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7年连续八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微纪元》为刘慈欣近年发表的短篇作品的合集,包括赡养人类、微纪元、时间移民、微观尽头、坍缩、天使时代等共十二篇。
图书 | 微纪元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7年连续八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微纪元》为刘慈欣近年发表的短篇作品的合集,包括赡养人类、微纪元、时间移民、微观尽头、坍缩、天使时代等共十二篇。 内容推荐 《微纪元》为刘慈欣近年发表的短篇作品的合集,包括赡养人类、微纪元、时间移民、微观尽头、坍缩、天使时代等共十二篇。 《微纪元》融科幻和人文关怀于一体,深入挖掘了科幻小说的美学因素。他的作品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垩纪到未来千年的漫长时光,其思想的速度、深度与广度,早已超越了传统境界。 目录 Ⅰ 《赡养人类》——人类的末日抑或新生? Ⅱ 《圆圆的肥皂泡》——寓言般的深思 Ⅲ 《思想者》——宇宙,一个眨眼的工夫 Ⅳ 《微纪元》——如果人类微缩到纳米级 Ⅴ 《诗云》——技术与艺术的对抗 Ⅵ 《时间移民》——人类移民到11000年后 Ⅶ 《微观尽头》——游荡于宏观和微观尽头之间 Ⅷ 《坍缩》——宇宙即将坍缩 Ⅸ 《天使时代》——当贫富极端分化 Ⅹ 《纤维》——你走错纤维了! Ⅺ 《山》——立起来的大海与“泡世界” Ⅻ 《信使》——时空穿梭者的旅行 试读章节 业务就是业务,与别的无关。这是滑膛所遵循的铁的原则,但这一次他遇到了一些困惑。 首先客户的委托方式不对,他要与自己面谈,在这个行业中,这可是件很稀奇的事。3年前,滑膛昕教官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们与客户的关系,应该是前额与后脑勺的关系,永世不得见面,这当然是为了双方的利益考虑。见面的地点更令滑膛吃惊,是在这座大城市中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中最豪华的总统大厅里,那可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委托这种业务的地方。据对方透露,这次委托加工的工件有3个,这倒无所谓,再多些他也不在乎。 服务生拉开了总统大厅包金的大门,滑膛在走进去前,不为人察觉地把手向夹克里探了一下,轻轻拉开了左腋下枪套的按扣。其实这没有必要,没人会在这种地方对他干太意外的事。 大厅金碧辉煌,仿佛是与外面现实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巨型水晶吊灯就是这个世界的太阳,猩红色的地毯就是这个世界的草原。这里初看很空旷,但滑膛还是很快发现了人,他们围在大厅一角的两个落地窗前,撩开厚重的窗帘向外面的天空看,滑膛扫了一眼,立刻数出竟有13个人。客户是他们而不是他,也出乎滑膛的预料。教官说过,客户与他们还像情人关系——尽管可能有多个,但每次只能与他们中的一人接触。 滑膛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哥哥飞船又移到南半球上空了,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帝文明离开地球已经3年了,那次来自宇宙的大规模造访,使人类对外星文明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许多,况且,上帝文明有铺天盖地的两万多艘飞船,而这次到来的哥哥飞船只有一艘。它的形状也没有上帝文明的飞船那么奇特,只是一个两头圆的柱体,像是宇宙中的一粒感冒胶囊。 看到滑膛进来,那13个人都离开窗子,回到了大厅中央的大圆桌旁。滑膛认出了他们中的大部分,立刻感觉这间华丽的大厅变得简陋了。这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朱汉杨,他的华软集团的“东方3000”操作系统正在全球范围内取代老朽的WINDOWS。其他的人,也都在福布斯财富500排行的前50内,这些人每年的收益,可能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滑膛处于一个小型版的全球财富论坛中。 这些人与齿哥是绝对不一样的,滑膛暗想,齿哥是一夜的富豪,他们则是3代修成的贵族,虽然真正的时间远没有那么长,但他们确实是贵族,财富在他们这里已转化成内敛的高贵,就像朱汉杨手上的那枚钻戒,纤细精致,在他修长的手指上若隐若现,只是偶尔闪一下温润的柔光,但它的价值,也许能买几十个齿哥手指上那颗核桃大小金光四射的玩艺儿。 但现在,这13名高贵的财富精英聚在这里,却是要雇职业杀手杀人,而且要杀3个人,据首次联系的人说,这还只是第一批。 其实滑膛并没有去注意那枚钻戒,他看的是朱汉杨手上的那3张照片,那显然就是委托加工的工件了。朱汉杨起身越过圆桌,将3张照片推到他面前。扫了一眼后,滑膛又有微微的挫折感。教官曾说过,对于自己开展业务的地区,要预先熟悉那些有可能被委托加工的工件,至少在这个大城市,滑膛做到了。但照片上的这3个人,滑膛是绝对不认识的。这3张照片显然是用长焦距镜头拍的,上面的脸孔蓬头垢面,与眼前这群高贵的人简直不是一个物种。细看后才发现,其中有一个是女性,还很年轻,与其他两人相比她要整洁些,头发虽然落着尘土,但细心地梳过。她的眼神很特别,滑膛很注意人的眼神,他这个专业的人都这样,他把平时看到的眼神分为两类:充满欲望焦虑的和麻木的,但这双眼睛充满少见的平静。滑膛的心微微动了一下,但转瞬即逝,像一缕随风飘散的轻雾。 “这桩业务,是社会财富液化委员会委托给你的,这里是委员会的全体常委,我是委员会的主席。”朱汉杨说。 “社会财富液化委员会”?奇怪的名字,滑膛只明白了它是一个由顶级富豪构成的组织,并没有去思考它那名称的含义,他知道这是属于那类如果没有提示便不可能想像出其真实含义的名称。 “他们的地址都在背面写着,不太固定,只是一个大概范围,你得去找,应该不难找到的。钱已经汇到你的账户上,先核实一下吧。”朱汉杨说,滑膛抬头看看他,发现他的眼神并不高贵,属于充满焦虑的那一类。但令他微微惊奇的是,其中的欲望已经无影无踪了。 滑膛拿出手机,查询了账户,数清了那串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后,他冷冷地说:“第一,不用这么多,按我的出价付就可以;第二,预付一半,完工后付清。” “就这样吧。”朱汉扬不以为然地说。 滑膛按了一阵手机后说:“已经把多余款项退回去了,您核实一下吧,先生,我们也有自己的职业准则。” “其实现在做这种业务的很多,我们看重的就是您的这种敬业精神荣誉感。”许雪萍说,这个女人的笑很动人,她是远源集团的总裁,远源是电力市场完全放开后诞生的亚洲最大的能源开发实体。 “这是第一批,请做得利索些。”海上石油巨头薛桐说。 “快冷却还是慢冷却?”滑膛问,同时加了一句:“需要的话我可以解释。” “我们懂,这些无所谓,你看着做吧。”朱汉杨回答。 “验收方式?录像还是实物样本?” “都不需要,你做完就行,我们自己验收。” “我想就这些了吧?” “是,您可以走了。” 滑膛走出酒店,看到高厦间狭窄的天空中,哥哥飞船正在缓缓移过。飞船的体积大了许多,运行的速度也更快了,显然降低了轨道高度。它光滑的表面涌现着绚丽的花纹,那花纹在不断地缓缓变化,看久了对人有一种催眠作用。其实飞船表面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层全反射镜面,人们看到的花纹,只是地球变形的映像。滑膛觉得它像一块纯银,觉得它很美,他喜欢银,他不喜欢金,银很静,很冷。 3年前,上帝文明在离去时告诉人类,他们共创造了6个地球,现在还有4个存在,都在距地球200光年的范围内。上帝敦促地球人类全力发展技术,必须先去消灭那3个兄弟,免得他们来消灭自己,但这信息来得晚了。 那3个遥远地球世界中的一个——第一地球,在上帝船队走后不久就来到了太阳系,他们的飞船泊入地球轨道。他们的文明历史比太阳系人类长两倍,所以,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应该叫他们哥哥。 滑膛拿出手机,又看了一下账户中的金额。齿哥:我现在的钱和你一样多了,但总还是觉得少什么,而你,总好像是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一切,所做的就是竭力避免它们失去……滑膛摇摇头,想把头脑中的影子甩掉,这时候想起齿哥,不吉利。P3-6 书评(媒体评论) 刘慈欣的小说融科幻和人文关怀于一体,深入挖掘了科幻小说的美学因素。他的作品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垩纪到未来千年的漫长时光,其思想的速度、深度与广度,早已超越了传统境界。他的想像不是零散的,而是一种有组织的存在,它们指向一个整体,通常称之为“世界”。 ——维基百科 我一直顽固而悲观地认为: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差距最大之处不在纯文学,而在通俗文学,在科幻领域。但是,当我读到刘慈欣作品时,我对中国人幻想能力的所有悲观和怀疑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他的几乎全部作品,没有一部让我失望,而且一部比一部写得好。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 严锋 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像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 ——《科幻世界》主编 姚海军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想像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再者,我崇拜技术和工业文化,因为很神圣、很精致、很严格、很大气,刘慈欣有时很像牛顿,他的作品满足了我对科学的欲望。最后,在军事方面,刘慈欣对武器有一种天生的热爱,他身上有一种执拗的、属于上上个世纪的英雄气质。 ——科幻作家、《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韩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微纪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慈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沈阳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140447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2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