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战后中日关系史展开再探讨的问题意识和掌握资料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的总题目拟为《战后中日关系:从实证建构国际政治史》,内容有第一章(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第二章“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第三章“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第四章“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第五章“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第六章(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六大部分。
图书 |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近世中国)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基于对战后中日关系史展开再探讨的问题意识和掌握资料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的总题目拟为《战后中日关系:从实证建构国际政治史》,内容有第一章(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第二章“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第三章“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第四章“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第五章“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第六章(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六大部分。 内容推荐 在中国舆论热烈拥抱“全球化”的21世纪初,中日关系因为“靖国神社问题”坠入“冰川期”,尤其两国的民意调查、网络言论、街头行动更突显出“相互嫌恶”的特征。既然“人民友好”失去了统计学支持,那么据其立论的战后中日关系史之“人民”所指是谁?“友好”的逻辑何在?我们不得不从这种基本概念的“考古学”着手,以实证的历史学和结构分析的国际政治学重建中日关系的知识体系;而由此更发现,195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其实一直呈“周期性恶化”的发展特征。“周期性恶化”特征提示了“人民友好”表象下的战后中日关系有着不良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只有把握它,才能克服政治话语失效和历史叙事断裂的危机,才能在基于可靠知识的合理逻辑上尝试“新思维”。 目录 第一章 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一)中日关系论的意义危机 (二)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对学术发展的意义 二 学术史与研究概观 (一)中国方面的研究概述 (二)日本方面的研究概述 (三)先行研究的比较特征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 (三)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 一 野坂参三的延安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 (一)野坂参三与中共日本研究的开端 (二)野坂参三对中共日本认识的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及其历史局限性 二 新中国的“一边倒”国际战略与对日外交的始动 (一)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的对日政策原则 (二)新中国对日外交的起步 (三)亚洲冷战体制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目标、模式 第三章 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 一 人民友好意义的“人民外交” (一)协助日侨回国 (二)“人民间”贸易协议 二 以民促官意义的“人民外交”与冷战体制的结构性障碍 (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提出 (二)以民促官遭遇困难:美国因素和台湾问题 第四章 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 一 日本的敌视、蔑视立场与中国对日外交的政治整顿 (一)引爆中日关系的导火索:从“刘连仁事件”到“长崎国旗事件” (二)厘定原则:中国对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逻辑 二 政治经济分离:国民外交攻势下人民外交的民间化转型 (一)贸易三原则——国民外交取代人民外交 (二)民间贸易体制的确立——政治经济分离 三 政治经济不可分:军国主义复活危机中人民外交的复权 (一)军国主义复活:冷战转型期的东亚政治和历史心理 (二)象征对抗:民间贸易的再“人民外交”化 第五章 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 一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把握 (一)作为“战后处理”程序象征的“日中关系正常化” (二)作为“唯一合法”主权确认的“恢复中日邦交” 二 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分析 (一)“政治解决”的思路与试探 (二)“法律解决”的战术与效果 第六章 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近世中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建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57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6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29.3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