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编著的《认识中国(上下)》选择的文字曾在近代的某个时刻感动过中国人,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有的仍继续激励着今天的中国人。内容包括《少年中国说》、《宪法与思想自由》、《文学改良刍议》、《偶像破坏论》、《笔立山头展望》、《阿Q正传》、《遗嘱》、《长城》等。
《认识中国(上下)》也适合中国读者。时代进步太快,人们被海量的新信息所淹没,以至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浏览过去,去吸收前辈留下的文化和思想遗产。摆在眼前的这本《认识中国》,对于老年人是唤醒记忆,对于年轻人则是追索历史。
图书 | 认识中国(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元化编著的《认识中国(上下)》选择的文字曾在近代的某个时刻感动过中国人,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有的仍继续激励着今天的中国人。内容包括《少年中国说》、《宪法与思想自由》、《文学改良刍议》、《偶像破坏论》、《笔立山头展望》、《阿Q正传》、《遗嘱》、《长城》等。 《认识中国(上下)》也适合中国读者。时代进步太快,人们被海量的新信息所淹没,以至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浏览过去,去吸收前辈留下的文化和思想遗产。摆在眼前的这本《认识中国》,对于老年人是唤醒记忆,对于年轻人则是追索历史。 目录 少年中国说 宪法与思想自由 文学改良刍议 偶像破坏论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笔立山头展望 阿Q正传 遗嘱 长城 背影 乌篷船 发现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义勇军进行曲 生活的艺术 我爱这土地 黄河大合唱 乡土本色 我的祖国 社稷坛抒情 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 树叶 我是一个零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望大陆 乡愁 回答 一代人 十年一梦 韦小宝这家伙 哦,香雪 致蒋经国信 北京城杂忆 上海赋 一无所有 夏台之恋 聆听西藏 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在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哲学 中国哲学 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 一千八百年来的道教 佛教征服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佛教? 谈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华学术的体系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 汉字的性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认识中国(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元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0010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 |
丛书名 | |
印张 | 3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3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