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集》由张妤所著,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思辨》包括近二十年来写的各种论文,主要是做新闻记者时写的电视研究方面的论文。《采撷》是以书评、散文为主,以及在报纸、杂志、图书上发表或选录的文章。《呈现》是2000年以后所做的电视专题节目的文稿,其中不乏在全国获奖之作。
图书 | 不惑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不惑集》由张妤所著,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思辨》包括近二十年来写的各种论文,主要是做新闻记者时写的电视研究方面的论文。《采撷》是以书评、散文为主,以及在报纸、杂志、图书上发表或选录的文章。《呈现》是2000年以后所做的电视专题节目的文稿,其中不乏在全国获奖之作。 目录 【思辨】 《诗经》婚俗考/003 论纪实风格和兴奋点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运用/022 从空想到科学的社会主义 ——对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从空想到科学的进程”的理解/035 坚持新闻改革的正确方向 ——关于新闻商品性问题的思考/039 通过事实的选择表达思想的理念/042 通过专题片片段述说电视语言的艺术特点及音乐音响的作用/045 把握新闻采访的“瓶颈”之我见/048 从电视文化的角度看电视的功能/054 不同的造型方式使电视报道取材呈现多样性 ——以《长湖恋》和《戏班》为例 /058 从《西部畅谈》想到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062 【采撷】 小阳沟,令我魂牵的地方 ——《葵花地里的诗人》拍摄手记/069 苦难中的寓言和童话 ——分析影片《美丽人生》/073 科学的春天 ——读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有感/077 草根艺术史 ——读《宁夏曲艺简史》有感/081 《我们都记得“挑战者号”》观后记/083 要生活,更要艺术 ——《拜师》《昨天的哨音》比较读/086 企业要不要管理? ——读《企业不要管理》有感/089 年轻,真好! ——记《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卷一、卷二的出版/092 激情涌动《银川的歌》 ——读《杨波诗集》有感/095 吾心安处是吾乡/098 塞上江南勿忘我之达国华/111 女伴/117 花精灵/119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121 解百姓之忧显政府本色/123 冬季热点:采暖与收费/126 “的士”中的新问题/129 【呈现】 葵花地里的诗人/133 走进宁夏博物馆/142 塞上明珠——银川/15l 新区新银川/156 与众不同的金瓯/159 银川有片“温州林”/163 宁夏有个华西村/168 守护“最后一道防线”/173 让绿色与西夏陵同在/179 爱心播撒光明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在银川 /183 西夏陵区岂成了放羊区? /190 写在最后(代后记)/19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惑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70493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宁夏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