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营天下的湖南人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人从政经商做人处事经世致用“圣经”!

  振兴经济湘商崛起刷新标志,传承经济中国经营天下智慧!

  著名畅销书作家徐志频继09年!

  《湖南人怎么了?》上市半年火爆销售120000册之后,深度破译四百年湖南与两百年中国密码!

近代湖南人崛起先声的王船山,庞大学说中创新一千简洁的观点。它究竟暗藏怎样的魔力,竟然吸引一波接一波的后来人,前追后赶地创下无数瑰丽的传奇,今天依然作为中国现代企业精神的价值而被人们孜孜以求?四百年深谜的漫长讲述,从王船山那句话开始……

内容推荐

两百年来,湖南人前后接力,成功运筹中国,经营天下,创造惊世奇业,到底藏有怎样的惊人秘能。

湖湘青年自道家底,首次从实业角度理出“经国济世”主线,将近四百年湖湘精英逐一扫描,揭开四百年湖南与两百年中国之隐秘渊源,道出成事大谜。

全书依托真史实事,只述奇人异事,小小故事,生动跌宕。人事分军政、经政两类,纵横古今,刨根问底,洞幽发微,能见深远。作者彻底告别以往同类作品文学虚构,借奇事推演,而以论带史,逻辑严谨,剖析透彻,一气呵成,让读者在放松中听历史空谷足音,在趣味中悟大人物是非成败之理。

全书雅俗兼容,以小见大,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作者文笔恣肆,才思纵橫,颠覆主流写作范式,创造出真实的“原味史评”,继2009年畅销书《湖南人怎么了?》,本书在深度上继续挖掘拓进,是破译四百年湖南与两百年中国密码的上乘之作。

目录

序 湖湘文化经营天下

开篇 数风流实业人物

第一部 军政语密

 “商声”王船山

 “商军”曾国藩

 “商运”左宗棠

 “商法”谭嗣同

 “商义”黄兴

 “商血”蔡锷

第二部 经政窥谜

 “商驱”陶澍

 “商师”魏源

 “商眼”郭嵩焘

 “商制”宋教仁

 “商材”熊希龄

 压轴万类霜天竞自由

细看湘商秘史从《经营天下的湖南人》切入

后记

试读章节

从曾国藩到今天,两百年来,湖南人先有“无湘不成军”,再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然后有“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这道的全是实情了。当然一部中国现代史,已没人再去总结,否则还有“全部由湘人写就”的发现。

一班人马,抬轿子的抬轿子,吹喇叭的吹喇叭,湖南人被直接抬上了珠穆朗玛峰,所谓高处不胜寒,神话至此,终于登峰造极。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这是湖南人毛泽东后来常说的一句话。

如果中国真有神坛,而且还生产过神坛文化,那么第一个坐上神坛的是孔子,第一家神坛文化,乃是齐鲁文化。人们常常看到,从春秋至今两千五百年,孔子有事被人抬到祭祀屋里拜,无事就被人放到火上去烤。从“天地君亲师”位,到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到“批林批孔”……圣人孔子既跪痛了别人的膝盖,自己浑身上下也常常被烤得不亦乐乎。

湖南没有产生孔子,不是偶然,率因湖南土卑地远,从来不产专坐坛上的神,湖湘文化也不可一日被奉作神坛文化。这其中藏着的根本秘密,在于湖南历史起步于蛮荒,是一块流放土地,斯地积的数千年的文化,无一不扎根在草丛里,不生长在民间的土壤里。草根的山野气息,民间的淳朴味道,自然地道,一直溶在湖湘人的血里,成为湖湘文化的性格基因。

源自草根,长于民间,这注定不能成为庙堂文化。一旦居庙堂之高,湖南人就像阿喀琉斯双脚离开了土地。

所以,有帝王情结与神坛需求的中国人,从毛泽东的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居然读出了毛泽东有帝王思想,这简直是莫大的误会。

常翻《笑林广记》、《儒林外史》,且以叛逆时代、反抗权威出身的毛泽东,身上有草根平民气、大将之气……唯一怎么也找不出来的,就是贵族气。用沈从文的话说,毛泽东是乡下人。

而况,今天最现代化的湖南人,性格之根,也仍扎在乡下呢。

湖南土地,从来不生贵族式的娇贵与骄横气,更无从去嗅到鬼神权威的霸气。被误看的湖南人被还原后,其实完全是另一番样子。

许多人似乎总不愿意去正眼看到这点,就像许多中国人常常忽视另一点:说什么“广东人是中国的眼”。真实的广东人是中国的嘴,熟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人,都清楚地明白这点。如果沿广东人作个比方,湖南曾经是中国的眼。中国人的小学历史教材上都写着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任外交官。但湖南人最准确的样子,两百年来也不是眼,而是双辛劳的大手。

这不必举例去说,梁启超早年来长沙办学启蒙鼓动学生蔡锷,当蔡锷相信流血革命,带二千多兵在前线对打袁世凯十万大军时,梁启超已去作环地球旅游观光兼考察西国政体也不必举例去说,当黄兴亲自冲锋陷阵带着革命军在前线推翻清廷时,孙中山还在日本喊口号贩卖革命火苗兼遥远指导;更早也无须提及,是康有为喊改良喊得大事不好大祸临头,他一溜烟逃到日本,谭嗣同挺身站出,凛然正气以热血醒世,为中国切实的未来断送他一颗好头颅。

无论革命,还是改良,理论先行,首先需得造舆论,喊口号。但湖南那些一度被捧上中国神坛,如今要请下神坛的大人物们,一个一个细数下来,我们看到,之中没有一个是靠口号起家,.而全都是靠一双生茧的手。

细看之后你不可能不会得出这个结论原来从湖南走出,在近现当代托起中国、运筹天下的人物,全都是一班实干家。

没必要将岳麓书院那块“实事求是”的匾牌与两百年来的湖南实干家们扯上关系,理论的归纳与抽象是学者的事,而过于抽象往往显得缥缈。从史实的正门进入,我们眼见耳听的,就是一班前后相继、将中国当作实业来经营的湖南人。  这是个让人吃惊的发现,但没有谁在耸人听闻。不是说发现者有多么高明,而是湖南的土地,本身就是如此神秘;湖南人的作为,本来就是这样大胆;湖南人的基因,本质就看重实用。

两百年来,大胆、功利的湖南人,事实上一直在做一件事:经济中国、经营天下。他们内心的执奉,经过理性的归纳,就四个字: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王船山开创出的生面。将这个生面切开来看,“经世”就是“经国济世”,“致用”就是“学用结合”。他当时不可能预料得到,这四个字,将要在数百年内化作精英行动,且从根本上改变湖南,改写中国。

这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它一被湖南接受,迅速产生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果:

人要经国济世,必得“眼中有国,胸中有世”,就是说,一定要有远大的抱负,天下的胸怀。如果说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还稍微有点不够,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就是地球人所能产生的最大胸怀与抱负。P3-5

序言

1840年,爆发在珠江口的一场战争,把中国卷入到了世界历史的现代进程中,帝国主义的全球化扩张撕下了所谓现代文明温情脉脉的面纱,使中国开始了不断蒙羞的灾难历史。一个千古未有之巨变的时代已然到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兴替、新兴帝国的崛起与老大帝国的衰朽……器物层面的高下之分已然决出。但在偌大的中华帝国,唯有魏源从偏处一隅的湖南走出来,秉承先哲王夫之先生“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经世致用”的传统,在辅佐乡贤陶澍改革开放的同时潜心编撰《海国图志》,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开始睁眼看世界!

……

广大商帮在完成复兴地域文化、促进家乡发展的同时,应该直面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家与国家之问的世界竞争,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抱团发展,为复兴中华文化和发展中国经济这个更根本的目标而奋斗。华商一旦超越了某一种地域文化的局限,真正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后,将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的成功转型,必然会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将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1920年,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欢迎湖南人底精神》的文章,文中说,“我曾坐在黑暗室中,忽然想到湖南人死气沉沉的景况,不觉说道:湖南人底精神哪里去了?仿佛有一种微细而悲壮的声音,从无穷深的地底下答道:我们奋斗不止的精神,已渐渐在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复活了。我听了这类声音,欢喜极了,几乎落下泪来!”

90年后回顾陈独秀先生对毛泽东那代湖湘子弟的呼唤,让我更加体会湘商的发展对未来世界的巨大责任: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在催生了曾国藩为统帅的“湘军”和毛泽东为领袖的“湘政”两座高峰后,面临着伟大复兴,还是进入历史博物馆的严峻挑战。

毫无疑问,湖湘文化发展的新目标是振兴经济,湖湘文化复兴的新标志是湘商崛起,湖湘文化的新使命是创造和谐天下!

天下湘商,星火燎原,经营天下,定当争取湖湘文化复兴的第三次荣光!

伍继延

庚寅年二月廿四日于北京

(注:作者系湘商灵魂人物,湘商文化创始人,华商事业发起人。)

后记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相当于“后记”部分说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美国出版界,对图书的商业性与学术性分野极为严格,《万历十五年》结稿后联系出版,人家首先问:这到底是商业图书还是学术著作?结果从商业的角度看,它是学术著作;从学术的方向看,它是商业图书。最后勉强定位成学术著作,又遇到麻烦:这本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实在是不伦不类,出版社不愿意承印。黄仁宇是湖南人,以湖南人形象类比,这本书也是“四不像”。

更远我想到《史记》。《史记》是否可以划做小说?用西方的分法,它与小说同列,属于叙事类。用中国的划法,它是历史散文。这本书也有点“三不像”。

我写的这本书,只会更糟糕,看什么不像什么,我无以名之,简单加个名字,叫“五不像”。

关于文章怎么做法,我不大相信套路,就像学法律的写小说,当医生的做杂文。我也不大相信巴尔扎克律师研究过“小说葵花宝典”,鲁迅医师肚子里有一套“杂文套路大全”,黄仁宇更无“史评八股大法”。我相信老子一句话:“至法无法。”所以本书的骡子相貌,归类仅是方便读者找。

将真情实事的历史评论,用故事的形式写得生趣,在湖南的地方,前有黄仁宇,后有易中天,用故事的形式讲得生趣,中国之内有李敖,我也算不得始作俑者。好在我比他们年轻,比我老的读者可以看出实诚,比我小的读者可能看到激情,我自己觉得文章有点老成,因此想因为趣味所以肤浅,还不至于流俗于浅薄。

有趣是难的。稍不留意就落得肉麻。真正的有趣,应该从一开始就抓牢了事实的本质,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来点缀这个本质。幽默算一种高雅的乐趣,对相信传播的人来说,它是不二之门。

古罗马的贺拉斯说“寓教于乐”。我倒以为,人间大事,当时过沉,不娱乐点当事人会崩溃掉;过后太冷,不带看戏的心情走进去,我们会冻僵。有首歌叫《没什么大不了》,有人唱成“没有谁了不起”。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娱乐化”,社会文明了,公民进步了。

但泛娱乐化就没味道了,将肉麻当有趣而已,搞到最后失去精神价值。当今时也,我们追求一种有价值存焉的有趣,这又是一件苦差事。2010年春节期间,我在翻着枯燥的历史,“60后”朋友滕文星发来短信:心静智高,心和智博,心慈智深。高者俯瞰世界;仁者包容万物;深者耳顺人生;爱者笑看天下。静中得慧,慈爱致和。

古仁人志士的境界,在封存的历史中了。

今天世俗社会,我们都是俗人。高雅的通俗,有趣的沉冷,这也矛盾得很,“六不像”了。人要看清别人是难的,看清自己更加难。而看他人的姿态,无非三种:认识、平视、俯瞰。人天xing里习惯俯瞰,又很少意识到这很冒险。中国台湾做娱乐节目,为了俯瞰李敖,就借来一屋子高科技仪器。

要问作品像什么,自我评价不作数。高调的人容易浅薄,低调做人尤需本钱。不敢高调,不能低调,所以这个“后记”,仅是些拉虎皮作大旗的自我开脱之词,表示自己用心在与历史同行而已。

徐志频

2010年5月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营天下的湖南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29913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