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利品--侵华日军罪证释要
内容
编辑推荐

《战利品:侵华日军罪证释要》——一部揭露侵华日军罪证的图书!

这本书不纯粹是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更无法用“全景式”的表现方法来展现我们民族14年来的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在写作这本书时,作者张剑云、崔京德力求透过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收集来的“战利品”,让后人感受到一段更感性和更细节化的历史。同时,通过对这些战利品的收集整理,在不同程度上弥补我国许多抗战纪念馆或军事博物馆藏品的不足,如此说来我们的“抗战”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内容推荐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和“九一八事变”80周年前夕,一部揭露侵华日军罪证的图书《战利品:侵华日军罪证释要》,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打开这本《战利品:侵华日军罪证释要》,不能不使人感到震撼。透过那以“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本庄繁戎装像为图案的纪念牌,我们仿佛看到日寇侵占我东三省时燃起的冲天大火;透过731细菌部队使用过的药械器皿,我们仿佛听到被用作活体试验的中国军民的痛苦呼喊;透过那一把把带有豁口的日本军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落地的头颅;透过那一张张标有箭头的军用地图,我们仿佛看到日军扫荡过后一个个被“三光”了的村庄;透过那一张张“营外居住证”,我们仿佛听到被日寇强暴蹂躏的同胞姐妹悲愤的哭泣……

搜集这些罪证、编写这本书的不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也不是专职的文史工作者,而是两个中、青年人,一个是青岛市黄岛派出所45岁的普通民警张剑云,一个是青岛某商贸公司34岁的经理崔京德。

目录

前言

上篇 远离了战争的战利品

中篇 画说战利品

1.日本侵略军的布告

2.日本军国主义的梦想:“大东亚共荣圈”

3.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之路

4.日本侵略军的“从军记章”

5.日本侵略军的徽章

6.日本侵略军的褒赏牌

7.日本侵略军的大铜章

8.日本侵略军的铜雕塑

9.日本侵略军的身份识别牌

10.日本侵略军的军刀

11.日本侵略军的枪支弹药

12.日本侵略军的望远镜

13.日本侵略军的照相机

14.日本侵略军的军用水壶

15.日本侵略军的军用折刀

16.日本侵略军的军用表

17.日本侵略军的香烟盒

18.日本侵略军的香炉与护身符

19.日本侵略军的恤兵品

20.日本侵略军的投降票

21.日本侵略军的地图

22.日本侵略军的秘密情报资料

23.日本侵略军第16师团的“写真帖”

24.日本侵略军的军事邮便

25.日本侵略军的军用手票和债券

下篇 战利品的故事

1.“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本庄繁

2.“蓝五星”日本军碗——来自“东方马其诺防线”虎头要塞遗址的实物

3.记录日军罪恶的“集团部落”瓷瓶

4.蒙羞的“红十字”

5.罪恶之鸟:金鳷(勋章)

6.日本关东军的侵略铁蹄

7.日本关东军的“官窑”

8.盛满罪恶的袖珍“钢盔”

9.日本侵略军的丑恶牌:“营外居住证”

10.侵略战争的牺牲品:“肉弹三勇士”

11.疯狂的代价

12.“仁丹广告”背后的秘密

13.稀有的丸山辉部队大铜章

14.永远消失了的“忠灵塔”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军记章”是从明治天皇时期开始到1945年8月裕仁天皇宣布战败结束,日本政府专为“出兵”和参与战争行动的所有相关人员授予的纪念奖章。

这种奖章是日本统治阶层以政府名义设立和颁发的纪念性质的奖章,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日本政府将该系列奖章定名为“从军记章”。

自1874年开始,日本军国主义每次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日本帝国法令的名义颁发“从军记章”。自明治天皇起,大正天皇到昭和时期的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战败的70多年里,日本政府共颁发了九种“从军记章”。其中,明治时期颁发四种,大正时期两种,昭和时期三种。

这九种“从军记章”的形制统一为圆形,材质以铜为多,也有个别为银质的。刚接触这些“从军记章”的时候,觉得这些章设计平常、材质普通加上量大随处可见,我们并未将它们放在眼里,只是为我们的“战利品”系列凑个品种而已,等差不多快收集齐了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从军记章”的九个品种里,有八个品种是为侵略中国设立颁发的。现对收集到的六个品种的“从军记章”进行简单考证。

由于明治七年“从军记章”(出征台湾)和明治三十四年“从军记章”(清国事变)两枚章颁发年代久远和颁发数量稀少,目前在国内根本就见不到,尽管我们为此下了不少工夫,可是依然未有收获。手中没有这两枚早期章的实物,本文就不再赘述了。另外,我们手中有一枚大正三年乃至九年“从军记章”,是当时日本政府颁发给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欧洲和西伯利亚官兵的,与侵略中国无关,在此也不进行考证介绍;再就是在日本发动的“支那事变”(七七事变)时,还为一些中国的汉奸专门发过一种“支那事变”“从军记章”,因未见到实物,在此也不进行介绍。

我们收集到的六个品种的“从军记章”,年代最早的是日本明治二十七八年颁发的。

二十七八年(甲午战争)从军记章

这枚章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依照1895年的143号帝国法令,设计制作了“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从军纪章”,共制作了3000枚。

该章为铜制,圆形,直径30mm,与其连缀的横条上面没有刻字。绶带是宽35mm的绿、白、绿色相问的丝带。章的图案正面中间写有“从军记章”,四周边缘环绕着“明治二十七八年”篆体汉字,章的背面是日本陆军与海军军旗相互交叉图,在两旗的上方是一枚日本天皇家族的菊纹章。

“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是清政府和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894年8月1日。公历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应为甲午年,因此,这场中日之战被称之为“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要数“黄海海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提前进入黄海鸭绿江出海口西的“大东沟”,企图夹击北洋水师舰队。这场黄海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现代钢铁军舰海战,吸引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目光,特别是欧美等诸多列强。可是,一直被英、法等国家看好,令日本海军心存胆怯的北洋水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赔偿军费2.3亿两白银,并对其开放和新开通商口岸。值得一提的是,这枚“从军记章”所用的材料,是特地用缴获的清政府大炮上的铜件熔化铸造的,它的出现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今天我们面对它时一定要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明治三十七八年(日俄战争)从军记章

这枚“明治三十七八年战役从军记章”,是日本政府为参加日俄战争的军人制作颁发的奖章。

该章为铜质镀金,圆形,直径30mm。奖章绶带是宽37mm的绿色丝带,中间有一个9mm的深蓝色竖条,边缘有两道3mm的白边。绶带的横条上有“从军记章”四个篆体汉字。正面中央为一樱花花瓣状盾形浮雕图案,上刻“明治三十七八年战役”篆体汉字,盾形图案左右分别以棕榈枝和橄榄枝衬托,背面是日本陆军与海军军旗交叉的图案,上方是一枚日本天皇家族的菊纹章,底部由带桐子的桐叶衬托。

甲午战争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瓜分热潮。日本早就对沙俄占领的我国东北觊觎已久,为了取而代之,1904年2月8日,日本军队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驻蒯顷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完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东北亚的霸权,然而这两个帝国主义强盗却把战场摆在了中国的东北。这场“狗咬狗”的战争最终以日本大获全胜而告终。美国基于自身利益从中调停,日俄两国在美国的朴次茅斯举行谈判,于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该条约正约15条,附约2条。其主要的利益交换内容是:

(1)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统治权);

(2)俄国将辽东半岛租借权和南满铁路(蒯顷至长春等支线)及有关特权转让给日本;

(3)俄国将库页岛南部转让给日本。其中关于中国东北权益事项,规定“须商请清国政府承诺”。

这个条约为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经营满洲”,设立伪满洲国奠定了第一个国际法基础。P35-38

序言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的“八一五”日本战败投降,中华民族经历了整整14年的苦难岁月。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让中华民族蒙受了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灾难,日本强盗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国领土,蹂躏我同胞,使我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以上。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外来侮辱没有比侵华日军犯下的暴行更惨烈、更巨大的了。现如今现代化的快节奏使得国人生活得越来越现实和一切都在强调“个性化与人l生化”。有多少人还能想起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那场持续了14年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虽然这段苦难的历史已成为过去,但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决不应当忘记!

列宁曾说过:“凡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俩都是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人,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于抗日战争的了解多来自各种史料,我们见到的日军也只不过是《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反映抗日战争电影中的鬼子兵。但是,当年那一部部再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同样让不谙世事的我们泪流满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开始走上艰难而又漫长的“抗战”之路。我们开始系统地收集当年侵华日军散落遗留在我国民问的各种物品及资料,我们对这些物品及资料整理考证后编写成书,并取书名为《战利品》。

通过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战利品”已具相当规模,其中不乏许多相当珍稀难得的历史文物,虽然有些藏品残缺不全或破烂不堪,但这些“战利品”都是当年侵华曰军的遗留物,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侵略罪证。这些“罪证”对我们的后代子孙研究和还原历史是最好的“物证”,对那些至今还在否定历史,不承认当年侵略行径的日本右翼分子是最好的还击。

这本书不纯粹是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更无法用“全景式”的表现方法来展现我们民族14年来的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在写作这本书时,我们力求透过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收集来的“战利品”,让后人感受到一段更感性和更细节化的历史。同时,通过对这些战利品的收集整理,在不同程度上弥补我国许多抗战纪念馆或军事博物馆藏品的不足,如此说来我们的“抗战”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张剑云崔京德

2011年2月10日

后记

《战利品》的写作计划大约始于十年前笔者(张剑云)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读书期间,当时陆续写下一些这方面的文字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后来由于工作调动等诸多原因,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对这些藏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不得不长时间停下笔来。此间虽然忙中偷闲也考证补充过一些文字,但由于家里家外琐事连连,只好写写停停,一直拖到十年后的今天,京德与我多次构思创作,方才把这部书稿呈现给广大读者朋友。

一部并非鸿篇巨制的作品的写作,竟然用了十年的时间,足见我们笨拙,同时也能够看出我们的执著了,它的问世,可谓十年磨一剑。可是当它以区区单薄之躯出现在读者面前时,我们也怀着惴惴不安和诚惶诚恐的心情等待着大家的品评。丑媳妇迟早都得见公婆,我们斗胆将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物品整理出来的目的,是唤起更多人对抗战收藏的关注与理解。

这本书,是在家人和诸多热心朋友的热情帮助和鼎力支持下,我们共同收集藏品并加以深入研究考证后完成的,书中所有的实物全部是我们多年收集的藏品。在创作本书时,我们首先明确定位书中所用的实物,不选用国内外任何博物馆、纪念馆中的藏品和图片,一律采用我们自己收集到的实物。在选用这些藏品时,一定要做到普遍性与代表性相结合。为更加突出这些藏品的珍罕性,尽可能地选用那些稀有鲜见的实物拍图,做到宁缺毋滥,绝对不为出书而凑数。

尽可能地突出和展示民间抗战文物“战利品”的收藏成果,是本书力求与众不同之处,尽管这些藏品所涉猎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还很稚嫩,在对这些战利品的考证后形成文字时,我们力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叙述方法,每个章节做到形散神不散。尽量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形式上图文并茂。为不使读者在阅读上因感觉单调乏味而产生视觉疲劳。书中的图片主图与局部相结合,将物品的尺寸、材质都尽可能地标注出来,最大限度地增加本书的信息量。

书中的这些“战利品”中有许多藏品迄今国内馆藏都很鲜见,如书中的满铁刀、投降票、丸山辉部队大铜章、支那事变铜像和大部分带有日军部队名字的徽章等。通过对这些战利品的挖掘与考证,也算对我国抗战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补充。

60多年前那场抗日战争,是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在近代抵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赢得的首次辉煌胜利。在1931~1945年日本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匡I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这场罪恶的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绝后的破坏与牺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位中华儿女都应牢牢记住这段民族的苦难。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对待这段历史时,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的看法还不完全成熟,大多数人只停留在爱憎的情感层面上而无法理智地面对现实。每当提到中日关系时,我们大都是在控诉,其余就是遗忘。这种片面的历史观很容易使我们在面对未来的中日关系上缺乏理智而造成失态。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著名的军旅作家刘亚洲曾有过精辟论述:“面对历史问题,中国既要讲现实主义,更应该讲未来主义。中日两国都应该具有开阔的眼光,这不是情感的选择,而是利益的选择。”这个观点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日两国年轻一代要牢记历史,面向未来,让中日友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说:“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化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把自己收集的这些“战利品”呈现给读者,终于了却了埋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让我们的后人通过这些实物,来了解更多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吧!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单位和朋友的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在百忙之中亲自题写书名;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尤凤伟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特地为书稿作序;黄河出版社程鹏主任亲自担任该书的责任编辑,呕心沥血修改书稿;《中国果菜》杂志社社长司振中多次为我们的书稿精心策划和提出修改意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远方的朋友赵晔,如果没有他的提议与鼓励,《战利品》就根本无法顺利问世,他的鼓励与支持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在本书创作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在此就不一一鸣谢。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战利品》的出版,也算是我们为祖国母亲献上的一份礼物。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永远幸福安康。愿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远离战争,永远沐浴在和平的春风里,享受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

张剑云 崔京德

2011年2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利品--侵华日军罪证释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剑云//崔京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002422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8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