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近45国(一个68岁中国内地老人的世界足迹与心路历程)
内容
试读章节

在心桥吃午饭后,我们乘新干线去京都古城。新干线时速210公里,曾经是30年前世界快速轨道交通的象征。但我们乘坐它不会感到新奇,那是因为我国近年来的铁路建设发展惊人,普遍提速,京津高铁时速竟达360公里。不过,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开始通车营运,也是全世界第一条载客营运高速铁路系统,相比之下,那时我们国内的火车时速仅七八十公里,最多也不过百公里,回顾历史,还是觉得新干线是充满神奇的。

眨眼间,我们抵达京都。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古称平安京,其地位近百年问才让位于东京。京都是日本佛教的神道教的圣地,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多座,有200多处古文物称为国宝,是日本文化的摇篮,也是“汉化”极深的城市,市内有以中国唐朝长安、洛阳为蓝本建造的皇宫、皇城和街道等,许多店铺还保留着汉字的招牌。

京都又是日本最美丽的城市,其骨子里渗透着经久积淀出来的美感。每家每户门前不大的庭院里,几棵简单的树木和几株悠兰,看似不经意,和着竹制的水管流出的潺潺声和水滴在瓦罄上的悦耳的声响,足以打动人心,窄街上迎面走来的路人,悠悠的,全然没有都市里的匆忙和奔波。京都人家的生活安然而清静。

我们匆匆参观了金阁寺(因建筑物外面包金箔)、平安神宫、和服会馆后,赶了樱花会。樱花会给我的印象最深,这有点像中国的庙会,身着和服逛花会的女子踏着碎步穿行于人群中,有的携老扶幼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观樱花,吃美食。日本境内遍植樱花,分布广泛。樱花品种很多,据说,有几百种,色彩分白色、淡红色、红色、红紫色。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由南而北次第开放,白色或红色的花朵妖媚多姿,绵延千里。届时,日本人大多全家出动去赏樱,人们在樱花树下饮酒,弹琴,吟诗,作画,唱歌,跳舞,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赏樱已成为日本人的重要节日和休闲活动。在他们看来,樱花代表了光明与希望。因而,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连传统的婚庆、入学、就职,也要把樱花请来。日本政府每年4月中旬也要在樱花园举办酒会,招待外宾。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渗透到了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日本也称为“樱花之国”。此时,我方意识到樱花对于日本人的特殊意义,如同黄河对于中国的影响。

在京都晚餐后,我们驱车1.5小时抵达爱知县彦根琵琶湖畔,入住湖滨饭店。饭店依湖而建,很气派,不过房间不大。早上我在湖边转悠了1个多小时,太阳刚升起来,湖面静静的,我狂拍了许多湖光春色。早餐后经4小时车程来到富土山下的山梨县。途中经名古屋丰田市、静阁县及浜名湖,在浜名湖稍事休息,看到湖边遍植樱花,白的、红的争相开放,花艳水静、山伏桥连,美得让你不忍离去。这个湖还是鳗鱼养殖基地。日本人喜食鳗鱼。午饭前我们在箱根逛了平和公园,平和即“和平”之意。公园依山而建,一大一小两个亭子中分别挂着大小两口铜钟,平时不使用,只有新年到来之时才撞击,要敲108下。我们在平和公园附近开始吃日式午饭,大家很兴奋,这是因为饭后我们即将乘车登临心仪已久的富士山。在我看来,樱花和富土山就是日本的象征。

汽车在山路上攀爬了约一小时,到五合目停下,合目即“台阶”之意,五合目就是第五个台阶,也就是到了富士山的半山腰,这里海拔2076米。但富士山顶部海拔3775米,比五台山还要高700米。富士是日语,意为“火神”。富士山是由海中火山连续喷发堆积而成,慢坡状,像一把倒悬的扇子,山顶为一巨型火山口,直径有800米,据说在空中鸟瞰,富士山有如一朵灿开的莲花般美丽,不过只有极少数人能有机会目睹。富士山不仅是座火山,还是雪山。除夏季七、八月外,其余时间均为积雪,遥望上去,异常神秘动人。

富士山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我们在山下时,浓云密布,以为见不到山之真容,快到五合目时,飘起了雪花,而到五合目后,天气突然放晴,见山顶戴一云帽。看上去,富土山像一个待嫁的新娘,羞羞答答,始终难见到它的全部容颜。我们在遗憾之时,导游却讲我们有福气,许多游客来到山上等半天还啥也见不到咧。山上风云变幻,时阴时晴,浓雾飘来荡去,一不小心就将你包裹起来,加之山风很大,立于山坡上,很有点恐怖感。这里很冷,冰天雪地,冻得直打冷颤,好在兴致使然,我想多照几张照片回去,便在冷风中硬挺了半个多小时。不论怎样,我是亲历了这座日本人眼中的圣山。

晚上,我们住在山下湖龙酒店,旁边有著名的富士五湖之一的河口湖。在这里,穿和服,吃日餐,洗温泉,睡榻榻米,我过了一天日本人的生活。翌日早饭后我们乘车去镰昌,当我回头告别富士山时,心里多想一睹其真容,了却心中的遗憾啊,可它总是藏在云雾中,成心和我们捉迷藏。就在我们越走越远,眼看无望、浓云突然退去时,发现蓝天之下,那个曾经在图片中看到的美艳绝伦的白色锥体居然耸立在我们眼前!车上好几个人高兴得惊叫起来,我赶紧去拿相机,准备照下这一美妙瞬间,然而,当我准备按下快门的一刹那,大雾从天而降,照下的是浓浓白雾,好生气恼。一路上,我还是期待着美景重现,可车越走越远,始终未能再睹富士山的艳容。富士山像哄小孩子一样吊足了我们的胃口,让我心存下次再赴东瀛观富士圣峰的愿望。

P72-74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不是一般性的游记,而是带有思考和研究的综合性作品,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充分反映出作者的所摄所见所思的分量。……从旅行意义上,他把一个被大山围裹的地方与国际连接起来,对中国国际化是一个贡献。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席小军

这部著作是一位山地老人丰富生命的体验,是一段用行动传达生命意义的人生之旅。冯先生在他68岁之年,用热情、信念和爱,演绎了二段非凡的经历,唱出一曲激昂的高歌,令人震撼。您读后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著名旅美作家 冰凌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无法复制的旅行者书写的文本。字里行间充满深邃的思考与明晰的判断,颇具启迪意义;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构成了书本的文化氛围,能够令人长久咀嚼。

——山西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著名评论家 杨占平

周游世界,是那样令人神旺。难能可贵者,是带着思考的头颅走遍全球。

——著名作家 张石山

后记

出版这部书对我这个退休老人殊为不易,如果没有众多人士的支持,是很难做好的。首先,我要由衷地感谢山西省旅游局局长席小军同志为本书作序,感谢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林玉平同志、图书处处长陈玉龙同志的鼎力支持,感谢老领导、长治市委老干部王家璧同志对书稿的把握,还要感谢牛青山、李建生、崔保国、叶建文等先生的大力相助。

给以文化支持的还有留美作家冰凌先生;有山西政界、文化界人士令政策、李才旺、罗广德、杨占平、李旦初、刘德宝、马伟、田树苌、张不代、宋富盛、降大任、张石山、刘书茂、刘建林、宋建国、刘树伟、李国光、刘勇彪、郭志清、赵少琳、吴慧攀、李洁、员荣亮等,还有张创虎、曹永坤、赵德保、吕品、罗连双、张晓理、牛玉山、李昌钊、张华兴、程旭清、王旭东等。这里一并表示真挚的谢意。

同时,我也要感谢山西壶化集团董事长秦跃忠和长子县牛恩义同志对我从业的引领;感谢太行旅行社全体员工对我撰写此书的推动;感谢山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李广洁、副总编姚军和责任编辑樊中等人的精心运作;感谢山西新华印业有限公司多名员工的精心设计;感谢宋有为、王文斌等对书稿的核对。我也不会忘记家人及侄儿晓星、侄媳慧娟对我事业的理解与帮助。

冯俊琪

2011年6月

目录

序言 身心超然已是最美好的人生席小军/3

自序一 我的梦想:周游世界/7

自序二 变迁:从涓涓细流到浩浩汤汤——由国人出境行头、行为的变化看中国的改革开放/10

第一部 地球任我行

 现代与古老并存的国度——印度/19

 赴美散记/41

 四月樱飞到扶桑/70

 欧洲雄鹰——德国/89

 心中的伊甸园——北欧四国/103

 最远的一次旅行——巴西、阿根廷纪行/120

 俄罗斯怀旧之旅/144

 欧洲浪漫中心——法国/163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177

 非洲之旅——古老的埃及、多彩的南非/193

 寻找古罗马帝国——意大利之旅/215

 东西交融、古今同在——土耳其/226

 欧洲文明之源——希腊/244

 避开高峰游澳洲/257

 景色如画的岛国——新西兰/265

 人间天堂——瑞士/268

 迪拜看奢华/275

 “同志加兄弟”的近邻——越南/280

 神秘山国——尼泊尔/288

 走南望北看韩国/295

 荷兰海牙国际法庭/305

 泰国、荷兰色情业的兴衰/307

 过境卢森堡大公国/309

 加拿大:“枫叶之国”浅探/311

 “欧洲首都”比利时布鲁塞尔/318

 音乐古典名城——维也纳/321

 欧洲六小国/324

第二部 感受并思考着

 国外见汉字:从亲切到心痛/331

 从德国555号公路说起/335

 罗马遇“国吵”/338

 欧洲人度假最当紧/340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343

 “中东”提法的由来/346

 西方人如此教子/348

 乞讨与艺术/350

 飞机上看北极/352

 飞机上看红日落海/354

 飞机上观云/356

 南美望朝霞/358

 世界三大高楼/360

 健行的老人/362

代后记 旋转的背囊冯潞——写在我的父亲新作《走近45国》后/365

序言

我的梦想:周游世界

我天性喜山乐水,从少时起,就做着有朝一日能周游世界的梦。

2001年,长治市政府机构改革时,我提前休息了。休息后,在友人的邀请下,出任了长治太行旅行社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更激活了我寄情山水的兴趣。

10多年来,我游遍了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港、澳的知名景点,到过世界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的大国、文明古国、发达国家和有特色国家大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这些年我个人的经营所得,基本上是来之于旅游,又还之于旅游了。

写书的冲动是近几年的事。每次从国外回来,我都要向旅行社的员工讲述国外的所见所闻,目的是增长员工的知识,提高她们的素养。讲得多了,她们就建议我写一本书,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这样,我就开始琢磨出书的事了。我觉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出来,让众人知道,也是件快乐的事。一是可以和去过的人交流,二是可以给将要出去的人以咨询,三是可以让无法出国的人也了解世界。

于是,近两年我干脆辞掉了旅行社的职务,一边继续我的行走,一边整理过去的笔记,开始动手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我不给自己增加压力,不赶进度,每天只写两三个小时,这样经过日积月累,也写出了近30万的文字。

同时,我的部分文章开始在一些媒体发表。看过我的文章的人问我,你去一个国家不过十来天,那么多情况你是如何了解的?

这里不能不提起英国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这部书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去旅行,将风景之旅变成文化之旅、心路之旅。他并且指出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

我认为积累和具备接受能力就是要读书、看地图,先在卧室旅行,用心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尔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力出发。为此,我每次出游都按三步走:

第一步是出发前,我要看目的地的大量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来自书籍,有的来自网络,也有的来自口碑,使我未入其境,但该国情况已然在胸。就如同学生课前预习一样,先自习一遍,并把重点、难点和疑点一一找出,以便上课时集中解决;

第二步是旅游时四官并用,四官者,耳、手、眼、脑。国外期间,笔记、相机不离身,导游的介绍我力争全部记录下来,把看到的事情用相机拍下来,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导游、当地华人甚至外国人探讨一些问题,每天晚上我都要把当天所感所悟记在笔记本上;

第三步是回国后,认真整理笔记和照片,并总结心理上和视觉上的感受,然后,根据知识性、趣味性和借鉴性的要求草拟提纲,核对内容,最后开始写作。

写作时,不求面面俱到,对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的国家和事情多写;有的地方与其他国家雷同,则少用文字;有的地方觉得无啥可写或大家知之较多,则干脆不写,或以照片记之。

常常有人这样问我:你跑了那么多国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坦白地讲,我的感受很多,特别是13年前第一次出国,小至花草树木,大到体制兴亡都很好奇。可随着一次次出国,原来感兴趣的点点滴滴慢慢地化零为整,成了几条简洁的线条,这便是:

一、周游世界十寒暑,胜读书斋万卷书。书上得来终觉浅,践行才感印象深。

二、畅游四海天地小,漫步五洲古今遥。我不出国时,感觉世界很大。可跑了45个国家后,突然觉得地球变小了,坐飞机两天就能绕地球一圈。当然,这要感谢现代交通,感谢科学家们的智慧;同时,看的国家越多,越感到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在埃及、印度、希腊和意大利等文明古国游历,站在金字塔下、米纳克西神庙旁、奥林匹亚废墟前和古罗马大道上,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人类的伟大,不得不为人类先祖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三、妄自菲薄不可取,取长补短总相宜。中国现代史是一本内忧外患的民族灾难史,由于长期积弱积贫,已使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蒙上了阴影,以至在一些人中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甚至有个别人到了妄自菲薄、数典忘祖的地步,殊不知五百年前中华大地曾是西方人敬仰之地。在国外旅行中,我听到了洋人对中国的赞赏,也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进步。同时,也了解了各国曲折的发展历史和各自存在的困惑。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而应该取长补短,虚心学习别国的优点,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继美国人写了《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写了《丑陋的日本人》后,台湾学者柏杨先生也写了《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丑陋的中国人,这是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并非自毁民族,而是怒其不争,怨其不醒,希望国人学习先进,改掉恶习,健康心态,傲立人类文明之林。这是柏杨先生的良苦用心,也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个初衷。在本书中,我把国人的一些陋习也行诸笔端,希望能引起民族反省,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国际化进程。

由于本人文字能力、知识水平有限,且年近古稀,勉力为之,加之在国外大多是走马观花、坐车看景,又是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观念和习惯去品读世界,难免会有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之嫌。还由于导游水平高低不一及本人误听误记,也难免会以讹传讹。因此,我的书不敢称“走进”,而以“走近”45国命名。

欢迎读者对文中的错误不吝赐教。

是为序。

冯俊琪于长治

2011年2月15日

内容推荐

冯俊琪,一个来自山西长治的68岁老人,怀藏着周游世界的梦想,他在退休以后,走上了旅游之路。在13年里,他不仅走遍了包括港澳台等地的中国所有省(市、区)的经典景区;还走出国门,踏上“环球之旅”,行走6洲45国(目前仍在跨国行走之中)。其间,他不仅是单纯的用身体行走,而是凭借自己丰沛的爱心和知识积累,把目光所及的地球百态及所思所想述诸于笔端。他是内地中国人走向国际、做一个世界公民的鲜活范本。本书《走近45国:一个68岁中国内地老人的世界足迹与心路历程》表述新颖,图文并茂,思想深刻,兼及可读性、知识性和思想性,是兼顾中国旅游和文化传播领域的一部良本。

《走近45国:一个68岁中国内地老人的世界足迹与心路历程》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推荐

《走近45国:一个68岁中国内地老人的世界足迹与心路历程》有地球任我行和感受着并思考着两部分,是作者冯俊琪对45国旅游的介绍和心得。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记,而是作者以一名旅游经理人、文化人,带着思考、观察研究的综合性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图文并茂,配有400幅精美照片,对出境游及了解45国具有参考和启迪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近45国(一个68岁中国内地老人的世界足迹与心路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俊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5325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8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50
18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