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医衡/古医籍珍本集萃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医衡》是一部医论集,由明末清初医家沈时誉撰辑,约刊行于清顺治十八丰(1661丰)。沈时誉,字明生,茸城(今上海松江县)人,明末清初医家。曾师从陆履坦,长于诊脉,后隐居山林。据称其另有《病议》、《治验》等著,已佚。

本书为《古医籍珍本集萃丛书》之一。有较高的学求价值。为了使这部医著广泛流传,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对它进行了校注整理。

内容推荐

《医衡》是一部医论集,约刊行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作者沈时誉,字明生,茸城(今上海松江县)人,明末清初医家。

《医衡》的题旨,著者喻病为物,喻药为权,而医者为持衡各,使药称于病,平施补泻,故取书名为《医衡》。全书四卷,八十一篇。首为统论,凡十一篇,论述养生、运气、奇经八脉等总旨;次为证论,凡六十八篇,分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积、虚损等类;末为附论二篇,论述生育、养生之道。著者收集了各家论述,或医家,或名家,凡足以为衡春即收录。繁者删之,阙春补之,以实用为准。

本书为《古医籍珍本集萃丛书》之一,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用于中医临床各科医师及中医爱好春阅读和研究。

目录

医衡序

医衡例七

医衡卷之一

统论

养生主论

运气说

奇经八脉大旨

六脉纲领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

汗吐下该尽治法论

医议

真阴论

血荣气卫论

病有真假辨

因病似虚因虚致病论

证论

论中风五派异同

中风治法附酒人多中风说

痹证析微

论痿之因不独内伤亦有外感

论痿之治不独取阳明亦当泻南补北

论风痹痿三者之别

厥论附风厥辨

医衡卷之二

证论

伤寒正名

辨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

六经无再传

寒证无传经

六经七日病愈解

三阴经受病入脏腑为可下附讹称阴证辨

伤寒约法从李念莪删改

伤寒调理说附复病说

瘟疫论

中暑中热辨附伤暑脉证

霍乱由于脾湿感邪

痢疾证治

疟疾证治

湿论

泄泻九法

肾泄多在黎明所由

七疝解

南北脚气附脚气说

医衡卷之三

证论

内伤余议

调补脾胃

五郁六郁解

中气论

诸气不当作寒治附火气辨

肿胀引经别证

肿满本水火不交论

喘胀标本

论黄疸毋拘五证宜别三焦附阴黄说

痃癖等七种释名

痞喻

治积按初中末法

虫积论

首疚篇

心胸胃脘胁腹诸痛辨

痛无补法辨

续燥论

三消从火断附乾坤二水义

火论

淋闭证治

精浊论附精浊便浊之别

斑疹蚊迹辨

医衡卷之四

证论

痰论附怪病为痰治痰理气说

论痰气痰火以寒热异名

咳嗽要论

咳嗽别论

辨喘为火盛非气盛附哮喘短气逆气少气息贲辨

哕逆咳逆干呕呕吐五证辨

推广洁古三焦呕吐义

噎膈反胃本于阴枯阳结附内观静养说

论发热诸证不同

虚损分累暴偏正说

虚劳论

虚损治法

血论

吐血三要

诸血证治例

遗精梦失皆由心肾两虚

自汗盗汗

健忘论

惊悸恐辨

癫痫狂辨

八情考

寝食篇

附论

种子说

聚精论

附录医衡书影选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医衡/古医籍珍本集萃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沈时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99490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4:44