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赵孟頫与元代中期诗坛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孟頫与元代中期诗坛》(作者刘竞飞)包括了对于赵孟頫诗风的继承与改造;关于元诗史书写的细节辨析;对于赵孟頫诗风的继承与改造;建安虞氏务本堂本《赵子昂诗集》诗目校记;清代徐元抡所著之《赵松雪年谱》等内容,《赵孟頫与元代中期诗坛》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至元二十三年:对于文化事件的寻绎与追索

一 学术渊源的追溯被忽略的细节:关于杨载的《行状》

二 人生转折中的对话诗文酬赠:历史的修辞

三 事件的拓展抉择之外:儒者与名士

第二章 以月泉吟社为中心:至元二十三年前后东南诗坛之一瞥

一 对于宏大抒情模式的集体借用

二 主体风格的基本判定

第三章 以吴兴八俊为中心:具体而微的考察

一 次一级的文人群体:吴兴八俊及其周围

二 《咏逸民》和《和姚子敬秋怀五首》:私人情感的公共表达

第四章 风格的技术层面:赵孟頫的诗法

一 不清晰的表称:重炼字与守唐法

二 虚与实:唐宋之间的诗法

第五章 将诗歌导向基质性结构:虚与实的效应

一 为虚与实的言说确立新的基础

二 由诗法角度得出的结论

第六章 个人与群体:价值和情感世界里的主体间性

一 由构拟到现实:变化中的情感与价值

二 酬赠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人生情感

第七章 风格的接受与比较:以雪堂雅集人物为核心

一 风格接受的群体基础:北方名公们的政治信仰

二 名公们的美学:南北诗风的同与异

比较之一 王恽与赵孟頫:唐诗的力与柔

比较之二 胡祗通与赵孟頫:诗风最相近的同道

比较之三 宋渤与赵孟頫:并不孤独的另一例证

归纳与总结:兼及阎复

第八章 后雪堂雅集时代的来临

一 由官曹府吏到学士名公

二 旧诗风的延续与新变:袁桷与邓文原

袁桷与赵孟颊:自信力与知识的回归

邓文原与赵孟頫:东南传统诗风的传承者

第九章 元代中期新诗体的高峰:杨载与虞集

一 杨载与赵孟頫:宋代诗学理念滋养下的宗唐主义者

情感线索的演进:承平时期的文人心态

以诗法为基础:知识与气象的统合

二 虞集与赵孟頫:旧诗风的嬗变与新样板的确立

知识加诗法:新一代馆阁诗的典型思路

对于赵孟頫诗风的继承与改造

诗歌创作中国家意识的复苏:新一代的馆阁诗

三兼及元代中期诗歌的诗学史表述

元人的自我评价:馆阁诗何以能够成为元诗的代表

关于元诗史书写的细节辨析

第十章 赵孟頫诗歌的整体呈现

一 瑕瑜互见的整体:对赵孟頫诗歌的基本评定

二 文体规范的松动与择象造语的常态化

三 独特的整体抒情形态:文体问的异质同构

四 突破形式:情感结构的召唤与主体性潜替

附录一 建安虞氏务本堂本《赵子昂诗集》诗目校记

附录二 清代徐元抡所著之《赵松雪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赵孟頫与元代中期诗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竞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8657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3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2013135144
中图分类号 I214.72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