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洞穴奇案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这是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公案后来成了西方法学院学生的必读文本。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写出了的判决意见……

彼得·萨伯《洞穴奇案》兼收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内容推荐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著名的公案成了以后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寨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

请看十四位法官的判决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有如一桌法哲学盛宴,让读者得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洽社会的法学素质。

彼得·萨伯《洞穴奇案》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洞穴奇案》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对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目录

推荐(一)期待第十五个观点 曾志朗

推荐(二)一生必读的著作 陈文敏

导读(一)摆脱掩耳盗铃的法律形式主义廖元豪导读(二) 思想的能力与司法技艺 赵明

序言 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 萨 伯

导言奇案背后的法理思考 萨 伯

第一部分 4300年:五位法官。五个观点 富勒

观点一 尊重法律条文

 首席法官特鲁派尼陈词

观点二 探究立法精神

 福斯特法官陈词

观点三 法律与道德的两难

 唐丁法官陈词

观点四 维持法治传统

 基恩法官陈词

观点五 以常识来判断

 汉迪法官陈词

最后判决

后记

第二部分 4350年:九位法官,九个延伸观点萨伯

观点六 撇开已见

 首席法官伯纳姆陈词

观点七 翔案的酌情权

 斯普林汉姆法官陈词

观点八 一命换多命

 塔利法官陈词

观点九 动机与选择

 海伦法官陈词

观点十 生命的绝对价值

 特朗派特法官陈词

观点十一 契约与认可

 戈德法官陈词

观点十二 设身处地

 弗兰克法官陈词

观点十三 判决的道德启示

 雷肯法官陈词

观点十四 利益冲突?

 邦德法官陈词

尾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洞穴奇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彼得·萨伯
译者 陈福勇//张世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9873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71.2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The Taylor&Francis Group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5: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