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雍正大传
内容
编辑推荐

《雍正大帝》编著者林堂、沈台芬。 

  他们是王侯将相、乱世枭雄、谋略家、历史风云人物……

  你昨天碰到的难题,他们也碰到过;你今天遇见的麻烦,他们也遇到过。他们是怎样一步步化解的呢?

  在这里你能看到:他们的生存智慧、处世哲学、玲珑手段、冒险经历、奋斗传奇、发迹秘史……

内容推荐

《雍正大帝》编著者林堂、沈台芬。  

《雍正大帝》是“领导者”系列中的一本。字字句句讲透关于机会、实力、运作的官场升迁指南。见识少说废话,多干要事,四爷雍正从九子夺嫡中杀出的权力智慧。

大清盛世,康熙可谓第一君,经过六十一年的苦心经营,繁荣兴盛已初具规模,然而,接班人的选拔却成为困扰康熙晚年的最大问题。在睿智的父皇面前,雍正采取了正确的低调处世态度,从众多优秀的皇子中脱颖而出,他的成功智慧值得后人借鉴,而他即位后的兢兢业业更使其帝业顺利地平稳上升,为乾隆时代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本书以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一生的典型事迹贯穿始末,将其九子夺嫡、平衡政权、锐意改革等各方面的精明操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读者。

目录

第一章 高兴不起来的康熙帝——机遇是敌人“送”来的

 1 初现端倪

 2 利用好自己的教育环境

 3 胤禛的“平淡流年”

 4 四皇子的“人生低谷”

 5 不动声色,暗中观察

 6 一废太子

第二章 太子反对党跃跃欲试——静观其变才能最后成功

 1 巧妙周旋,深藏不露

 2 群臣拥护未必是好事

 3 枪打出头鸟

 4 胤祉白费心机

 5 阴谋暗算要提防

第三章 “三”废太子——蛰伏于野,静待良机

 1 不要被表面形势所蒙蔽

 2 跟风也要分清形势

 3 韬光养晦,静观其变

 4 胤禩活动猖獗

 5 出风头也要分清时机

 6 胤禛崭露头角

第四章 伪装的“手足情深”——将细节功夫做足、做透

 1 采纳良策

 2 团队的力量很重要

 3 父子之义,手足之情

 4 表面功夫要做足

 5 成功属于准备充足的人

 6 新帝上任一把火

第五章 打击朋党——消除异己,分化瓦解敌对集团

 1 让敌人反目,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2 “绝不手软”是皇帝的一个必修课

 3 亲兄弟明算账

 4 别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5 反对科甲朋党

第六章 年羹尧与隆科多时代的结束——将威胁扼杀于萌芽

 1 “任人唯贤”是大忌

 2 该出手时就出手

 3 培养高品质人才

 4 君臣失和

 5 挑拨离间也是良策

 6 借刀杀人,未尝不可

第七章 重惩贪污,严查舞弊——必以重典,巩固大权

 1 推行廉政,志在必得

 2 清查亏空,填补漏洞

 3 严惩贪官

 4 “红楼”梦灭

第八章 改革家的行事作风——一代帝王,千古流芳

 1 心理暗示也能加强统治

 2 “才”能平天下

 3 渗透文化思想同是重中之重

 4 性格影响政治

 5 一心向佛,安抚民生

 6 对外开放,发展经济

第九章 推行新政——落实民间

 1 保甲制度,稳定治安

 2 思想控制从“教化”开始

 3 移风易俗,强化政权

 4 兴办“普济堂”,慈善爱民

 5 镇压民间反抗运动

 6 奖励政策必不可少

第十章 满汉关系——拔出“萝卜”带出“泥”

 1 清初满汉关系

 2 八旗改制

 3 改善满汉关系

 4 私属关系终结

 5 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6 暴力镇压反清势力

第十一章 血腥文字狱——最残暴和彻底的“统治”

 1 《西行随笔》案

 2 名教罪人案

 3 谢济世、陆生楠案

 4 普静、吕留良案

 5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

 6 屈大均案

第十二章 用人政治——选对人,政权才能固若泰山

 1 百里挑一

 2 两朝元老,蓄势待发

 3 “秘书”也能挑大梁

 4 重用田文镜

 5 慧眼识才

 6 雍正的用人之道

第十三章 积极的经济政策——舍得“小财”方能套“大财”

 1 摊丁入亩,改革赋税

 2 耗羡归公和养廉银

 3 整顿吏治,整饬财政

 4 废除贱籍

 5 发展农业

 6 兴修水利

 7 严禁开矿

 8 重农轻商

第十四章 改土归流——好事做尽,权力才巅峰

 1 历史背景

 2 鄂尔泰大展才能

 3 用兵西南

 4 平定西南

 5 善后政策

第十五章 《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安内”的同时,更须“攘外”

 1 历史背景

 2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3 《布连斯奇条约》签订

 4 恰克图互市的历史地位

 5 《恰克图条约》签订

 6 宗教传播

第十六章 秘密制定传嗣制度——给后人铺平路,给自己留后路

 1 前车之鉴

 2 雍正继位之谜

 3 秘密立储

 4 乾隆沿袭先帝立储制度

 5 大清最后一次秘密立储

试读章节

5 不动声色,暗中观察

胤禛知道,康熙对太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谆谆教导,能够使得太子成长为一代明君。只不过太子太不争气了,让康熙屡屡失望。这对自己来说应该是个机会,只不过,康熙并没有将太子的堕落归结于太子的本性问题,而是认为太子是受了别人的唆使。还通过处置索额图来“挽救”目前的局面,看来胤禛还得静观其变。

在康熙发布圣谕以后,索额图就被捕了,即便索额图在狱中,仍然有眼线在朝中,这使得康熙非常愤怒,他命令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到监狱内对索额图进行审讯,但是最后两位皇子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上奏给康熙之后,康熙决定处死索额图,以绝后患。《清史稿?索额图传》中记载,康熙帝曾经下旨:“索额图助胤礽潜谋大事,朕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

康熙杀掉索额图的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太子的集团,这也从某种程度上给了太子一个下马威,好让太子的行为有些收敛。真正让康熙大失所望的在于发现太子的品行极端的恶劣。身为太子,地位尊高,深受皇帝的宠爱,他用的东西和得到的教育都是最好的,但是却让太子养成了骄奢贪婪的习惯。任何东西只想要最好的,欲望和贪婪的滋生,导致了后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让父皇退位。对康熙来说,这实在是一个灾难,但是却恰恰顺了胤禛的意。你越是让父皇难堪,我的机会就越大。

对于朝中大臣,太子并不是以礼相待,而是多番羞辱,甚至鞭笞过平郡王讷尔苏(即开国功臣岳托之后、曹雪芹的姑父)、贝勒海善、公爵普奇。但是当时康熙念在太子年幼的分上并没有予以追究。在跟随皇帝外出的时候,他甚至勒索当地的地方官,贪婪的本性展露无遗。如果有大臣没有按照他的旨意行事,他就非要将其处死以解恨甚至对自己的恩师,他也横加指责。看到自己的儿子是如此“不仁不义”之人,康熙帝曾经说“太子必至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

即便如此,胤禛也知道,如此重视面子和威严的康熙是不会因此就废掉太子之位的,在康熙的心里还是有一丝希望,毕竟父子之情是不那么容易就断的。只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康熙彻底绝望了,那就是十八阿哥病重。十八阿哥胤祄一直以来身体都很不好,如今更是重病缠身,生命垂危,而胤祄是康熙最宠爱的密妃王氏所生,所以康熙一直非常怜惜他。后来,胤祄病情急转直下,处于自责、绝望中的康熙注意到胤礽丝毫没有任何担心和忧虑之情,康熙愤怒地指责他毫无兄弟之情时,胤礽甚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和康熙发起了争执。这样一来,康熙的心就凉了一大半。在一旁侍奉的胤禛则敏锐地观察到了父皇和太子之间的隔阂已经慢慢扩大,但是他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想法掩藏了起来。

康熙十九年,康熙由于亲征边境地带,处理叛乱事务,患上了重病,在病中康熙非常想念太子,命手下带太子前来相见,但是太子来了之后,看到病卧中的父皇丝毫没有任何担忧之意,使得康熙认为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意”,立即将他赶了回去。此时的康熙不由得想起自己原来生病的时候,太子是何等地焦急,如今太子竟然无动于衷。试问哪个父亲会不痛心呢?有史书记载,在太子赶来看望父皇的时候,不仅没有任何关切的神色,甚至有点喜色,看来太子对皇帝之位已经急不可耐了,巴不得父皇赶紧死,好把皇位让给自己。

自此,太子和康熙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虽然索额图被处死让太子有些收敛和警觉,但是他依然野心勃勃,毕竟自己的太子,再怎么样,皇位也是自己的,因此他仍然我行我素,胡作非为。而此时的胤禛则是安守本分的“模范”,有的皇子借机煽风点火,想要让太子和皇帝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而胤禛则按兵不动,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书法和学习上面,因为他知道,虽然目前父皇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加深,但是太子之位依然不会落到他的头上,如果和其他皇子一样落井下石的话,那么对自己只会是弊大于利。

和胤稹的与世无争相对比,太子的动静相对来说就太大了,朝中传闻说太子私生活混乱,荒淫无度,但是具体都发生了哪些荒淫的事情,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再加上太子的不尊师重道,又给了康熙另一个废掉太子的理由。说起太子的荒诞行为,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段和康熙有关的小插曲。这其中涉及到一个人,也就是徐元梦。徐元梦是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康熙二十二年,迁中允,后来被明珠推荐做了皇子们的老师。清康熙二十六年秋,康熙到瀛台教皇子们学习射箭,但是徐元梦因为挽不了强弓而被康熙斥责,后来有描述说“上震怒,命扑责,被重伤,命藉其家”。

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不能挽弓而已,至于对一个文人施以这么大的刑罚吗?不是仗打就是查抄财产,因为康熙非常重视臣子的骑马射箭的本领,毕竟大清的江山就是这么得来的,这也是列祖列宗的训斥,当着自己的儿子面,他处置徐元梦也是为了对皇子有所告诫。当时的胤稹看着父皇如此严厉地处置白己的老师,即便是想要求情,但是也张不开嘴,毕竟已经龙颜大怒了,火上浇油可不是什么好事。

徐元梦奉命教导皇子们读书,如今当着自己学生的面被康熙羞辱,着实让徐元梦非常难堪。后来,康熙竟然迁怒于徐元梦的父母,为此,徐元梦哀求康熙说:“臣奉职无状,罪应死。臣父廉谨,当官数十年,藉产不及五百金,望圣主察之。况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壮,乞代父谪戌。”后来,康熙帝终于放过了他的父母。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初,康熙在询问皇子们的学习情况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很小,一向非常重视皇子们学习情况的康熙一度认为是徐元梦工作不尽心尽力,因此对徐元梦做出了处罚,据史料记载,当时康熙的指令是:“拟将徐元梦革职,当着全体阿哥之面,由乾清门侍卫杖笞三十板。”就这样,当着皇子的面,徐元梦再次被凌辱了一番。P18-P2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雍正大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堂//沈台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13010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