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有关中医院校集体编写的修订版。全书是在《金匮要略讲义》的基础上,采用宋·林亿等诠次,明·赵开美校刻的《金匮要略方》为蓝本进行编写,企望在历届出版的《金匮要略教学参考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上,力求有大幅度的提高。
此次修订,严格遵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拟定的修订意见,对原《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金匮要略》部分内容予以删改,对有些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以满足学生及临床中医药人员的需求。
图书 | 金匮要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有关中医院校集体编写的修订版。全书是在《金匮要略讲义》的基础上,采用宋·林亿等诠次,明·赵开美校刻的《金匮要略方》为蓝本进行编写,企望在历届出版的《金匮要略教学参考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上,力求有大幅度的提高。 此次修订,严格遵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拟定的修订意见,对原《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金匮要略》部分内容予以删改,对有些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以满足学生及临床中医药人员的需求。 内容推荐 本书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之一。本书的修订是在第1版基础上,保持其优势与特色,广泛汲取中医药院校第5版统编教材及现行使用教材的先进成果,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充实与修订,力求更加适用于中医教学、临床、科研的需要。 全书的栏目分为原文、提要、解析、按语、医案选录、临床应用与研究、结语等。书中对原文解析透彻,阐述详明,评按中肯,条理清楚,由浅人深,引文精当,所附医案均为古今医家临证应用的典型验案。在应用与研究中,重点在突出《金匮要略》的临床价值,并充分反映古今的研究成果。书中为便于读者学习与应用,以表格等形式,对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对比分析,一目了然,易记易用。全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强,对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的原文是以宋·林亿诠次,明·赵开美校刻本为底本。 目录 绪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脉证并治第九 腹满寒疝食病脉证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前痈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症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金匮要略》参考书目一览表 方剂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匮要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克光//张家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936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97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36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1989-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2.3 |
丛书名 | |
印张 | 38.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1 |
宽 | 188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