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编著的《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梳理了《乐记》与中国文论发展史的关系,深入论述了《乐记》包涵的基本精神和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影响,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结构较为完整。同时,运用阐释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乐记》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研究,对《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乐记》对中国文论发展史的多重影响,这对于把握中国文论的发展走向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积极意义。
图书 | 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 |
内容 | 编辑推荐 薛永武编著的《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梳理了《乐记》与中国文论发展史的关系,深入论述了《乐记》包涵的基本精神和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影响,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结构较为完整。同时,运用阐释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乐记》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研究,对《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乐记》对中国文论发展史的多重影响,这对于把握中国文论的发展走向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积极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乐记》的生命精神 第一节 “感于物而动”的生命精神 一 “感于物而动”的主体意识 二 “感于物而动”与心物互动 第二节 “感于物而动”与生命之气 一 《乐记》的“气”论 二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气”论 第三节 乐“反人道之正”的生命精神 一 “乐为大”的生民精神 二 中和之美的立乐之方 第二章 《乐记》的超越精神 第一节 《乐记》对个人生理欲望的超越 一人性对动物性的审美超越 二人性对欲望的提升 第二节 《乐记》对“天下皆宁”的追求 一 “乐以治心”与“血气和平” 二 “移风易俗”与“天下皆宁” 第三章 《乐记》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对艺术创造主体性的高扬 一 艺术创造主体的神圣性 二 艺术创造主体要具有正确的“前理解” 第二节 艺术创造主体的和谐之情 一 艺术创造主体要“慎所以感” 二 艺术创造主体要善于调控好恶 三 艺术创造高扬和谐之情 第四章 《乐记》的艺术发生论 第一节 社会兴衰与艺术的发生 一 “治世”对乐的影响 二 “乱世”对乐的影响 三 “亡国”对乐的影响 第二节 “乐由中出”的内在轨迹 一 诗歌舞发生的心理机制 二 创造主体的心物互动 第五章 《乐记》的艺术真实论 第一节 对生活真实的审美选择 一 “慎所以感”的前提是审美判断 二 “惟君子为能知乐” 第二节 “唯乐不可以为伪”对艺术真实的把握 一 “唯乐不可以为伪”的审美内涵 二 乐是创造主体情感的审美表现 三 “情深”、“气盛”与和顺积中的情感真实 第六章 《乐记》对中国文论的影响 第一节 《乐记》对先秦两汉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 一 《乐记》与苟子的《乐论》 二 《乐记》对两汉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 第二节 《乐记》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 一 《乐记》与阮籍的《乐论》 二 《乐记》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三 《乐记》与刁雍的《兴礼乐表》 四 《乐记》与沈约的《宋书》 五 《乐记》与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三节 《乐记》对隋唐宋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 一 《乐记》在隋代的影响 二 《乐记》在唐代的影响 三 《乐记》在宋代的影响 第四节 《乐记》对元明清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 一 《乐记》在元代的影响 二 《乐记》在明代的影响 三 《乐记》在清代的影响 第五节 《乐记》对现当代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 一 杨荫浏的《乐记》研究 二 吕骥的《乐记》研究 三 叶朗的《乐记》研究 四 蒋孔阳的《乐记》研究 五 蔡仲德的《乐记》研究 六 其他学者的《乐记》研究 第七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合和精神 第一节 《乐记》之“合和”运思方式的结构层次 一 整体性和对待性 二 结构性和层次性 三 流转性和模糊性 第二节 合和精神与中国文论的传统 一 合和是一种对待矛盾差异的智慧 二 合和精神在文质、性情论中的表现 三 合和精神在唐代诗文论中的表现 第八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教化精神 第一节 《乐记》言“教”特点与中国文论精神 一 对教化主体的规定 二 言“教”重“时” 三 言“教”重“遗音”、“遗味” 四 “以道制欲” 第二节 教化精神与中国文论的传统 一 教化之功 二 辅时及物 三 比兴深者通物理 第九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人本精神 第一节 “乐”之“德”与中国文论的人本精神 一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二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第二节 “乐”之“象”与中国文论的人本精神 一 人是符号动物 二 使德成象 三 使德成象追求的是表达方式 四 以象兴境 第十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感兴精神 第一节 《乐记》言“感”与中国文论的心物关系 一 兴喻与兴寄 二 兴感、兴会、兴味和兴趣 三 兴是对心物双向运动的激活 第二节 感兴精神与中国文论的传统 一 情以物兴 二 物以情观 三 艺境生成的要素与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薛永武//牛月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58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