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

  中国版的凯鲁亚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看的一本书,为叛逆的灵魂找个出口。

从菜鸟背包客到职业旅行家,一百万个男孩愿意为了这份工作“去死”!

出走十年,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

内容推荐

这是一段背包十手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更是一趟深度心灵之旅。

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

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国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无论是三毛,凯鲁亚克,还是切·格瓦拉,在路上的精神永远都在年轻人之间传承,无论是现实反抗,还是自我寻找,趁着年轻赶紧再放纵一次吧!用旅行将自己狠狠甩在陌生之地,然后在孤独与自由中,再把自己找回来。

目录

序一 背包十年

序二 奔跑的小孩

第一章 背包行天下

2001年6月 借个背包就出发 [中国,阳朔]3

2002年9月 速辞两份工作赴欧洲 [荷兰,格罗宁根]5

2003年1月 一定要去巴黎 [法国,巴黎]9

2003年2月 活着的废墟 [西班牙,巴塞罗那]12

2003年2月 融入当地才是真正的旅行 [安道尔]18

2003年2月 旅行总有奇遇 [意大利,米兰]19

2003年5月 听从内心声音而活 [荷兰,阿姆斯特丹]21

2003年6月 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 [丹麦,奥登赛]24

2003年6月 围墙内的世界太小了 [德国,柏林]26

2003年6月 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 [德国,柏林]29

2003年6月 旅行就是我的信仰 [梵蒂冈]31

2003年7月 寻找心中的神殿 [希腊,苏尼恩]34

2003年7月 一个人看日落 [希腊,圣托里尼]36

2003年7月 第一次露宿街头 [意大利,比萨]37

2003年7月 多走多看才不算白活 [法国,马赛]39

2003年7月 海关裸体搜身 [瑞士,日内瓦]40

2003年8月 欧洲是个什么样儿 [比利时,布鲁日]42

2003年8月 发现爱.传递爱 [祛国·尼斯]45

2003年8月 找到一个回来的理由 [法国,巴黎]46

2003年9月 想你的天空 [德国,法兰克福]47

2003年11月 在丽江好好发呆 [中国,丽江]50

2003年11月 且行且珍惜 [中国,丽江]52

2004年4月 26岁已不再年轻 [中国,北京]54

2004年12月 妈妈心中的世界地图 [中国,北京]56

第二章 艰难的旅行路

2005年1月 重返欧洲,因为有了CCTV的名片 [法国,戛纳]61

2005年6月 迷路后该怎么办 [德国,纽伦堡]64

2005年7月 在王府井乞讨 [中国,北山]68

2005年11月 旅行需要的只是决心 [越南,会刘69

2005年11月 在西贡看到海的影子 [越南,胡志明]72

2005年11月 战地记者与赤裸女孩 [越南,胡志明]74

2006年6月 边开车边睡觉的“猛”司机 [中国,青海]77

2006年6月 今夜会不会再也醒不来 [中国,青海]81

2006年6月 玛吉阿米的留言簿 [中国,拉萨]84

2006年6月 在纳木错拍裸照 [中国,纳木错]88

2006年7月 活在当下 [中国,拉姆拉错]90

2006年7月 我的尼泊尔兄弟 [尼泊尔,加德满都]93

2006年7月 适应妥协还是背叛离开 [尼泊尔,加德满都]97

2007年1月 想去印度真不容易 [斯里兰卡,科伦坡]99

2007年1月 小心新德里的三种先生 [印度,新德里]101

2007年1月 持久的微笑与仰望 [印度,斋普尔]106

2007年1月 一些印度商人的价格把戏 [印度,詹斯梅尔]108

2007年1月 把老鼠当亲人 [印度,比卡涅尔]110

2007年1月 比北京300路公交车挤一万倍的汽车 [印度,詹西]113

2007年1月 一丝不挂的修行者 [印度,瓦格纳西]115

2007年1月 实现爱的最好方式是回家 [印度,加尔各答]117

2007年1月 在加尔各答做义工 [印度,加尔各答]121

2007年1月 与小偷同眠公交车上 [印度,孟买]125

2007年E1月 孤独是自由的另一个名字 [印度,邦加罗尔]127

2007年1月 热情如火的南印度 [印度,金奈]130

2007年2月 讲旅行故事给奶奶听 [印度,克拉拉邦]132

2007年2月 许多旅行者“死”在半路上 [马尔代夫,天堂岛]136

2007年6月 改写我人生的短信 [法国,昂提布]141

2007年6月 拒绝比尔·盖茨的酒店 [法国,尼斯]143

2007年6月 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 [法国,圣保罗德旺斯]146

2007年11月 冬天要去温暖的地方 [菲律宾,忘忧岛]149

2007年12月 他们的生活,像一条河 [中国,凤凰]152

2007年12月 凤凰的素年锦时 [中国,凤凰]154

第三章 看到自己的彩虹

2008年1月 旅行不是经济学 [突尼斯,突尼斯城]157

2008年1月 在撒哈拉仰望星空 [突尼斯,撒哈拉]161

2008年5月 一串钥匙,就是家 [中国,成都]163

2008年6月 趁着雨季去湄公河 [老挝,廊多]165

2008年6月 流浪者告诉我哪里是家 [老挝,孟威村]169

2008年6月 旅行中最快乐的事情 [老挝,孟威村]173

2008年6月 独臂阿仔的故事 [老挝,孟威村]175

2008年7月 不低头的人生 [泰国,清迈]176

2008年9月 闹鬼的房间 [加拿大,金斯顿]180

2008年9月 戴着假肢奔跑 [加拿大,渥太华]182

2008年12月 诺阿诺阿 [大溪地,帕比提]184

2008年12月 水上屋的一天 [大溪地,波拉波拉岛]187

2008年12月 旅行者都是好“色”之徒 [突尼斯,西迪布塞]189

2009年3月 比职业旅行更棒的工作 [美国,纽约]192

2009年6月 莫奈的两座花园 [法国,吉维尼]197

2009年6月 就着阳光吃法国大餐 [法国,安纳西]200

2009年7月 东欧也有798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202

2009年7月 波西米亚生活 [捷克,布拉格]203

2009年7月 查理大桥走九遍 [捷克,布拉格]205

2009年7月 6个人,12种血统,60种观点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207

2009年8月 自娱自乐的最高境界 [俄罗斯,贝加尔湖]210

2009年8月 走到哪里都是家 [俄罗斯,伊尔库恩科]213

2009年12月 我不羞愧 [柬埔寨,逼粒]216

2009年12月 艺术家的人生苦旅 [柬埔寨,暹粒]220

2009年12月 佛祖的微笑 [柬埔寨,吴哥]222

2009年12月 日出后竟然听到掌声 [柬埔寨·吴哥]224

2010年1月 小海豹的守护者 [南非,开普敦]225

2010年1月 曼德拉把南非变成彩虹 [南非,比勒陀利亚]226

2010年4月 如何成为职业旅行者 [荷兰,库肯霍夫]229

2010年5月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法国,戛纳]234

2010年6月 为了年华老去时不鄙视自己 [西班牙,拉曼恰]235

试读章节

活着的废墟

在从巴黎开往巴塞罗那的长途汽车上,我花了六个多小时写完关于巴黎的游记。时间化成文字,文字铺展成厚厚一沓儿稿纸。坐在旁边的西班牙老头不时冲我点头微笑,虽然他完全看不懂我写的是什么,但是却一定看得出我在写很好玩的事情,因为他看我写着写着就会自顾自笑起来。后来我主动找老头儿学西班牙语,也不贪多,学会四句话就已足够: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当我用生涩的西班牙语跟老头说再见的时候,刚早晨六点多。巴塞罗那还没睡醒,懒洋洋,黑糊糊,冷飕飕,接待着我这个异乡来客。

我要找的青年旅馆在市中心,得坐几站地铁。巴塞罗那地铁站给我的感觉并不好,没有人气,偌大的地铁站连一张广告海报都没有。眼前几个人影晃过,长相雷同。似曾相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时又有一个所谓长相雷同的人钻进地铁,此人矮矮胖胖,软软的头发趴在头皮上,腮帮上的胡楂儿泛着青光,与脑海中的形象完全吻合。一拍脑门,桑丘是也。出了地铁,晨光中的巴塞罗那让我方向感顿失,在三个当地人肯定的指引下,我拖着大包小包绕了半个小时又回到了刚刚上来的地铁口,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地铁站牌,饥寒交迫的我几乎晕倒。

找到青年旅馆,却被告知已经客满,需要等有人退房后才能安排房间。好在我在等待名单中排第一个。坐在公共休息室里看电视,一个日本女孩主动跟我打招呼。问一些从哪儿来、哪儿人、去哪儿之类的问题。疲惫的我不走大脑地应付着,答案也是简约得不能再简约:巴黎、中国、米兰。她又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巴塞罗那,我说是。于是她递给我一本装帧精美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巴塞罗那——高迪的城市”。

在巴塞罗那的随后几天几乎成了寻访高迪的旅行。贴着“Made by Gaudi”标签的建筑物像一块块骨骼,支撑起整个巴塞罗那。

比如米拉公寓,外形像一个巨大蜂巢;奎尔公园,在雕塑中可以看到山川的起伏变化;当然还有圣家堂,高迪把对宗教的信仰化为对自然的皈依。

究竟是怎样一个高迪,有着怎样的大魄力,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建筑界顶礼膜拜的“上帝”?

高迪出生在一个手工艺世家,上代和上上代都是铜匠。追溯更古远的祖先,甚至还能找到铁匠、木匠。遗传基因让高迪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能力和雕塑感觉。我甚至相信高迪作为雕塑家是先于他作为建筑师存在的,因为那些铁片、马赛克、毛石、镜面、甚至碎瓦残陶在高迪看来都可雕可塑。我还相信高迪同样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因为我听到那一块块砖瓦是凝固的音乐,那波浪的建筑曲线是流动的音乐,那绚烂的色彩是绽放的音乐,一切都是美的旋律。

圣家堂是高迪最伟大的作品。他把生命中最后46年都奉献在这里。1926年6月7日的黄昏,像往常一样,高迪完成当天的工作从圣家堂到市中心的圣菲利普教堂做礼拜。他漠然于繁华的街道,脑海中仍在构建圣家堂的壮丽——这里应该用到什么结构,那里该用什么颜色,尖顶的线条是否太突兀……就在一刹那,一辆电车驶过,所有结构、颜色、线条都被封印在他的头脑中。

五天后,西班牙举行国葬,72年后,高迪被宗教界追封为圣人。巴塞罗那成为这起交通意外的最大受益者,高迪的若干建筑作品每年为这座城市带来超过五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但是悲剧毕竟是悲剧,他死了,圣家堂也死了——人们相信真正的圣家堂只存在于高迪的头脑中。虽然直到今天它仍在被续建,每天还有大量游客在这里穿梭往来。但这只是一座活着的废墟,没有人可以将封印重启。

1926年,就在高迪去世后不久,一个日本年轻建筑师到巴塞罗那考查地铁项目。当看到没有完工的圣家堂时,他惊呆了,我看到东北正面与西北面的半圆形墙面已经建好,但圆顶还没有完成,抬头可见灰蒙蒙的天空。鹰架被搭到了钟楼顶端,巨大石块上的浮雕环绕着钟楼。雨中,我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圣家堂。这个年轻的建筑师名叫今井建治,回到日本后仍久久无法忘记圣家堂带给他的巨大震撼,从此放弃了对地铁设计的研究,成了高迪的狂热追随者。

后来年轻人变成了老教授。老教授走上讲台,讲的仍是高迪,讲着讲着,老教授竟盈着泪,说不出话来。他那些自命不凡的学生们听不下去了,对教授由尊敬变成不屑,一辈子跟在别人后边,能有什么出息?有个学生偷偷溜出教室,买了张机票,来到巴塞罗那,要看看高迪到底有什么了不起。这个学生叫石山修武,当他看到未完工的圣家堂时,感受到的震惊并不比老师少多少。他把圣家堂阐释为被现代主义封印了的神话世界,神话世界通过废墟与现代连接,而圣家堂就是这样一座活着的废墟。日本人讲话总是这么悬乎。

时间一晃到了21世纪。当我站到圣家堂前,生不出只有建筑师才有的心灵感应。但是,80多年前的今井健治先生,40多年前的石山修武先生,和今天的我看到的竟是同样的景象——巨大的鹰驾,吊臂。这种相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巧合却让我无法不感到迷失,前世,今生,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这是只有废墟才具有的伟力。这让我相信说话悬乎的日本人有一点说对了,即圣家堂是一座活着的废墟。

既然活着。那就总有完工的一天。我甚至可以想象,这座规模上仅次于意大利圣保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一旦完工。它将会凌驾于世间一切。第一场礼拜仪式定将响彻云霄,还有那可容纳2200人的唱诗席,1500个成人,700个小孩,还有七架管风琴伴奏……我甚至已经等不及,只不过前路漫漫,这一切还都遥不可期。P12-15

序言

《背包十年))终于就要出版了。看小鹏的10年旅程,发现他和10年前并没有太多变化,还是像以前一样心无城府,天马行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疑惑和感动。

从一个经济专业的海归,走到今天的职业旅行者,每次在他怀疑自己的选择时,都会跑来问我,“我是不是错了?”如果我回答,你应该过一种更负责任的生活,对自己,对父母。他的眼神马上就暗淡下去,然后默不做声。如果我说,你已经坚持到了现在,任何后悔对你来说机会成本都太大。他就会马上振奋起来,一个劲儿地点头,嘴也咧得很大很大,好像这就是他想听到的。

从《我的职业是旅行》初稿完成时起,他就开始一遍一遍地修改。我心里曾想过,如此认真有必要?有用吗?后来才发现,他的执著,与书无关,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得完美无缺呢?

小鹏告诉我,他要写一个旅游系列,七大洲,四大洋。如果可能的话,结集成专辑,20年后,自是一片海阔天空。我笑笑,因为我知道,即使是梦呓般的想象,在小鹏这样的人身上都可能变成现实。

在一个博客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觉得很适合写在这里:“我只是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身边的都是一些装成大人的小孩。可是会不会有一天大家都长大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小朋友在长安街上无尽地奔跑?”我想应该不会的,因为我知道,小鹏永远会在我身边,陪我在这个成人的世界里努力奔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2828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