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常红编著的这本《女性·男性·生态图书馆:性别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解读》从性别理论视角来解读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认为中国图书馆建筑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两个不同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性别审美特征:古代藏书楼主要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女性美及其文化特征,而现代图书馆主要呈现的是男性美及其文化特征。作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出性别与中国图书馆建筑的关系,并从中缕析出中国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特征,这种新的解读方法,透过中国图书馆建筑表象,揭示出了中国文化最基本、最实质性的内涵。
图书 | 女性男性生态图书馆(性别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解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朱常红编著的这本《女性·男性·生态图书馆:性别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解读》从性别理论视角来解读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认为中国图书馆建筑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两个不同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性别审美特征:古代藏书楼主要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女性美及其文化特征,而现代图书馆主要呈现的是男性美及其文化特征。作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出性别与中国图书馆建筑的关系,并从中缕析出中国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特征,这种新的解读方法,透过中国图书馆建筑表象,揭示出了中国文化最基本、最实质性的内涵。 内容推荐 《女性·男性·生态图书馆:性别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解读》从性别理论视角解读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认为中国图书馆建筑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两个不同阶段。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图书馆建筑呈现出不同的性别审美特征:中国古代藏书楼主要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女性美及其文化特征,而中国现代图书馆主要呈现的是中国男性美及其文化特征。 尽管在这之前,可能您已经读过不少描写中国图书馆建筑方面的文章,而本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出人最基本的成分——“性”(sex)或者“性别”(gender)与中国图书馆建筑的关系,并从中缕析出中国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特征,这种新的解读方法,透过中国图书馆建筑表象,揭示出中国文化最基本、最实质性的内涵,无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它将启发您对中国图书馆建筑、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另一种思考。 如果您对有关所谓图书馆建筑新理论、新方法已经屡见不鲜,如果您对所谓的图书馆环境管理改革大而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的现象已经麻木不仁;如果只有源干计算机学,继而转用到图书馆学的所谓新技术,实际上的“二手货”能带来您对图书馆网络环境研究的兴奋;如果所谓图书馆管理前沿,实际上只是计算机应用舶来品,甚至是“水货”,值得您去思考;如果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开发所谓的虚拟环境,而不去考虑实体图书馆人性化表达的需要,那么,不妨回到我们自身本性,从本源上去思考,对不但包括图书馆建筑物,而且还包括图书馆组织制度的图书馆建筑体系再思考、再阐释,看看它究竟怎样体现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体现的,这种表达又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我们又如何通过行为来控制它的预期表达效果,以使其不落差于我们的“期待视野”,从而重铸中国图书馆建筑生态观。 《女性·男性·生态图书馆:性别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解读》由朱常红编著。 目录 引言 一、中国图书馆建筑与性别审美文化研究 二、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女性美解读 (一)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发展简况 (二)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女性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1.“日常”概念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 2.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圆顺之美” (1)整体和谐的“泰”文化 (2)遵循木质规律、自然法则的“圆顺之美” 3.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阴柔之美” (1)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阴柔”形态美 (2)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水文化意识” 4.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虚静之美” (1)空间、场所与虚静 (2)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虚静”的审美文化特征 三、中国现代图书馆建筑男性美解读 (一)中国现代图书馆建筑发展简况 (二)中国现代图书馆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1.壮美研究的发展及其特点 (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壮美 (2)西方美学中的壮美 (3)壮美的性别形式 2.“光之美” (1)光与男性审美文化 (2)光与中和美色 (3)透明、理性及其他 3.“力之美” (1)关系下的力之美:内力、变形、动力与控制力及平衡力 (2)力之美的关系表达 4.“家之美” (1)一家之主的风范 (2)家规 (3)同性家族 (4)家族游离者、新来者及再造家“源” 四、身体、性别、身份与认同 五、再说“词与物” (一)同一性与差异性 (二)连续性与断裂性 (三)现象与幻象 (四)恋“处”情结、喜新不厌旧、专宠、规则、禁令及其他 六、结论:图书馆,“处”的模样 七、余论:未来图书馆建筑审美发展趋势 (一)生态图书馆 (二)我们究竟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女性男性生态图书馆(性别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美解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常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326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8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