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亲的滋味/南方周末文丛
内容
试读章节

很多朋友多次问到我:你对你的父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什么样的评价?你从父亲身上看到了什么,学到什么?我想在我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对父亲的认识是不同的。从我出生到上大学,由于一直在父亲身边,受到他的呵护,过着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没感到父亲有什么特别,觉得他就是我的父亲而已,跟大家的父亲是一样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加上阅读了许多像《星火燎原》一类的优秀传记文学和回忆录,我对父亲的了解才逐渐全面而且理性起来。

我父亲一生中几次重大的抉择、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是非常正确的。我认为是因为父亲心里有一个正确的人生定位,就是“为人民”。他一生都把是否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民族最有利作为人生抉择的唯一考量。

投笔从戎讲武堂,立志追随孙中山

父亲1897年出生在贫穷的客家侨乡广东梅县,这里的人要么是被人卖猪仔到南洋(东南亚国家),要么是自己想办法走南洋谋生。我祖父的4个哥哥都去了马来西亚怡堡那个地方讨生活:祖父排行最小,就留在了家里。

父亲中学毕业后,祖父叶钻祥带着父亲远渡重洋到了马来西亚,父亲在连续找工作碰壁之后,终于谋得一个小学国文教员的职务。在马来西亚教书,可以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不能满足父亲报国的志向。

这样的情况下,听说唐继尧(云南讲武堂的创始人之一)开的云南讲武堂招募学兵,父亲就毅然投笔从戎,于1917年去了讲武堂的炮科习武。

父亲在云南讲武堂毕业时是炮科少尉。校领导非常重视他,希望他再回南洋,帮助招考一些侨生到云南讲武堂来。但父亲却一心要跟着孙中山。为什么?因为孙中山提出反对军阀、反对帝制,提倡共和。要救国救民,要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这样一种呼吁和号召对于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父亲和一些爱国青年一样,不堪忍受祖国在封建统治者和外国殖民者双重压迫下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凄惨境地。“立志报效祖国”对父亲来讲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把自己一生交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个人生抉择。

当时父亲毅然谢绝了唐继尧先生希望他留在云南讲武堂的一片好意。他立下志愿:谁为人民,就拥护谁。所以父亲坚定地追随孙中山革命,要把中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因而,父亲从云南到了广东,参加了支持孙中山革命的粤军,为推翻腐败的满清政府而奋斗。

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21年,父亲成了孙中山的随扈,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1922年6月16日,粤军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竟然炮轰广州总统府,想要消灭孙中山。父亲等护卫孙中山在广州珠江的白鹅潭登上“永丰舰”,摆脱了陈炯明的围攻,脱离险境。父亲本人也多次险些被军阀叛军暗杀。

孙中山屡受国内军阀势力的欺骗和打击,在关键时刻一些标榜支持孙中山革命、建立共和国的外国势力纷纷背叛,几次落难他乡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就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于是孙中山倡导“联俄联共”,决心在俄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P2-3

目录

前世

父亲叶剑英的重大抉择

我们的父亲陈寅恪

我和我不太熟悉的父亲季羡林

我和父亲季羡林

季羡林的最后六年

在你们了解同情之后,安静

揭开真相无损父亲的伟大

他就是一个科学家——儿子眼中的钱学森

人生没有如果

父亲陈毅在我眼中是“501”

父亲告诫别做“八旗子弟”

领袖“护卫”,昂然沉浮

白先勇说白崇禧

我的父亲金性尧:一个简单的读书人

我父亲是一个归不了档的人

华北战场上父亲的一首七律——家庭、战场、胜利

父亲是个孤独的先行者——子女眼中的项南

父亲洪深的两次当官

读李锐在北大荒写给范元甄的信

马东眼中的马季

今生

世上少了一个人

父亲的味道

父亲一声不吭

生命的聚散,化作一场冬雨

往事悠悠,生命如酒

江湖:湖南好汉

安稳:螺丝钉王国

白发:父亲陈广乾

老去:秋风败叶总牵连

强悍:老爸成了小孩

无力:救父记

庇护:我爸是一把伞

碌碌:户口簿上的过客

退让:递给我烟抽的父亲

阴影:我的“老汉儿”文强

坚忍:父亲的家谱

奉献:他把自己儿子捐了

活着:我最后的城堡

老实:父亲是钉子户

平凡:感激父亲

写给天堂女儿的一封信

恩典

父亲的告别仪式

有其父有其女

有关于牺牲和传承

忆父亲

以父亲的名义

一次报复行动

要父亲还是要法律

我的父亲蔡定剑

谁动了侯耀文的遗产

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牵手

活着就是幸福

父亲

父亲,我们一起努力!

父爱的滋味

打倒老爸范成业

爸爸、柚子和我

李幼斌:遥远的父亲标本

序言

父亲们在又一个新的春天悄然老去。我们祝福他们健康,祝愿雨露遍布他们经管的花园,祝愿蛇离开他们耕作的菜地。

因父之名。父是甲骨文里手持棍棒的子女教育者,是《易经》里所谓“子之天”者。

我们相信“父”意味着最原始的平等。套用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言,当这些衰老如一件旧衣裳的男子。穿过他们手头的锄头、扳手、手术刀、权柄、支票、豪华汽车的方向盘,来到“父”这个符号面前时,他们的灵魂是平等的。

因父之名。每一个父亲,都曾对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加持祝福。那时我们还在襁褓里,他们教我们与人为善。教我们平等公正,教我们宽容退让,他们带我们去看花儿而不是尸体,他们给我们玩具而不是涂毒的匕首。

因父之名。我们相信“父”意味着最朴素的圣洁。当他们暂离每一天的艰辛、阴谋、懦弱、蝇营狗苟、风湿疼痛、求告无门、目进斗金,来到子女面前时,这些年老的农民工、上访者、囚徒、官员、慈善家的眼眶里,都满载着同样的父亲所独有的圣洁光辉。是的,父亲温暖的眼眶。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后的散兵坑,我们在这里躲避流弹,自舔伤口。父亲的眼眶是圣泉,他让每一个心力交瘁的战士瞬间回到“满血满魔”的状态。

因父之名,是希腊神话里阿喀琉斯在每一次战斗前高呼父亲的名号;是禹完成鲧的治水事业。所以我们不理解衙内们会“因父之名”去牟取暴利,去欺压弱者。这不是“因父之名”,这是吸血蜱虫和宿主的关系。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把开春的第一期报纸献给我们的父亲。因为他们是教化,是传承,是饥馑之年的种子,是最原始的平等以及最后的善。我们力图概括出每一位父亲的特点,他们或强悍,或无力,或江湖气,或坚韧……而这些词堆砌在一起,恰是人们对“父”这个符号的整体想象。

他们是那个滋养我们长大成年的核桃壳里的国王,他们在我们出生的第一天——那时他们还是壮年——便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内容推荐

《南方周末》编著的《父亲的滋味》讲述:安妮·塞克顿说:“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这大概是千万个人笔下千万种风格的“父亲”的最后统一之处,也恰恰是《父亲的滋味》所选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所写的父亲形象“异”而又“同”的原因所在。

这些作者,可能因了父亲之名也声名在外,也可能因了父亲的无闻而潦倒于世。父亲的庇护,曾经是累赘;父亲的鼓励,又让他们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大人。他们的父亲,是将军,是文人,是学者,是教授,是工人,是农民;是叱咤风云,脍炙人口,是循规蹈矩,不为人知;是流芳千古,亦或遗臭万年……都没有关系,这一切,丝毫不会影响父亲在儿女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会影响一个儿女对于父亲情怀的真挚表达。

《父亲的滋味》所选文章,来自《南方周末》多年来的积累,每一篇文章,每一种风格,每一类父亲形象,都曾悄然触动过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日积月累,竟能结集,那小小的一份份悄在这顷刻间,希望带给读者一份巨大的惊喜。

编辑推荐

《南方周末》编著的《父亲的滋味》内容介绍:因父之名。我们相信“父”意味着最朴素的圣洁。当他们暂离每一天的艰辛、阴谋、懦弱、蝇营狗苟、风湿疼痛、求告无门、目进斗金,来到子女面前时,这些年老的农民工、上访者、囚徒、官员、慈善家的眼眶里,都满载着同样的父亲所独有的圣洁光辉。是的,父亲温暖的眼眶。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后的散兵坑,我们在这里躲避流弹,自舔伤口。父亲的眼眶是圣泉,他让每一个心力交瘁的战士瞬间回到“满血满魔”的状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亲的滋味/南方周末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方周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76642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