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研究录》作者郭熙。
华语和华语教学,是当今语言学研究清疏高挺之梧桐,居高而歌,便可传远。
这些年来,我一直被海外华人对母语教育孜孜追求的精神所感动,被海外华人社会的语言资源富矿所吸引,被华语研究的广阔前景和不断出现的成果所激励。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片“蓝海”。
图书 | 华语研究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话语研究录》作者郭熙。 华语和华语教学,是当今语言学研究清疏高挺之梧桐,居高而歌,便可传远。 这些年来,我一直被海外华人对母语教育孜孜追求的精神所感动,被海外华人社会的语言资源富矿所吸引,被华语研究的广阔前景和不断出现的成果所激励。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片“蓝海”。 目录 流响出疏桐——序郭熙《华语研究录》 论“华语” 论华语研究 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 以“国、中、汉、华、唐”为上字的词与社会认同建构 华语问题答旧金山华文电视台“八方论坛”主持人史东问 华语规划论略 论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 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 普通话词汇和新马华语词汇的协调与规范问题——兼论域内外汉语词汇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华语的规范与协调 关于“‘操'+‘过'+处所词语”讨论的思考 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母语维持的若干问题:新加坡个案 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 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会的语言生活 马来西亚华语教学 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问 论海外华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华文教育专业建设之我见 关于华文教学当地化的若干问题 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 配合现状的双语华文教学 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再思考 华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 海外华语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海外华语传播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海外华语传播概况 海外华语传播(2006) 海外华语传播:2007--2008 海外华人华侨分布 附录一 南京大学中文系和韩江学院合作琐记 附录二 中国教授郭熙:净化华语需视国情 附录三 中国学者:若光靠课堂学习 新加坡华文没得救 附录四 大马2009年华语国际学术讲座会:语言无需纯洁新词汇新生命 附录五 郭熙:大马华语教学走下坡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语研究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828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