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诗英译论纲/融通中西翻译研究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卓振英编著的《汉诗英译论纲》为诗学范式之汉诗英译理论著作,其方法论体系较为完备。书中多数章节的主要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学术刊物,受到学术界的好评。有的评论认为,该研究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具有科学性、原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典籍英译的问题与对策

 1.1 引 言

1.1.1 人类面临的挑战与世界的未来

1.1.2 中和国文化岌岌可危

1.1.3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2 典籍英译意义的再认识

 1.3 典籍英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4 设想与期望

第2章 翻译的类型与典籍英译者的素质

 2.1 翻译的类型

2.1.1 分类及其意义

2.1.2 研究型翻译与非研究型翻译

2.1.3 典籍英译的类型归属

 2.2 典籍英译者的素养

2.2.1 以行为本

2.2.2 志存高远

2.2.3 尊师重道

2.2.4 谦虚好学

2.2.5 光明磊落

2.2.6 坚忍不拔

2.2.7 治学严谨

2.2.8 以学为器

2.2.9 开拓创新

 2.3 结语

第3章 汉诗英译的标准与原则

 3.1 汉诗英译的不同主张

 3.2 汉诗英译理论的梳理与建构

3.2.1 关于汉诗英译的意义

3.2.2 关于汉诗英译的标准和原则

3.2.3 关于翻译的方法论

3.2.4 关于翻译的心理过程

3.2.5 关于汉诗英译的译文风格

3.2.6 关于译作评价体系

3.2.7 关于译者必备条件

 3.3 汉诗英译的标准与原则

第4章 诗歌的模糊性及翻译的标准和方法

 4.1 诗歌的模糊性

 4.2 关于翻译的标准和方法的探讨

第5章 汉诗英译方法比较研究

 5.1 引言

 5.2 译作比较研究

5.2.1 节奏美

5.2.2 结构美

5.2.3 音韵美

5.2.4 意象美

5.2.5 意境美

5.2.6 模糊美

5.2.7 语言美

5.2.8 风格美

 5.3 结语

第6章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

 6.1 何谓汉诗英译中的总体审度?

 6.2 《大中华文库·楚辞》英译的总体审度

6.2.1 作者和时代背景

6.2.2 原作的内容及其版本

6.2.3 原作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6.2.4 《楚辞》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中的地位

6.2.5 现有的英译

6.2.6 决定预期翻译文本文化定位的社会文化因素

6.2.7 汉诗翻译方法研究在当今的建树

6.2.8 现有各种译本的决策与特点

 6.3 结语

第7章 汉诗英译中的决策——以《大中华文库·楚辞》为例·

 7.1 引言

 7.2 《大中华文库·楚辞》英译的翻译决策

 7.3 翻译策略所产生的效果

 7.4 结语

第8章 汉诗英译中的考辨——以《大中华文库·楚辞》为例

 8.1 引言

 8.2 若干疑难的考辨

 8.3 结语

第9章 汉诗英译中的逻辑调适

 9.1 引言

 9.2 基于东西方思维差异而进行的介入与调适

9.2.1 整体性与分析性及其调适

9.2.2 模糊性与精确性及其调适

9.2.3 形合法与意合法及其调适

9.2.4 伦理型与认知型及其调适

9.2.5 直觉性与逻辑性及其调适

 9.3 基于原版本某些因素而进行的介入与调适

 9.4 基于目的语的文本要求而进行的介入与调适

 9.5 结语

第10章 汉诗英译中的移情

 10.1 引言

 10.2 移情法的理论依据

10.2.1 移情法的可行性

10.2.2 移情法的科学性

10.2.3 移情法的重要性

 10.3 移情法的实践依据

第11章 汉诗英译中的“炼词”

 11.1 引言

 11.2 利用英语构词法炼词

 11.3 从语义、语体和搭配关系等角度炼词

11.3.1 词语的雅与俗

11.3.2 上义词与下义词

11.3.3 词语选择限制原则

11.3.4 词语的感情色彩

 11.4 从修辞的角度炼词(句)

 11.5 结语

第12章 汉诗英译中的“借形传神”及变通

 12.1 “借形传神”及变通的必要性

 12.2 “借形传神”及变通的可行性

第13章 汉诗英译中的风格重构及变通

 13.1 引言

 13.2 变通的理据和方法

13.2.1 语义上的变通

13.2.2 句法修辞上的变通

13.2.3 语体语气上的变通

13.2.4 意象、意境方面的变通

 13.3 结语

第14章 关于诗、词、曲、赋、楹联诗化译法的探讨

 14.1 赋的特征与英译

 14.2 词、曲的翻译

14.2.1 词的发展与特征

14.2.2 元曲及其特点

14.2.3 词、曲的翻译

 14.3 楹联翻译

14.3.1 楹联由来与特点

14.3.2 楹联的翻译

 14.4 诗化——若干方法与技巧的探讨

14.4.1 样式的形似

14.4.2 节奏的实现

14.4.3 韵脚的寻求

第15章 译作定性评价方法的探索——以秦观《鹊桥仙》的三种英译为例

 15.1 引言

 15.2 意象层面

15.2.1 “鹊桥仙”

15.2.2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15.2.3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15.3 意境层面

15.3.1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5.3.2 “忍顾鹊桥归路?”

15.3.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5.4 语言风格层面

 15.5 格律层面

15.5.1 样式

15.5.2 节奏

15.5.3 押韵

 15.6 结语

第16章 民族典籍英译刍议

 16.1 典籍英译的昨天和今天

 16.2 “布洛陀史诗”英译及研究的意义

 16.3 对于翻译策略的若干建议

16.3.1 关于经诗、时势和翻译文本的文化定位

16.3.2 关于翻译的方法

16.3.3 期盼与祝愿

附录

 附录I:李渔赋英译两则

 附录II:元曲英译四则

 附录III:宋词英译选

 附录Ⅳ:李渔楹联英译三则

 附录V:《楚辞》英译若干问题的商榷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诗英译论纲/融通中西翻译研究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卓振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089791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2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5.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1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