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教你排除负面情绪、传递正向能量的权威读本!

不能做自己心灵的国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和成功之间必会隔着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在一个幸福美好的世界里,不论我们经历的事情是悲痛还是喜悦,抑或是其他的感受,我们都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我们才能鼓起勇气在情绪的世界里找到正确的出口。

当你带着开心和愉悦的心情读完宿文渊编著的《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后,你会发现,学会驾驭情绪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当你学会自如地克制与释放情绪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沉浸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原来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人生。

内容推荐

情绪,是一个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表现,比如高兴的时候会手舞足蹈,发怒的时候会咬牙切齿,忧郁的时候会茶饭不思,悲伤的时候会痛心疾首……这些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最可怕的就是“失控”,有人喜极而泣,有人自怨自艾,有人乐极生悲,有人绝望自杀,原因何在?主要是情绪失控!其实,每个人都像在同自己战斗,情绪掌控能力差的人就会迷失自己,成为彻底的失败者;而情绪掌控能力强的人则能控制自己内心蠢蠢欲动的想法,能调节即将喷发的怒火,缓解内心的焦虑。唯有掌控好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宿文渊编著的《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是一部系统讲解情绪掌控原理、方法和现实运用的图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情绪如何产生入手,讲解了人为什么会有不同情绪的产生,我们该如何使积极的情绪得到良好的培养以及怎样杜绝不良情绪的滋生;下篇从实际运用人手,通过比较实用和典型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达到掌控情绪的目的。同时,本书通过大量实例,解读了情绪与心理的对应关系,并制定了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情绪健康的综合方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情绪掌控方法,从不同角度向读者介绍了如何保持健康的情绪,为读者的健康心理保健提供有力的保障。《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了关于情绪的种种问题,帮助读者掌控情绪,拥有正能量,塑造一个平和、充实的人生。

目录

上篇/理论篇——情绪从何而来,因何而去

第一章 认识自己的情绪/3

第一个要义 了解情绪是什么/3

 情绪伴随我们一生/3

 情绪是怎么一回事/5

 情绪是一种反应形态,7

 情绪是一个警示信号/9

 情绪的“蝴蝶效应”/11

第二个要义 是什么情绪在影响你/12

 性格对情绪的影响/12

 时时警惕心理失衡/13

 为何负罪感久久不能散去/15

 我们为何会产生忧虑/16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悲观情绪/18

第三个要义 情绪的惊人力量/20

 情绪决定生活质量/20

 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23

 好心情对健康的积极效用/24

 心情的颜色影响世界的颜色/26

 1%的坏心情导致100%的失败/27

第四个要义 提升自我认识,摆脱情绪负债/29

 情绪债务从童年开始产生/29

 情绪负债多半由自己造成/31

 三种因素造成情绪负债/32

 我们如何摆脱情绪负债/34

第五个要义 当下的情绪状况/35

 人们的情绪中有多疑的因子/35

 部分人很容易生气/37

 许多人生气时会失去理性/38

 人们的自卑情绪/39

 人们容易因虚荣产生情绪问题/40

第六个要义 提升认知更能拥有好情绪/42

 理清负面情绪的罪魁祸首/42

 不断强化你的健康信念/44

 告别“灾难化信念”/47

 从“森田疗法”中学会接受一切/49

 不断提高自我对挫折的认知/51

第二章 失控的内心世界/53

第一个要义 情绪为什么爆发/53

 看清你的情绪爆发/53

 负面情绪消耗着我们的精神/55

 “情绪风暴”中人心容易失控/57

 负面情绪的极端爆发/59

 勿让情绪左右自己/60

第二个要义 梦想遭遇灭顶之灾——恐惧爆发/62

 时刻怀疑自己的能力/62

 输给自己的假想敌/64

 不能正确认识已经历或未经历的事/66

 内心怯懦容易导致失败/67

 不轻易给自己下判决书,69

第三个要义 无法承受的心灵伤痛—一悲伤爆发/71

 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中不能自拔/71

 认为难以找到理解自己的人/73

 总为逝去的昨天流泪/74

 内心世界没有阳光,75

 感觉挫折像暴雨一样袭来/77

第四个要义 不可抑制的气愤脱缰——愤怒爆发/78

 杀人不见血的“气”/78

 愤怒有信号,多加观察/81

 认为事情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82

 落入别人挖设的陷阱/84

 愤怒是灵魂在折磨自身/85

第五个要义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嫉妒爆发/87

 心胸狭隘让你“情非得已”/87

 极度自卑导致妒火中烧/89

 虚荣心如何引发嫉妒/89

 缺失正确的竞争心理/91

 在攀比中迷失自己/93

第六个要义 希望屡屡被现实击破——绝望爆发/94

 梦想被别人偷走了/94

 正面信念哪儿去了/95

 因绝望而中途放弃/98

 为无法控制的事情绝望/100

 看不到生活中的快乐/101

第七个要义 自己总遭遇“不公平”——抱怨爆发/102

 做不到顺其自然/102

 不能坦然面对问题/104

 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105

 盲目攀比,不自觉地抱怨/106

 对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108

第八个要义 难以走出心里的阴霾——郁闷爆发/109

 遇到不感兴趣的事/109

 不够忙碌,身心空荡/111

 生活激情被懒惰扼杀/112

 在等待或拖延中耗费时光/114

 不会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116

第三章 控制自己的情绪/118

第一个要义 我们为何总是情绪化——情绪认知/118

 接受并体察你的情绪/118

 正确感知你所处的情绪/120

 运用情绪辨析法则/121

 了解我们自身的情绪模式/123

 情绪同样有规律可循/125

第二个要义 探究我们的情绪发生——情绪动机/127

 善于运用情绪的自动发生系统/127

 给你的情绪留一个思考空间/128

 回忆也能存储情绪经历/130

 勾勒一个美丽的情绪幻境/131

 学会向别人倾诉真实的你/133

第三个要义 摸清情绪的来源——情绪评价/135

 对人对己,情绪归因有不同/135

 情绪分析的“内观疗法”/137

 将换位思考运用在情绪分析中/139

 运用辩证法策略改善情绪/140

 消除因偏见产生的情绪问题/142

第四个要义 状态不好时换件事做——情绪转移/144

 给自己换件事情做/144

 换一个环境激发情绪/146

 思维不能钻死胡同/148

 攀比心理有法可治仃49

 古老中医的神奇情绪疗法/151

第五个要义 消极情绪的积极评估——情绪转化/153

 发掘负面情绪的价值/153

 换个角度看问题/155

 “ACT”疗法助你接受现实/157

 让思维活在当下/159

 亲身感受意念力的神奇/160

第六个要义 别让不良情绪毁了你—一情绪调控/162

 以目标的形式改进情绪问题/162

 稳定的情绪状态为你的决策加分/164

 不要被小事拖人情绪低谷/166

 多从正面探讨情绪的意义/168

 九型人格中的情绪调控/170

第七个要义 微小情绪的强大力量——一情绪传导/172

 情绪具有感染力/172

 “退一步”中的情绪感染/174

 用笑容改善情绪气场/177

 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179

 为自己而活,不要盲目取悦他人/181

第八个要义 心理暗示能左右心情—一情绪激励/183

 绕过苦难直达目标需要积极暗示/183

 积极的自我暗示激发潜能/184

 积极的暗示让你更优秀/186

 意识唤醒法使人走出悲伤情绪/188

 你就是最优秀的那个人/190

第九个要义 给负面情绪找个出口——情绪释放/192

 他人给的负面情绪不要留在心里/192

 为情绪找一个出口/194

 不要刻意压制情绪/197

 情感垃圾不要堆积在心中/199

 情绪发泄掌握一个分寸/200

下篇 实践篇——控制情绪才能控制局势

第一章 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205

第一种实践 打开心结,肯定自己——驱除自卑/205

 正确认识自己/205

 别抓住自己的劣势不放/207

 内心不要残留失败的伤疤/209

 爱自己是一门学问/210

 适当收起你的敏感/212

第二种实践 减压,让生活更轻松—一清除焦虑/214

 现代人的“焦虑之源”/214

 别透支明天的烦恼/215

 学会让自己放轻松/217

 删除多余的情绪性焦虑/218

 说出自身的焦虑/220

第三种实践 慢慢品味,快乐生活一摆脱疲劳/221

 远离扰人的职业倦怠/221

 生活的乐趣不仅是不停地奔跑/223

 冲破“心理牢笼”/226

 疲劳之前多休息/227

 学会忙里偷闲,张弛有度/229

第四种实践 远离精神疾病——提防抑郁/230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230

 别让抑郁遮盖了五彩斑斓的生活/232

 正视无法控制的事情/234

 不拿过去犯的错误惩罚自己/236

 好心态创造好人生/237

第五种实践 ‘对发生的事不要纠结——放下后悔/239

 不要长期沉浸在懊悔的情绪中/239

 别让不幸层层累积/240

 学会从失败的深渊里走出来/241

 别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243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放弃/245

第六种实践 锻造屡败屡战的魄力——战胜挫折/246

 对自己说声“不要紧”/246

 别让自己打败自己/247

 有意识地训练坚强的意志/249

 正视挫折,战胜自我/251

 获得“逆境情商”的能量/253

第二章 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256

第—种实践 相信阳光一定会再来——永怀希望/256

 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256

 困难中往往孕育着希望/257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259

 别让精神先于身躯垮下去/260

 在不如意的人生中好好活着/261

第二种实践 对生命满怀热忱的心——常怀感恩/263

 感谢你所拥有的,这山更比那山高/263

 逆境感恩,减轻心中的痛楚/264

 感谢折磨,它们让你更加坚强/265

 别以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267

 感谢对手,是他们激发了你的潜能/270

第三种实践 善待他人胸怀更开阔——学会宽容/271

 及时原谅别人的错误/271

 气量大一点,生活才祥和/273

 莫将吃亏挂心头/274

 做到心胸开阔,便能风雨不惊/276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277

 豁达是衡量风度的标尺/278

 忘记惹你生气的人/280

 原谅别人,其实就是放过自己/281

第四种实践 学会给自己热烈鼓掌——增强自信/282

 激发自己的潜能/282

 多做自己擅长的事/285

 像英雄一样昂首挺胸/286

 独立自主的人最可爱/287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290

第五种实践 升华战胜一切的力量——提高热情/292

 消融冷漠,去除人际隔膜/292

 热忱:促使你采取行动的原动力/294

 热情真诚为你赢得附加值/296

 放飞自己,你也有最美的羽毛/297

第六种实践 常存平常一颗心——享受平静/298

 “接受”才会平静/298

 用“难得糊涂”增添生活美景/299

 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301

 不怕失去,不怕得到/302

第七种实践 不要和快乐形同陌路一经营快乐/304

 快乐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304

 积极寻找快乐的理由/306

 简单生活铸就快乐/307

 维系一份童心,保持一份天真/309

第三章 做情绪的主人/311

第一种实践 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311

 用表情传递你的情绪/311

 听声音,也能知晓情绪/312

 了解语言中的深层情绪/314

 隐藏在习惯动作中的情绪/315

第二种实践 学会引导他人的情绪/317

 情绪掌控高手能管理他人的情绪/317

 给彼此一个由衷的微笑/318

 如何激发对方的说话情绪/321

 演讲中如何掌控听众情绪/323

第三种实践 正确地思考才能拥有好情绪/324

 执着,但不固执/324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326

 懂得放弃是具有较高情绪控制能力的表现/328

 对自己的人生主动出击/330

第四种实践 掌控好老板给你带来的情绪/332

 老板的批评应冷静对待/332

 看清老板的“黑色情绪”/334

 学会与老板“换位思考”/336

 不要让抱怨成为一种习惯/337

第五种实践 掌控好同事给你带来的情绪/339

 与同事交往要摆脱自卑/339

 有压力可与同事沟通/340

 降低对同事的要求/342

 清除“心理污染”,办公室也阳光/344

第六种实践 掌控好客户给你带来的情绪/346

 面对客户,调控好自我情绪/346

 步步为营,赢得客户真心/347

 用倾听排除客户怒气/349

 同客户建立长久诚信的关系/351

第七种实践 社交中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352

 打开心窗,战胜社交焦虑症/352

 跳出“小我”的世界/354

 无故的猜疑会加重情绪负担/355

 不要急于证明自己/357

第八种实践 恋爱中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359

 爱需要恒久的忍耐/359

 失恋不失意/361

 爱情需要理性经营/363

 恋爱中男女情绪各异/365

试读章节

许多人生气时会失去理性

人一旦生气,就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冲昏头脑,变得对任何事情都不再理智。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平时很理智的一个人,一旦他生了气,就变成了最不理智的人。

其实,这很可能是他的情绪出现了问题,情绪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为人处世需要在平时管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对发脾气的人进行分析,或许他现在的情绪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失去理智,其实,将自己对一件事情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另一件事情上,这是极不明智的一种做法,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很多人一直没有弄懂:为什么自己的心情总是那么差,几乎24小时都在生气,很多时候这都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

平常情况下当大家心情都很不错的时候,彼此之间很容易沟通,大家很快就能达到应有的默契;但其中某一个人或是某几个人情绪不高的时候,彼此间意见就很难达成一致。所以,在工作的时候,首先将团体内的情绪管理好了,才有利于交谈的进展。

如果两个人一见面就谈工作,总会让人心里感觉不高兴,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比如一个人刚上班后,直接去问一个人表格填好了没有,他可能在口头上说就要填写,心里却恼怒你给他摊派了任务。但如果见面的时候先寒暄两句客气话,询问一下近况或是夸奖对方的穿着打扮发型等,使之心情愉快,情绪也会变好,这时候交谈才有效果。其实这就是情绪管理的一种简单方式,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由于个人生活中长期的伪装和压抑,人们的情绪常常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且弹性很大。情绪高低起伏的弹性既有好处又有缺点,好处是不将情绪随时随地发泄,这是自我修养的体现,缺点是自身情绪容易达到累积的极限而导致情绪的崩溃。

生气并不可怕,它虽然是负面情绪,但却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只要它的存在合理正当,你就有权利对别人生气,千万不要自我压抑,否则我们一旦真的生起气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即使我们非常生气,也要保持理性,不能任由自己当时的言行来伤害别人,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人们的自卑情绪

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自卑所操纵,迷失了自我,产生多种负面情绪。许多人太看重别人的评价,因为自己的一点缺陷就自卑,这势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当面对困难情境时,人往往会感觉到无力与无助。这些感觉交织组成的一种无法达成目标时对自己的失望心态,即自卑。童年经验、身体缺陷、能力不足等,都是自卑的形成因素。

自卑的人会形成一种内在压力,容易在情绪上导致不安与失衡,从而促使个人寻求平衡,克服自卑所带来的痛苦。这种行为即叫补偿作用。因身体条件限制而自卑的人可以通过心智活动寻求补偿;因社交能力不足而自卑的人可以通过体能活动寻求补偿。人总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偶尔产生的自卑情绪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寻求适度的补偿来克服自卑。

但是,如果通过不合理的补偿,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绪模式。有自卑情结的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为掩饰缺点而不敢面对现实,也就是一触及有关自身缺点的人和事,就会触发逃避情绪;通过奋力寻求其他方面的满足来掩饰原本因缺点而产生的自卑,这一种情绪——行为模式被称为过度补偿。

有些人会通过极力追求优越感来掩饰自卑。他们争强好胜,总是力图在某方面超过其他人。一旦失败,看到自己不如别人,掩饰不住的自卑便会在意识里显现出来,让他们极度难忍。

许多自卑的人通常都非常勤奋。他们通过高标准苛求自己一定要超过别人。这样,在努力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轻松愉快这些字眼,反而容易导致紧张,行动过程也就变得兴味索然。他们不是出于兴趣去学习、行动,而是为了体验超过别人时的那种快感。他们可能只是在得到别人的夸赞之后,自卑情绪才得到释放,才感到愉快。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也会因为自己制定的过高标准而产生挫败感,使自己更加痛苦。

追求优越感是自卑的一种不健康的代偿方式。有时,这种代偿会比较过分,即要求自己必须事事出人头地,务必拔尖,次次得第一,这也几乎不可能达到。如,一位学生会因自己考了98分而没有考100分而哭鼻子,这种情绪的产生就是不合理的。

优越感会妨碍人际关系的发展。许多追求优越感的人身边很少有好友。追求这种优越感的人往往看不起别人,特别是看不起那些主观上认为不如自己的人。

其实,一些有自卑情结的人缺乏的是自尊,追求优越感,正是缺乏自尊的表现。他们自认为优越于别人的地方通常是指显赫的家庭出身、有名、有钱、有权、有技术或英俊的外表,等等。-没有上述这一切的人则被他们认为不值得去尊重。

还有些人是因为父母不尊重自己而产生自卑。许多小孩,甚至已到成年的年轻人,因从小很少被人尊重而埋下自卑的种子。

那么,有这类问题的人该怎么办?

应该尽早摒弃那种通过追求优越感来掩盖自卑的行为。培养和周边人快乐共享、休戚相关的情感,才是一种健康的消除自卑情绪的方法。能彻底消除自卑的法宝就是自尊,要认识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他人。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尊。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可以相互促进。

有些年轻人会因为自己缺乏金钱而自卑,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只要能够像富人一样思考,在寻找工作时多考虑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只向“钱”看齐。在选择某种特定的职业之前或者在陷入为生计而忙碌工作的“老鼠赛跑”之前,要仔细看看脚下的道路,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获得什么技能。

自卑会让我们成为情绪的俘虏,不战自败。要多想“我能行”,多发现一些自己的长处。之所以会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自己跪着。勇敢地站起来,就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矮多少,自己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不应被自卑吓倒,而应超越自卑,让它升华为一种良好品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并转化成进取的动力。这样才会活得开心、活得坦然,人生才会充满希望。

P38-40

序言

情绪,是一个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表现,比如高兴的时候会手舞足蹈、发怒的时候会咬牙切齿、忧郁的时候会茶饭不思、悲伤的时候会痛心疾首……这些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最可怕的就是“失控”,有人喜极而泣,有人自怨自艾,有人乐极生悲,有人自杀绝望,原因何在?主要是情绪的失控!其实,每个人都像在同自己战斗,情绪掌控能力差的人就会迷失自己,成为彻底的失败者;而情绪掌控能力强的人就能控制自己内心蠢蠢欲动的想法,能调节即将喷发的怒火,缓解内心的焦虑。唯有掌控好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感受:时而冷静,时而冲动;时而精神焕发,时而萎靡不振。有时可以理智地去思考,有时又会失去控制地暴跳如雷;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时又感觉生活是那么的无味和沉闷。这就是情绪在作怪,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顺眼,就连原来不喜欢的人也有了几分好感,对原来看不惯的事也觉得有了几分道理;而心情不好的时候,面对再美味的佳肴也难以下咽,再美丽的风景也视若无睹。情绪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而成功和快乐总是属于那些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卓越的人活得充实、自信、快乐;平庸的失败者过得空虚、窘迫、颓废。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两类人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同。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能在绝望的时候看到希望,能在黑暗的时候看到光明,所以他们心中永远燃烧着激情和乐观的火焰,永远拥有积极向上、不断奋斗的动力;而失败者并不是真的像他们所抱怨的那样缺少机会,或者是资历浅薄,甚至是上天不公。其实,大多数失败者失意时总是一味地抱怨而不思东山再起,落后时不想奋起直追,消沉时只会借酒消愁,得意时却又忘乎所以。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而相应产生,焦虑因而成了现代人生活中常有的一种情绪,为此,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化解焦虑,克服压力。不妨偶尔放慢生活的节奏,腾出时间给身心松松绑,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常不知如何掌管。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的快乐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自己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他人。只有管理好情绪,用一颗平常心去体味人生,这样,生活的泥潭和世俗的眼光才无法将我们击倒。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有值得快乐的事情才快乐,我们还要为自己创造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学会爱自己、照顾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用全部的爱来构建快乐的家庭、给自己的家人快乐,用真心和诚意与人相处、对人友善,以从容的姿态对待生活、享受生活。只有培养快乐的习惯,训练出快乐的性格,并且怀着感恩之心,才能向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出发。善于控制情绪,才能走向成功;善于控制情绪,才能拥有快乐人生!

因此,我们要擅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沉沦。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务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若克制不住自己,就会沉溺于“失控”状态中不能自制,那将必然会落入万劫不复的绝境。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失控,而导致人生失控的罪魁祸首莫过于情绪失控。坏情绪是一座监狱,阴暗、潮湿;好情绪就像人间天堂,充满阳光和希望。这就是情绪的威力!错误表达自己的情绪,忽视甚至误解他人的情绪,都可能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可以让生活顺风顺水。让生活失去笑声的不是挫折,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的心灵。没有谁的心情永远是轻松愉快的,战胜自我,控制情绪,就要从“心”开始。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控自己。心态决定命运,情绪左右生活。早晨起来,先给自己一个笑脸,你一天都会有好心情。好情绪会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情绪会让人生充满欢声笑语。如何掌控情绪,如何疏导和激发情绪,如何利用情绪的自我调节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宿文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38778
开本 16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92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656
CIP核字 2013188250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