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边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水边书》是徐则臣“花街”系列小说的延展,在这部带有精神自传意味的小说中,作者一如既往抗拒流行写作的诱惑,一如既往摹写花街上来历不明的神秘女人以及围绕在女人身边的各色人等,展示运河小城市井细民的生死哀乐。

内容推荐

小说讲述了十六岁的花街少年朴素的志向、情感和对世界的体认:遥想一个飘逸的侠客梦,陈小多在好勇斗狠的校园中拔身而出,踏上求侠问武的远游路,此去关山万千重,世事繁复,仿如换了人间;因为“拧着来”,因为成长之初最干净的尊严,陈小多和房客的女儿郑青蓝之间误会丛生,她背负流言蜚语开始了与他反向的出走,也许将一去不能回头……

真正的力最源自哪里?远走他乡的意义何在?如何判定成人世界的冷暖与菩恶?我们的成长究竟有多少种可能?

这一切,并非陈小多一己之问卷,它是一代人在跨进成年门槛前,对世界的最后一次沉切的张望。

试读章节

陈医生的儿子在老屋里摆弄一台老式飞马牌挂钟,陈医生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叫他吃晚饭。青苔和旱蜗牛沿着老屋的墙基正往上爬。陈小多,吃饭!陈医生情绪不明朗的时候,说话就会跟他开的方子一样俭省。他的方子上经常写:烧38,阿司匹林2。他儿子的手一抖,一个金色的小齿轮掉进了一堆零件里。

他儿子气得拍一下柳木做的写字桌,拼接好的更多的零件彻底散架了。这是他从早上到现在五次尝试中唯一可能成功的一次。多么不容易啊,一台挂钟有如此之多的小零件,所以他很生气。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零件都在它们该在的位置上,挂钟还是没有反应。陈医生又在二楼阳台上叫他名字。他把挂钟藏到床底的纸箱子里,走到屋子外面,他爸果然端着宜兴紫砂茶壶对着壶嘴喝茶。陈医生好这口,如果不在吃饭睡觉上厕所或给病人诊治,手里总要端着茶壶,必须是铁观音,从早端到晚,嘴不离壶壶不离嘴。

“陈千帆!”他说,“说多少次了。”

陈医生说:“好,陈千帆。吃饭。”

从去年九月份起,陈小多突然讨厌别人叫他的小名。陈小多,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难听的名字么。我他妈叫陈千帆,以后都叫我陈千帆。他对老师、同学、父母和花街的街坊邻居一一声明,请换一个名字称呼我。请。街南头杀猪的年午问,要是忘了怎么办?陈小多说,你是猪啊你忘!年午跟周围的人笑笑,个小狗日的,喝猪血了。

去年九月份他满十六岁,他和朋友一夜之间达成了共识:一个男人在这个年龄,该硬的都得硬起来。男人嘛。所谓朋友其实就是同学,谈正午,周光明,他们比他大一岁,他们和他一起升人了高中二年级。他们要做哥们,同生死共患难,干一番自己的事。击掌,盟誓,谁软下来谁他妈就是运河里的龟儿子王八蛋。但问题是这一回陈小多软了,他从去河南的半路上一个人转身跑回来了。

还没走到河南境内突然就怕了,其实早就怕了,长这么大从来没一个人出过远门,但他提心吊胆地忍着,咬牙切齿地忍,男人嘛,做大英雄岂能惧怕一个人跑千八百里路,而且还是去少林寺。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他就是靠着不停地给自己打气才逐渐接近河南,拖着腿往前挪。不过还是回头了,心里头没底的怕,这世界大得有点过头,满眼都是没看过的房子和景,满眼都是陌生人,是个人好像都对他居心叵测。正好钱也快用光了。河南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千里迢迢,花费也比预料的大。河南的烧饼都不便宜。陈小多回到家口袋里一分不剩,已经两顿没吃了,头发乱,脸变长,如果不是颧骨私自长高了,那一定是两个腮帮子在进家门之前陷了下去。

他不知道怎么跟朋友们说,他不能说我半途而废打道回府了,所以就继续待在家里,熬过一天算一天。去少林寺学武不是哪一个人的主意。陈小多和谈正午和周光明举手表决,三只胳膊对浩荡长空一挥,就这么定了。那些当侠客能成事不挨人欺负的,哪个不是一身的好武艺。少林的,武当的,就是学上几手太极功夫也顶用,起码可以不惧守在水门桥上的小流氓,也不用怕学校里的斧头帮、青龙会。但他们俩只在嘴上练,头脑先发热的是陈小多,血全往上半身涌,一股豪气顶在嗓子眼里,一不小心顺了嘴就吐噜出来了:看老子的。

陈小多夸下口了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跺跺脚就能直接飞到少林寺的。此去关山万千重,他知道嵩山在河南,但不知道河南在哪里。他花了一周时间研究地图,曲曲折折地在心里画了七十多条线,然后给家里留了封信,声明是有计划出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且坐的是他叔叔陈子归的车,所以“勿念”。陈子归跑长途,不知道陈小多提前藏在自己的油布底下,他在家门口检查货物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油布好好地苫着车厢,底下的小麦袋子那一定就在。陈小多就和小麦挤在一起,抱着粮食袋子睡着了,口水流了一路,等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及时地醒过来,偷偷下来,独自一人去找别的车。

陈医生两口子看见纸条就开始哆嗦,哪能不“念”,火烧屁股找到弟弟。陈子归说随他去,都快十七岁了,在过去都能抱儿子了。我十六岁时已经跟着老头子跑了好几趟水路,河盗见了三四拨,不是好好活到了现在,还越活越精神。陈医生他爹跑了一辈子船,胆大心宽,跟大儿子和媳妇头一歪,说让他去,我十七岁就有了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闯不知世。陈医生想不起《三字经》里是不是有这后半句,不过两口子总算稍稍定下心来。然后陈小多两手空空脸色蜡黄地回来了,像个远方来的要饭花子。

儿子活着回来陈医生已经满足了,没敢大规模教训他,精神上抚摸几下就开始着手调养他身体。好在前后只有十二天,亏欠的不多。少林寺门朝哪陈小多都没看见,所以他躲在老屋里,免得早早地被谈正午和周光明发现,那他们得笑到打嗝。胆小点无所谓,愣撑可不好。他在老屋里没事干,把飞马牌老挂钟从储物间摸出来,打算把它修好。来不了武的来文的。这挂钟是陈医生的宝贝,坏了几次都没舍得扔,准备等走街串户的修表匠老董来了让他再修一次。老董早就修烦了,建议他把这挂钟当废品卖了,陈医生不答应,屡坏屡修。一根眉毛长一根眉毛短的老董说,这破玩意儿,你是心疼里面的铜齿轮还是喜欢钟面上跑来跑去的大白马?陈医生玄玄乎乎地回答,我要的是时间。

这是黄昏,两层楼的阴影覆盖了老屋的整个院子。陈小多一家住在新房子里,在花街,医生无论如何不可能是个穷人家。陈医生不在乎铜齿轮和大白马。现在他站在阳台上,可以看清楚紧挨着的老屋的院子里任何一根杂草。过去陈小多在阳台上看老屋,觉得新老房子就像大人和小孩。现在觉得是小孩和大人,或者说是年轻人和老人。两层楼是陈小多,老屋是陈医生,不,起码应该是他爷爷。他只有十六岁,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男人,嘴唇上开始长出细软的胡子,他比他爹和他爹的爹个头都高。

陈医生说:“陈千帆同志,请用晚饭。”这是医生才有的不锈钢似的幽默。

在饭桌上,他们和他商谈起上学的事。已经旷课半个多月了。陈医生说:“陈,啊千帆,给老子一个准日子。”陈医生老婆也说:“对,你得给你老子一个准日子。”

陈小多转着饭碗想,究竟哪一天去学校合适呢,书总得念下去。听到外面有人喊陈医生陈医生。

打猎的杜老枪领着两个陌生人站在门外,都是女的。陈小多初看她们觉得两人像姐妹,再看又像娘俩。他对女人的年龄向来没概念,为此屡遭谈正午和周光明的嘲笑。怎么可以呢,那还怎么搞。“搞”字音重得像颗炮弹。他们总能理直气壮,如同风月场上的老手。可陈小多就是分辨不出。他能看出来的就是那个妹妹或者女儿不大,她正好目光飘移过来撞他个正着,陈小多做贼似的低头扒饭。

杜老枪说:“陈医生,她痒。”

全家都去看那年纪大一点的女人,她正掐着左胳膊,尽管极力克制,身体还是在哆嗦,一头一脸的汗珠子。陈医生一家都没听懂,杜老枪只好继续说,她肉里痒。那女人点点头,对着左胳膊拼命挠,肉里痒。点头点掉了汗珠子。她浑身都在动,好像马上要开始跳舞。陈医生总算明白了,是胳膊里面痒。这种痒很多人都经历过,你知道身体的某个部位痒,但总挠不到点子上,因为痒不在皮肤外边,痒在里面。然后那个小女孩说话:

“我,姑妈她老是肉里痒。”

声音很脆,一点都不认生。陈小多斜着眼去看她,脸圆圆的,扎着马尾巴,两腮敷着健康的粉红色。他看见了她的胸部,高高地隆出来撑起了的确良褂子。陈小多心里一惊,靠,这不就是谈正午和周光明从早到晚在想的吗,两只白面大馒头,说它像凉粉,其实像馒头。

“我侄女。”那女人说,“医生,就在里面,痒得我没着没落。”

杜老枪说:“陈医生,她们要搬到花街上住。你们姓什么?噢,郑。陈医生她们姓郑。”

陈医生放下饭碗让他们进来。问题不大,神经性毛病,吃点调节植物神经和镇静的药就没事了。他开始开方子。即使病人只要一片退烧的阿司匹林,他也开方子,以便有效地跟踪病情,出了医疗事故也说得清。他让老婆倒开水给病人服药。

陌生人不是杜老枪的亲戚,他去鹤顶的芦苇荡里打野鸟,回来的半路上遇到她们,搭他的顺风船。她们早就听说花街是好地方。陈医生老婆笑了一下,瞥了一眼丈夫。

“她们要租房子,”杜老枪踮起脚往窗户外看,“陈医生你们家的老屋不是空着么?”

“不行,”陈医生老婆说,“我们那房子不租,小多住着呢。”

陈小多在心里叫,陈千帆!我早想搬过去一个人住他们不让,一堆假话。他推开饭碗要上楼,陈医生问:“想好了?”

“下周一。”

“就这么定,”陈医生乐呵呵地说,“要不是我爹就你这一个孙子,我早把你揍扁了。”

陈小多把他爸也恨上了,在外人面前不给自己面子。拐上二楼时他回了一下头,看见那女孩对着自己笑,明摆着看了笑话。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好点了,谢谢陈医生,”姓郑的女人吃过药,脸上的汗薄了,“那我们再去别的人家找找看。添麻烦了。”

晚上九点,陈小多躺在床上看《云海玉弓缘》,这部漫长的小说他一读再读。他想像如果金世遗活在他这个世界上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首先要玉树临风,长发飘飘。大侠都要玉树临风,那时候不兴挺着洪金宝似的大肚子。金世遗武功盖世,愤世嫉俗,孤僻乖张,亦正亦邪,还坏,他要从运河里上岸,还是别让他上岸了,花街太小。这样的人应该在地球仪上跑,要站在高山之巅,凌波微步奔走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关于海洋,陈小多的知识到此为止,记不住更多的海洋名字,但他记武侠人物的名字一记一个准。比如《胜英保镖》里的夏侯商元,这个怪老头是胜英的师兄,绰号古来第一长:震三山,挟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回到《云海玉弓缘》。他在一遍遍看这部小说时从来不会想到作者是梁羽生,因为他认为金世遗是活生、生的人,硬硬地存在着。金世遗居无定所,他和谈正午、周光明无从追索,所以只好去少林和武当。少林寺和武当山不会跑。他站到地上准备做一个金世遗式的金鸡独立,姓郑的两个女声从楼下传上来。

年龄大的说:“陈医生,我们把所有人家都问遍了,实在租不到房子,求你帮帮忙吧。”

年龄小的说:“我,姑妈还痒。”

最终的结果是,她们租下了空闲的老屋。不仅仅是因为陈医生的心肠软,主要在于陈医生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一把药让她吃下去了,还痒。说出去丢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针药没效果。他回头重看了方子,没有纰漏,市医院的大夫也只能用这些药。他决定给病人扎针。四根银针照着穴位扎下去又拔出来,姓郑的女人说,还痒。陈医生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不顾老婆啪嗒啪嗒接二连三递来的眼色,虚弱地说:

“先住下吧。”

很快陈小多就看见老屋里的灯亮了,玻璃上晃动着两个人头。后来他听见他妈在走道里咕哝,来花街的女人能有什么好东西,你还让她们住。早晚坏了名声。陈医生心事重重地答非所问,你说她怎么还痒呢?

P1-8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作家必要为自己写一本成长的书。

——斯文特拉

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箴言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边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则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9378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