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来如此(吉卜林自然动物故事)/大师传世经典美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奇趣的短篇动物故事集。

这里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大师吉卜林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作品。

这里蕴藏着创世之初的秘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生活。

这是一本最奇特、最有趣的动物故事书,也是一本启迪心智、开拓视野、让心灵畅游的自然之书。

吉卜林编著的《原来如此:吉卜林自然动物故事》与《镜中书:达·芬奇哲理故事》、《快乐王子:王尔德唯美童话故事》共同组成“大师传世经典美绘”系列,十分适合学生及经典童话故事的爱好者阅读与收藏,本书还可用于亲子共读,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认识与好奇心。

内容推荐

  《原来如此:吉卜林自然动物故事》收入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为儿童创作的动物故事8篇,其中7篇选自《原来如此的故事》,另一篇选自《丛林之书》。这8篇故事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也是吉卜林所有作品中最适合儿童阅读的篇目,富有异国情调,充满幻想和奇趣的味道。

吉卜林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来如此:吉卜林自然动物故事》译者很好地传达了大师作品的精髓,文字生动有趣,富于童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而且极具韵律感,可用于亲子共读或讲故事,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一首小诗。

插图作者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插图风格细腻可爱而富有异国情调,与文字相得益彰。

目录

原来如此的故事

 好奇的象宝宝

 鲸鱼的喉咙哪里来的

 骆驼的驼峰哪里来的

 犀牛的厚皮哪里来的

 豹子的斑点哪里来的

 老袋鼠之歌

 犰狳的来历

 和大海嬉戏的螃蟹

 独来独往的猫

丛林之书

 嘁克·喳克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老袋鼠之歌

以前,袋鼠可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那时他长着四条小短腿,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动物。灰蒙蒙、毛茸茸的袋鼠骄傲又自负,他轻快地跑过澳大利亚中部裸露的岩石,去拜见小小的纳卡神。

早饭之前的六点钟,袋鼠见到了纳卡神,他说:“下午五点钟之前,把我变得独特一点儿,不要和其他动物一样。”

纳卡神从他沙坪中的宝座上一跃而起,大喝一声:“滚开!”

灰蒙蒙、毛茸茸的袋鼠骄傲又自负,他轻快地跑过澳大利亚中部高耸的岩架,去拜见不大不小的纳奎宁神。

早饭之后的八点钟,袋鼠见到了纳奎宁神,他说:“下午五点钟之前,把我变得独特一点儿,不要和其他动物一样,而且要非常受欢迎。”

纳奎宁神从刺草丛中的地洞里一跃而起,大喝一声:“滚开!”

灰蒙蒙、毛茸茸的袋鼠骄傲又自负,他轻快地跑过澳大利亚中部起伏的沙丘,去拜见高大的纳空神。

午饭之前的十点钟,袋鼠见到了纳空神,他说:“下午五点钟之前,把我变得独特一点儿,不要和其他动物一样,让我受人欢迎、被人追随。”

纳空神从盐湖的浴池中一跃而起,大喝一声:“好的,一定照办!”

纳空神喊起了黄野狗丁戈——这只脏兮兮的黄色野狗正躺在烈日下,他总是感到饥肠辘辘。纳空神指着袋鼠对他说:“丁戈!醒一醒,丁戈!看到在土坑上跳来跳去的那位先生了吗?他想要受人欢迎、被人追随。让他如愿以偿吧,丁戈!”

黄野狗丁戈一跃而起,问道:“什么,就是那个像猫又像兔子的家伙?”

于是饥肠辘辘的黄野狗丁戈纵身而起,去追逐袋鼠。他咧开嘴狞笑着,像个敞着大口的煤斗。

骄傲又自负的袋鼠撒开四条小短腿,像兔子一样一溜烟跑了。

小朋友,故事的第一部分到此结束了。

袋鼠跑过沙漠,翻过高山,掠过盐湖,穿越芦苇地,路过荆棘丛。他不停地跑啊跑,跑得两条前腿生疼。

他不得不跑!

因为饥肠辘辘的黄野狗丁戈还在后面追赶,不远不近、不离不弃。他咧开嘴狞笑着,像个敞着大口的捕鼠器。

他不得不追!

袋鼠(要知道他还是只老袋鼠)还在继续奔跑,他跑过茶树丛,穿越相思林,掠过高高低低的草丛,经过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他跑啊跑啊,跑得两条后腿生疼。

他不得不跑!

因为越来越饿的黄野狗丁戈还在后面追赶,不远不近、不离不弃。他咧开嘴狞笑着,像个敞着大口的马项圈。最后他们来到了沃尔贡河。

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渡船,袋鼠没办法过河。于是他直立起身子跳了过去。  他不得不跳!

他跳过了弗林德斯河,跳过了煤渣堆,跳过了澳大利亚中部的一片片沙漠。他像现在的袋鼠一样跳跃着往前奔跑。

起初他只能跳一码远,然后是三码远,最后是五码远;袋鼠的后腿越来越长,也越来越有劲儿。尽管他非常非常想休息,可他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饥肠辘辘的黄野狗丁戈还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时丁戈也非常迷惑,他搞不懂老袋鼠为什么如此这般跳个不停。只见老袋鼠和蟋蟀一样,和平底锅里的爆豆一样,和塑胶地面上的橡皮球一样,蹦蹦跳跳地就是停不下来。

他不得不跳!

他屈起两条前腿,用两条后腿蹦跳,并伸出尾巴来保持平衡。他就这么跳过了达令草原。

他不得不跳!

因为筋疲力尽的黄野狗丁戈还在后面追赶。丁戈越来越饿,也越来越迷惑,他搞不清老袋鼠究竟何时才会停下来。

这时,泡在盐湖浴池里的纳空神宣布:“五点钟到了!”

可怜的黄野狗丁戈一屁股坐了下来。烈日当空,他饥肠辘辘又满身尘土。他耷拉着舌头,发出一声嚎叫。

老袋鼠也赶紧坐了下来。他的尾巴支在身后,活像一个三足凳,他说:“谢天谢地,总算结束了!”

纳空神很有绅士风度,他对老袋鼠说:“你应该感谢黄野狗丁戈。他为你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不去谢谢他?”

筋疲力尽的老袋鼠回答道:“他追得我远离儿时家园,他追得我没法吃饭,他追得我身体走形而且无法复原,他在我的腿上下了诅咒,我怎么会去感谢他?”

纳空神却说:“也许是我弄错了。难道不是你要我把你变得独特一点儿,不要和其他动物一样,还要受人追随吗?而且现在时间也和你要求的一样,正好是五点钟。”

“没错。”老袋鼠回答,“不过我真希望当时没说这话。我还以为您会施个法术或念个咒语帮我实现愿望呢,谁知您开了个地地道道的玩笑。”

“玩笑?”泡在蓝色树胶浴池里的纳空神喝道,“你敢再说一遍,我就吹个口哨让丁戈继续追你,直追到你把后腿都跑掉。”

“不敢不敢!”老袋鼠连忙说,“请您原谅我吧。依我看,腿保持这个样子就行了,不用再作什么改变。我只是想告诉高贵的阁下,从早上起我就什么东西也没吃,现在肚子里面空空荡荡的。”

“是啊,”黄野狗丁戈也接口说,“我也一样。我把他变得和其他动物不一样了,能不能给我来点儿茶点呢?”

泡在盐湖浴池里的纳空神回答说:“明天再来问我吧,现在我要洗澡了。”

于是老袋鼠和黄野狗离开了澳大利亚中部,他们两个一直在彼此埋怨,说:“都是你的错!”

P41-46

序言

吉卜林,身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膺者,他头上的光环和荣耀已经给他的童话书提供了足够的质量保证。他究竟给孩子写了些什么样的有趣故事?这些大师笔下的故事,我们中国的孩子又该如何来读?要知道,在吉卜林的祖国,在英语世界里,这些故事可是普及到家喻户晓的,是一种文化常识。

吉卜林出生在印度,父亲是巴基斯坦拉舍哈尔博物馆的馆长,对他后来成长为作家有很大的影响。他六岁时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可以说是在一个尚武的、带有民族傲慢和偏见的环境中长大。他活跃的秉性使他成为一名记者后,曾游历非洲、美洲、澳洲等地,写下了许多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20世纪初,他以特写、短篇小说和诗歌赢得文学盛名,并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俄国大作家库普林说那时的吉卜林“像魔法师一样以他的作品诱惑着读者”,但很多人还是从他的作品背后读出了他对英国殖民行为的一种鼓励。

尽管如此,他那些惊心动魄的历险故事和童话故事,譬如1894年至1895年间出版的两册《丛林之书》,却是个例外。虽然也有人把“丛林法则”中的核心内容“弱肉强食”理解为一种强盗逻辑,但“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都是大自然中毋庸置疑的规律,对动物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竞争和强者优先的法则,我们需采取中间立场和中间态度来看待。

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这部童话集,其故事主干就是这些有关大自然和动物的故事,对儿童阅读有着非常强的适应性。《原来如此的故事》是吉卜林讲给自己的小女儿约瑟芬听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表现出吉卜林作为杰出的故事写家和语言艺术巨匠的才华,显示着他敏锐而非凡的观察力、渊博的知识、新颖奇特的想象力,展示了他对印度、巴基斯坦、南非自然风光细致入微的体验。他的叙事风格准确、老练、简洁,敢于进行语言方面的新尝试。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他文字中那种淋漓尽致的幽默,这种幽默能让孩子们捧腹大笑,同时又多半表现为坦诚和揶揄。这些故事里明显保留着作家回答自己幼小的女儿“什么”、“为什么”、“怎么”之类的提问的痕迹,那些童话式的答案是在南非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趣味盎然,闻所未闻,奇外有奇。“骆驼的驼峰哪里来的?”“犀牛的厚皮哪里来的?”“豹子的斑点哪里来的?”……孩子没完没了的提问,从这些篇目的标题中就可想而知。这些“回答”与科学无关,而其中虚构的神秘性对幼儿有着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就像民间动物故事中的动物那样,这些故事中的动物也被充分人格化,譬如鲸鱼贪吃、大象好奇、犀牛粗笨、袋鼠好虚荣,而猫呢,独来独往,只顾自己。对这些动物的性格刻画都与它们的外形相适应,使故事显得既灵动又真实可信。吉卜林在创作它们时就处处照顾着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为了做到“能讲、能读、能听”,还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上下足了工夫。在英语世界里,吉卜林作品语言的音乐性是堪称典范的。

猫鼬(猿)斗蛇的故事,是《丛林之书》故事中的第二篇,它惊险却真实的场面描写,紧张却从容的情节推演,细腻且优美的童话叙事,以及人物个性之鲜明、心理活动呈现之到位,读之让我们不由得会频频发出由衷的赞叹。世界各国都把这个故事单独抽选出来供儿童阅读。

吉卜林无愧为一位世界级的诗人和散文家,我们读这本名著故事集的过程,也就等于是一个采撷世界童话明珠的过程。

韦苇  于浙江师范大学丽泽湖畔

后记

阳光灿烂的午后,译完全书,小女儿见我空闲下来,便伸开双臂扑到我身上。我抚摸着她的小脑袋对她说:“宝贝,这本书是妈妈送给你的礼物。”说这句话时的我不是一个珍爱自己作品的译者,而是一个期望能把所有最美好的东西送给自己孩子的普通母亲。

一百多年前,一位有着同样心愿的父亲,满含爱意地注视着正在欢乐嬉闹的孩子,决心为自己挚爱的宝贝送上一份最独特的礼物。于是,他写下了这一篇篇的童话。他认识一头充满好奇心、爱问问题的可爱小象,为了给小象安上一条无所不能的长鼻子,他请来了潜伏在林波波河底的大鳄鱼;他知道深蓝的大海里有条贪吃的大鲸鱼,就让水手在鲸鱼的喉咙里装上了栅栏:他看到沙漠里有一头好吃懒做的骆驼,于是请来法力无边的神灵,让骆驼长出了丑陋的驼峰:他还让神通广大的神灵唤醒昏睡的黄野狗,去追逐骄傲自负的袋鼠:他给不懂礼貌的犀牛披上刺痒难忍的厚牛皮,为聪明的斑马、长颈鹿、豹子穿上漂亮的花衣,给犰狳制造了一身独特的盔甲;他又驯养了独来独往的猫,收服了横行霸道的螃蟹:他还给勇敢的猫鼬安排了几场惊险的决斗……

他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创作这些作品时的他不再是一位戴着殖民主义高帽的备受争议的作家,而只是一位疼爱孩子也了解孩子的父亲。他用孩子特有的夸张想象解释动物们那些独特而有趣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让人读来忍俊不禁、浮想联翩。他还通过这些动物的故事,巧妙地向孩子们展示了是非对错,让他们在故事中学习和思索。

为了让孩子读得懂并且爱读这些童话,吉卜林刻意使用了简单、质朴的语言。不过这位技艺高超的作家还是忍不住时不时地玩点儿文字游戏,一些貌似简单的句子其实往往暗藏玄机。而且,在每篇故事的结尾处,他还附上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诗,这些与故事情节息息相关的小诗更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字功力——吉卜林本来就是位极出色的诗人。不过要用汉语将它们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却并非易事,在翻译时,我力求尊重原文童言童语的意境,同时着意于诗句的工整和押韵。希望这些小诗也能如美味大餐后的小果盘一般,带来一种别样的风味。

吉卜林的这些童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采用了长辈给孩子讲故事的口吻,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因此也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对于肩负着为孩子讲故事重任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是一个惊喜的发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童话集也是吉卜林送给父母们的礼物,因为它是一个让父母和孩子沟通的美好载体。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远离喧嚣,一起畅游在纯净、美丽的童话世界中。

希望孩子们和曾经的孩子们能够共同体验这份不可错过的美好。

冷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来如此(吉卜林自然动物故事)/大师传世经典美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鲁德亚德·吉卜林
译者 冷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506519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8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31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