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石/中国红
内容
试读章节

奇石的评估

奇石是靠大自然千百年来的冲刷、打磨而成,是集优异的质地、形态、色泽、纹理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观赏品,天然的神秘性是其突出特点。对一件奇石的综合评估常从六个方面入手,依次为:质地、形态、色泽、纹理、声音、意蕴。

质地

石质指构成石品的矿物成分,能体现石的灵气,而灵气则具有观赏和使用价值。石质包括硬度、密度、质感、光泽等因素。其中,硬度是决定石质优劣的关键。一般以硬度来判断石质优劣,石品的密度越大,硬度越高。石质光滑细腻、质地纯净、硬度高、光润透明者为上等;结构松软、陈杂、表层粗糙、灰暗、硬度低者次之。但石种不同,质地也会有所不同,不能强求一律。

形念

对于某些石头,应多从形态、体量、大小、轮廓等方面评估。石之“美”的形态并无统一标准,有的以奇形怪状、瘦峭玲珑的形体展示美感;有的则以浑圆古朴、粗犷憨实的形体展示美感;更有的以状物象形、惟妙睢肖而展示美感。

北宋书画家米芾以“瘦、皱、漏、透”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赏石理念和审美标准。观赏石的“瘦”是指石体修长。北宋时人重清秀、瘦美,因此清瘦可以说是古代文人的象征。现在留存在苏州留园的著名古石“冠云峰”是“瘦”的典型,它修长挺拔而中间有束腰变化,线条流畅而有力,给人一种高矗入云的壮美感受。“皱”是表面有凹凸变化的褶皱,它是由地壳运动和风化剥蚀形成的,是岁月的留痕,因此给人以厚重的沧桑感。中国古代文人欣赏奇石,面对石头表面的皱褶,不免想到历史变迁、人生易老、仕途艰险而发出感叹。“漏”、“透”是指石体中出现的前后、上下贯穿的洞穴,它们在是地质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等、方向各异的洞穴组成匪夷所思的奇妙结构。“漏”具有幽深感和神秘感,“透”又具有通明感和空灵感。一块奇石往往同时具备“瘦皱漏透”四种品质,给人以玲珑剔透、婀娜多姿的美感。

色泽

石头的色泽一般要求典雅,艳而不俗。有些奇石,如蜡石等的自然形摆件,对色泽要求十分严格。石头色泽上的差异,在价值上的反映是巨大的。有些奇石呈现出多种色泽的交混,斑斑块块形成优美图案,也成为奇石的价值所在。

各个石种有不同的要求。如昆石、钟乳石以晶莹、雪白为上,黄蜡石以纯黄凝冻为上,太湖石以青白为上,灵璧石以玄黑为上;卵石类中也有很多属于色彩石。色泽单纯或多重色彩巧妙搭配的奇石均可能归入上品。一般来说,具象石类与抽象石类的色彩以沉厚古朴的深色系列为佳,最忌颜色的混浊不清和刺激性的“俏”色。

纹理

指石品上的圆、点、线、面及块状等所构成的纹路图案或形状。奇石上的花纹分凹、凸纹,平、斜纹,点、线纹,粗、细纹,面、块纹;纹又分单色、双色、混合色纹凡线条节奏明快、纹理富有韵律、变化无穷、妙趣横生的美石,都可称为精品石。

纹理是石头经亿万年自然风化的结果。有些石纹不仅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而且与石形、石质、石色相结合,为人们赏石提供了无穷的乐趣。甚至有的石头纹理具有拟人、拟物、拟文字等装饰意象而成为绝品。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意思是说,石头的纹理就像云霞的自然美一样,超过了画家的绘画;草木彩花,织锦的工匠也织不出来,这一切都不是外加的装饰,而是自然生成的。

声音

有些奇石在敲击后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如灵璧石,早在先秦时代就被用来制作乐器。但这只是某些奇石的特性,故其审美价值、收藏价值也会相应增加。

意蕴

奇石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气韵、意蕴,是奇石之形、质、色、纹、声的综合表现。中国的赏石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以德赏石、赏石修德,石美人更纯;提倡通过赏石,学习石之表里如一、质朴诚实、坚韧宽厚、纯洁坦荡等自然品德,以此修炼自我。此外,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意境,反对雕琢堆砌、矫揉造作,也被后人运用到奇石的陈设、养护等实践之中。

P17-24

目录

中国石之奇

中国石的历史源流

奇石的评估

奇石的玩赏与陈设

中国石之美

造型石

纹理石

矿物晶体

动植物化石

序言

欣赏与收藏奇石的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初出现,到唐宋元明清时盛行。千百年来,国人的采石、拣石、藏石、赏石、画石、论石之风久盛不衰,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奇石文化。赏石成为中国人陶冶情操、与自然沟通的一种有效形式。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都为奇石所倾倒,留下诸多佳话。

“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作为一种天然的艺术品,奇石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鬼斧神工,石质、石形、石肌、石色、石韵等方面处处展现着特殊的美。本书介绍了中国人对石文化的传承,并且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各种奇石的成因、质地、文化历史、艺术特色、鉴藏知识等,并配以相关展示各类石材特征的图片,以文品石、以图赏石,从而使读者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的石文化。

内容推荐

“中国红”系列图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全景式记录和梳理,以中英文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其所关注的100个文化专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极富中国特色。它们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系列图书以实用简明的图文形式,提供一个令人愉悦的阅读空间,让四海宾朋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品味中国文化之美。

本书《中国石》就是“中国红”系列图书之一,内容包括中国石之奇和中国石之美两部分。

《中国石》由姚琪编写。

编辑推荐

“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作为一种天然的艺术品,奇石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鬼斧神工,石质、石形、石肌、石色、石韵等方面处处展现着特殊的美。姚琪编写的《中国石》介绍了中国人对石文化的传承,并且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各种奇石的成因、质地、文化历史、艺术特色、鉴藏知识等,并配以相关展示各类石材特征的图片,以文品石、以图赏石,从而使读者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的石文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石/中国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26425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3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