析;对孩子的教育多多关注、循循善诱。

父亲和母亲由于性别不同,在教养孩子的角色任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工。在孩子的婴、幼早期,母亲作为生活的照料者,往往扮演着养育、保护、抚爱孩子的角色,构成孩子的母爱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缺少母爱,在将来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在孩子六七岁后,随着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这时,父亲的角色往往代表这个新世界的道德规范、信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准则,成为孩子认识、适应母爱之外世界的指导者。这时的孩子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更容易受父亲影响。

同时,家长的角色分工对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形成也很重要。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成长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男孩容易模仿和参与男性角色的各种活动,显示出“物体定向”,就是倾向于物质世界的意向;女孩偏于模仿和参与女性角色活动,显示出“人物定向”,也就是指倾向于情感世界的意向。这两种倾向不仅由生理特征决定,也由社会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所形成。而家长角色的分工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另外,心理学专家分析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在许多家庭中,父亲担负了家庭的经济重担,经常忙于工作,母亲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间相对较长。照顾得多,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心理学专家指出,父亲与孩子的交往,在与母亲和孩子交往的衬托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及态度产生理解。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的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坚韧、善解人意等方面的特质潜移默化地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抓教育不如从心理抓起--父母不可不知的青少年70个心理规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64170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