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为考察对象,着重探讨其历史演变、理论基础以及实证法上的制度构成。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作为该制度理论基础的形式主义、抽象理论的逻辑与历史构成;作为《德国民法典》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范式的流通抵押权的制度构成与历史变迁;源于日耳曼古法的土地债务的历史命运;作为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流通主要代表之一的抵押债券制度的构成及与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异同等内容。
图书 | 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为考察对象,着重探讨其历史演变、理论基础以及实证法上的制度构成。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作为该制度理论基础的形式主义、抽象理论的逻辑与历史构成;作为《德国民法典》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范式的流通抵押权的制度构成与历史变迁;源于日耳曼古法的土地债务的历史命运;作为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流通主要代表之一的抵押债券制度的构成及与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异同等内容。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历史溯源(一):古代与中世纪/9 第一节 日耳曼法上的独立担保物权制度/12 一、不动产质/12 二、不动产质的法律性质:纯粹的物上责任/16 三、泛灵论、象征形式主义与独立担保物权/19 四、小结/28 第二节 中世纪封建法上的土地负担制度/29 一、形式主义与封建土地制度/29 二、土地人格化与土地负担的抽象化/36 三、土地负担的种类/42 第三节 城市法上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46 一、新质/47 二、高利贷问题与定期金买卖的起源/49 三、定期金买卖的法律结构/55 四、小结/57 第二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历史溯源(二):近代/59 第一节 罗马法继受时代的德意志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59 一、罗马法继受的背景及过程/59 二、罗马法继受对德意志不动产担保法的影响/62 三、不动产担保法的改革与融合/65 第二节 梅克伦堡邦法中的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68 一、梅克伦堡邦法上的抵押权立法/68 二、1819年《骑士地产抵押权法令》与1829年《城市登记簿法令》/70 三、1848年《骑士地产抵押权法修正令》/72 第三节 普鲁士邦法上的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至18世纪末)/76 一、18世纪中叶之前的发展/76 二、18世纪下半叶的发展/79 第四节 19世纪德国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82 一、发展的背景/82 二、抽象理论与不动产担保法的改造/84 三、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91 四、德国民法草案中的不动产担保物权体系/94 第三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基础理论/98 第一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形式化/102 一、形式主义原则的内涵/103 二、登记公示制度与形式化的不动产担保物权/109 第二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抽象化/1 14 一、从属性原则与不动产担保物权的流通/114 二、无从属性与抽象原则/117 三、BGB中不动产担保物权按抽象程度不同的分类/126 第三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证券化/129 一、形式主义原则与证券的历史发展/130 二、有价证券的抽象构造技术/133 三、不动产担保物权证券化概述/138 四、BGB中不动产担保物权按证券化程度的分类/142 第四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之顺位固定化:所有权人 不动产担保物权/147 一、顺位固定规则与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147 二、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的法律性质/149 三、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的种类/155 四、所有权人不动产担保物权的效力/156 第四章 BGB中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范式分析:流通抵押权/161 第一节 流通抵押权的形式结构/162 一、流通抵押权登记/163 二、抵押权证券/167 三、抵押权证券与相似概念的区分/172 第二节 流通抵押权的转让/174 一、流通抵押权转让的一般规则/174 二、流通抵押权的善意取得/179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流通抵押权/183 一、不动产担保物权流通之机构化/184 二、不动产担保物权流通的理想模式/195 三、流通抵押权的范式化:法学理想对现实政治的妥协/199 四、小结/204 第五章 BGB中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实践中的僭越:土地债务/206 第一节 独立式土地债务/208 一、土地债务的法律性质/208 二、土地债务的设定/210 三、土地债务的转让/214 四、土地债务的清偿/215 五、所有权人的异议与抗辩权/218 第二节 担保式土地债务/220 一、担保式土地债务的本质/220 二、土地债务与担保契约/223 三、担保式土地债务的转让/228 第三节 担保式土地债务实践僭越的原因/236 一、担保式土地债务与最高额抵押权/236 二、担保式土地债务与分期付款抵押权/238 三、担保式土地债务与“隐蔽最高额抵押权”/240 四、担保式土地债务与共同担保/242 五、小结/245 第六章 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之结构金融化演变:从直接证券化到关联证券化/249 第一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直接证券化的阈限/250 一、成本与普及度问题/251 二、显名与否的问题/251 三、流通能力问题/252 四、小结:不动产担保物权直接证券化的“两难”/255 第二节 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256 一、不动产担保物权关联证券化的历史发展/256 二、德国抵押担保债券的基本结构/260 三、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简介/273 第三节 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比较/281 一、证券化的制度结构不同:表外模式与表内模式/282 二、债券清偿的财产基础不同/283 三、抵押品价值评估的法律条件及贷款限制不同/283 四、抵押品资产池能否置换不同/285 五、总结/287 附论:我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之构建/293 一、历史回顾/293 二、我国不动产担保物权流通化的现实需求/297 三、我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方案选择/299 附录/309 一、德国抵押权证券/309 二、德国土地债务证券/312 三、德国抵押担保债券/315 参考文献/317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317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325 后记/32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家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05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1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51.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