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罗马从共和制进入到帝制的阶段里,恺撒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成为现实。而我们后人则从盐野七生编著的《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中,目睹了恺撒理想的实现。
图书 | 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古罗马从共和制进入到帝制的阶段里,恺撒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成为现实。而我们后人则从盐野七生编著的《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中,目睹了恺撒理想的实现。 内容推荐 盐野七生编著的《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讲述了自“恺撒时代”之后的公元前29年,供奉战神的神殿终于关上,象征罗马脱离战乱状态。屋大维开始运用卓越的政治手腕,宣布回归共和政体,受赠“奥古斯都”的尊称,确立由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并存的“罗马和平”。《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的主人翁——奥古斯都并没有像苏拉那样大放异彩,痛快淋漓;也不像恺撒那样性情愉悦外放,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然而从33岁退出沙场,到77岁迎接死亡的这段漫长岁月中,深谋远虑的奥古斯都一直在另一个战场努力不懈。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所讲的故事。 目录 推荐序1 为什么是罗马?(王石 万科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2 向往古罗马文明的精神特质(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给中国读者的序 致读者 第一章 奥古斯都统治前期 (前29-前19年,34-44 岁) 第二章 奥古斯都统治中期 (前18-前6年,45-57岁) 第三章 奥古斯都统治后期 (前5-公元14年,58-77岁)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图片版权 试读章节 公元前31年9月,在希腊西岸的发生的“亚克兴海战”中,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联合军败北于屋大维军团。逃往埃及的两位战败者,在第二年的公元前30年8月,一位伏剑自刎,一位毒蛇噬身自尽。 公元前29年,为欢迎屋大维胜利归来,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仪式持续了三天,整个罗马为之疯狂。人们感谢天神保佑,击败了外敌埃及,而同样身为罗马人的安东尼的名字,此刻已无人再提及。 每一位罗马人甚至孩子都明白,这次的凯旋式宣告了长年内战的结束,战争期间始终敞开的供奉战神雅努斯的神殿大门,终于关闭。以维吉尔、贺拉斯等为首,对时代的潮流变迁格外敏感的诗人们,也为罗马重返和平讴歌吟唱,表达喜悦的心情。这时的屋大维,即将迎来34岁。 凯旋式结束后的同年9月,屋大维宣布,将在【古罗马广场】(Forum?Romanus)为义父恺撒神君建立一座神殿;同时,元老院议事厅也将依照恺撒生前的计划,紧邻【恺撒广场】而建。(现在看到的议事厅遗址,因后人改建,位置稍有偏离。)此外,屋大维还决定,在帕拉提诺山丘上,建造一座阿波罗神殿。除了上述的计划,以复仇之神马尔斯神殿为中心的奥古斯都广场当时已在建设中。 建造马尔斯神殿,是因为在公元前42年,与布鲁图斯对决的腓立比会战的前夜,屋大维曾发誓,如果打赢此仗,将建造一座神殿,献给马尔斯神。而阿波罗神殿的建造,则是屋大维与安东尼的亚克兴海战时,他对阿波罗神许下的诺言。 虽然阿波罗神殿地处高级住宅区的帕拉蒂尼山丘,一般平民鲜有光顾,它之所以没有沦落成一处冷清孤高的圣地,是因为与【诗神】阿波罗形象非常吻合的国立图书馆,恰好在神殿的边上。图书馆内藏有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当时的罗马共有两所国立图书馆,另一所建在【恺撒广场】。 罗马人重视公共事业,对基础建设(Inforastructure),更不会敷衍了事。顺便提一下,英文的Infra原本是拉丁文,“之下”“之中”的意思。相对英文的Structure,拉丁文有Structura(构造)这个词。由此可见,社会资本的概念,早在古罗马时代已经存在。 罗马人深知社会资本或者说社会基础的重要性,同样也非常了解维护整修的重要。屋大维成为最高统治者之后,立刻展开了基础建设的维修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程,是全面改建了罗马以北的两条主干道之一的“费拉米尼亚”大道,他个人承担了这项庞大工程的全额费用。 向诸神表达感激之情;以胜利之名行公共事业回馈于民,作为盛大凯旋式的享誉者,胜利归来的将军有义务和责任执行上述的这些传统的罗马行事。 不过,公元前29年当时的屋大维,不仅仅是一位凯旋将军,而且正如公元前82年的苏拉、以及公元前46的恺撒一样,他也是位独一无二的绝对统治者。 正如当年苏拉手中握有败北的马略(Gaius Marius)派党羽的名册;恺撒在击败庞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后,获取了庞培在罗马的残党及其同情者的来往书信,同样,屋大维也掌握着安东尼一方所有人的情报。不过,三个人处理的方式,却迥然不同。 苏拉凭借手中的证据,对反对派进行了彻底的肃清,4700位罗马的有力之士遭到杀害,财产被没收,其子孙后代不得担任公职。 而恺撒却只字未读便将书信付之一炬。无论是庞培的公开的支持者,还是那些暗中的同情者,全体予以豁免,公职得以恢复。 作为众所公认的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也承袭了他的宽容。即便是那些支持安东尼的死硬派,也都重返元老院,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据传,所有的证物都被烧毁,但没有人亲眼目睹此事。那些让安东尼的余党们惶恐不安的秘密,34岁的最高统治者选择了束之高阁。 P14-17 序言 本卷的主人公奥古斯都(屋大维)既不像《罗马人的故事3:胜者的迷思》中登场的苏拉(Sulla)那样神采飞扬,酣畅淋漓,也没有《罗马人的故事4:恺撒时代(上)》和《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中的主人公恺撒(Caesar)的豪迈不羁,具有不可一世的非凡气势。正如《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后半部所述,战场上的奥古斯都屡战屡败。 后来,他不再亲自指挥,全权下放,只做一位挂名的总司令。因此,本卷既不会出现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也没有反败为胜的意外惊喜。如果说战争和政治的决策及其执行,最能够反映最高统治者性格的话,那么我不得不承认,奥古斯都很缺乏恺撒式的鲜明个性。 然而,在探究奥古斯都的生涯和功绩的过程中,我从未感到过无聊。从33岁退出沙场,到77岁去世,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奥古斯都始终在另一个战场作不懈的奋斗。 我非常喜欢尤里乌斯·恺撒的一句话:“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话虽如此,恺撒还是尝试着让他那些有才华的领导成员,去面对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在《内战记》里,恺撒对他的对手没有一句损害人格的恶言恶语,这反而让读者备感元老院的衰败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和恺撒完全不同。为什么呢?这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奥古斯都天生小心谨慎。 第二,奥古斯都从恺撒被杀的事件中得到教训:只有活着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奥古斯都自知,无论是演讲还是著书,他的感染力都无法与恺撒相提并论。 奥古斯都选择了让人们去看他们愿意看到的现实,而他自己却始终面对真正的现实,向目标迈进。 我想,这就是奥古斯都终其一生的战争。 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下面我想讲的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在古罗马从共和制进入到帝制的阶段里,恺撒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成为现实。而我们后人则从罗马之后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并伴随着法律而创造的一段和平、安定历史中,目睹了恺撒理想的实现。 ——《读卖新闻》 罗马 “宽容”的治世基本方针,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对手的无条件“大赦”或者“接受”,而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当处理和对手的“差异”时,认真考虑这种“差异”究竟是什么。 通过与对方的不断沟通、对话来了解为什么自己会和对手产生这样的差异。 自己不仅从对方的“差异”中学习到新的东西,还试图为超越这种“差异”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日本经济新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马人的故事(Ⅵ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盐野七生 |
译者 | 徐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335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4507 |
版权提供者 | Nanami Shion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