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
内容
目录

《中国考古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先周文化探索

第二章 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和都邑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墓地

第四章 江南地区的西周文化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第六章 西周时期的文化

第七章 东周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八章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墓葬

第九章 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

第十章 东周时期的生产技术

第十一章 东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十二章 两周时期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后记

内容推荐

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史称周代。这一时期周武王、周平王分别建都西安与洛阳,由此,史家又以西周、东周称之。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介绍了我国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中对两周遗址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成果。这些发现在许多方面不仅填补了文献的空白,也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周朝八百余年间,创造的比商代更高的历史文明,洞察到东周时期出现社会变革并向封建制度转化的必然趋势。两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巅峰时期。青铜制品中有不少惊世之作,还出现了人工冶铁业。读者可从本卷对两周时期的都城遗址规模、布局与出土物的介绍,了解到当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看到周公所制的“礼制”及走向“礼崩乐坏”的过程,感受到古代先民在农业,手工业与艺术文化方面的卓越创造力。进而意识到两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对后世的文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引用资料丰富,涉及内容广泛,对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史、文物与博物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者,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张长寿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依据目前所见的考古材料,分列各章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读者可从西周与东周时期的都城遗址的规模、布局与出土物的介绍中,了解到它们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还可观察到宗周与诸侯国势力的消长。从众多墓地资料中可以看到周公所制的“礼制”及走向“礼崩乐坏”的过程。从反映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准的各种遗存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与卓越的创造能力。从一件件精工雕琢的工艺制品、长篇铜器铭文到成编、成组的钟磬与管弦乐器,以及一幅幅极富诗意的绘画作品中,可以追寻古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周边地区发现的不同遗存中,人们可以看到各少数族群居民身处特定环境,在与中原居民的频繁交往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凡此种种,都相当全面地勾勒出两周时期的社会风貌,从中可领略到有周一代先民们在两千年前创造的辉煌。进而可意识到两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对后世的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长寿//殷玮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48716
开本 16开
页数 56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54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1.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0.4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67
200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