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穷举的颜色讲义
内容
试读章节

“故作高深是最令人厌恶的作家品质——每当你质疑的时候,他们便都会面带微笑地宣称:‘你读不懂它们’、‘嘿!你竟还没察觉到你的浅薄无知呢’、‘看看,你压根儿就没有丁点对文字的敏感与自觉’……有趣的是,哪怕只是稍稍有名气的人,也便永远不必去受所有人的排挤一拥趸只要存在,争吵就从不停歇。于是,犹豫不决、是非不分、混沌不清、真相不明……这许许多多带着玄学味道的词儿就通通可以被拿来形容这糟糕世界的常态了,而且,还用得大大方方、毫无顾虑。”

“文学界、出版界、小说界的常态。”夏哀先生将手指并拢,十分友善地纠正道,“这样的描述更具针对性一些。”

他看了一眼二八四八号房间的门卡。

“而且,全是抱怨,不算评价。”他批评道,“杜拉斯,你丧失了你那引以为傲的逻辑——虽然是片刻的,也会令人感到沮丧,是印象问题。”

“噢,先生——这就证明我还算是一个年轻人。我倒觉得这会为我和您之间带来更透彻和全面的了解。想想看,如果不是通过面对面的谈话,缺乏饱含情绪的争论,以及各种不能修补的口误……单凭酝酿良久的文字和抽去个性的理智,至少我觉得,那是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

“诚然,那也是我持有的观点——杜拉斯。”夏哀‘哈特巴尔笑了,“一行文字可能是经过了反复的删改,也可能仅凭灵感,一挥而就。”

“哈,人们习惯使用这样的主句题头:‘莎士比亚说’、‘歌德说’、‘罗素说’、‘斯宾诺莎说’……他们其实并不在乎这些伟大人物的真正想法,只不过想借助这些个响亮的句式来增加低俗沙龙里那些毫无意义、无穷无尽的诡辩的胜算,以此取悦那么一两位看似听得出神、实则是在观赏争辩双方夸张表情的肤浅小姐。先生,您知道——常有这样的事情……”

杜拉斯的表情平复了些。夏哀先生正收起他的微笑,这是交谈该步入正题的信号。

他因此删改了他的后半句话:

“新写的那篇小说,我叫它《白色讲义》——这是个方便写作续篇的题目,也容易结集出版。”

他也立刻想到,这种破坏对话连续性的突兀转换,正是他刚刚提到的、“各种不能修补的口误”之一。

“是我感兴趣的。”还好,眼前的先生对此并不介意,“你曾说,你是在‘探讨雪地里的种种可能性’——没有脚印,尸体,开放的密室……以这些概念作为系列的第一篇,或许是恰到好处。”

杜拉斯点点头,打开一直拎着的公文包,拿出一摞手稿来。

“它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这次的讨论之后,或许还能有更新的版本。”他将手稿放在客房的小餐桌上,坐下来。有几页稍散乱在外的,杜拉斯就用手指拨弄回去。这件事情他做得格外细心——从上往下,一张一张地完成,并且只用食指。 夏哀先生一边看着,一边将写字台一侧的扶手椅挪过来。椅子很重,杜拉斯专注于自己的事,也没想到要过来帮帮忙。而且,当他感觉到对面有人坐下时,便也在身旁的餐椅上坐下了o

“在我看来,交给出版社的原稿就是尸体。当然,是艺术化了的说法——稿纸会变黄,字迹也逐渐淡化……但总不至于生出斑点,流出腐水来。”他像位熟练的收银员,数出最上面的五六张稿纸,放在夏哀先生面前,“文字的尸体,不再改变。作为尽职的谋杀者,我们只好想尽办法,让它能够死得更加有趣一些。”

夏哀.哈特巴尔对这比喻漠不关心,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第一张稿纸的页首上。

原稿竟然是手写的!

是个令人感到惊叹的发现,因为之前就先人为主地通过如下的要素做了判断——全白稿纸,齐整得近乎完美的字间距和行距,还有字体。P3-5

后记

跋:唯真心实意不可穷举

在完成这本连作集之后很久,才提笔书写此处的文字。不过三五年的时光流逝,人的思维就变得不如当初敏捷,不止是创造力受了懒散抑制,心内热情的部分亦逐渐冷却,变得坚硬——这惹人失望的变化过程,不但进行得极端缓慢,还满溢了执念,伴着表意识中无时无刻的焦虑横行,咬噬建构的意志。

有持成见者,每一行阅读都预置挑剔及轻蔑,以批判为至高乐趣,仅迷信逝者们传诵已久的声名,他们有适合他们读或写的文字——坟墓之书,视历史天然的厚重为安稳,懦弱地保全;有肤浅者,无端厌恶科学、仇视分类,分不清严肃的研判和认真的调侃,他们有适合他们读或写的文字,那些单纯的快乐和痛苦,不下于思绪纠缠的苦修;有沽名钓誉者,善于用叠床架屋的伪饰方式,来掩藏灵魂的本质虚弱,空空如也的内核,他们有适合他们读或写的文字,锤炼那一方向上的展示技巧,也是另外的一群人、一个复杂系统,彼此间不需要调和。

这本书所主张的,乃是费尽心力却又可能毫不讨喜的改革,是可能半途废弃的创建和跟随,是针对细节与逻辑的提萃,是一类饱含热情的粗糙——对于当时的书写者,即当年的我而言:不懂得晦藏,只想要全力表达,欲将己身摧毁、抹杀,再全数熔融到文字世界当中去。仿佛以此为终结,并由此得新生。现时的我,再去翻读那些饱满充实的晦涩,仍能感受到摄人心魄的力量。撇开随年岁增长、一眼即可看穿的幼稚与武断不提,借助文字隙间残留的蛛丝马迹,来琢磨、回味创作时的苦心孤诣、灵感突现、心念电转……深感于“本格诡计穷尽论”的调侃、观察、讨论之外,唯创作时的真心实意,不可穷举,无从归纳,也不得消除。

小说得以结集成书,首先应归功于我的编辑们,即使以本格推理持续推进发展五年后、当下读者们的可接受尺度来丈量,选择让这些文字付诸铅字仍是异常大胆的行为,除非遭遇天生便拥有冒险家灵魂的出版人,否则断不可为。如今,无纸出版被推上媒体讨论的风头浪尖,传统印刷出版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萎缩,已是大势所趋,纸载体书籍的黄金年代,如同电台广播一般,正在走向边缘、缓步逝去。时代如此,若是一味纵容“小众类型中的小众内容”,势必得肩负更大的压力。

时隔数年,在费兹奇诡计基本元素翻译过程中曾提供过慷慨帮助的两位朋友:F a n去了德州,开那辆老雪佛兰,继续在他的漫漫留美求学路上前行。他现时已化名为古登塔克先生,我也时常安排他在《上海壹周》上、我的“读城”专栏里出场——作为格式统一的化名。深海披风很长时间没再联系,只是偶尔听闻少许关于他的消息。

我的导师、德国马普科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的所长E.J.M.ttemeijer教授,在创作期间曾给予过我莫大的鼓励。当年由他所引荐的Die Gasse der dunk…Laden和Die Giftspinne Dn sseldol、f这两本书,于《情人》和《追忆似水年华》这两本诸君耳熟能详的名著之外,头一次引我进入龚古尔文学奖作品的大门。也感谢他在我漫长而顽固的业余创作期内,仍能给我那些关于合金氮化强化方面的德语报告和论文以最具效率的、最为直接的帮助,并慷慨给予最高的毕业论文分数。劝我最终下定决心远离科研生涯、选择以小说创作作为毕生追求的也是他。甚至一席长谈之后,仍不忘托付我一封满是溢美之言的英文推荐信,且嘱咐陶瓷研究所所长B…教授,同样为我准备一封推荐信,举荐我赴美继续科研工作。他今年已六十二岁,希望不久后邮给他的样书,能够顺利收到。

关于这本书的另一则轶事,也顺手记录于此。

去年九月,我受邀于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做了一次公众演讲,主题是科研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生涯的可能性激励。活动结束后,在休息间里,香港过来的梁文道先生与我闲聊:提到我在家乡武汉筹办的文泽尔书友会私人图书馆,以及目前中国阅读氛围普遍薄弱等议题(之后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接受采访时,我又对主播唠叨了类似的话)。他读过我之前创作的数本小说的台湾繁体版,我也读过他结集的几乎所有书。告别之后,我的编辑因为得知这层关系,希望能邀他为这本《穷举的颜色讲义》代序。于是,我给梁文道先生打了电话,为双方搭桥.出版社方面专门制作了一册港繁样书,寄去新界大埔工业村的凤凰卫视总部,以供试读。

有趣的是,或许是因为出现误递,这本样书他一直都没收NJ o。然后,十一月十一日,我的私人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十二日,梁文道在武汉图书馆有一次受邀公众演讲。最开始,我已在电话中与他约好,由我亲自开车去机场接他,但因活动组织上出现沟通衔接问题,最终也只能在图书馆里与他匆匆见上一面、聊了一小会儿:《穷举的颜色讲义》的第二份港繁样书(这次是上下两册的大开本,亲自印刷装订,沉甸甸的收在袋中),就是在此时由我亲自交到了他的手上。

但就是这两册样书.居然被遗落在图书馆里了,梁文道当天即离开武汉,工作人员只得连夜快递至港埠,却始终未曾有到达的消息。

当时,我正全力完成自己在广州(《城市画报》杂志上的长篇小说连载专栏《行将报废的雪》的最初数篇连载章节,几乎处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之中。而《穷举的颜色讲义》原本是定在十一月中进厂印刷的,也不得不因为代序未到而一再拖延。出版社方面单独沟通多次,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再次找我。出于无奈,这边只得请求人在香港的朋友,在家中直接打印出我电邮过去的书稿,搭出租车走了趟新界卫视大楼。不几日,收到梁文道先生“书稿收讫”并致谢的短信。其时,我正在各地因诸多公私琐事奔波,草草回复了一下,以为此事终可告一段落了。

哪知十二月二十一日,木心先生辞世,诸多治丧撰文事务亦随之缠身,外加私人图书馆第一次“圣诞夜读书”开放日大型活动.又再进入各自奔忙的状态。一直到今年,甚至一月北京图书订货会后,仍未收到任何本书正式出版的消息。春节前后,两次去南京,并忙于书写《新视线》和《凤凰周刊》的两篇长专稿.始终没办法抽出时问来过问此事。也就是前几日,在Ms N上遇到我的编辑,才知道书已不能再等,另外,梁文道先生事前也已为此向我短信致歉,或虽已读完,却竟无从为此书发一言。细想,于我这方面也不便多问,或再催促,只得匆匆于此捉刀写跋。好歹,只待简字版付梓,下次与他相约见面后,递上实书,再相视开怀、津津乐道一番吧。

至于讲义系列的后续,除去原提纲内已有的白、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银、金、黑共十二短篇外,还会有“深色系列”的三个中篇(除去本书中已收录的《橘色讲义》外,尚有《深白讲义》及《深红讲义》两篇)及一部名为《最后的颜色讲义》的长篇。黄、绿、青、紫、灰、银、金这七个短篇收为一本,名为《消除的颜色讲义》。黑、深白、深红混编入一本,名为《渐进的颜色讲义》。颜色讲义系列的四本书,接下来的将会是《消除的颜色讲义》,于是——感谢阅读,并敬请期待。

文泽尔

201 2年2月7日

目录

白色讲义

红色讲义

橙色讲义

橘色讲义

附录:不可能密室于文本内存在功用的可能性

跋:唯真心实意不可穷举

内容推荐

文泽尔所著的《穷举的颜色讲义》讲述了白雪皑皑的空地上,美丽的女尸赫然在目!在尸体的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往来的足迹;身中数刀,满腔愤懑的丈夫死不瞑目!可是,他的身边却看不到一滴鲜红的血迹;还有那橙色的夕阳和柑橘,究竟会演绎出怎样不可思议的谋杀……《穷举的颜色讲义》中白色,红色,橙色,橘色,四宗与颜色密不可分的不可能犯罪,幻化出侦探世界的无限可能。

编辑推荐

文泽尔所著的《穷举的颜色讲义》是令香港著名书评人梁文道噤若寒蝉之书,是一部可以穷尽所有诡计的推理小说。文泽尔继《荒野猎人》之后又一话题性力作。《城市画报》、《上海壹周》、《凤凰周刊》专栏作者,《南方都市报》年度阅读报告推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穷举的颜色讲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泽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3248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6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