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白先勇编著的《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内容推荐

白先勇编著的《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是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直鲁军残败之后的奉军易帜,未被采纳的建议西北国防电文,最不应该发生的蒋桂战争,声名大噪的“三自三寓”政策和“三民主义模范省”,给予日军“近代史上最惨烈之挫败”的台儿庄大捷,“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抗日最高战略,中日战史上最惨烈的攻坚之战昆仑关大捷,抱憾终身的东北四平街会战,渡江战前促请蒋介石下野的《亥敬》与《亥全》电报,等等。

下卷:台湾岁月,包括二二八事件后衔命赴台宣慰,与本地族群的交流;作为协会理事长,鼓励回教改革要受现代教育;嗜好围棋,资助林海峰成就“世界棋王”;喜爱狩猎,与“理论狩猎者”叶公超惺惺相惜;受情治人员长期监控,跟胡适、宋子文、“飞虎将军”陈纳德、邵氏老牌明星洪波等人交游。家族亲情,讲述马太夫人九十大寿,父亲母亲患难相敬,母亲是家中擎天一柱,还有大姐先智、二姐先慧、三姐先明、大哥先道、二哥先德、三哥先诚、四哥先忠、六弟先刚、七弟先敬以及先勇,十个兄弟姐妹的照片故事。

目录

上卷 父亲与民国(1893—1949)

序言

第一部 北伐  

第二部 蒋桂战争建设广西 

第三部 抗战 

第四部 胜利与内战  

下卷 台湾岁月 (1949—1966)

序言

第五部 台湾岁月  

第六部 家族亲情 

大事记 白崇禧将军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北伐秉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国民革命军北上推翻北洋政府,统一中国,这是民国史上头一等大事。

父亲在北伐中指挥若定,立下大功,与他天赋睿颖、少年立志有关。一九一六年,孙中山先生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义师驱逐“袁皇帝”(袁世凯)。曾以少年敢死队参与武昌起义的父亲,之后进入当时刚在广西创办的广西陆军模范营,这个模范营后来成为孕育广西革命武力的摇篮。

父亲在模范营中崭露头角,第二年即升为连长,三年后升为团副,带兵军纪好、训练好,颇有声誉。当时,他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晋见省长马君武时,条陈施政意见,让马氏对这位出身保定军校、已成为广西建军新干部的年轻军官印象深刻。

一九二三年三月,父亲因作战足伤,赴广东治疗,孙中山当时正在广州,父亲乃以全权代表身份晋见孙大元帅,表达广西请求加入革命行列、广西统一对革命的重要性。孙中山也深以为父亲的建议为上策,立即委任黄绍兹为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总指挥,父亲为参谋长,诚挚地对父亲说:“我无枪、无粮、无饷,只有三民主义。”父亲说:“广西统一不需大元帅的物质支持,所需者只是革命信仰而已。”

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父亲受命代行革命军总参谋长职务。北伐初期,父亲挥军底定湘鄂、进攻江西,击溃吴佩孚、孙传芳军。麾下第七军广西部队奋勇克敌,因有“钢军”之称。一九二七年,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命父亲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一举平定浙江,进军上海。此时因宁汉分裂,蒋介石下野,孙传芳部乘国民党内部分裂,回头反扑,占领南京龙潭。父亲恰自上海回南京,路上发现孙军踪迹,紧急成立指挥所,指挥第一、第七军与孙军激战六昼夜,遂将孙军击溃,毙敌二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孙传芳主力几全部覆灭。龙潭之役是北伐至为关键、扭转乾坤之一战。

一九二八年,父亲收编湖南唐生智部后,以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奉命代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权,策划肃清关内残余军阀张宗昌、褚玉璞部,第一、二、三、四集团军都派有部队参加,父亲领军挥戈北上,九月直达北京、天津,东北张学良易帜,北伐底定。父亲成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国民革命军将领。在北伐诸战役中,父亲充分发挥了他战略家及指挥官的军事才能。

P14-15

序言

父亲白崇禧将军,出生于公元一八九三年桂林六塘山尾村,一个回民家庭。祖父志书公早逝,家道中落,父亲幼年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勤学,努力向上,很小年纪便展露了他过人的毅力与机智。一九〇七年,父亲考入桂林陆军小学,这是他一生事业奠基的起点。父亲生长在一个革命思潮高涨的狂飙时代,大清帝国全面崩溃的前夕,桂林陆军小学正是革命志士集结的中心。一九〇五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次年便派黄兴至桂林发展革命组织,陆小总办蔡锷等人鼓吹“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父亲深受影响,与同学们纷纷剪去长辫,表示支持。

公元一九一一辛亥年,十月十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成员发出了第一枪,武昌起义,展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那一枪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历史,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诞生了。武昌起义那一枪也改变了父亲一生的命运。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广西人士反应热烈,组军北上支援。父亲参加了陆军小学同学组织的广西学生军敢死队,共一百二十人,随军北伐。家中祖母知道父亲参加敢死队的消息,便命父亲两位哥哥到桂林城北门去守候,预备拦截父亲,强制回家。谁知父亲暗暗将武器装备托付同学,自己却轻装从西门溜了出去,翻山越岭与大队会合。那年父亲十八岁。踏出桂林西门那一步,他便走出了广西,投身入滚滚洪流的中华民国历史长河中。

学生军敢死队水陆兼程,经湖南北上,父亲肩上荷七九式步枪一枝,腰间绑着一百五十发子弹的弹带,背着羊毡、水壶、饭盒、杂囊,身负重载,长途行军,抵达汉阳时,父亲与许多敢死队同学脚跟早已被草鞋磨破,身上都生了虱子,痒不可当。时清军据守汉口、汉阳,与武昌方面的革命军隔江对峙,广西北伐军和学生敢死队奉命,在汉阳蔡甸到梅花山一带,配合南军作战,威胁敌方侧后。一夜,父亲被派担任步哨,时适大雪纷飞,顷刻间父亲变成了一个雪人。那是父亲第一次上前线,而且参加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行动,内心热情沸腾,刺骨寒风竟浑然不觉。那是父亲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亲身参加武昌起义,对父亲具有重大意义。他见证了中华民国的诞生,由此,对民国始终持有一份牢不可破的“革命感情”。

后记

我在撰写父亲传记的这些年来,同时也在搜集整理父亲的照片,累积下来,数量不少。很大部分是家中旧藏,其中最弥足珍贵的一组,三十多张,是父亲最后完成北伐时,在北京、唐山、滦州所拍摄的照片。北伐时期的照片,本来就不多见,此组照片是随军摄影记者张进德所拍。原本有数千张,精选四百张编入《北伐完成记》,后因战乱遗失大半,只剩三十九张。北伐完成,父亲三十五岁,这组照片记录了他军旅生涯最意气风发的一刻。家中收藏,有不少父亲与亲友交往的照片,这些照片呈现他私人生活的一面,他对祖母的孝思、对母亲的感情、对子女的慈爱。三姊先明不幸罹患精神分裂症,父亲对她格外疼惜,他与先明的合照,父女情深,表露无遗。

我从台北“国史馆”搜集到另外一组照片,共四十一张,因附属于蒋介石档案,这组照片全是父亲跟随蒋介石参加的一些军政活动,时间横跨抗战、内战、台湾时期。父亲与蒋介石的关系长达四十年,分合之间,微妙复杂,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而这组照片正提供了两人互动的具体说明。一九四六年二月十八日,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将领赴中山陵谒陵,蒋携父亲及何应钦三人在中山陵前合影,那是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声誉最高的时刻。蒋、何、白三人,神采飞扬,抗战刚胜利,举国欢腾。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蒋介石与父亲相会于重庆,时值国民政府面临崩溃的前夕,蒋、白二人神色黯淡。两张照片对照之下,蕴含无限历史沧桑。

《良友》画报,当时在中国颇享盛名,类似美国的《生活》及《展望》杂志,其中登载多幅父亲各时期的照片。一九三八年三月,台儿庄大捷,父亲立下大功。《良友》于同年五月第一三七期以父亲作为封面人物,当时在国人心中,父亲是抗日英雄。

此外,台湾《中外杂志》亦有多期刊登有关父亲的文章,并配以多幅图片。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父亲赴台宣抚,《中外杂志》登载的照片,很有历史价值。

我将这数百幅照片按时期及主题编撰成书,取名《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卷《父亲与民国》,涵盖北伐、抗战、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大约自一九二七年至一九四九年,记录父亲前半生的军政活动。下卷《台湾岁月》,包括父亲在台湾十七年的生活点滴,外加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父亲赴台宣抚专辑,“家族亲情”专辑收集父亲与家人的生活照。父亲一生功勋彪炳,曾获中外勋章二十余枚,除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最高勋章外,抗战胜利,于一九四五年受美国罗斯福总统颁发美国嘉猷勋章、美国陆军当局颁发美国自由勋章、英国政府巴士武士勋章、法国政府荣誉勋章。

这些照片,其实每张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图说往往要比文字叙述更加生动具体。有几幅正是历史关键时刻的见证。一九三八年,台儿庄大捷前夕,蒋介石携父亲与李宗仁在徐州留下一张合影,那一刻,三位领袖正掌握着中日战争成败的命运,照片中的三巨头,自有一种凛然与庄严。

父亲一生参与了民国的兴衰,他本人就是民国史的一部分。在卷帙浩繁的民国史册中,父亲的身影应当立在相当醒目的位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先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14380
开本 16开
页数 6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1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4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