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色玛奇莲(Ⅴ毛豆邂逅贝西意大利餐厅上)/儿童文学伴侣
内容
编辑推荐

顾抒编著的《夜色玛奇莲》是少见的“父书”,弥补孩子性格中的软弱,读者会在其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体验。想象力是神赋予人类的最好的礼物,如果你相信兽的存在,并不愿把自己的心灵交由它们吞噬,请读一读《夜色玛奇莲Ⅴ:毛豆邂逅贝西意大利餐厅(上)》,它会和捕兽人拉玛一起保护你,就像保护毛豆一样。

内容推荐

《夜色玛奇莲》将幻想、悬疑、惊悚、温情等各种元素融为一体,运用童话般的超级想象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险象迭出,环环相扣,给人一种传奇般的心灵体验和精神冒险。作者文思细密,文笔流畅,时而用幻想映衬现实,时而用现实丰富幻想,因而我们从中既看到这个世界诡秘的一面,也看到这个世界真挚美好的一面。

本书是《夜色玛奇莲Ⅴ:毛豆邂逅贝西意大利餐厅(上)》,由顾抒编著。

《夜色玛奇莲Ⅴ:毛豆邂逅贝西意大利餐厅(上)》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回声与兔人

永夜·客厅中央

配方失窃

咪咪丢了毛线球

黑暗厨室

红色瞳孔的男人

结婚提案

树林里的挖掘青

朱里安数杏仁

CIAO·贝西·CIAO

青芦笋芝士意面

苦涩的提拉米苏

绝食者97人

咪咪昏厥

珍藏级红宝石波特

沉重的铜牌

试读章节

“薄皮椒,一块六毛八……今日草鸡蛋特价,今日草鸡蛋特价……”

玛奇莲仓储的店内冰冷机械的人声循环往复,照例播放着菜价与本日特惠等等。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人们不耐烦地等待着。我也推着购物车混在其中,同样不耐烦地等待着。

好像某位小说家曾经写过这么个故事:城市被不明怪物袭击,人们被束手无策地封锁在这种超市内,有的坐以待毙,有的求神拜佛,有的救护他人生命,总之,表现出各种迥异的心理与行为。

此时此刻的玛奇莲仓储,就有点像故事中的场景。越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连锁超市,越是给人一种脆弱的文明之感。日光灯照射的透明货架、摆放整齐的蔬菜水果、流水线般的收银系统、统一穿着酒红色莲花图案店服的售货员,似乎不需怪物袭击,在一瞬间就会因为停电、电脑故障、或其他设想不到的微小问题而无法运转,一溃千里。

假如真的遇到那种事情,极端状态下,我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我胡思乱想着,队伍慢慢地向前挪移。

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拉玛给了我一张这里的购物卡,嘱咐我买一些必备的日用易耗品,卷纸、牙膏、衣物柔顺剂,事实上,我的早饭也是在这里吃的。

一份所谓的三明治放在我的面前,我用手指摁了一下,面包很硬,像是刚从锅炉里锻造出来,黄瓜倒有点软,显然不太新鲜。没有芝士,也没有鸡蛋酱,中间夹了片火腿肠。

“换份豆浆油条。”我说。

“已经打单了,不能换。”对方说。

“不换算了。”

玛奇莲仓储的早点卖相还过得去,却无论中西式,都具有某种相似的口味——不地道的口味,某个系着白围裙的家伙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的出品。

但我不想在黑猫奶茶店吃早饭。自从我的眼睛恢复之后,拉玛就对店内事务不闻不问,全盘交给我打理,包括他一度热心投入的饮料和甜点研发也差不多荒废了。不仅如此,他还有点躲着我。

我深信,这一切与出现在病房里,自称为拉玛哥哥的年轻男子不无关系。

吞下那只三明治,真是味同嚼蜡。

令人提不起精神的除了玛奇莲仓储千篇一律的早餐,还有刚才发生的一件小事。

在玛奇莲仓储的所有区域中,我格外喜欢摆放蔬菜水果的那一部分。也许正是因为个人用品中黑灰色调居多,才产生了这样的补偿心理。蔬菜水果丰富的色彩,总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移不开脚步。这并不限于玛奇莲,我更喜欢逛菜市场。

今天我也是如此这般地在蔬菜水果区来回逡巡。我需要挑选出那些煮过之后变得绵软的土豆品种,以及呈现出健康的粉红色的番茄,最后,在新到货的本地芹菜那里停了下来,工作人员刚刚把它们倒入货架——荷兰芹的纤维过粗,我和拉玛只是偶尔才会购买。然后,我一眼看中了其中最为鲜嫩多汁的一棵,正要伸手去拿。然而,另一只手掠过了我的前面,迅如闪电地拿走了它。

“喂,你——”我不禁喊出了声。

转过头,只来得及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闪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此外,不知是否错觉,我仿佛看到什么东西在那人的头部一闪,位置的高低大约在耳朵附近。不是很耀眼的暗红的光亮,却像烙印似的留在了我的眼角。

其实还有几棵芹菜可供挑选,但不知为何,我突然兴致全无,草草买了几样菜就开始排队。一直到长长的队伍逐渐在眼前消失,我还在想着那道一闪即逝的光亮。  生活中很多微小的事情彼此都存在联系,潜在的联系,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连在一起,就像曾经在我身边发生过的那些事一样。只要有一道哪怕看上去不起眼的裂缝,说不定就会有雨水灌进来,慢慢侵蚀,进而导致某一天建筑轰然倒塌。

然而,完全没有裂缝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无论怎样的小心翼翼。

我抱着玛奇莲仓储硕大无朋的纸袋向外走去,透明的自动门上,玛奇莲的LOGO分外显眼。

紧接着,一片金色的银杏叶打了几个转,落在我的球鞋上。

秋季的第一个信使。

我用一只手托住纸袋,腾出另一只手,从外套口袋里拉出耳机线。

“回声与兔人”乐队,《SEVEN SEAS》。

“回声与兔人”1978年夏天成立于英国利物浦,距离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乐队不算是最走红,但也有自己的一批拥趸在默默地追随着。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他们遭遇了灭顶之灾,主唱离开,第二年鼓手又意外车祸身亡,剩下的人勉强支撑到1990年,终于解散。《SEVEN SEAS》来自他们的第二张专辑,1984年。

“画出全世界的蓝色,让眼泪不再刺痛……”他们唱道。

那张专辑的封面是也是阴郁的蓝色。在那么一个蓝色的低矮的洞穴里,一艘小船载着乐队的四人,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上。两人手持木桨,一人坐在中间,一人垂头向水里伸出手去。幽暗而美丽的封面。

每次看着那个蓝色的洞穴,我都会想到拉玛。抑或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么一个地方,只是形式不同。

我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向黑猫奶茶店走去,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道旁的树木换上了更富有层次感的色彩:墨绿、金黄、咖啡、浅棕,玛奇莲便利的橱窗上也贴出了中秋月饼的广告:莲蓉、豆沙、蛋黄、五仁,不过街景还是熟悉的老一套,没什么变化。

“游过七大海洋,亲吻乌龟的壳……”略带荒诞感的歌词。

这时,一幢从未见过的建筑掠过眼帘。我猛地停下了脚步,开始倒退,退到报亭那里。

“买份今天的晚报。”

“一块五。”

我递上十块纸币,戴着老花镜的伯伯收下、展开,对着光略微辨认了一会儿,片刻后递出报纸和找回的零钱。

“那是什么?”我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幢建筑。

“哦?”老伯伸出满是皱纹的脸,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停了一会儿才又缩回报亭里,“你说贝西啊。”

“贝西?”

“意大利餐厅。”老伯歌唱似的地说,“意大利,餐厅。”

“意大利餐厅?”我有点惊奇,“那里原来不是个五金店吗?”

“每天都是一样的问题。”叹息声从报亭深处传来,像是有些厌烦,“还需要买点什么吗,新到了漫画杂志。”

“来一本。”我说,“那个贝西,开张多久了?”

“谁知道。”老伯重新出现在报亭的窗口,“说是想看见的人才能看见。大概五金店关门之后就开了吧。”

“想看见的人才能看见,是什么意思?”

“不是我说的,是那个人来买报时说的。”老伯解释道,一面将手边那只铁盒里的零钱拨弄得“啷啷”响。

“谁?”

“意大利餐厅来的那个人。”

我将漫画杂志卷成筒状拿在手中,若有所思地注视着那幢拔地而起的小楼。它一共两层,红砖墙面,黑色铁制窗栏,整体色彩十分鲜艳——对这条街来说,未免太鲜艳了一些。想看见的人才能看见?无论我想不想看见,都不可能忽略它的存在。它简直是在对着我呼喊,“停下来,停在我这里!”

大约是为了在这个钢铁都市里营造出温馨的乡村感,窗台上对外摆放着小盆的植物。拉玛曾经在森林里告诉过我这种花的别名,哎,一时记不起来了。

最后,我的目光转过一盏尚未点亮的玻璃灯,落在门上。与这座小楼活泼的色彩相比,弧形的门倒不算起眼,只涂了层清漆,装饰着一只干草编成的环。上方的木牌刻着店名:BESI。

贝西意大利餐厅。

我离开报亭,向它走去。黑猫奶茶店的经营时好时坏,拉玛也许不在意,但每到盘点时我的心就悬在半空中——它是我的栖身之所,也是唯一看得见的生活来源。现在同一条街上又出现了这么一家餐厅,只怕我们很快就要闭门歇业了。

立在“贝西”门口,我犹豫了片刻,将手按在门上,正想推开,不料门自内向外微微一动,“吱呀”一声拉开了一条缝隙。紧接着,一只手从里面伸出,将块牌子挂在门上。然后门又“砰”地一声关紧,再无动静。

牌子还在摇晃,上面是“今日客满”几个字。

音乐停了,我移开耳机。这是中午,平常这个时候,黑猫奶茶店的上座率基本为零,即使是周末,我们也还来得及从容不迫地擦洗杯子。

退了几步,我重新抬起头,打量着这间餐厅。它今日客满,站在外面却丝毫感觉不到喧闹,木门紧闭,从我所处的位置,看不见餐厅里任何一位食客,也听不见杯盘交错的声音,连窗台上摆放着的植物也静到极点,叶子也不颤动一下,仿佛在默默诉说着秋日的温煦。

然而,当我看向二楼时,倏忽之间,一种特殊的敏感蓦地攫住了我的心,似乎将我整个人都提到了空中。

有人在看着我。

虽然看不见对方,但我确实能感觉到。有人隐身于“贝西”二楼的白纱窗帘后,居高临下地向我投来目光。只是一时之间,我还无法判断其意图,只是单纯地感到自己处于他人的视野之中。

我本能地抓紧手中的玛奇莲纸袋,转身向黑猫奶茶店走去。

或者说是落荒而逃。

想看见的人才能看见。

晚上坐在店里结算当日的流水,这句话突然袭上心来。

不过这只是餐厅的某种噱头,不是吗?报亭的老伯也看见了它,谁都可以看得见,那红砖的墙面,那黑色铁制的窗栏,还有窗台上的植物。

一个初来乍到的餐厅而已。不要说是意大利餐厅,就算是外星人经营的餐厅,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咪咪能说话,它也许会这么说。此刻它慵懒地躺在收银台上,脸上不屑的表情正与这句话的氛围匹配。

拉玛的注意力也不会放在这种事情上——那位造访病房的不速之客,以及映衬在那年轻男子背后的SPECIES公司庞大的阴影,就够他烦心的了。

关于那位自称是他哥哥的年轻男子——“多莉”的店主,我没有得到任何解释,是事情过于复杂,或是真相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麻烦,不得而知。但拉玛陷于层层阴霾深处的时候,会一改平日的温和态度,你别想从他嘴里撬出一个字。

我惟有耐心地等待,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都能毫无掩饰地面对自己,包括对方。

P1-10

序言

小时候去看马戏,大幕拉开之前,总有个小丑出来暖场,讲个笑话,表演些简单的杂技或魔术之类。一个书的序言,大约也就相当于那个暖场的小丑。身为观众,你知道翻过这页,后面便是一个崭新又瑰丽的世界,但先别急,听我讲个小故事,这故事简单平凡,我想也许你也经历过:

十几年前,我还是个浑浑噩噩的中学生,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戴金丝眼镜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和我前世有仇,一直看我不顺眼。客观一点说,我不是那种多么顽劣的学生,成绩也马马虎虎,我的缺点,在于对学习和排名座次这类的玩意有点掉以轻心,平常总琢磨一些不着边际的古怪东西——其实也不算多古怪,无非是些失传的武功绝学啦、超级赛亚人啦和魔法什么的。但在老太太的眼里,我对学生应该关心的东西毫不关心,反而关心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这种价值观本身是最大的错误,小小年纪就误入歧途,我的未来必定万劫不复。她对我的教育方式,就是时不时地羞辱我,例如撕烂我的漫画啊,当众把我从课堂上赶出去啊之类,期望我迷途知返。

有一次,老太太像往常一样把书撕烂丢到窗外,然后吩咐我回家去把父母叫来,我讪讪地走出课堂之后,并没像往日一样回家,我走上学校的天台,此时夕阳如血,暮色浸染全身,从高处俯视下去,操场上芸芸众生涌动,但已和我毫无关系,我那个时候大概十四五岁,已经面临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我的选择有二:

1.希望母星上派飞船来接我。

2.找个深山老林出家从此不问世事。

有人说啦:这点小事,要生要死,至于吗?我只能回答:以上叙述全部属实。当然,结局很容易猜得到,我两样都没有选,不然就不会有这篇序言。

好啦,你要提问了:这个故事和《夜色玛奇莲》、和顾抒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从天台上下来,我就回家了,之后没几天,收到了顾抒的来信。那时没有互联网和手机,我们书信来往。和她交往通信一段时间之后,我宛若接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很快沉迷其中,我深刻地感到,如果那时候出家,就太傻了。

是的,我和顾抒结识于十几年前,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女生,但和今天一样,她爱文字,爱读书,有着孩子般天真的心灵_至今仍然是。在认识她之前,我对喜欢读书的女孩有个刻板印象,以为她们都必定抱着本书戴黑边眼镜,在喷了香水的卡片上摘抄一些美文诗词,一般会显得很文静,给自己起很文艺的笔名。事实是,顾抒虽然也写作,却没有这些文艺腔调,当时的她,穿着有点儿男孩子气的T恤,活泼爽朗,我们在南京的林荫路上散步,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累了就在路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那时我们都很穷,这是我们唯一能够负担的腐败活动。

如你所知,中学生涯绝不是阳光灿烂,大家都在课本和考卷里面灰头土脸,然而即使如此,我所认识的顾抒是富有生命力的女孩,她想着有趣的东西,双眸闪亮,她不会在笔记本上喷香水,文字自然熠熠发光。现实生活无非是读书做题考试,沉闷而乏味,但我们彼此写信,尽量攫取平庸之外的乐趣,宛若战壕里的战友互相支援:

我们赌冠军杯的胜出者是AC.MILAN还是A.JAx,顾抒输了,赌注是一根雪糕,她在信里说,愿赌服输。我找了半天,在信封里发现了夹带的硬币。很隐秘,好像一个谜题。

她在信里说,数学期末考得一塌糊涂,哭死了;但下一封信就是暑假去游泳了,阳光明媚,心情大好。

她告诉我家里遭遇了小偷,小偷如何如何从四楼外墙壁如蜘蛛侠一般潜入她的家中,她睁大眼睛看见了小偷,却啥也没发生再次昏昏睡去。惟妙惟肖,好像混合了黑色幽默的惊险故事。

她给我看过一篇她写的小说,主角是两个男孩,看武侠小说爱恶作剧,文字诙谐,我看了后笑到抽筋。我当时的想法是,怎么会有这么好玩的女生!

那篇小说至今还藏在书柜里没有发表。那不是完美的作品,然而令人惊奇。十几年后,《夜色玛奇莲》来到我们面前,我自信算是熟悉顾抒,也熟悉她的作品和风格,然而《夜色玛奇莲》仍然让我惊奇得说不出话来。

谈到写小说,我是个外行。但我喜欢听故事,顾抒喜欢讲故事。因为我的职业关系(我是一名游戏设计师,做了几个让玩家骂得狗血淋头的游戏),有时候我也会做些世界观规划和角色设定之类的工作。所以我们在一起时,常常讨论彼此脑子里冒出来的一些天马行空的点子——这种时候,我们俩和十几年前还做学生的时候,和两个爱幻想的小孩之间,其实没多大差别。有的人无论长了多少岁数,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总是一个孩子,顾抒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谈到《夜色玛奇莲》,我亦有些微的贡献。我的贡献在于,顾抒把她想出来的故事和角色讲给我听,这些最初的念头如同海上的潮水,然后我做了一个挑刺的角色,如同潮水荡涤沙石,最后,那个少女与兽的世界如同珍珠一般从海水里浮出。我现在再读小说,觉得它好像原本就在那里。顾抒是用自己的想象力,凭空创造出一个那样瑰丽而又有点危险的世界,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照我看来,《夜色玛奇莲》不仅瑰丽,还是部聪明的小说。用聪明来形容小说,可能有点不恰当,但恕我直言,很多小说实在不够聪明,不仅不聪明,有时几乎是接近愚蠢,读那样的傻瓜小说,我怀疑作者是把读者当成了傻子。要知道,读者不但不傻,而且在读小说的时候,智商还能向上提升个20%,这一点,我相信你肯定同意。

在这里,我就不说什么是傻瓜小说的特征了,但我可以说说,为什么《夜色玛奇莲》是一部聪明的小说。首先,作者是一个聪明的入——顾抒很聪明,从外表来看,有时你不太容易相信这一点,因为按照经验法则,漂亮的女生经常是不够聪明的(这话打击了一大片,请读者宽恕我,至少这话不是我发明的)。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和聪明的人交朋友,应该读聪明的小说,这样也会让我们自己变得更聪明。

其次,《夜色玛奇莲》在一部奇幻小说的皮肤下,有一颗推理小说的心。据我所知,顾抒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应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夜色玛奇莲》当然并非纯粹的推理小说,亦不讲述凶手和谋杀这样残酷的剧情,但文字之中有着抽丝剥茧般的解谜快感,书里埋伏了很多细节和线索,如同拼图的碎片,等待读者去发现和拼接。我自己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但我觉得这个寻找线索拼图的过程比玩一盘好的游戏还要过瘾和畅快。

我相信文如其人这句话。如果不那么浅薄地理解,你可以从《夜色玛奇莲》中看到顾抒的影子。当然我并不是说,顾抒是书中某个角色的投影,譬如说毛豆——虽然她们都养着同样名为米拉尔沃斯·米都斯卡亚的黑猫。我的意思是,这个以少女和兽为主题的故事是有灵魂的,而这灵魂,就投射着作者的影子,包括她的喜好、感情、梦想、坚持。

以及在这一切当中,特别重要的,那就是爱。这爱不是单指男女之间,而有更宽泛的意义。如果说在《夜色玛奇莲》中,有一个贯穿的主题,那就是对爱和梦想的守护。

相比于无尽黑夜里兽在逡巡的城市,黑猫奶茶店的一点点灯光虽然微弱,但它始终保护着毛豆,保护着孩子的心灵。不过,《夜色玛奇莲》并非那种温情脉脉的故事,读者会看到,它常常(几乎是从来)都没有大团圆的结局,很多次,毛豆拼尽全力,仍然救不回自己的朋友,仍然在不断地失去自己宝贵的东西,“他们依然会抓不住你的手,从你的眼前消失,从你的生命里退场,随着你的记忆变得愈来愈淡,就像一个影子,更有甚者,连影子也没有……”  我想,这就是现实。现实从来都很残酷,人的心中也充满黑洞,在长大的过程里,我们会不断地丢失最宝贵的东西,最后变成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的一种^、_—那就是兽。因为我已经不是那个在天台上的学生,而是一个经历过“长大”的人,因此,我可以用过来人的口气说,这些东西的丢掉,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守护呢?正是因为这样,才要守护,我想这就是《夜色玛奇莲》要告诉我们的。顾抒曾经对我说:这个世界艰难无比,有许多险阻,为何人们要相爱?是因为我们需要彼此的爱来对抗这个世界。

王小波也说过,人除了现世的生活之外,还应该有另一个世界的生活,那就是诗意的世界。我想,他是说,人应该有梦想,而且不要那么随便而放纵地活着。所谓随便而放纵地活着,就是向现世的平庸投降。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这些话,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完全承认,现世的平庸确实非常强大,经过了这么多年“长大”的过程,我得承认,老太太班主任关于价值观的看法,是完全有道理的。什么梦想,爱,另一个世界。如果你是中学生,不用说高考,期末考试就足以让我的这些话作废;如果你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工作机会就可以枪毙我;如果你工作了几年,那么一套房子的按揭肯定是彻底粉碎我啦。

你要问我,面对这些问题,还诗意个屁,梦想个头?我得承认,面对这样的质问,我什么也回答不出来。到这里,已经超出了一篇序言的范畴,小丑也该下场了。但我想把最开头的故事讲、完,你或许还记得,那时候我有两个既无奈又危险的选择。然而为什么我都没有选呢?

那时我看到夕阳西下,云彩如同烫金的帆船,驶向远方。那一时刻我忽然感到,在云之上,必定有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个世界,必定和我现在所处的世界有所不同。我虽然不见得能去到那里,但那一个崭新的世界,必然存在。我不能死。

那崭新的世界是存在的,对我而言,那就是顾抒和她所带给我的世界。《夜色玛奇莲》也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翻开这页后,你就将踏入。而每位读者,你们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世界,必定是存在的。唯独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后记

顾抒是一个用小说牵引着我的女生,十二年。当然,她写作的时间比这还要久。

她称自己是:写故事的人。她笑起来,嘴角有美妙的弧度。

我想,如果她愿意,她也可以是美女作家、畅销书作家。商业和技术的运作,她不是不懂。

可是,她只是简单地、不紧不慢地写着故事,给真正的孩子看。

因为她说,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才会读小说。

我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的时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孩。在那篇《蓝色项坠》的创作谈中,顾抒写道:“即使双脚磨破,我的心仍然像秋天的叶子一样,聚集了三季的温暖,什么都不怕。”我真的在JOJ0所鄙视的香水卡片上抄下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默念,仿佛听到精灵在耳边轻唱,陪伴我走过宛如持续低烧的高中。

经过了漫长的考试,我走到了大学。

像所有经过重压走进大学的孩子一样,我不知疲倦地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谈恋爱,迅速长胖。在秋天某个平凡的日子,我收到一封邮件,它的主题是一句HEY,好像失散多年的好友传来的问候。

这封邮件开启了一个读者走向一个作者的神奇通道,我走进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回头。通道那一头就是顾抒,这个时代难得的校园小说家。

顾抒曾经说,写小说不是写情绪,而是把情绪找一个对应点释放出来。

她的小说特别之处就在这里。她不纠结情绪,却巧妙地把少年金子般纯粹的情感、对人生的认知、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持释放在她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里,最终在读者心里荡起涟漪。

像《K中少年猎梦笔记》里的红桃、苍耳和黑猫,三个少年以友情为基础,靠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穷根究底的勇气和不掺杂质的智慧与邪恶的“组织”对抗,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拨开重重迷雾,走向新的世界。《致爱丽丝》里的Alice和乔乔,一个是沉默寡言的平民学生,一个是众人瞩目的明星学生,两个截然不同的少年在校园里相遇,展开了一段揭秘式的故事,最终我们走到了谜底处,原来起初的相遇只是一个阴谋,但他们二人在探究彼此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友情,发现了比名次和高等学府更有意思的东西,这比相遇的初衷要珍贵一百倍。

这些故事未必是真的,但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无助、冲突、喜悦、难过等种种情绪却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也是每一个最终走进成人世界的孩子记忆里最值得保留的东西。

也好比本书中的少女毛豆,以失踪的爸爸留下的一把超市储物柜的钥匙开启一段神秘的捕兽之旅,在捕兽人拉玛的带领下,她见识到兽的世界的复杂、拥挤,经历了艰难的冒险和抗争,一点点失去了珍贵的朋友。最后她意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兽的,但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对生活的无穷欲望就是可怕的兽,吞噬了所有的人。唯一令人有所对抗的是,我们的记忆仍然保留了一些最好的东西,像于连心中的美好旋律,让兽在无情地吞噬我们的心灵时,尚有所畏惧。

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感知,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运转的程序。我们每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又何尝不是被格式化的过程。但读过顾抒的故事,你会深深认同:我们每一个人必定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再平凡的小孩,也是一个会发光的精灵。

现实中的顾抒并非一个不入世的写作者,相反,她热爱美食,做过几种职业,去过不少地方,是一个很适合做朋友的女生。无论什么身份,她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真正的孩子,充满感知和表达的能力。正因如此,顾抒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创造一个神奇的、全新的小说世界。她笔下的故事充满悬疑和奇幻,情节丝丝入扣、细节动人心弦,极其适合聪明的大脑来阅读。然而最终,除去阅读精彩故事带来的快感以外,我们还体会到她的故事和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有所不同。

那就是:“这世界上充斥着太多平庸的人和事物,也隐藏着太多瑰丽的人和事物。平庸没有什么不好,它安全、稳妥、踏实,但请努力避免成为平庸的人。特别的人在这个社会里必定会受到诸多冲击,但无论何时,请别怀疑你少年时代曾经做过的梦,你曾经坚信不疑的东西。我们的未来,会闪闪发光,像是缀满繁星的璀璨夜空,丝绒一般。”

这就是顾抒,一位看起来平易近人,其实内心特立独行的校园小说家,试图通过她的小说告诉我的一切。

书评(媒体评论)

《夜色玛奇莲》将幻想、悬疑、惊悚、温情等各种元素融为一体,运用童话般的超级想象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险象迭出,环环相扣,给人一种传奇般的心灵体验和精神冒险。作者文思细密,文笔流畅,时而用幻想映衬现实,时而用现实丰富幻想,因而我们从中既看到这个世界诡秘的一面,也看到这个世界真挚美好的一面。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创作专业2010级学生 张牧笛

很难去定义《夜色玛奇莲》究竟是不是儿童文学,作者的思想与看法颇具独立性,与那些故作喜感的所谓儿童文学不同,若是把儿童文学归类,一般市面上的应称为“母书”,女性化,而这本却是少见的“父书”,弥补孩子性格中的软弱。好的文学无界定,大致就是如此。

——新锐编辑、《水仙们》作者 王璐琪

《夜色玛奇莲》想象力丰富,仂佛让人进入了一个现实与虚幻重叠的世界。简练的支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像诗中触摸到的意象,表达了当代都市人心灵的空虚以及爱永不消逝这两个主题。读这部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步入了一处绿油油的麦田,守望作品带来的恒久季节,而那其实是风中成长的河流。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级学生 吴洲星

当一个故事的后续发展能够引起读者强烈好奇心时,这个故事可以说是成功了。

《夜色玛奇莲》的题目,很幻想,笼罩在永远神秘的夜色之下:而小说的内容,越看到后来,越怀疑这幻想是否属于真实。人心中的兽,果真存在吗?除了有无形体这一疑问,那导致人们心灵扭曲的力量,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中见到过。

因而,我与书中的毛豆一起,期待揭开心中的疑问。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09级学生 慈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色玛奇莲(Ⅴ毛豆邂逅贝西意大利餐厅上)/儿童文学伴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04386
开本 32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6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2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