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
内容
编辑推荐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来自权威机构的作品,讲述了我们人类正面临的威胁,一百多个美丽的人类家园正在走向消失之路,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正在发生的悲剧,而不应该等到数十年之后再蓦然回首感慨不已。

本书配备了100幅全球顶级摄影家拍摄的照片,展现唯美、梦幻的远方风景,更留下近在眼前的环境沉思。这难道是这些地方最后的珍贵影像?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已在欧美等地引起了巨大反响,跃居各大畅销书榜,很多学校、机构、企业、团体都采买作为人人必读书。该书的部分图片也风靡全球,成为诸多大型公共场所及文化传媒的焦点图像。

内容推荐

本书以简明生动的文字和绝美的独家照片,讲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给地球上100个地方造成的巨大威胁。如果人类没有相应的行动,只要世界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从威尼斯、巴黎到曼谷、东京,从好望角、爱琴海到天山冰川、亚马逊雨林,都面临灭顶之灾,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悠久的文明古城,那些与人类长期为伴的物种,都将不再。全书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为基础,从不同的因素导致的结果入手,生动展现了这100个地方独一无二、极其特别的历史和现实。100幅波澜壮阔的图片由Getty Images的全球最杰出摄影家捕捉,留下了这100个地方在危机来临前的珍贵瞬间。

目录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问题/梁从诫

用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廖晓义

极端气候

 1 米斯郡,爱尔兰

 2 巴拉顿湖区,匈牙利

 3 奥卡万戈三角洲,博茨瓦纳共和国

 4 马赛马拉,肯尼亚

 5 廷巴克图,马里共和国

 6 诺克陆夫国家公园,纳米比亚

 7 大科尔多凡地区,苏丹

 8 安曼,约旦

 9 乞拉朋齐,印度

 10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

 11 珀斯,澳大利亚

 12 大蓝山,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

 13 古吉拉特,印度

 14 加拉加斯,委内瑞拉

 15 特立尼达,古巴

 16 洪都拉斯

 17 巴黎,法国

 18 奥林匹亚,希腊

 19 群岛海,芬兰

 20 乍得湖,乍得

 21 喀拉哈里沙漠,纳米比亚

 22 芝加哥,伊利诺伊州,美国

 23 大索尔,加利福尼亚州,美国

 24 东京,日本

海平面上升

 25 瓦登海,丹麦

 26 哥本哈根,丹麦

 27 泰晤士河,伦敦,英国

 28 赫利根群岛,德国

 29 鹿特丹,荷兰

 30 威尼斯,意大利

 31 爱琴海,希腊

 32 尼罗河三角洲,埃及

 33 圣路易斯,塞内加尔

 34 尼日尔河三角洲,尼日利亚

 35 海湾沼泽地,马达加斯加

 36 马尔代夫,印度洋

 37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美国

 38 炮台区,纽约市,美国

 39 拉普拉塔河,乌拉圭

 40 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

 41 曼谷,泰国

 42 湄公河三角洲,越南

 43 钏路湿原,日本

 44 卡卡度湿地,澳大利亚

冰层融解

 45 北冰洋,北极地区

 46 伊卢利萨特冰湾,格陵兰

 47 西哈德逊湾,加拿大

 48 努纳福,加拿大

 49 白令海,俄罗斯与美国

 50 瓦尔德斯半岛,阿根廷

 51 罗斯冰架,南极洲

 52 南极半岛,南极洲

 53 天山,哈萨克斯坦

 54 弗兰兹·约瑟夫冰河,南岛,新西兰

 55 珠穆拉里女神峰,不丹

 56 萨迦玛塔国家公园,喜马拉雅山脉,尼泊尔

 57 恰卡塔雅冰河,玻利维亚

 58 奎尔卡亚冰帽,秘鲁

 59 克伊兹布尔,阿尔卑斯山,奥地利

生态破坏

 60 萨肯贝格,格陵兰

 61 苔原,挪威

 62 达拉纳省,斯维兰,瑞典

 63 卡奥尔,洛特河峡谷,法国

 64 卢塞迪奥修道院,上波河谷地,意大利

 65 阿尔玛卡麦尔峰,黎巴嫩

 66 空域,沙特阿拉伯

 67 贡德尔,埃塞俄比亚高原,埃塞俄比亚

 68 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

 69 好望角植物保护区,西开普敦省,南非

 70 波林湾,赫西尔岛,加拿大

 71 夏洛瓦区,魁北克省,加拿大

 72 北坡,阿拉斯加州,美国

 73 哥伦比亚河,美国

 74 库伊岛,夏威夷州,美国

 75 加勒比海

 76 阿尔泰山脉,俄罗斯

 77 西伯利亚,俄罗斯

 78 贝加尔湖,西伯利亚,俄罗斯

 79 亚马尔半岛,西伯利亚,俄罗斯

 80 印度河,斯卡杜,巴基斯坦

 81 努瓦讷艾利区,斯里兰卡

 82 巴彦乌勒盖省,蒙古国

 83 长江,中华人民共和国

 84 刚果盆地,刚果民主共和国

 85 蒙特维德云雾森林,哥斯达黎加

 86 亚马孙雨林,巴西

 87 婆罗洲,印度尼西亚

 88 扎哈拉德拉西埃拉,安达鲁西亚,西班牙

 89 里朗威市,马拉威

 90 韦拉克鲁斯州,墨西哥

 9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92 丰盛湾,新西兰

 93 累西腓,巴西

 94 丹老群岛,缅甸

 95 科摩多岛,印度尼西亚

 96 大堡礁,澳大利亚

 97 图瓦卢,太平洋

 98 翁通爪哇环礁,所罗门群岛

 99 瓦瓦乌群岛,汤加

 100 苏禄-苏拉威西海,马来西亚

跋 化方案为行动

试读章节

米斯郡

爱尔兰

位于爱尔兰岛东部的米斯郡(County Meath)俗称“皇家郡”,这里曾在爱尔兰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当地的一些巨石古墓建造于公元前3500年,比埃及金字塔还要古老。米斯郡是爱尔兰最重要的马铃薯(或所谓“地苹果”)产地。马铃薯在17世纪从南美洲引进欧洲后,很快地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1845年爆发的马铃薯晚疫病所导致的大饥荒,造成1846年至1851年间多达150万爱尔兰人死亡,以及同一时期上百万人的移民潮。

据预测,在未来45年至65年间,爱尔兰的夏季平均气温将升高2.5℃至3.5℃;同时,全球气候变迁将导致此地夏秋两季的雨量减少25%,包括米斯郡在内的东部地区,雨量甚至可能减少达40%。这样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旱灾可能使爱尔兰大多数地区的马铃薯无法生长,东部地区情况尤其严重。

巴拉顿湖区

匈牙利

匈牙利的巴拉顿湖(Lake Balaton)又名“匈牙利海”,是中欧最大的淡水湖,全长77千米,但平均深度只有3米,因此,湖水混浊。2000年至2003年问,这里接连四个夏季降雨量减少,气温明显上升,导致巴拉顿湖开始缩小,湖水水平面更低于往常,湖岸开始出现大量淤泥。

2003年夏季,这里的气温比往年的均温高出了4℃,科学家相信,这是气候变暖的早期迹象。有人预测,在本世纪末之前,中欧的夏季降雨量将减少30%至70%,气温也将明显上升,巴拉顿湖附近地区遭热浪与干旱侵袭的次数将增加50%,巴拉顿湖将濒临干涸,附近历史悠久的葡萄园也将面临严重威胁。

奥卡万戈三角洲

博茨瓦纳共和国

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c·Delta)位于博茨瓦纳共和国(Botswana)北部,是发源于安哥拉的奥卡万戈河(Okavangc,River)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的,面积约15 000平方千米。每年大约有110亿吨的河水流入三角洲,大部分的水经由蒸发作用而消失,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

每年雨季时,河水源源涌至,三角洲重新获得滋润,万物重拾生机。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农业及工业活动,河水清澈干净,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如非洲象、非洲水牛、河马、鳄鱼、黑犀牛、白犀牛、狮子、豹、猎豹、鬣狗、非洲野狗、斑马、长颈鹿和多种羚羊都能见到。由于气候变暖,降雨形态也会随之改变,居住在奥卡万戈三角洲的五种土著居民及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将会随之改观。

马赛马拉

肯尼亚

肯尼亚的马赛马拉(Masai Mara)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建于1961年,面积1672平方千米,与南方的赛伦盖提(Serengeti)国家公园结成一体。每年7月至8月,数以百万计的角马,伴随着斑马、长颈鹿、水牛、羚羊和牛羚从赛伦盖提迁往北部的马赛马拉,9月底再循原路踏上归程。在迁徙的过程中,万马奔腾的景象壮观无比。这种年年发生,却又时间、路线飘忽不定的动物大巡行,已在东非大草原上进行了数万年,主要依赖的就是稳定的气候,尤其是固定的雨期。

这片广阔土地上的植物、大型食肉动物、草食性哺乳动物、鸟类、无数的昆虫和小动物,已经形成了一套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但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气候变化日趋极端,也更难掌握,将威胁到这片地球上罕有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P4-10

序言

用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 廖晓义

危机,似乎是这个时代的身份证,就连最不可一世的西方经济也危机了。而最致命、最不可逆的危机是生态危机。就说气候变化这一项,就足以置人类于死地。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生灵。

这场危机是人类自己一手酿成的,更确定地说,是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就连因环保而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总统戈尔,一方面他对使气候变化成为世界话题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另一方面,恰恰是他所代表的高耗能的美式生活方式,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人们为减排讨价还价,减排进程举步维艰,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发达国家把已有的过度消耗能源的生活方式看做是不可改变的前提,而发展中国家则把这种生活方式看做生活品质的必然标准。问题在于,这样无节制消耗物能的生活方式真的是高品质的吗?

单向地依赖消耗物能的生活方式,不仅造成环境的恶化,而且导致心灵的硬化和身体的退化。对车的依赖,导致腿脚的退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对于空调的依赖,导致皮肤呼吸能力的丧失;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奏下的压力,以及追逐物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则是各种现代病和猝死的成因。更要命的是,在为获取物能的竞争、斗争和战争之中,心灵被污染,人心如荒漠;失去了和自然血脉相通的情感,割断了周围的人情、亲情、友情乃至爱情,由此也失去了快乐的源泉和快乐的能力。

质疑和挑战过度消耗物质能源的生活方式,不是让人们去牺牲,恰恰是要人们找回现代社会最难得的奢侈品,这就是健康和快乐。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并不意味着经济的衰退,而恰恰是产业转型和新的生态经济的发动机。

当人们不满意食品污染而追寻有机产品的时候,当人们真正把食品安全视为生命基本诉求的时候,中国这个既有土地也有人力资源的农耕大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有机食品菜篮子;

当人们在对于物质的无休止追逐中找不到幸福的时候,当创物产业很难拉动内需而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精神产品的时候,中国悠久的文化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创意产业的资粮;

当人们厌倦了批量生产的大宗工业化产品而向往个性化手工业制品的时候,当人们厌恶了污染而崇尚返璞归真的自然产品的时候,中国几千年的手工艺传统有可能与时尚结合,而引领风骚;

当人们真正关注健康,用生命崇拜代替了资本崇拜的时候,当人们不甘忍受心灵硬化的苦闷而追捧各科,形式的国学研习的时候,古老的养生智慧和国学教育就有可能拥有最具潜力的市场。

所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创意产业首席顾问菲利普多德说,只有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能够引导今天的人类走出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论,绝不限于物质世界。古人把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物质世界称为“地”,还有一个无形的世界被叫做“天”,连接这个无形和有形世界的则是“人”。人活一世,一方面“通神明之德”,与无形的世界相应;另一方面“类万物之情”,与有形的世界、与所有的山川和生灵相通。中国人的认识论不只有认识事物的知性,还有与道相通的心性和唯道是从的德性。古人理解的能源,也不只物质能源,还有另外两种更为珍贵的能源,这就是作为健康来源的体能和作为快乐来源的心能。

这些古老的宇宙观在量子力学和天体物理学那里得到最新的科学印证。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的学生卡尔博士告诉我们,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以及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实只占世界全部能源的5%;还有25%的看不见的东西,被物理学家称为暗物质,就是我们说的能量,而这个能量里面相当重要的是生命的能量,中医的表达就是“气”,也就是所谓的体能;另外还有70%叫暗能量,暗能量就是我们古人说的“心”或者说“心能”,也就是与道相应的宇宙能量,亦即宇宙大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家各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人们“惜物能、增体能、蓄心能”,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体悟“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生命喜悦。

从根上来说,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源自扭曲的发展观——不问发展的目的,也不顾发展的资源底线;而扭曲的发展观源自扭曲的价值观——个人利益最大化、物质消费最大化的价值体系,是不计算自然、心灵以及健康的价值的;扭曲的价值观又基于扭曲的世界观——把有形的物质世界看成生命的全部,于是把生命的绝大部分用来追逐物能和消耗物质,不知道除此以外,人生还能玩什么。

中国古老的智慧,为解决今天的人类面临的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就是减少对于物质能源的过度消费,而转向惜物能、增体能、蓄心能的三能平衡。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中,有着五千年生存智慧的中国人,除了不得不跟着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博弈,还应针对这些规则和解决方案中过分技术化、物质化的倾向,为解决当今的危机提供新的整体思维的视角。仅仅关注物能的效率和替代,其成效是有限的,成本是高昂的。

人类应该重新估量心能和体能对于快乐和健康,乃至对于产业转机环保的意义和潜力,在发掘人类的深层“内需”即快乐与健康的需求之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以敬天惜物、顺应自然为本质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探索生态社区、生态乡村、绿色公司等实践模式,由此带动静悄悄的文明转型,为人类新的生存模式竖起标杆。

从失和的世界到乐和的家园,另一种生存是可能的!

后记

化方案为行动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编辑团队

本书珍藏的评论、文章和图片,传递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讯息: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所知晓的地球而言,气候变化构成了威胁。急剧的全球变暖大概在一定程度上既咄咄逼人,又令人沮丧。那么仅仅个人——甚或一个国家——究竟能不能做什么事情,来适应、减缓乃至根本逆转气候变化的态势呢?

答案是肯定的,能!

放眼世界,诸多个人、社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均已开始采取行动,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了。而潜在的解决方案,正在从我们星球的每个角落冒出来。

我们所面对的最重要挑战,是如何抑制煤、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它们都显著加剧了全球变暖。也正是这一挑战,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最具震撼性的冲击,因为煤、油和天然气乃是经济之必需,生产、能源和运输之基础。

一些较小的改变已做出了。在某些国家,制造塑料的原料不再是石油,而是植物;风能、太阳能正替代燃煤发电;洁净电能和生物柴油已在运输部门里日益普及。当然,要令世界彻底摆脱化石燃料尚为时过早,因为它们毕竟受到强大的商业和政治势力的支持,我们也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赖它们。不过,方案确乎存在着,并且每一天都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具竞争力。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已经承认气候变化的可怕后果。现在是政治家们采取行动,资助相关研究,促进替代能源实现的时候了。今天所做的勇敢决定,可能让气候变化的前景不再暗淡。

地球上的许多地方都已切身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洪水和诸如龙卷风等极端天气事件,正毁灭着生灵、生计乃至整个生态系统。而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本已面临严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中的人们除了试着适应气候变化,再无法可想。在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的滨海城市,人们正加固堤防,以应对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和巨浪狂涛。在澳大利亚的珀斯,人们利用风能制造淡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需,因为这儿逐日升高的气温和日益减少的降雨正在耗尽已所剩无多的天然水源。在发展中国家,诸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开始为一些偏僻的村庄提供电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李芳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99703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6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17.64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桂图登字20-2010-216号
版权提供者 Co+Life A/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