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阮荣春、张同标所著的《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作为一本系统的史学研究著作,必须在宏观开阔和微观深入两者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尽可能地全方位收集资料,因而编写者两次考察了印度的佛教圣地、遗址和博物馆。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大量的实地考察,不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相关资料,也丰富了书本知识,扩充了研究视野

内容推荐

阮荣春、张同标所著的《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大型佛教美术史著作。《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从追溯古印度佛教美术发展历程开始,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等六个条块展开论述,以汉传佛教美术为主体,注重“发展”两字,着重论述代表佛教美术在中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典型成就,揭示了中国佛教美术近两千年的发展演变。

目录

中国佛教美术发展概论

第一章 古印度佛教美术历程

 第一节 佛陀缺席的象征物表现时代

 第二节 贵霜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三节 笈多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 波罗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五节 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

第二章 东汉三国西晋佛教美术

 第一节 佛教美术传入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 南方长江沿线的早期佛像

 第三节 南传系统的传入路径

 第四节 神仙方术化的早期佛像

 第五节 初期佛教美术的中国化改造

第三章 东晋南朝佛教美术

 第一节 四家样与疏密二体(上)

 第二节 二戴像制历代独步

 第三节 晋宋之际金铜佛的兴起

 第四节 南京栖霞山石窟

 第五节 浙江新昌大佛与千佛岩造像

 第六节 四川的南朝佛像

 第七节 云南巍山佛教造像

 第八节 南方样式对北方的影响

第四章 十六国北朝佛教美术

 第一节 西域佛教美术遗存

 第二节 西域地区的石窟寺

 第三节 河西走廊的石窟寺

 第四节 敦煌莫高窟(上)

 第五节 云冈石窟

 第六节 龙门石窟(上)

 第七节 北朝的中小型石窟

第五章 隋唐佛教美术

 第一节 四家样与疏密二体(下)

 第二节 寺院壁画

 第三节 敦煌莫高窟(下)

 第四节 龙门石窟(下)

 第五节 北方的石窟寺

 第六节 四川的石窟寺

 第七节 西域佛教美术

 第八节 南诏国佛教美术

第六章 五代两宋佛教美术

 第一节 唐风余绪与佛教绘画

 第二节 禅逸墨戏佛画

 第三节 文人化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 寺庙雕塑

 第五节 石窟寺雕塑

 第六节 辽金佛教美术

 第七节 西藏古格王国的佛教美术

 第八节 云南大理国的佛教美术

第七章 元明清佛教美术

 第一节 文人化的佛教绘画

 第二节 文人清供中的佛教美术

 第三节 寺庙壁画

 第四节 寺庙雕塑

 第五节 阿尼哥、刘元

 第六节 石窟寺造像

 第七节 西藏的佛教美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荣春//张同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32613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34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9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92
218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