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分钟把握客户心理(不可不知的销售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客户通常的心理特点、看穿客户的心理弱点、沟通心理术、把握成交时客户的心理、销售必知的定律、和客户做永久生意6个方面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挖掘出解决每个问题的心理学依据,深入浅出地为销售人员进行介绍,并在文中尽可能多地穿插精彩的营销案例和故事,帮助销售人员从那些曾经头疼或者正在头疼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尽快找到把握客户心理的诀窍。

本书在语言上力求精练、通俗易懂,提出的问题也是诸多销售人员在实际中切身遇到的问题,将销售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销售人员尽快掌握客户心理。所以,在此真诚地推荐此书给读者朋友,希望您能受到启发或从中受益,从而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销售之路。

内容推荐

销售,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互动。销售人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销售的目的。一名优秀的销售员能使陌生人在短时间内把他当成朋友,同时他会在第一次交谈的3分钟内引起客户的兴趣,进而让客户相信他所说的话。在这重要的3分钟内,他会想方设法迅速搭好友谊的桥梁,建立起信任的基石。本书帮助销售人员洞察并影响客户心理,并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销售心理策略来操控客户心理,从而帮助销售人员创造出骄人的销售业绩。

目录

第一章 了解你的上帝——客户通常的心理特点

1.客户都有怕被??的心理 / 2

2.爱挑剔的人才是准客户 / 4

3.价廉物美的东西??都想要 / 8

4.安全感是客户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 11

5.体验会让客户早做决定 / 14

6.客户都希望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 17

7.客户最关心的是自己 / 20

8.客户大多有喜欢被恭维的心理 / 23

9.了解顾客心理特质的4个途径 / 26

10.客户都希望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产品 / 29

11.逆向思维更能吸引客户 / 32

12.了解客户是否有怀旧心理 / 35

13.假如客户爱赶时髦该如何应对 / 38

14.积极引导客户参与体验 / 41

15.有些客户是爱冲动的 / 42

第二章 对症下药才奏效——看穿客户的心理弱点

1.让节约俭朴的客户感觉到自己的钱花得值 / 47

2.适当奉承一下爱慕虚荣的客户 / 51

3.给贪小便宜的客户一些小便宜 / 54

4.真诚赞美自命清高的客户 / 56

5.用真诚和技巧打动脾气暴躁的客户 / 58

6.耐心应对小心谨慎型客户 / 61

7.给犹豫不决的客户一点危机感 / 63

8.世故老练的客户要开门见山地对待 / 67

9.用产品的质量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 70

10.吊足沉默羔羊型客户的购买欲望 / 71

11.让客户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 / 73

12.客户有逆反心理时顺着他说 / 76

第三章 话要说得恰到好处——销售中的沟通心理术

1.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 80

2.学会聆听客户陈述 / 82

3.反复刺激客户的购买兴趣点 / 85

4.用合适的询问展开与客户的互动 / 88

5.把客户当朋友而不是上帝 / 90

6.多说“我们”少说“我” / 93

7.说话要会投客户之所好 / 95

8.让客户一直说“是” / 99

9.扩大对方和你的“一些相同点” / 102

10.对非专业客户不说专业性术语 / 104

11.避免那些枯燥的话题 / 107

12.重复说明重要信息 / 109

13.利用客户的好奇心展开交流 / 112

14.销售员打死也不能说的5类话 / 114

15.从心理上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 117

16.洞悉身体语言中藏着的心理学 / 120

第四章 在谈判中“俘虏”客户——把握好成交时的客户心理

1.永远不要接受第一次开价或还价 / 124

2.放长线钓大鱼 / 127

3.先给一颗糖吃,再来一巴掌 / 130

4.给客户一点善意的“威胁” / 133

5.掌握谈价中说“不”的艺术 / 135

6.促使客户早做决定 / 139

7.掌握好时间的妙用 / 142

8.越是要成交时越不能急 / 144

9.减少客户对风险的担忧 / 147

10.在作出让步的时候,要求对方给予回报 / 150

11.帮助客户缩小选择范围 / 152

12.使用有说服力的例证 / 155

13.销售不仅仅是销售 / 157

14.催款的七招“杀手锏” / 160

第五章 有效引导客户——做好销售必知的心理定律

1.沉锚效应:第一印象与先入为主 / 165

2.趋利避害效应:驱动客户的伟大力量 / 168

3.物超所值效应:帮客户做笔划算的买卖 / 170

4.登门槛效应:销售人员就是要得寸进尺 / 172

5.互惠效应:相互都有好处,客户才没心理压力 / 175

6.投射效应:帮客户进行情感转移 / 178

7.面子效应:为客户脸上争取光彩 / 180

8.权威效应:无形之中的服从法则 / 182

9.承诺效应:保持前后一致的道德观 / 185

10.对比效应:参照下的隐形失真 / 188

11.固定思维效应:用客户的??验说服客户 / 192

12.禁果效应:你越不想卖,客户偏想买 / 195

第六章 注重心理细节——和客户做永久的生意

1.从细节处寻找突破点 / 198

2.记住客户的重要日子 / 200

3.拜访客户时记得先讨一±?水 / 203

4.永远让客户先挂电话 / 205

5.随身携带记事本,及时记下客户的要求 / 208

6.只比客户穿得好一点 / 210

7.对客户的秘密守口如瓶 / 212

8.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销售 / 214

9.塑造打动人心的第一形象 / 217

10.假装巧合可以减轻客户的心理负担 / 220

11.用移情效应à?近与客户的距离 / 223

12.4种方法快速缩短心理距离 / 225

13.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有效 / 228

试读章节

一位金牌销售人员曾说过:作为销售人员,你不是要打动客户的脑袋,而是要打动客户的心。因为心是离客户钱包最近的地方。是客户的感情所在,而脑袋则是客户的理智所在。也就是说,合格的销售人员要通过打动客户的感情,让客户产生购买的想法。

的确,聪明的销售员都知道,在销售的过程中迅速有效地消除顾客的顾虑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客户的顾虑,交易就很难成功。不信任是客户对销售人员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从销售人员那里所获得的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往往包含着一定程度的虚假成分,甚至还会存在着一些欺诈的行为。这是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常见的问题。于是,大多数客户在与销售人员交谈的过程当中。往往不太在意,认为销售人员的话可听可不听,甚至抱着逆反的心理与销售人员进行争辩。

Y小姐开了一家影楼,最近生意一直不好,并不是因为没人光顾,而是一些客户每次进来询问一圈之后又走了,走了又回来询问,反反复复之后甩下一句话:“老板,如果你能便宜一点、照片多给一些的话我们就在这里拍了。”

这让Y小姐很是苦恼,忍不住和同行朋友诉苦说:“我们这个行业是怎么了?如果客户去的是一家饭店,恐怕他绝对不会说你给我降多少钱我就在你这里吃,否则我就去另一家了。如果真有人这么说,别人肯定会

笑他是从外星球来的。但在我们这里,不讨价的人反而像从外星球来的。”

其实说到底,客户还价还是因为怕被骗,因为影楼给客户的印象是暴利行业,即使你报出底价,客户也会认为其中还有很大的水分。

让客户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在于商业上的促销做得有些过头,比如原价1万元的产品,没几天就优惠到2000元,或者随便找个理由就打个八折。此时客户就会想:一定是产品本来就值几百块,不然怎么会降这么多?看来他们平时赚了客户不少钱,我一定不能被骗。”客户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就会产生你的价格越低客户反而越怀疑的现象。

客户要的是质量好的产品,同时还要感觉自己买得实惠。如果客户刚从你手上买了产品,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一看,你卖给他的东西只要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你从此就成了反面教材。

客户之所以会对销售人员心存芥蒂,产生顾虑,往往是因为以下3个原因:

·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遭遇过欺骗。

·购买的商品无法满足心理的期望。  ·经常看到新闻媒介传播的反面案例。

的确,现在社会上的骗子很多,许多人深受其害,而骗子的行骗方法可能会仿效销售人员的推销方式,客户再看到销售人员时就很容易想起被骗的痛苦经历,所以他们认为销售人员几乎都是骗子,于是在潜意识中有些排斥销售人员。

所以,正是因为这几种原因,再加上因为客户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辨别真伪。所以销售人员才会不受客户欢迎,客户也很容易把所有的销售人员全盘否定,认为凡是搞推销的人都是骗子。遇到销售人员就躲着走,怕自己被骗。

让客户产生这种恐惧心理的原因在于许多客户都怕被骗。面对销售人员,他们表现得很谨慎。浑身上下都充满警惕,就怕掉进销售人员的。陷阱”。对待这种客户,销售人员不要急于求成,你说得越多,客户反而越怀疑,曾经被骗的经历会让他们对眼前的你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你一定要找出他无法接受你推销的产品的真正原因。想办法消除客户的心理障碍,让自己成为客户的朋友,这样客户才会和你合作。那么如何让客户消除这种恐惧心理,让他信任你呢?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P2-3

序言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销售工作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以往一个销售人员的业绩高低,往往取决于产品本身质量的好坏或者广告推销的运用。但是今天,我们越来越发现,销售是一个以心理学为导向的工作,销售力的高低取决于销售人员对客户心理的把控,所以销售员要在销售中获得更大的业绩,成为销售行业的佼佼者,必须对客户心理有着准确的把握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大师乔·吉拉德说:“人人都是推销员。”的确,每个人每天都在按照自己的沟通方式去试图说服别人;销售对于销售人员而言,就是通过语言去说服客户。然而,为什么有些销售员做得优秀,而有些销售员却做得一塌糊涂?

要知道,销售过程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互动,销售人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还要根据客户的心理灵活采用各种策略。判断一个销售人员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多快可以把握客户的心理。换言之,当今时代,销售人员业绩的好坏,已经不仅仅是准确把握客户心理,而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握准确客户的心理,进而作出响应。你比别人早1分钟,销售的成功率就提高了10%。设想一下,如果每次都能够在3分钟内,把握客户心理,那么你的成功率会是多少呢?

销售大师乔·吉拉德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一次,客户来找他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给客户,客户对车很满意,眼看就要成交了,可不知为何客户却突然变卦而去。

吉拉德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他忍不住打电话给那人:“您好!我是乔·吉拉德,今天下午我曾经向您介绍一部新车,您对此车很感兴趣,为何又突然离开了?”

客户说:“今天下午你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我儿子即将进入大学念医科,我还提到我儿子的学科成绩、运动能力以及他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但是你对此毫无反应。”

吉拉德记得客户当时的情景,当时客户在说他自己的儿子,可吉拉德对此却毫无反应。他认为,客户在谈自己的儿子,没必要随声附和。想不到这却成了失去这位客户的罪魁祸首。

这就是吉拉德失败的原因:除了销售,更需要理解客户的心理。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本书从客户通常的心理特点、看穿客户的心理弱点、沟通心理术、把握成交时客户的心理、销售必知的定律、和客户做永久生意6个方面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挖掘出解决每个问题的心理学依据,深入浅出地为销售人员进行介绍,并在文中尽可能多地穿插精彩的营销案例和故事,帮助销售人员从那些曾经头疼或者正在头疼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尽快找到把握客户心理的诀窍。

本书在语言上力求精练、通俗易懂,提出的问题也是诸多销售人员在实际中切身遇到的问题,将销售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销售人员尽快掌握客户心理。所以,在此真诚地推荐此书给读者朋友,希望您能受到启发或从中受益,从而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销售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分钟把握客户心理(不可不知的销售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90850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3.5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