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经典畅销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无秘密可言,即使他们嘴不作声,指头也会喋喋不休,内心的秘密总会通过每个毛扎泄露出来。”如果你能把别人的心理像看书一样阅读的话,那么你将会是个十分成功的交际者。

理在不烦,简明为真;法不在多,有用就行。如果你能从本书中有一言二句之得,能解开一个心结,化解一些人际已有的或潜在的矛盾,能解决一道难题,能多交一个朋友,能多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这将是编者最大的期望。

内容推荐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有的人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这是为什么呢?社交中受人欢迎、一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人际关系学的人。人际关系学中闪烁着人生的大智慧,蕴藏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本书密切关注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结合生动真实的案例,将为人处世的要诀娓娓道来带给每个读者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人际认知:了解别人的心理,队便更好与人相处

 处世,从了解人心开始/2

 人际关系心理学比你的学历更重要/5

 认识到“人先关心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你”是生活的关键/8

 朋友、同事、同学、上司……所有的关系你都能游刃有余吗?/11

 事业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我们个人的努力/15

 在人际关系中不做低智商的人/19

 满足对方的本意才能建立最佳的人际关系/23

 杜绝爱的泛化,小心印象错觉/27

 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使生活富有意义/29

 训练l:他人的心思你来猜——识人训练/33

第二章 人际魅力:用最佳印象打造好长期交往的基础

 首因效应:在很多场合下,你的外在形象远比你真正的本事更重要/36

 自夸效应:乐于站出来为自己打知名度/39

 自我暴露定律:“自揭家丑”更显你的实在/43

 雹桑效应:尊重每一个人,包括你的敌人/47

 权威心理:让最有价值的人帮你说话/51

 名人效应:用他人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53

 晕轮效应:让别人感觉你“很成功”/56

 中心性品质法则:最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是热情/60

 互补性原则:优势互补能形成强烈的人际吸引力/63

 250定律:善待一个人,赢得一群人/66

 训练2:提高别人对你的信用度,让你人气暴涨/69

第互章 人际冲突:将阻力化为动力和凝聚力

 近因效应:最近的行为影响以往的看法/72

 海格力斯效应:宽恕比责罚更有力量/75

 妥协原理:把功让给对你重要的人/78

 暗示心理:间接地让别人注意自己的错误/80

 逆反效应:强迫不如引导/83

 攀比心理:是海市蜃楼,还是在金钱中炼狱/85

 贴标签效应:小心评价自己和别人/88

 留面子效应:不当众戳穿对方,抓住时机促成和解/91

 反馈效应:多听听不同意见,你更有主见/94

 酸葡萄心理:既然得不到,就放手让它失去/98

 过度理由效应:多一些理智判断,少一点儿理所当然的猜想/101

 特里法则:承认错误的人更有责任心/104

 超限效应:人人都有底线,不要让人不耐烦/107

 训练3:怎样能够既坚持自己的原则,又能搞好人际关系?/109

第四章 人际沟通:开口就能打动人心

 自闭心理:不做独行侠,你的人生将从黑白转为彩色/112

 自信心理:人人都有沟通的能力,你自然也不例外/115

 嫉妒心理:有“度”方能不“妒”/119

 悬念效应:想交朋友,就要激发对方谈话的兴趣/12l

 适度原则:勿让真心夸赞染上“马屁精”的嫌疑/124

 相似效应:寻找共同点,增加亲切感/127

 二选一效应:给对方两个选择/132

 欲扬先抑效应:好话留到后面说/135

 3对1规律:巧妙地影响别人/138

 训练4:开口是金,攻克人心的壁垒/142

第五章 人际往来:使人愉快是笔财富

 个人空间定律:多远的距离才最“美”/146

 自己人效应:是“自己人”,事情就好办了/149

 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152

 相悦规律:你喜欢别人,别人就容易喜欢你/155

 刺猬法则:对别人太好,有时会对自己不利/159

 授人荣誉定律:给人一种自重感,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162

 蝴蝶效应:经常评估你的人际关系网,不断予以扩展/166

 训练5:来而往也,耐心经营你的人际关系/169

第六章 人际弈:打赢心理战,偷走他思想中的那张牌

 狂躁心理:因为浮躁,所以肤浅/172

 心理预期:见好就收,把握好自己的“期望值”/175

 布里丹毛驴效应:当断不断,必受其乱/179

 手表定律:一容二虎,到底谁说了算/183

 温水煮青蛙:一旦觉察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187

 南风效应:合理地向对方施加压力/190

 巴南效应:轻松了解自己,不落入别人的“圈套”/194

 心理因果律:先拿出业绩,再计较待遇/199

 马蝇心理:让竞争对手时刻提醒你/202

 马太效应:你拥有的越多,就给你越多/206

 训练6:变数无尽,攻心为上/209

第七章 人际互肋:无人助,无以立

 雪中送炭定律:在朋友最需要时到场/212

 责任分散效应:危急时刻要指定求助对象/215

 共情效应: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220

 互惠定律:给别人好处,你才能得到好处/224

 共享心理:共享才可共赢,一只手拥抱不了成功/228

 同感心理:体验他人的处境,方可理解他人/232

 贝尔效应:甘为人梯,小事中显示出伟大/236

 登门槛效应:欲速不达,循序才可渐进/239

 训练7:对着干,不如一块干/242

试读章节

意识到人都是自私的,多为自己考虑,我们就不要奢求他人过多地给予,也不要对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平衡了,更不要感到社会在亏欠自己,他人在亏欠自己,因而备受委屈。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鲍叔牙同为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关于他俩有很多佳话,例如,管仲出身贫寒,为了生计,他曾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每当清点账目与分配收入时,管仲都要多拿一点,鲍叔牙却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鲍叔牙对管仲如此知根知底,知遇和推崇,使管仲无限感慨地说:“生育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世间管仲式的人物多一些,而鲍叔牙式的人物则很少。遇到管仲式的人时,人常抱怨对方的自私自利,却鲜有如鲍叔牙一般的大度胸襟。其实,人先关心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你,认识到这一点,是生活的关键。

先关心自己揭示了人自私的本性,但这并不可耻,而是人类的一个正常表现。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比如:去买馒头想要那筐里最大的,拿薪金想比同僚高些,考试时则希望自己考的分数远远超过他人,梦想生活得最幸福。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它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自私本身没有对错,只是因为人是个生命而已,一个有欲望的生命,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所以,自私是一种本性,是生命的本性,是生存的本性。

一座城市的郊区有一座水库,每年夏天,都吸引大批游泳爱好者前去游泳。这座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工厂的重要取水源,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自来水厂在库区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效果极不理想,人们照游不误。

后来,自来水厂更换了所有的这类标语,公告牌上写着:“你家用的水来自这里,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保持清洁卫生。”从此,前往库区游泳的人少多了。

这说明什么呢?同样反映了人“先关心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你”的心理。谁都希望为自己而活,很恣意,很美丽。

意识到人都是自私的,多为自己考虑,我们就不要奢求他人过多地给予,也不要对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平衡了,更不要感到社会在亏欠自己,他人在亏欠自己,因而备受委屈。

人常从“为我”的主管动机出发,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人先关心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你,不是因为曾经感受过生活的冷漠,变得心灰意冷,而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这在前文早已提及。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就对人的其他好的品质全然否定,毕竟世间还有很多让我们动容的东西,毕竟有很多在危难关头是为大局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人对人性的自私很失望,他们诅咒那些自私的’人在困难的时候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他们以为世界假若公平,就理应如此。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想,“我在有困难的时候,谁又帮过我?”其实,这样想的人,应该先自问一下,“我曾经帮助过别人吗?又有什么资格来要求别人的帮助?”或是,“别人不帮我,是否有顾虑?可能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吧!”

一次的热心快肠,也许换不来更多人的热心快肠,可一个人的冷漠,却往往容易使他人也变得冷漠。而某次的冷漠,或许正在泯灭许多善良的人性。

这个世界上需要无私奉献,需要人际互助、关心,但是,我们万不可寄太多的希望于他人。当你身处危难而无人救助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叹人情冷暖,世事莫辨;当你盛极一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人竞相攀附的时候,不要被眼前的一时光景扰乱了心智,可能他人与你的结好另有所图,你不应得意忘形;当朋友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你,只为了自己所得能多一些时,你莫因此而对所有的人都失去信心,要如鲍叔牙一般多为他人想想。

一个人,只要是生活在人群里,这辈子都会遇到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所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去帮助他人,善成人之美。这正如中国礼教里说的,积善荫德。这是人生最大的喜悦,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步。P008-010

序言

心理学可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谁都逃脱不了人际关系网,只要你还活着,就无可避免地会与他人打交道。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人际交往也是人的一种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人际关系,人就会性格扭曲、心理失常。但人际关系却常让人们头痛不已。这是为何?

因为有人感到人心复杂多变,经常对他人的行为匪夷所思;还有一些人不愿也不想过多地揣摩他人,为人处世只随个人的意愿,结果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他人,说错话、做错事,甚至大动干戈,与对方反目为仇;也有人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压力太大,因而自我封闭,郁郁寡欢,或是过于敏感,无中生有,为自己制造了诸多的烦恼和麻烦。

人际关系,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愁,让我们饱尝人情冷暖,世事艰难!但,成也是它,败也是它。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世界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也说:“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可见人际关系之重要。但谁解其中“味”?又从哪里下手呢?这就要靠心理学的辅助了。固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都是一个小宇宙,它丰富多样且善变难解。但是,人的心理都有一把锁,只要你参透了其中的玄机,那么,你就会发现,人际关系也绝非你所想象的那般复杂。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经营过一家小型印刷厂。颇有经济头脑的他首先设法使自己成为了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如此一来,议会印文件的工作就全部交给他了,他可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印刷厂赢得更多的利润。孰料,议会中有个背景很深的议员对富兰克林颇有成见,还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讽刺过他,并总想将富兰克林辞退。

富兰克林意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麻烦,但他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妙法,使对方接纳并喜欢上了自己。富兰克林怎么做的呢?

原来,他听说那个议员有一本绝世藏书,无奈世人多不喜欢研读,所以那个议员一直未觅到知音。于是,富兰克林便给那位议员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极欲一读为快,请求他把那本藏书借给自己几天,好让自己能够仔细阅读一遍。见终于有人懂得这本藏书的宝贵,那个议员立刻派人将书给富兰克林送去了。一个礼拜之后,富兰克林将书完好地还给他,并表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后来,他们再相遇的时候,那个心高气傲的议员竟然主动和富兰克林打招呼。他消除了对富兰克林的偏见,并将他引为知己。

在上例中,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化敌为友,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是运用了心理学中的相似效应。即,我们往往对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思想和行为的人有更多的兴趣,也更易产生好感。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发现,心理学之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为此,了解心理学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因为它可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继而改变我们的生活状况,影响我们的成功指数。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这些事情:有些人是生死挚友,有些人缘尽而散;有些人不打不相识,有些多年的好友却因寻常小事分道扬镳;有些人能在职场平步青云,有些人却被打入冷宫……他们交往的失败就在于没有把握好他人的心理,让交际成了短期效应。

实际上,在社交时能否让他人喜欢与你交往,完全取决于你能否看穿对方的心理,并按照对方的思维方式进行交往。此外,一个人不论多么坚强、能干、有成就,仍要靠自己与别人的良好关系,来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本书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一些人际交往的中的心理策略,以期帮助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并在解读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提供了一些能使你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的方法。掌握了本书中的一些心理常识,你就能在变幻莫测、险礁暗藏的人生路上,趋利避害,尽显从容,进可攻,退可守,左右逢源,移步生莲。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无秘密可言,即使他们嘴不作声,指头也会喋喋不休,内心的秘密总会通过每个毛扎泄露出来。”如果你能把别人的心理像看书一样阅读的话,那么你将会是个十分成功的交际者。

理在不烦,简明为真;法不在多,有用就行。如果你能从本书中有一言二句之得,能解开一个心结,化解一些人际已有的或潜在的矛盾,能解决一道难题,能多交一个朋友,能多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这将是编者最大的期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经典畅销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可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2556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