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从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何富彩所著的《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记述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全过程。本书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已出版的党史书籍。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直书。努力做到既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又力求文字朴实、通俗易懂。
图书 | 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红流纪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从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何富彩所著的《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记述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全过程。本书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已出版的党史书籍。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直书。努力做到既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又力求文字朴实、通俗易懂。 内容推荐 何富彩所著的《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是《红流纪事》之一。 《红流纪事》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共早期组织,工农运动、军事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各地武装起义,各苏区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各大战役,等等。 《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简要记述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全过程。 目录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次夭折的起义 二次爆发 重整旗鼓 血腥政变 试读章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希望与黑暗相互交织的政治动荡的年代。这一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平息下来的帝国主义列强,不改侵略的本性,重新调整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加紧对中国进行新的掠夺与控制。’受它们操纵与支持下的国内各派军阀混战连年,弄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动荡不安,使原本积弱积贫的中国陷人日趋深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然而,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以工农运动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大众开始觉醒。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给已觉醒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那时的中国,犹如一艘与狂风恶浪奋力搏击的航船,在茫茫的黑夜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灾难深重的中国该往何处去?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只有两条道路:一是继续饱受已陷入穷途末路的军阀黑暗统治,一是全民族觉醒起来,摧毁军阀的黑暗统治。在历史的抉择关头,人民没有选择继续沉默,革命的烈火已熊熊燃起。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酝酿和准备起来的。 (一)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一场革命战争。这个新的历史条件,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动员了全国各个革命的阶级和阶层,与国民党组成了民主统一战线,在广东建立了与北洋军阀统治相对峙的新型政权。全国的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者,有了一个团结的中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这次大革命具有鲜明的人民革命战争的性质。 当时,除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之外,国内所有地区几乎都在北洋军阀以及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之间,各派势力在不同的帝国主义的操纵下,霸占一方,相互争战。北京政府名存实亡,表面上,中国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中。 北伐战争前夕,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经过几度变迁,形成了三股最大的势力。一股是张作霖的直系军阀,以东北为大本营,其势力扩展到北京、天津以及山东一带,独霸—方;一股是吴佩孚的直系军阀,盘踞中原地区,占领着湖南、湖北、河南全省以及陕西、河北南部;另一股是从直系分化出来而独树一帜的孙传芳,控制着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一大片富庶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此外,几乎每个省都有“土皇帝”式的地方军阀。这些军阀野蛮、残暴、卖国,各有背景,小军阀依附大军阀,大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它们践踏着祖国的河山和黎民百姓,拜倒在洋人脚下。“有奶便是娘”,听从洋人的指挥。因而,军阀之间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和矛盾。 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残酷掠夺和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实施奴化教育,残害人民,从沿海大城市到内地穷乡僻壤,无处不受其害。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所造成的兵灾匪祸、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中国社会到处是一片农村破产、城市凋敝、民穷财尽、民怨沸腾的凄凉景象。不仅工农劳动群众的生活备受煎熬,广大小资产阶级遭受着失业失学的痛苦,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正如广东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中所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幼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者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受举家冻饿之祸,灾害深人水火,因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 P9-11 序言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走过了长达28年光辉而曲折的历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我们组织编写了《红流纪事》丛书,以志纪念。 近些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硕果累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类党史著作数以千计。但在已出版的著作中,将一些重大事件独立写成一本综合性的小册子,合起来形成一套丛书,目前尚不多见。将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融合在一起,以此为骨架来展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吧。 选择中共党史上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需要做些筛选。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很多,我们这套《红流纪事》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在选取事件的过程中,除以上一些考虑之外。经过反复综合、权衡,觉得还应有下列标准:一是体现重要性。也就是说,所选事件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二是注重代表性。所说的代表性,就是某件事可能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考虑到它可能是代表某一方面的,对这样的事件也选取了一些。三是注重平衡性。所说的平衡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处理好事件与事件之间的交叉。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一些重大事件彼此之间是有一些关联的,因受事件独立性的限制,相互之间必须避免重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撰稿过程中,通过详略取舍的办法作了一些处理。其二,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共早期组织,工农运动、军事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各地武装起义,各苏区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各大战役,等等,都有所选取,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尽管作了上述一些考虑,但由于每一小册子都是以某一事件为中心独立成册的,所选事件仍具有相对独立意义。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已出版的党史书籍。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直书。严格地说。这套书还不算是一套学术著作,而是一套近乎通俗性的读物。努力做到既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又力求文字朴实、通俗易懂,是我们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目前这套丛书与我们的初衷还有一定距离,与读者的期望还会有很大差距,我们在此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给予谅解。当然,也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在此,我们向所有关心此书的同仁、朋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红流纪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富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2047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2.260.6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9 |
宽 | 167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