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周(氏族宗法的文明)/正说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问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正说中国》的初衷。

《西周(氏族宗法的文明)》为其中一册,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创造的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性格基因。

内容推荐

《西周(氏族宗法的文明)》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约在6000年前,中原地区就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的平等体系被打破。据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了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但延续到东周时代便逐渐解体。秦朝统一各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自汉朝起则以文官政治主治国家,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对中华文明最深远的影响是确立了等级制度,由此,生发出宗法制度、典章制度和著名的礼乐制度,这些制度被孔子大力推崇,发展成为影响中华文明的一种隐形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周朝创造的文化,塑造了华夏文化的性格。

《西周(氏族宗法的文明)》由李硕主编。

目录

西周兴亡

 周族的崛起

 西周的统治

 西周的衰亡

宗法社会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官制

社会生活

 周公制礼作乐

 西周乐舞

 学在官府

 农业生产的变革

 手工业与商业

 贵族生活

 礼不下庶人

 以德配天

青铜文化

 青器铭文

 青铜器上的祭祀与征伐活动

 青铜器上的典章制度

 青铜铭文中的经济及法律诉讼

朝聘制度

 西周朝觐制度

 西周聘问制度

 西周主管朝聘的职官

 西周朝聘的政治功能

试读章节

周族的崛起

周族是活动在中国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它兴起于“陶唐、虞(yu)夏之际”,发迹于今山西东南或陕西泾(jing)渭流域之间,始祖为弃,在舜时被封为后稷一职,主管农事,其后人世袭后稷之职。夏商鼎革时,周族被迫西迁,与西部的戎狄杂处混居。公刘时期,周族得到较大发展,其社会形态也由氏族部落进入了国家阶段。古公宜父时,周族在亶(dan)父的带领下迁徙(xi)到今陕西岐山之下的周原,在那里修建宗庙、城邑,驱逐侵扰的夷狄,由此开创了霸业。此后,周人仅经王季、文王、武王三代人的努力,便推翻商朝,建立了“赫赫宗周”。相较于夏、商而言,周是后起的僻远小国,故史书有“大国商”、“小邦周”之称。然而正是这个蕞(zui)尔小国却代商而起,开创了八百年基业,奠定了华夏文化的主体,成就了后人传颂的惊世伟业。

·后稷播百谷

相传周的始祖为弃,是轩辕氏黄帝的后裔。其母为有邰氏女,名姜嫄(yuan),传说为黄帝曾孙帝喾(ku)高辛氏的元妃。据《诗经·大雅·生民》记载,周族始祖弃出生的情况大致是:弃的母亲姜螈在野外偶然踩在了一个巨人足迹的大拇指上,感而有孕,生下了始祖弃。之所以名弃,是因为他曾3次被其母抛弃。由于姜螈认为此子无父而生,不吉利,遂将他抛弃。她先把他抛弃到陋巷之中,然而过往的牛羊不但不踩,反而过来喂养看护他,于是姜螈只好把他抱走,抛弃到较为偏远的荒林之中,又恰巧被伐木的工人抱回,最后,姜螈把他弃置在一片寒冰之上,此时,只见一群飞鸟翩然落下,用它们的羽毛小心翼翼地温暖他。见到这些奇特现象,姜螈认为必定有神灵在护佑他,于是把他抱回养大。

这种关于远古氏族部落先祖诞生的神话传说自然不足凭信,但是从姜螈生弃的传说当中,仍可窥(kui)见周族起源的蛛丝马迹——弃诞生的过程,正好反映了周人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历史。周人之所以奉弃为始祖,大概是从他开始,周族才建立起独立的父系氏族部落。至于相传姜嫄为帝喾元妃的说法,则反映了弃为始祖的周族与夏的密切关系,而且很有可能周族是有邰氏和高辛氏两个部落繁衍出来的一个支族。

弃生长的母家有邰氏,是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部族。由于受到有邰氏农业生活的影响,弃从小就喜欢玩种麻植豆的游戏,长大后便成为耕种庄稼的能手。他不仅掌握了除草、选种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还会根据不同的土质选种适宜的庄稼。在弃的带领之下,有邰氏很快成为著名的农耕部落,他自己曾被尧举荐为“农司”,后来又被舜任命为后稷,专门主管农事。其后代也世享恩泽,累居后稷之官。由于后稷对农业的贡献和他勤于农事而死的精神,被后人尊奉为农神。

·公刘与亶父

根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所列周族的世系,从后稷到武王克商的先公时期,共有15位先公,他们是:后稷一不窋(ku)—鞠—公刘—节庆—黄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yu)—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很显然,这“15”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从周族兴起的虞夏之际到周文王,历经夏、商两个王朝,共1200多年历史,绝非15代人能经历完成。若依《史记》记载,后稷之后为不窑,然不窑之时正值成汤灭夏之际,与虞夏同时的后稷居然与其子相隔数百年,简直是匪夷所思。所以史学家认为,由于这些先公的世系都是后人追记的,有可能因时代久远而漏记,也有可能是将某一时代的若干世误认为一世,譬如“后稷”,本是管理农事的职官,传说自弃之后,其子孙累世为后稷之官,直到不窑时才失去官职,因此,很可能“后稷”是周族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而非单指某一个人。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周(氏族宗法的文明)/正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35345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4.0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